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高少康 韩家英 刘珩 刘晓都 薛峰 张宇星 张之杨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采编:钟刚 黄紫枫 劳秀汶 张悦佳
深圳读书月是一个连续举办的城市文化品牌活动,已举办至22届,今年以“打开一个新视界”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遍布全城的文化活动。其中城际交流部分受到瞩目,特别策划“当设计之都遇上文学之都”,并邀请了七位深圳设计师和艺术家,与南京的作家展开对话,同期还在深圳中心书城呈现了双城对视的展览。深圳部分的“设计交流展”由韩家英和刘晓都共同策划。展览构筑了一个轻薄、层层推进的多重空间,7位工作和生活于深圳的设计师、艺术家向读者推荐的5本书,展示于其中的七层结构之中。如果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七位设计师和艺术家所展示的35本书,则讲述了他们在这座城市私密的阅读历程,以及这段历程之中可资与人倾诉与分享的实践与观念,故事与人生。由于这七位设计师和艺术家所呈现的集体面貌,事实上也呼应了深圳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之中同频共振的状态,设计师和艺术家正积极介入当中,用行动和观念,塑造着这个城市新的都市文化,既有疾速的行进,又有漫步的散淡,躁动之间见深沉。《打边炉》在展览筹备期间,对七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了逐一访谈,形成了他们对推荐书目的表述与评论。文章按推荐人姓氏首字母排序,所推荐书籍,根据各推荐人讲述的先后次序排序,发表前经过受访人的审校。这一部分的文本,亦同步呈现于深圳中心书城的展览现场。
设计师,靳刘高设计KL&K DESIGN合伙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毕业于伦敦印刷学院。2018年至今为香港设计师协会副会长。这是一本瑞士作家介绍中国汉字的书,特别直观,写得很生活化。汉字是象形文字,看到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实用主义。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在于要回到生活本身,去看待与表达事物。虽然这本书没什么设计感,但有时候做设计,就需要化繁为简。看书也会成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汉字王国》是我去英国留学之前在香港买的,课堂上有个关于文化的作业,我就借鉴了这本书。它对文化根源的思考,启发了我去制作一本关于汉字的图文书,我当时好奇的是,懂中文和不懂中文的人阅读象形文字,差别是什么?很多年回头再看,这是我和这本书的一种对话方式。后来我做了“覔书店”的设计,“覔”是“觅”的另一种写法。你回看“覔”的象形文字时会发现,“見”字下面有一只手,只有看不见的东西才会去找,这很有趣。当我们的文化没有中断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断溯源、游走在历史的长河里。游走期间会吸收诸多文化养分,也许当时不曾留意,隔很多年以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些养分可能会再来找你。《视觉传达与实践》跟我专业本位相关,对于学平面设计而言很实用。作者靳埭强是“平面设计之父”,这本书是他最早写平面设计的丛书,其中涉及很多经典的设计案例,后来很多设计实践类书籍都有他的影子。2000年出版的《不只中国木建筑》,让当时的我大开眼界。木构建筑,相对来说是一个严肃、专业性的写作题材,但这本书却以中分对称的排版方式,自然融入插图,亦承载着木构建筑深厚的文化构成。之所以它会打动我,不是因为从中学到建筑的知识,而是在于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文化的故事,通过一两篇拟人的虚构小故事、一两首诗词,轻轻地把其中文化意蕴勾勒出来,灵动而有诗意。这本书对内容编辑的方法,让我耳目一新。The Art of Looking SidewaysThe Art of Looking Sideways是我2001年毕业后买的一本书,当时看了很震撼,即便到今天读,我仍然觉得这是一本不拘一格的书。设计师Alan Fletcher没有在书里教人如何设计,展现的是都是他丰富的人生表达。单从目录上看,内容编排就非常灵动,带有一种幽默感,他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找的各种名言,串联起整本书。书里没有一页排版是相同的,这是一本称得上是灵感来源的书。台湾作家任祥的这套《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家的文化有关,她把对于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系列。虽然这套书设计土土的,不是很吸引我,但在翻看过程,我感受到很多温暖,很有味道。这本书的本意是,她想给子女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是怎么过来的,要怎么把节气、食物、手工艺等文化传统留存下来。回归日常生活的这一命题很能打动我。
