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发展,给全球造成一股强冲击波,其震荡仍尚未散去。“OCT凤凰花嘉年华”是华侨城集团主办的一个关注自然与人的城市公共文化项目,作为重点活动之一的“OCT TALK”(与《打边炉》“吹水集”合作),亦将继续延续自然、城市和艺术的主线,由《打边炉》担纲策划,邀请活跃于文化艺术现场的城市学者、艺术家、设计师、人类学者和策展人,分享他们的灼见与灵光,传递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人文价值。这是“吹水集”继2019年成功举办后的又一次连续推出。2020年的“OCT凤凰花嘉年华”之“吹水集”,以“林间十问”为主题展开,通过对疫情冲击下的自然与人、城市与人以及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展开讨论。今年延续论坛的形式创新,以问题的形式推动论坛的展开,并以单人、限时的演讲结构和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长度呈现这场思想盛会。本次活动将于2020年6月14日(周日)15:00分在深圳华侨城华夏艺术中心大剧场举办,并在哔哩哔哩(bilibili)同步直播,欢迎关注和参与。
1、在哔哩哔哩(bilibili)官方网站或APP客户端,检索目录输入:OCT凤凰花嘉年华(如下图),在“直播”菜单栏中找到直播间进行观看;2、打开哔哩哔哩(bilibili)APP客户端,在“我的”菜单栏右上角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直接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OCT凤凰花嘉年华直播间观看。疫情防控期间,请预留时间提早进场。入场前,观众须出示本人实时“深i您”健康码及到访登记码供工作人员核对,并配合接受体温测量。为减少入场排队时间,可提前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填写并截图。
日常生活就像每一个人自行编写的“连环画报”,这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一种对生活充满控制力的想象之中;但刻骨般的周遭现实往往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给你迎头一击——不是没问题,问题是你不知道这是问题,或许当问题变成大家的共同问题之后,你才发现这从来都不是问题,而是生活的底色、命运的搅拌。这间接推动了我的思考和持续的即兴创作,我的“不连环画报”工作计划就呈现了这个写作的过程。刘庆元,70后,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其主要工作方向是当代艺术设计的社会融入方法、跨学科实践和创作;艺术工作涉足当代文化领域的不同界别,如音乐节、实验剧团、文学、设计、文化保育、民艺乡建等,同时也参与当代文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WHY DO WE LOOK FOR THE UNSEEN SID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人与土地建立联系的方式是如此多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为荔枝,苏东坡与岭南牢牢系在了一起。作为长期立足珠三角的田野工作者,我们用双脚把自己刻在这方土地上,用双眼把她印在心里,用双手推开她紧闭的大门,进入“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世界之幽暗玄冥的一面”。为什么珠三角会有这些“幽暗玄冥的一面”?重新看见它们意味着什么?严丽君,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立足珠江三角洲,对区域社会文化有持续且深入的硏究,尤其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地方风俗在区域变迁中的回应。热爱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写作,曾经在滇藏茶马古道、广州城中村、深港边境、印度德里等地开展田野调查。
DO THE PARKS NEAR YOU TRUST NATURE?自然,可以被幼稚地分成“好的自然”和“坏的自然”,当然,无论如何,只有当我们和自然有着足够安全的距离的时候,谈论自然,才是安全的,才是充满爱而非恨这种感情的。认真想想,公园,居然只是陈列驯化植物的地方,它流露的是人挑选的权力,审美的权力……如果有一个城市公园,能真正信任自然,放弃我们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种种话语和做法……我们真的这样做了。庞伟,景观设计师,诗人。广州土人景观首席设计师,现居广州,曾担任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空间组策展人、《景观设计》学术主编、2017和2019两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等。
