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18:10位深圳艺术工作者的年终观察
©顾灵
2018年,深圳处在相当活跃的艺术文化氛围里,间中涌动的艺术新资本也给中国艺术圈带来了丰富的想象。接踵而至的艺术展览和博览会,相继进驻的文化艺术机构,难免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一种眼花缭乱的晕眩感。
9月,《打边炉》做了一次关于深圳想象的反思,在2018年即将结束的当下,我们开始了一个题为《深圳眩晕》的系列性回溯采访,试图来面对这看似凶猛的深圳浪潮之下交织着的真实与想象。
我们用7个相同的问题询问了10个身在深圳的艺术工作者,邀请他们针对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作出答复。异于一般年终总结冗长的数据信息罗列,《打边炉》尝试通过这样一种“快问快答”的方式,以最简洁、迅速的回应,呈现出直白即时的2018观感。
以下为他们回应的摘编,按受访人姓氏开头首字母排序,问题隐去,发表前经过《打边炉》编辑部删选。编辑:黄紫枫。
关键还是看影响了谁
顾灵
设计互联品牌总监
如果要描述一个人或机构之于一座城的意义,就好像是在为这座城代言;但一座城的人千千万,关键还是看真正影响了谁、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持续。在当下,网络让这些影响变得快速可见,只是持续性仍需要花时间。在深圳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共同努力,让她成为更中心的艺术城市,这也不是只有圈子里的人关心,相信更多深圳人、新深圳人会越来越关心,而这份关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速度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李耀
策展人,OCAT深圳馆教育与公共项目主管
当下的深圳,最充盈的是欲望和想象。近几年在深圳创作的群体开始丰富,也就是艺术家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增长与提高;同时艺术展示的条件也得到了补充和提升,大量的新展馆、艺术空间建成开放,或正在筹备;艺术市场开始发育,收藏家群体增多,资本新贵开始把艺术作为一种潜在的投资增值或显示生活格调的方式。
市场热给我带来的直接反馈是在深圳见到的外地朋友的几率增多,市场机会让更多的人把深圳作为一个选择或目的地,同时也催生了更多的周边机构和社群活动。
速度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效率至上背后折射的是实用主义的社会导向和价值观。从现在看,快节奏让深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原始积累,为城市的文化升级铺垫了物质基础和消费潜力。但只有衍生出具有独特性的在地气质和身份意识,才可能呼唤地方认同,产生具备异质性的地方价值。
深圳巨大的资本存量和浓厚的创业氛围,具备了成为全球城市的雏形和引领区域创新的抱负。也因为深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积聚,从人口构成上的多元性上能看到可能生成的未来。但是文化艺术氛围的培养,需要完整的文化艺术生态链的塑造和社会整体的激发与联动,就此而言,现在的深圳还只是处于起步加速度阶段。如果把艺术生态简括成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展示、艺术收藏四环,深圳最缺的是艺术教育。
深圳的艺术与深圳的特区性质有种不谋而合之感
卢杨丽
设计互联策展人
深圳的艺术与深圳的特区性质有种不谋而合之感。深圳是先有当代艺术机构与展览才有当代艺术,机构对推动深圳的当代艺术发展起了非重要的作用。
深圳的艺术生态缺乏一种强而有力的生态圈。这或许与深圳没有像广州一样具有专业的美术院校有关,专业的美术院校能形成艺术圈,并发挥影响力。而聚集在深圳的艺术家由于其背景经历各不相同,彼此间比较独立,关联性也相对较少,有种各玩各的感觉。深圳的艺术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政府与企业的美术馆之间的互动少,不同企业间的美术馆互动合作则更少。如果想更好的发展深圳的艺术,机构间的联动合作非常重要。我觉得深圳可以向上海学习,联动几个艺术机构形成艺术周,活跃深圳艺术圈,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达到文化与旅游的有效结合。
由于深圳艺术文化发展的特性,未来深圳的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密,跨界越来越多元,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以设计为主的设计互联已经开始在做一些与艺术相关的设计展。随着更多的艺术机构成立,未来深圳的艺术氛围将会更加活跃,馆际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将随之加剧。所以新成立的艺术机构一定要定位清晰,展览的质量也要严格把控好,不然很难在业界生存。
痕迹要重新去关注与记录
沈丕基
艺术家
这座新城市建筑与结构形成是高效率,民间地下文化艺术却都是昙花一现,虽然某些是具有国内艺术形式上的先锋性,但整个市场还和实验性艺术没有太大关系,过犹不及,痕迹要重新去关注与记录。
深圳当然是让我看到了百花齐放的愿景。不过深圳式实用性设计主导的大文化与非盈利机构的小众艺术的交流,高科技企业家的审美与受国际化艺术教育深二代意识的沟通,策划人与在地艺术家的互动,艺术商业资本与艺术公益资金的并存,等等问题,在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中存在隔阂。
身份的定位决定了艺术家的态度,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在地气质的作品。目前在深圳城中村与边缘地区也有更多艺术形态悄然出现,虽然还是比较缓慢、微弱、艰难的,但只有关注它们的生活性、独立性、非主流性,大家都拿出时间,带上期待和积极性,继续发生下去才能构成深圳不单调的艺术生态。