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西安美院、中国美院创新学院客座教授。这本书对我非常重要,也是我想推荐给大家的第一本书。做设计这么年,我会觉得我们的审美趣味不是越来越好,而是处在衰败的进程当中,设计师工作的背景,所依托的文化,都面临一些危机。这本书选择了五千年文明当中500种颜色和50个符号,我对它们进行了阐释和分析,我希望通过这些“沧海一粟”的选择和描述,让大家了解到中国文化当中何为审美,以及“美”在我们的历史和生活当中有怎样的源流与变迁,进而决定我们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当中如何与之共处。原作名:Un ethnologue dans le métro马克·奥热的《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则是一本让我打开一个新天地的书,其实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庸常的事务,但在这样的“庸常态”当中,我们是否对于一些日常之物有十足的好奇心,有敏锐的洞察力,读这本书,会让我意识到生活的边界,是可以有很多打开和拓展的方式。这是一本设计上给我很多启发的书,这本书是一本视觉烹饪书,主要讲述了100名来自意大利和国外的设计师他们的美食作品和最喜爱的食谱,这本书里面的每一道菜,每一个食谱,还有各种类型的图表,设计得都非常棒,翻阅起来也特别有趣, 可以说这是一本在设计上,每一页都很精彩的书。《想象》是萨特为高等学业文凭所写的论文,这是一本关于想象的哲学史,也是萨特早期现象学的代表作,这本书为萨特的现象学巨著《存在与虚无》打下了基础,要了解萨特,这是一本绕不过去的书。作者:Carmen Gimenez, Nat Trotman, Arthur Zajonc出版社:GUGGENHEIM MUSEUM PUBLICATIONS我要推荐的最后一本书是 James Turrell,这本书是我在2013年8月11日当时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购买的,这本书收录了James Turrell 的艺术作品。James Turrell这位艺术家一直对于光、色彩与空间有研究,在他的装置和雕塑作品里, 都充斥着光 ,当你沉浸其中去翻阅去感受这每一张作品的时候, 会给人”飞”一点的感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非常吸引我,每一页都很有艺术美感,很多时候我都愿意翻阅它。
建筑师, 出生于广州,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 Architecture & Urbanism)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博士,中国建筑学会会员,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RIBA)。从专业上来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Delirious New York(中译本名为《癫狂的纽约》),这绝对是经典,库哈斯最“反叛”的一本书。它颠覆了我对城市空间的原有认知,系统性地改变了我对城市以及空间的理解。从对城市空间既成事实的回溯和关联性出发,反思纽约“宣言式”“已完成”的空间暗示及对城市设计和建筑实践未来可能性的带入,颠覆了传统的研究方法,把建筑空间实践带入到了一个新的视角。它称得上是建筑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从2009年到2020年离开,我在港中文带研究生设计课的那些年,这本书是必读书,值得反复读。随着我深度参与国内的城市设计及建筑实践,每一年和学生们的阅读,都让我对它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有几张关键性插图是库哈斯夫人画的,非常有想象力,每张独占一页,凸显它的分量和地位。其中一张还曾是这本书第一版的封面,可惜我的已是之后的版本了。我读博时开始注重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学习,后来看书、做研究或设计,实际上都是在了解论述或结果背后的动机、过程或逻辑铺垫。只有回到源头,你才能改变呈现或结果。现在我们都只是看到和接受呈现(what),但从来不问为什么(why),这是特别致命的。对于创作来说,如果不问探究源头和Why,估计也无法know how。The Images of Architecs是瑞士知名建筑师Olgiati主编的、特别好翻的一本小书,其中收集了当今活跃在国际实践领域的建筑师自选的一批图片。这些图片是创作的inspirations,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看这本书,像是在“偷窥”,有种莫名的快感。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我想去echo(回应)自己内心想要什么,从源头开始去思考自己的创作点。《相看两不厌》是艺术家Ólafur Elíasson关于他作品的一本记录性文献。可以说,刚翻开时就已震撼到我。大多数文献,都是以严谨稳重的“实沉”形式或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去记录和编辑,这本《相看两不厌》颠覆了我对记录性书籍设计的认知。对于创作过程思考的呈现、时间性的呈现、作品设计的呈现等林林总总的资料汇编、选择、分类和“非线性”表达,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风格化的、视觉化的层层叠叠的“记录片”,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它也让我能很快通过“视觉识别”找到重点、去了解我想阅读的部分。