DURING THE PANDEMIC,WHAT CAN DESIGNERS DO?在疫情发生时,设计师该如何在社会角色的本职中进行思辨?如何以设计师的公共身份把思考和疑问转化为作品呈现出来?如何用艺术的手段和智慧的力量去推进社会的文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将“设计”作为冲突,在设计中展开对政治和社会的价值批判,并以此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实现的可能性。苏芷庭,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后导师,服装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时尚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HOW TO AVOID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PUBLIC ART?今天我们探讨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致力于建构一种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作品的场域发生转移与重组的可能性。艺术家在其中导演和处理的是一种或多种公共关系,较之于一件实际的装置或雕塑而言,它是无形的,却是人人都可以选择和参与的。公共关系天然的传播属性,也让公共艺术作品得以通过传播的手段形成公共事件。这样的“公共性”探讨突破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包含着对于实在个体(人)的考验,作品最终生成的结局,既是参与者的选择,也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可以说,不论你是否自主选择成为艺术的参与者,你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在了公共艺术的“圈套”里。沈少民,当代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北京、深圳和澳大利亚悉尼。擅长多领域、跨媒介创作,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纪录片、观念绘画、诗歌、互动公共艺术等。
WHICH PART OF NATURE ARE WE?我们常常听说“自然”、“大自然”、“我爱大自然”这样的说法,包括在一些学术性的讨论和写作中也常常有关于“自然”的概念,既然这个词这么重要,它究竟是指的什么呢?我自己为自己做了一些澄清,有三点是最重要的:首先,大自然是否包括人类?我想自然既然是天地万物,那就应该包含人类——人类破坏环境、灭绝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兴盛和衰亡,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次,很多人常常说:我爱自然,我要保护自然,显然在这种意识里“自然界”是不包括人类的,而是和人类文明相对的、“野生的”的那个世界,那么说起“自然”,就是指人类自身以外的那个世界。最后,虽然我们常常把自己从大自然中“拔高”出来,但是科学发现,人类和自然中的许多物种有着相似的,甚至是共同的基础性结构,比如细胞、DNA、RNA、基因等等,就是基础性的同构,比如说我们和灵长类动物在基因上的相似,要远远小于猴子和苍蝇之间的差异。从这次疫情,我们就明白了,正因为这种同构性,病毒才会带来人类的灾难。徐坦,艺术家,1957年生于武汉,小时在家乡学习传统西画和俄罗斯现实风格的艺术;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期间,研习欧洲表现主义及新表现主义绘画;在美院任教时,开始实践当时称为前卫艺术,现在叫当代艺术,是大尾象工作组成员之一;后离开美院等高校。目前在各地行走、生活及创作。
IS COMICS A FORMULA EXTRACTED FROM LIFE?一个两三岁的儿童第一次在动物园看见了一只鼻子长长,牙齿长长的硕大的动物,爸爸妈妈告诉他/她,这是大象。大象,他/她说,但他/她小小的脑子还是不太知道如何加工眼前这一大团灰灰的东西。回到家里,他/她翻开早教课本,在“大象”那一页上,看见了线条勾勒出来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四条粗粗的腿,他/她伸岀手指去摸了摸,脑子里那一团灰色变得更清晰了。对我而言,漫画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就像从生活中提取的一道公式。面对更加复杂的成年生活,在没有认读课本的辅助时,我通过总结这些公式来理解世界。
AT THE MOMENT,WHAT ELSE CAN ART SAY?4月8号武汉,76天的封城终于解封,人们在小心翼翼地恢复正常生活,城市还是那座城市,但世界已不是那个世界了。如同一个撕开的谎言,现实硬生生地铺陈在眼前,此时,最不可言说的便是艺术,最苍白无力的也是艺术,精神救赎比不上一个抗疫防护装备、一瓶消毒酒精……我有半年没有回到工作室了,相信重新打开工作室大门的瞬间,会像清理一间打开的墓室,凝视中,一个纠缠不休的老问题再次浮现:"艺术何为"?杨国辛,1951年12月25日生,湖北武汉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封城期间在《打边炉》上发表的《杨国辛:眼前这座空洞而巨大的都市,正在进入恶梦般的沉沦》受到广泛关注和共情。
SELF-PUBLISHING,SELF-ENTERTAINMENT OR SELF-TORTURE?abc是字母表的开端,是从零开始的启蒙。在变动和未知的时代,鼓励大家从头开始做一件听上去积极向上却也固执笨拙的事。在市场发出“纸书已死”谶语的多年后,自己做书、自已出版、自我组织等一系列以“自self-”做定语的行动却在中国有兴起之势。自出版真的可以鼓励独立思考、鼓励自我行动吗一一它的存在是为了保住城市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在创作之路上找到同好,当然它也可以什么都不是。而这一路上,注定充满着自我教育、自力更生、自娱自乐和自作自受的故事。赵梦莎,出生于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编辑,艺术写作者,abC艺术书展联合发起人。热爱并长期关注视觉艺术、青年文化、独立电影及实验音乐领域。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
