散记:那些音乐人,他们都听音乐吗?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有那么多艺术从事者,拿音乐人来讲,他们真的都听音乐吗?这又引发出另一个问题,对于艺术从事者来说,自身的天赋和创造力与对于艺术本身的理解与积累的关系又是什么?
什么样的歌曲算是好歌曲?一般来讲,你觉得悦耳就够了。大众喜好各不相同,但整个社会存在一个趋同的标准,去判定“好”与“坏”。我认为这里的重点是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这一点很模糊,轻易的就会被带成我想要的是就是大多数人想要的。在填鸭式教育的哺育下,人们的思想方式极易发生相类似的改变,对于做音乐的人来说,情况同样严峻。
几年前,我了解过一些信息,拿Hip Hop来说,很多从事者好似不太听音乐,最初我很诧异,但现在我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听音乐与做音乐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冷不丁一看,如果是几年前,我会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不听音乐的就不配做音乐人。但现在我认为,独立思维能力才是关键。或者说,就算听的足够多,如果没有独立思维能力,同样会付之东流,本质上与没听过的人区别不大。不过我赞同这个说法:在具备独立思维的同时,高层次的艺术往往需要庞大的欣赏积累。这种积累我感觉不是你特意去看了什么听了什么,而是对于生活的感悟被无限的放大,接触面被拉长,你会自主的去了解各种你认为相关的方面。再说回做音乐,如果每天给自己设定,要听完多少专辑,那这样的益处肯定会缩小。同样,不管是做什么类型的音乐,大众流行或是小众独立,都不应把眼界只放在自己的领域。记得读到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即便是对于最微小事物的描写,心中也要有潜在的巨大背景”。这话基本阐明了我之前的观点,不管想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两点:独立思维与展开自我。
这种独立思维力在听音乐中起的作用同样很大,一旦丧失,就基本可以归为不会听音乐了。简单来讲,会不会听音乐与你对音乐本身的修养,或是学习,亦或是一些潜在的障碍(语言、背景、文化等)都关系不大。就算是一种你不了解语言的音乐,你同样可以去用你的方式理解。我认为音乐始终有两扇门,一扇是创作者的,一扇是听众的。音乐人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一扇门开始,创作出了一个大型培养皿,同时留下了另一扇门。留下的这一扇门是不固定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听者据自身重新剖析,拿到打开这扇隐形大门的钥匙。所以,我坚信,听者在听一首作品时所处的心境、所拥有的感受、与作品碰撞擦出的火花,才是进入音乐的那一扇门的位置,这是一种虚无且真实的存在。
我现在感觉听的音乐多了,反而记住的少了。如果按照惯性思维,我会这样想:怕只是近期听的这些都很垃圾吧,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专辑还是少数的不是吗。这种思维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这就像是给自己找借口。人们总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不管是什么,在最初都会认为这是值得坚持的。但通常情况下,新鲜劲儿一过,热情也就散了,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也早已找好:“感觉这个东西还是不太适合我”。但实际上你可能也清楚,这么下去可能没有什么是适合你的。问题出在了你与这件事物的关系上。我回想起近期的生活,近一个月我处于旅游与在各个住处之间奔波的状态。给自己的时间较少,心境较乱,这就使得我与音乐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出现了变化。我没有把音乐与我放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中,我只是拿它作我休息时的补充,不想留白而已。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就是这种功效,无可厚非,可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音乐在我生命中起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所以我的重视程度会高很多。作为音乐与我这两种形态的“生命”而言,都是100%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一旦这层关系变得不平等,那在这段时期我就会认为我听的音乐质量参差不齐,从而想听更多所谓那些高级的音乐。
对于那些追求更高水准层次的艺人来说,独立思维能力还只是一个起点,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讨论所谓的技术与“业务能力”。而在我看来,一味的只强调技术与技巧,是无法细分层次高低的。在理性的存在背后的感性,才能透露出独立思维力的强弱以及自身胸怀视野的宽窄。
图片均亲拍
往期文章
G-Luv采访|Underground Ran-“摄影与音乐,我生命中的两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