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则是打开我心智的一本书,神奇的一本书。我开始读它的时候,完全没有期待。但随着一点点地深入,发现很多字的描述,已同步进入我的脑海,非常具有画面感,而且处处充满细节。我甚至还隐隐感到幽幽的光影在我的脑海里晃动。书里提到,在日本现代化之前、没有照明的时代,完全要靠自然光感知日常,把常人认为是一些“不堪”的场景,例如在室外解手的一幕,通过对阴暗自然光细致入微的描述,特别打动人。读谷崎润一郎对细节的描述,特别像建筑师做detail(细节)。比如做一面墙,考虑的不只是墙本身的质感问题,还要想人站在10米处、1米处以及站到墙面前,在这三个尺度上,他所看到、感受到的东西。谷崎润一郎就有这样的本事,透过文字能让你如临其境,有一种能够触摸的感觉,这是非常神奇的。文学家不是靠图像或设计来呈现空间的,而是纯粹用文字予人以想象就能沉浸其中。文字即空间,特别“建筑”,这让我非常意外。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出版社: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卡尔维诺的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中译本名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在我心目中,一直都像神一般的存在,我在美国伯克利读硕士的时候,就很让我沉迷。他每本书几乎都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甚至以昆虫的角度看“宇宙”。应该说,用“神奇”来描述卡尔维诺的创作视角,一点都不为过。这本书更是神中最奇,对于第一人称“我”在不同时空、平行时空的存在和穿越的描述,完全超乎我的想象;它与众不同的语言“空间”逻辑和结构,完全颠覆了我对文学的理解,也带出了不同于《阴翳礼赞》另一种全新的场景画面感。可想而知,它对于我作为建筑系学生时代的影响力。以至于我在伯克利的硕士毕业论文,以它为蓝本,用我的空间设计和论文设计,去“转译”了这本书的语言结构逻辑,过了一把空间瘾。建筑师是做空间的,但空间在本质上还是时间。像卡尔维诺、博尔赫斯这些文学家,他们是用一种全新的时间观在写小说。他们笔下的时间线错综复杂,每条线搭起来并不是线性或是平行关系的,还要你想一下,转个弯,我比较迷恋这种转弯。其实建筑师也是用空间去写小说、描述故事,或者是让故事场景在空间里发生,所以我会喜欢做一些有着不同体验的空间,这是我从这类作家作品里所学到的。我想在建筑界里做卡尔维诺或博尔赫斯这样的人。
不管是写小说或是做设计,方法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要有一定的工具和结构框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去完成一个创意无边的作品。认知框架怎么搭建,见仁见智的,不同时代的文学家,虽然他们都是以文字感染人,但是他们用的手法、体系、inspiration(启发)都不一样。一本书为什么能够引人入胜,不是看故事本身多好,我更看重的是,这些文学家写作背后的方法和结构,这会促发我去做不一样的空间。
坪山美术馆馆长,建筑师,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我在大学时读的书,我的幸运在于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能够遇到这套书。那时我已经十五、十六岁了,在这之前就没读过什么像样的书,这套书有四册,那么大的东西,花了一个暑假饥渴地看下来,热血沸腾,感觉脑子被“当当当当”地敲打着,才知道人应该是这样的。说实话,在此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过这套书,那个时间节点无以复制,过了就是过了。可是我认为所谓思想作用于人生的价值,是一种阶段性的价值,阅读能够给你搭起上升前进的阶梯,作为读者,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越级到非常高的状态,总有一些在某一个人生的阶段里就应该读的书,接触的那一瞬间,往往是从一些“初级”的内容开始的。在形成世界观的那个“当下”,有这么一本契合时代,连接自我心境、符合自己人生状态,进而冲击你思想的书,确实能够推着人向前走一些,并陪伴着你继续前行。原作名: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是一本“闲书”了,过去我对小说有偏见,难以共情,后来有人给我推荐了这本书,也是我在很多很多年后,再真正读完的第一本小说。我曾经在美国生活过八、九年,读到书中描述的中小城镇衰落的场景,历历在目,那个人长什么样子,家里的家具是什么样,书架上摆着什么书,都能马上鲜活地想象到书中描述的状态。后来回美国,我又买了它的英文原版来读,语言依旧干净、洗练、平和,结构感特别强,很容易把你带入,注意到故事的整体。而且它故事里头的幽默,特别适合中年人阅读,那种像陷入到一潭泥沼之中的困顿,对生活灰蒙蒙的无奈,非常现实,又夹杂着一丝异样,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译者:原山、陈谋辛、张国良、郭恢扬、刘亚芬、吴国力、刘开济Modern Architecture : A Critical History 我挑的第一本专业书是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的经典之作《现代建筑 : 一部批判的历史》。1980年代末,这本书刚在国内出版的时候我就买了,那时候我还在大学教书,看了一遍,没得太看懂,书特别粗糙,纸张也不好,几块钱一本,烂得不得了。