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杰浩:把偶发的直觉准确地呈现出来

ARTDBL 打边炉ARTDBL
2024-09-07

顶楼的储水罐,燕岭园,2019



受访:苏杰浩

采访及编辑:黄紫枫



“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第二期艺术家结束了驻地工作后,《打边炉》曾前往燕岭园观看了驻地成果展示。艺术家苏杰浩的展示空间,与其说是一个展览,倒是更加贴近他自己所说的——“开放的工作室”。毛坯空间内堆积了各种各样的痕迹,从过去作为宾馆住房部的空间结构,到苏杰浩在驻地期间在此进行的多种尝试,都细碎且平和地散落了在不同的角落,等待过路者的发现。


我们和苏杰浩聊了聊他在燕岭园驻地期间的感受,也由此牵涉到他从过往作品中对自我及自我创作的梳理。依照惯例,问题隐去,发表前经过受访人审校。



*


刚到燕岭园的时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园区里的景观,阳光、蓝天、白云、风吹动的声音、鸟的叫声,还有各种本地以及外来的植被。园区内外几乎是两个世界,对比相当大,偶尔从外面回到园区,看着那些精心设计营造下的景观,多少有种超真实的感觉。


在燕岭园住下一段时间后,我观察到,园区每天都需要很多人来照料它,这段时间正好在改造,从早到晚地施工,清晨五点多就有人开始进来浇花、喂狗、扫地,工人进进出出,再是循环往复的搬运、拆除和建造……感觉在这个环境里创作,有很多的可能性和方向,我一直在感受,虽然没有直接在创作中描绘这些活动本身,但在最后的展览呈现上,我用了一小部分燕岭园的图像素材,也根据空间的现状去调整展览的布置。



苏杰浩在布展现场©️燕岭文化传播


燕岭宾馆的三层是一个毛坯空间,它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建筑,空间透过一扇扇大玻璃窗户与园区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有点介于室内和室外之间的状态。建筑本身经历过变迁,三层的空间又空置了许久,毛坯墙坑坑洼洼,地面崎岖不平,每一处痕迹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我最初的想法是借助影像、声音以及装置来介入建筑空间,以一种半自传性的角度,试图在这个空间里创造出某种当下/在场(presentness)的氛围,进而唤起观众的感知。


三层的落地窗,燕岭园,2019



池塘边的植物,燕岭园,2019



图像的物质性


在展览空间的不同位置分散着三台电视屏幕,屏幕播放的视频由大概1800个素材组成,这些素材来自我过去多年里在不同地方的拍摄,包含一千多张照片、一两百个视频,以及来自笔记本里、屏幕上或是印刷品上不同的文本。这些素材又是从一个更大的照片库里面所选取出来的,我把它们用软件进行随机组合,再依据不同的节奏和编辑方式,合成十几段总长度约两个半小时的视频。每一面电视屏幕上差不多有十个小窗口,里面的素材其实是一样的,它们在三个屏幕间蔓延开来,有时会被不同屏幕的窗口分割,有时则在屏幕间相互呼应,屏幕在划分空间的同时,又在内容上形成一种关联。


我们在这个空间里面看到的,既有属于过去的影像,也有当下这一瞬间正在发生的情境。我在展览现场安装了几台摄像机,其中一台放到了鱼缸附近,将鱼缸的景象实时投放在另一个房间的屏幕上。鱼缸的折射效果,容易让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游动的鱼忽大忽小,有的角度看过去,一条鱼会变成两条,有的角度看到的又可能是鱼的倒影或是局部。楼顶的天台上也安装了一台镜头朝向西边的摄像机,把天空的景象引入房间,投射在玻璃上,日光(包括朝霞、中午、夕阳)的景象被传输到室内,于是在室内也能感受到的日照时间被相对延长的感觉。


展览“自我呈现”现场


我对图像的物质性(materiality)很感兴趣,通常来说图像捕捉的是现实,但又区别于现实。一张照片截取的时间可能只有六十之一秒甚至是两百五十分之一秒,相机将这个瞬间拍下来转化为平面,在时空的意义上,照片不过是一个薄到几乎不可被测量的切片,但在选择、框取、转译被拍摄事物的过程中,事物被赋予了某种重要性,并以图像的形式被保存下来。


你可以将整个展览中的每一张图像都视作一份小小的切片,它们在屏幕上不断地显现、重叠、消失,每次的动作都是随机且不同的,我没法预测接下来三十秒屏幕上会出现什么。这些碎片化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常常会形成一些看似偶然的巧合,不消几秒,这种巧合或意义上的连接又会被再次打破,旋即产生新的联系和意义。


我希望在这个建筑空间里发展出一种既是历时的、又是共时的观看体验。在大量素材的叠加下,图像能从片状,发展为块状的形态;幻灯片视频串联起这些图像和影像,形成时间性的媒介;时间性的影像散落在屏幕之中,进而通过多频幕的呈现方式,在空间中分裂开来。


布展现场


布展现场©️燕岭文化传播



意识综合体


说到这个标题“自我呈现”,它有两个意思,一方面是从作者个人角度出发展现一些自我的、个人化的东西;另一方面是透过一些物件,像是工作台、录音机、闭路电视等,赋予这些东西一个自我的声音。展览里的物件之间联系比较松散,影像内容也是一些比较随机、偶然的东西。最小的展示房间里有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播放着我和驻地项目工作人员还有助理关于这个展览的讨论,内容包含了我个人的想法以及大家各自的理解。是媒介,同时它也在呈现它自己,比如它会随机输出,随机播放,媒介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个作者,展览的标题也有一些自我指涉的意思。