朱荣远:为什么深圳湾总是城市前行的“价值岔路口”?WHY IS SHENZHEN BAY ALWAYS THE "VALUE INTERSECTION" IN CITY DEVELOPMENT?回想四十年的城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圳湾都会成为一个有关城市价值观选择的十字路口。而若干次有关深圳湾的争议,最后也都是理性的保护生态、市民的权益和城市更长远利益的话题占了上风。机场与城市、红树林与滨海大道、滨海大道与侨城南的填海区、深圳湾公园与城市、深圳湾公园停车场风波、铁丝网与红树林自然湿地景观、红树林鸟类保护区和深圳湾旅游观光航道,深圳湾发生的故事透着深圳城市文化的内核,也都是深圳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观交织纠结的故事,许多事都埋在深圳城市不长的历史烟尘中。朱荣远,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全国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2007-2019)。
2020年的“OCT凤凰花嘉年华”,带着城市人的集体记忆如期而至。作为城市级自然艺术活动,由华侨城集团主办并迈入第五年的“OCT凤凰花嘉年华”将带着艺术、疗愈、音乐、讨论、戏剧陪伴在您身旁。让我们自然在一起,在聆听、分享、放松和探索中,用自然的生活态度唤醒内心,用艺术连接自然、人和城市,与自然共生共创美好生活!作为“OCT凤凰花嘉年华”持续举办的人文论坛,“OCT TALK”关注自然、城市和艺术,通过知识的分享与碰撞,建构城市人文价值。2019年和2020年的“OCT TALK”与《打边炉》的“吹水集”共同呈现。奇异的果是一间跨学科创意工作室,关注艺术、设计和科技融合领域,致力于在与新锐艺术家的合作中,用最当下的语言与形式,将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内容呈现给大众。“打边炉”,英文名ARTDBL,于2017年7月3日在深圳注册成立。作为艺术媒体,“打边炉”坚持“立足地方、独立发声”的编辑方针,聚焦艺术的现场及其文本,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最活跃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媒体平台。2019年7月,“打边炉”出版首本精选文集《深圳眩晕》。“打边炉”沿着编辑、策划和出版的发展路径,延展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半径与载体,以内容挖掘和专业传播的工作方法,与国内多个艺术机构及品牌方展开合作,策划推出多个内容和品牌项目,举办超过50场论坛及沙龙,其中,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打边炉”共同策划、主办的“日常连接与艺术主张:艺术自媒体论坛”、“艺术家在田野:珠三角工厂考察”(东莞21空间美术馆合办),连续获评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由“打边炉”策划的“艺述”、“村角亭”、“吹水集”、“对对碰”等内容项目,受到超过100家媒体的报道,具有一定的专业口碑和社会影响力。2019年12月,“打边炉”被《单读》杂志提名为“年度新声”,该奖项旨在表彰过去一年中最独特、清醒、富有创造力的创作团体、组织和机构。这是该奖创立以来提名的首个艺术机构。十三四年前在桑浦山下的日月湖边,读了董桥先生的《今朝风日好》,他引丰子恺先生的扇面《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为书名,在湖光山色的欣喜中,我们僭用为工作室的名字。如今,我们在广州、汕头和杭州都有了工作室,所涉项目有视觉与品牌、空间与装置。曾服务过李嘉诚基金会、嘉道里基金会、汕头大学、K11、新世界中国、一尚门、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太平洋学会、奈雪·梦工厂、腾讯游戏、肯德基、星巴克、DISSONA、进念·二十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希望我们保持无知的心,继续做有用、有趣的设计,或其他。作为深圳文艺生活地标,是由绽放艺术中心、全球第二家teamLab影像餐厅“花舞印象Art by teamLab”、绽放Whisky Gallery、绽放厨房、绽放花房等九大沉浸式复合体验空间构成,通过持续的艺术展览、品鉴沙龙、生活美学体验等各类文化艺术主题活动,打造触手可及的艺术生活,引领中国文化精神消费风潮。一家以自有品牌商品、自建零售渠道、自控供应链为核心的国际化食品连锁企业,目前在加拿大温哥华及中国深圳、厦门、大连、泉州多地已有零售门店超过120家。形成以零售连锁为核心,并涉及食品国际贸易、食品加工、零售批发、电子商务等领域。元初食品定位“健康三餐提供者”,致力于为热爱烹饪、关注健康和食品品质的家庭提供健康三餐食材,对食品坚持最大程度原生态、少处理、少添加。有着专业的品质管控团队和实验室,品质采用国际标准、从高从严、全球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