去美国时,课上也要求读这本书,买回了原版,再后来近20年后中译本再版,我又买了,这个版本就和原版的感觉非常相近了。相差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单单在一本书的三个版本上,就看出了巨大的飞跃,比对两个中文翻译的版本,它们在装帧之间巨大的差异,其实也是时代进步的缩影。Gardens: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作者:[美国]Robert Pogue Harrison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薄薄一本演讲集子,思考却非常深厚,用花园的主题,串联起人的思想建构。我在读的时候,总有一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书中讲人之所以成为人,评论建筑、花园,这跟我专业范畴相关,同时它还借此引申至哲学的范畴,于是又为我提供了一条理解哲学概念的通路。这本书我读过几遍,最开始买的那本中文译本翻得挺旧了,回美国的时候,又买了它的原版,在两个版本的对照中,你可以看到西方人做书和中国人的差异,不只是书籍装帧,还指向书的内容和气质上的差异。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出版社: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这是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毕业论文阐述背后很重要的理论参考书籍,影响我学术生涯之余,对我往后从事建筑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说书中对环境的态度,一切设计最终的价值和意义都来自于跟人生活的关系,和我们后来除了关注空间、光线、形式等比较狭窄的建筑定义以外,还关注到社会学、环境科学、城市环境这些拓宽建筑学外延理念,是一致的。这是一本老书,今天也没太多人提及了,建筑的理论难读,不成体系,而且网络时代下,什么都得看网红流量,或许对新一代的建筑师来说,这样的大部头很难应用,似乎都没什么价值了,很少人会对它产生兴趣。我仍然认为像这样一些学术性著作所做出的努力还是很有意义的,“漂亮”只是一个壳,里头还需不需要丰满的灵魂和完整的思想状态?把这本书放进这份书单,就代表着我的一个问题——理论到底还有没有价值?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语言,可是随波逐流,每天泡在时尚之中,这才是巨大的问题。理论的提出,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被证伪了,即便它意义不一定来自于书本身,书却是一段过程,不断有人看到它的价值,才能够一步步向着趋近真理的地方前进。
艺术家,197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海,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17年起工作和生活于深圳。
Daniel Richter的画册Grünspan,封面比较有特色,绿色的,上面的纹样一看就像是来自“古兰经地区”的,或者是带着一种宗教色彩的感觉,他绘画中的色彩表达其实受到了异域传统图案的影响,把色彩转移到画面组织新的叙事性,将其编织为具有后现代感的图像面貌。选择这样的图案作为封面,画册中的绘画内容却是现实德国发生的社会和个人的矛盾事件,我的理解是呼应书中作品所呈现的全球化之后文化相互交织的一种混合气息,这是一种交融的创造,书籍设计的传递也很到位。Sculptures and Objects from Dalí to Man Ray作者:[德] Ingrid Pfeiffer [奧地利] Max Hollein [法] Laurence Madeline [法] Angela Lampe它的装帧设计是古典中带着现代极简风格,一看又有比较严肃的立意,类似图书馆里特有的厚重装帧的书。它的封面,第一眼就喜欢,素雅,白色文字和图形,暗红色的绒面封皮具有丝滑触感,字体大而瞩目,翻阅画册都是一页一个艺术物件图片,封面是一个只有一个镜片的眼镜,它折射了画册中的内容,就封面和内容来说,视觉关系传达非常清晰。我读完小说以后,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烈忧伤,一个村子几代人的时空全被打通交错在故事中,是人?是鬼?是潜意识?在阅读感受中是有点茫然的,把村长佩德罗•巴拉莫名字印在浅色黄灰的封面中,像似村长正飘在这种茫然复杂又唯心的氛围里。故事中村长像土皇帝一样操控着全村的思想和生活,善恶事件的发生在几代人之间产生影响,集中在他身上汇聚成一股细水长流的人性之恶,封面色调不多见,和内容应景,有一种疏离、远离、无耐、任其发生的悲剧色调。福克纳一生写过18本小说,回看他的文字,其中有15本是发生在他生活的县城之中。福克纳那些对乡村和城镇之间路途的描绘:走过田野,穿过芦苇地,看到一幢小楼,楼的边上有一条小溪,顺着小溪向下走,在水边踱步……他可以细致到用三十分钟时间去写只有一个动作和心理的场景,我也是一个县城出生长大的人,在读到像这样节奏不快的生活场景时,很自然便出现了一种特别冗长、缓慢,拧巴乃至慢动作情景的想象。而书的封面就是几个大色块,粗犷的,钝钝的,寥寥笔触代替光芒,远山、山路和小树用的都是同一种粗糙的蓝,那种曲折的、原始且空旷的空间流转效果,和书中的场景气质有种一致性。福克纳的细腻太极致了,他笔下对激烈矛盾场景的描写,比如一个人掉进水里,从落水的那一刻开始,沉下去的过程,一整段话都不用标点符号,只能连着读下去,直至末尾一个句号。你在阅读的时候就感到窒息,似乎你也在水里挣扎,不断想着怎么办,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极强的求生意识中,再翻过来看封面,那片粗犷的原野底下,其实发生了很多具体细致的人类活动。