深圳有一种创造城市文化的企图和跃跃欲试的决心
王亭
鳌湖美术馆策展人
邓春儒
深圳艺术家
深圳有一种创造城市文化的企图和跃跃欲试的决心吧,几十年来总觉得自己缺,总想大补,但现在还是缺少让创作者从容的外在和内在条件。越来越多的二代加入到了追求至真至美的队伍中,深圳的文化底色从移民文化开始转向新生的本地意识。
我们不觉得造城和文化转型存在绝对的先后关系,痕迹的样貌暂时就是浅浅的,很快会被新的东西遮盖住,甚至就连“当下”的全貌都难以看清,因此所有人应该花多一些时间学习科学和历史。
最缺的还是有批判意识的艺术家
谢湘南
评论人,资深媒体人
深圳钱多,这只要看看深圳反复折腾的各类市政工程就可知晓,速度过后,留下临时性城市的嘈杂与活力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从艺术生态来讲,氛围的营造令其被看好,最缺的还是有批判意识的艺术家,多数艺术家的作品都很温吞,辨识度不高,针对性不足。展览多起来,作为一个媒体人需要观察的现场更多。
深圳有很多可能性,我对深圳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新生艺术力量的集聚,诞生新的当代艺术作品、实践与业态抱有信心。
接下就是时间了
徐乔斯
艺评人
近几年大家对于经营文化艺术似乎更有信心了,在深圳的艺术家也感觉到了一些推动力。这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资本的青睐和各方艺术工作者的热情投入与努力。这样的“热潮”让很多人都会觉得艺术作为生意大有可为,颇似08年之前的那种景象。
就结构上来说,这些年深圳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积极发展似乎什么也不缺,接下就是时间了。艺术生态的稳定和沉淀需要时间,从大浪淘沙到尘埃落定也是历史性的文化建立的过程,这是十分严肃的问题。如果从自身的角度来说,艺术批评也是艺术生态中非常薄弱的环节,这是当今艺术领域里普遍存在的困局,艺术批评的效力变得越来越贫瘠。
对于艺术家来说不需要刻意去标榜。一味地强调“在地气质”和“身份定位”会给艺术家在创作上带来无形的、繁冗的语境捆绑。市场是面向全人类的,灵魂是没有名字和属性的。艺术家能够把握的只有作品语言,在作品里把话说清楚,作品成立,其他一切自然就成立。这里不存在“南橘北枳”的逻辑。
对于艺术本身的问题讨论真的没有(市场)那么热烈。艺术市场真的好吗?我始终对于那些乐天派的媒体报道是有所警惕的。注意力被牵引到市场的热度上是回避不了的事情,艺术的文化价值最终是需要一个数字去概括的。可是又是什么决定一件作品或者一位艺术家的意义呢?是历史。如果人们对于艺术史的关注能有同样的热情就好了。
最缺的是“本土化”
徐振邦
艺术家
2016年回到深圳至今,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深圳的资本力量最为充盈。相关的项目或是大额交易仍如同雨后春笋,似乎都在宣告着深圳艺术文化热潮的到来。
反观深圳的艺术生态,最缺的是“本土化”。“本土化”在这里分别指代两个方面,一个是本土化的艺术机构,另一层是指代本土化的艺术家。尽管深圳的资本力量雄厚,藏家也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诞生于此地的当代艺术专业性机构或相关项目屈指可数,其中更有相当的一部分仅单一地追求商业运作,在短期内便会以最快的速度销声匿迹或是追求转型。这也使得至今本土机构并未能建构起自身的话语权体系,就像是短暂的狂欢然后迅速归于冷寂,颇为唏嘘。
对于一个艺术文化和市场都看似进入热潮的地域来讲,本土化艺术机构的缺场是很可惜的,因为这样的机构更加了解当地的生态和艺术家,从而更能为本土发声。另一方面,由于深圳没有艺术学院,长居或回流就成为了“本土化”艺术家的形成方式。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拥有话语权的艺术机构基本上都是 “北水南调”的趋势,似乎都缺乏对本土艺术家应有的关注。而希望发声的中小型机构渠道及力量有限,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的本土艺术家特别尴尬的处境:走不出去,融不进来。
我的身份恰恰是回流的“本土化”艺术家,直接的反馈就像前面所提及的,在这个熟悉的城市缺少被关注的方式;但是这从另一面来讲,这样的氛围下,我能够放下身份上的顽固标签,做一切我所感兴趣的事情,而不用过分执着于固有的身份性和创作思路,这也算是一种促进,继而能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身更多的可能。
深圳可能参与有关“艺术”的范畴?
易东华
何香凝美术馆典藏研究部副主任
对比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关于艺术的话题,他们似乎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无论历史,亦或当下。对于深圳,历史是天然的缺失,因此类似区域、身份认同的问题,如果有的话,其来源于历史、语言、视觉等延续性“自主意识”的可能性并不大。“特区”一词或许更能说明这座城市的记忆,如同一场灯光秀,富丽堂皇,但是难以看清自己的地貌。
既然如此,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提问:深圳可能参与有关“艺术”的范畴?生产者?由于缺乏优质的艺术院校,艺术家的“在地”培养可谓抓襟见肘。消费者?我们是否拥有足够成熟的收藏家,由此,与优质的市场、相关机构协同形成深圳艺术市场的生态。艺术机构?相对于“生产者”、“消费者”的培养,独立空间的建构,或许是这座城市关于艺术最有可能存在的未来。
我所指的独立空间,并非画廊式的市场运营,而是拥有独立资金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处于全国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几个地区之一,独立空间成败的关键实则不是历史,也不是区域文化优势,亦或机构的规模,而是合适“话事人”、明确的学术取向和做事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