驻地工作室©️燕岭文化传播


这么大量的素材,首先透露了摄影和自我、和过去、和不同时空切片背后含义的密切关系。我作品里谈的内容是分阶段的,素材的拍摄和整理,也是阶段性的,大量日常的碎片累积到一个阶段后,就回过头看一看有哪些我觉得稍微有意思的素材,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所以在这之外我也把所有的素材视作一个意识的综合体,它大体上是模糊的、混沌的,但我尝试着把它们拼贴在一起,揉杂着呈现出来,像是一个自我层面的归纳和整理。


这个展览其实更像是一个开放工作室,借这个机会在这里梳理自己的东西。像展厅里的大理石是我从外面买回来的,我对当地像玻璃、石头、木头的这些物料很感兴趣,想看看它们可以如何在展览中用起来;房间内贴着的这些小照片,主要是每天不同的时段里我在园区拍的一些自然景物,有的贴上去隔天它就自己掉下来了,粘着墙皮像一块浮雕一样摊开在地上。白天的时候,光线会从许多个窗户照进来,在墙壁和地面上慢慢地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斑的形体和比例也在变化,有点像是古代的日晷一样,这在我看来这也是影像本身,光和影几乎是最纯粹和本真的影像了。


展览“自我呈现”现场



偶发的直觉


早晨的风暴》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从追忆的行为本身出发,引申到作者自身和其它不同事物和地理的联系。燕岭园这个三屏影像装置在内容上的指向不是那么明确清晰,素材都是随机组合输出,有时候出现一些无意识的巧合,比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边的窗口里面,笔记本上蓝色的钢笔写着风暴两个字,是来自于《早晨的风暴》,那边另一个窗口的内容正好是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电信运营商 Verizon 的电子邮件,标题是 “A storm is coming - be prepared”,提醒许多用户要注意冬季风暴的来临并做好准备。


无论是地理上、文本上、或是心理上的不同层面,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隐喻和暗示,也是我感兴趣的。之前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开车的时候,高速上的告示牌常会提示司机们不同的天气和路况,由于是点阵液晶屏所以信息必须很简短,在功能上它是一个公告牌,但在内容上它的文本也可以是很个人化的,这里面或许有一些陌生化的东西所形成的美感。


原先我想在墙面上写一些比较简短的文字,就像电子化的和实体的图像一样,我觉得屏幕上的文本和墙上的文本也可以遥相呼应。文字本身即是图案也能传达信息,当大量的文字和图像随机交错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能够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随着文字及更多信息的加入,空间的层次会更复杂,歧义和偏差也随之生成。


展览“自我呈现”现场


我一直在想文字跟这些图像的关系,《早晨的风暴》当中也有这方面的关注,影像里面的文字更有叙事性,文字之间的结构、界限更加明确,指向也更加明确。现在这个展览空间里的文字比较碎片化,我也没有讲述得特别清楚,它们大部分是比较开放的词语或是一两个简短的句子,没有明确的指向,这里面我感兴趣的东西基本是些细微不起眼的痕迹,可能需要观众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形成综合的感受。


这些细碎的捕捉,就像我们的沟通和对事物的感受,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渠道连接在一起。不同人的经验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在复述、传递和再现的过程中,往往是有所隔阂的。声音也好,语言也好,图像也好,这些东西在沟通和传播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失真、偏差和波动,有一些理解和认知上的不同,这些差异也构成了媒介信息的一部分。我的很多创作的出发点都来自于自身,因为我相信个人化的东西内也存在着普遍性的认知,我的创作过程最终还是为了去追寻那一点偶发的直觉,看能不能把想法相对准确地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去回应一些问题。


影像截图,出自《早晨的风暴》,2017-2018


影像截图,出自《早晨的风暴》,2017-2018



递进


我在燕岭园驻地期间的工作就是创作,当你把创作当成工作,就会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工作这件事情跟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有很紧密的关联,活着总不能每天躺着什么都不干,手上还是要做一点什么事情,至于决定要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以及怎么样去做这个事情,那就构成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也在慢慢摸索当中。


展览“自我呈现”现场


每个人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自我管理会更强,每天都有严谨的安排,我比较随性一点,有一个好处是自己的状态和做出来的东西都比较自然,人很难一天每时每刻都保持着高度专注力,我会在自我意识更清晰的时候工作,所以我的整理、收集、创作可能会带出一种时段性/碎片化的观感。坏处也许是这么一来我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没有那么严谨和结实。所以我唯有在平时保持着收集想法和素材的习惯,再透像是驻地或是展览的契机,完成整理和实现的工作,达到碎片和结实的平衡。


我希望在不同地方做过的驻地项目或是展览,会形成一个延续性的过程,能有一种持续递进的工作状态,我则在期间不断地剖析、反思自己,产生新的思路和途径。如果能做出比较完整的作品,那挺好的,如果做不到的话,可能我在这里的尝试也能推动一个想法,等到下一个机会到来的时候,再把稍微成熟的东西呈现出来。



如无特别说明,文中用图均感谢艺术家的提供。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dabinlou2018,电话:0755-8654915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打边炉ARTDBL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