这或许是一种离我们今天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人比较遥远的现实了,如此旷野中,那些鲜活生命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一些不可描述又充满矛盾的表达,被一个作家在书中一点一点勾勒了出来,他的文字、修辞、语法、表达,打动我,影响我,产生了一种很大的共鸣。原作名: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e在我来了深圳之后,最迷茫、彷徨、困惑、困顿时期里的某一天,在创意园旧天堂书店密密麻麻的书架之间抽出了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它比较薄,我想大概一个下午可以看完,正是在这样的巧遇中,书中上校漫长十五年等待的焦虑,给我的焦虑打开了一扇窗户,顿悟人生不就是这样的焦虑贯穿始终的吗?当人一无所有,已经期盼许久,等不到一丝希望,却仍然不得不面对明天的生活时,所有发生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矛盾,最终只能依靠自己来解决。读到最后,上校的老婆问他,我们明天怎么办?他说,还有屎,这是全书最后的三个字。这三个字,让我大为感动,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还能想仅有的这一点,那还有什么是人所不能创造的,我一下子感觉自己必须要把马尔克斯一整套书都给看完,非常享受他的小说无论多么迂回曲折高潮迭起最终为了结尾的美感。这本书开启了我接下来一个半月、21本马尔克斯的阅读之旅。回过来看整个书的封面,黑底,正中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标题,周围一圈圈跟情绪一样的迷乱树枝,氛围把你带回到书中灰暗的生活基调。我想,每一个做装帧设计的人,肯定是需要认真地阅读那些书后才会产生设计方向。尽管设计师有不同的表达风格,但他对书本的理解,是能够与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字到视觉传递的有效性,形成一本“好书”的基本条件。
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及主持设计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诗人,策展人,建筑/城市/艺术评论人。原作名: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和我最近几年所做的城市研究、城市设计和策展工作有关,亨利·列斐伏尔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当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到标准化的机器控制系统当中,被资本严重异化,我们的社会疲于奔命地为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日常生活而生产。我们有必要找到抵抗异化的方法,需要从严密的控制当中逃逸出来,找到自己的活路。日常生活本身的琐碎、稳定和非概念化,为抵抗和更新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基础和可能性。亨利·列斐伏尔的这本书是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人都会去深读的一本书,是大家实践过程当中很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城市研究学者大卫·哈维是列斐伏尔的学生,也深受其影响,而大卫·哈维,也是影响中国很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行业的一位重要学者。在我的阅读当中,传记会占一定的比重,我对于那些我们所熟知的人物经历了怎样的岁月磨砺,走过了怎样的生命历程,非常感兴趣,读传记,能带给我很多侧身观察的体验和思考。读《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首先源于我一直以来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我对这位顶尖的数学家的成长和经历很好奇,也想知道他在怎样的生命际遇和现实情境当中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又如何面对争议,以及是怎样的历程形成了他的思维方法。这本书会涉及一些专业知识,但毕竟是自传,也比较好读,所以推荐给大家。原作名: La Poétique de l'Espace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则是一本研究建筑理论的基本读物,作者非常有才气,其中涉及到人对空间的基础原型的感受和思考,比如对阁楼、衣橱、柜子、洞穴,作者进行了深层的心理学分析。这是一本介于诗歌和建筑理论之间的书,既有文学性,又有严谨的逻辑和理论,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我最近几年开始写诗,也试着写一些古典诗词,《姜夔词集》作为古典诗词的非常好的入门书,过去我们谈到宋词,就会想到苏东坡、辛弃疾等人,我会觉得姜夔在词上的造诣非常深,他的词优雅,有韵味,他的感悟非常敏锐,有内在的音乐性,非常耐读。我在读《姜夔词集》时,会思考自己写现代诗时,在没有严谨格律的情况下,能不能也保留一点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王澍是一位有中国传统文人气息的当代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群体当中非常难得,甚至是唯一的,他在中国古典文化上的功底非常深厚,他把中国书画的理解放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造房子》这本书是他多年思考的总结。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核心是对建筑学的还原,回到建筑的本源,因为现代建筑构筑的体系当中,建筑成为工业化的产品,而王澍强调的“造房子”,他特别看重“造”,“造”就是你要参与,你要去许诺,不只是在图纸上画图,而是要有动手,要有身体的参与,要找到自己和房子之间更紧密的联系。而这些,在今天的现代建筑工业当中,房子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甚至彻底被消灭掉了。
建筑师/城市设计师。INGAME(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MAUD),多伦多大学建筑学硕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深港双城双年展(UABB)策展委员会学术委员。Think and Grow Rich是一本成功学的书,跟建筑专业无关,但它是我的一个人生航标。当初我读这本书是在2000年,由朋友推荐,那时正好处于我求学的艰苦时期,一边工作一边申请哈佛大学。本书作者通过采访200位成功人士,提炼归纳了成功的“秘诀”,比如坚持、信仰等。这给予了我诸多启发与激励,后来我亦求学成功。这类航标式的书会什么时候出现,是无法预测的。如今回头看,这本书其实与当下到处都在贩卖成功学书籍并无本质区别。但在当年我的人生阶段却意义非凡。这本书一直跟着我从加拿大到美国到欧洲,最后辗转回到深圳。在书架上静静地待了二十几年,纸张已经慢慢泛黄,对我而言,它的收藏与纪念意义远远大于内容。作者:[荷兰] Rem Koolhaas [加拿大] Bruce MauS、M、L、XL可能是当代建筑出版当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作者是我在哈佛的导师Rem Koolhaas,不论是内容还是书籍的设计,都是开天辟地的,一经出版很快成为建筑师与学生人手一本的“圣经”,其内容、设计逻辑以及视觉呈现多个层面,到今天依然具有高度的先锋性。在这之后的25年间不停地被再版,也被同行不停地模仿,直到今天连OMA自己出版的书籍,都没有办法超越。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al City in China作者:[美] Christopher CM Lee出版社: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我在哈佛学的是建筑与城市设计,后来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各种机缘巧合让我更多地参与到城市设计。Common Frameworks: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al City in China是一本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书籍,其内容包括Christopher C. M. Lee教授本人与学生持续多年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视角,去观察中国当代城市的发展。翻阅的时候会恍惚被带回到学生时代,让我有机会跳出眼下的职业化身份,冷静地观察与反思当下的工作。书中收录哈佛学生设计课程的方案充满启发,虽然无法在现实中落地,其中充满批判态度的乌托邦精神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勇气,有一种强大的思想冲击力。这本书相当有趣,书的组合、编排比较别致。李兴钢是我大概1990年就认识的伙伴,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在过去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各自都有平行发展的职业路径,一直保持联系。他现在毫无争议地已经是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中流砥柱和代表人物。他做过很多重要项目,比如北京鸟巢、冬奥会滑雪场等。去年他出版的这套作品集,是他对这二十多年实践的总结。我之所以推荐这套书,是因为带有一种兄弟的情感,想去呈现一个建筑师比较立体的状态:不仅前路有老师们的照耀,也有路途上的伙伴相互支撑。Thomas Heatherwick Making ideas作者:[英] Thomas Heatherwick Maisie Rowe出版社:Thames and Hudson Ltd.这本书囊括了鬼才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从1994-2014年的创作作品。不像一般受过传统建筑教育的建筑师,Thomas的设计脑洞特别大,总会往意想不到的方向上突破,拓宽了建筑设计的边界。并且我很敬佩他的工匠精神,他所设计的房子,事无巨细,如门把手、栏杆等所有的细节,他都会进行构思与设计。因此,他的创作不仅只停留于概念层面,也在细部和实施技术方面颇下功夫。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