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逼债视频:借6千还100万,大学生们都看看!
或旅游休闲,或兼职实习,或学习充电
当众多大学生享受着暑假时
就读于深圳某高职院校的小陈同学
却犹如身处噩梦之中
自家门锁被人用胶水塞死
门口被喷上“还钱”字样
还有无穷无尽的恐吓:“打残、砍死你……”
这一切
都源于小陈想要购买一个新手机
于是他在“朋友”处借了6000元贷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723fcrs72&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近期
深圳警方侦破了一个
诈骗了300多名学生的诈骗团伙
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
校园贷成“校园害”
学生欠百万巨债
小陈为了购买一个新手机
通过同学联系了
一个从事小额贷款的“所谓朋友”
这个“朋友”让小陈打了借条
摆出“朋友帮忙”的口吻
称这6000什么时候还都可以
“一切好商量”
没有说定利息和还款时间
也没有明确合同细节
小陈稀里糊涂地签了字
迅速拿到了6000元钱的借款
然而,拿到钱的那一瞬间
小陈才被口头告知
“费用以5天为一个计费周期
收取30%的利息
如果出现不能按时还的情况下
逾期费是一小时500元”
这么苛刻的还款条件
小陈当然还不上
于是他被要求通过别的借贷公司
借钱来平这笔债
但是再次借来的这笔钱会大打折扣
“如果合同写的是借10万
借款人到手只有2万还上家
另外8万会立刻被转回放贷公司
作为第二家放贷公司的
利息、押金和手续费”
而放贷公司在借出实际意义上
第一笔钱之后
嫌疑人就要求受害人将
手机通讯录、微信好友打包发给他们
以便于向受害人家长进行催收
这时,小陈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他们每次都是说看你借几天,算多少利息。比如6000元,第二天还利息500元,还不上罚300元。
一开始只欠6000,现在“滚雪球”滚到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因为借款欠条都在放款人手上,我压根就没有欠条……
小陈
另一位受害者家长王女士则更是苦不堪言
王女士
孩子开始只借了5000元,半年的时间,欠债累计就有上百万,也有可能还不止……
直到借贷公司的放贷人员上门逼债,我们才知道他在外面欠了钱啊!
我们也没有能力还,放贷人就恐吓我们,身为父母,感觉天塌下来一样。爷爷听到这个消息,一下接受不了病倒去世了。
2018年2月
受害学生在母亲陪同下到
南山桃源派出所报警求助
初步调查询问后
将此案列为南山区扫黑除恶“10号”专案
经过数月侦查
谢某、彭某、杨某、吴某等
共12名涉案团伙成员被抓获归案
据警方调查
该团伙套路如下
首先:寻找目标
该团伙在大学校园寻找目标,诱骗学生,前期还有可能通过几次短时间小额放贷测试“客户”,筛选出符合“高利放贷”条件的学生。
中期:层层盘剥
签订虚高借款合同、产生高额逾期费、向放贷人介绍的该团伙成员借贷进行“平帐”……这都是逐步垒高借债大学生债务的手段。
最后:暴力催收
通过言语恐吓、骚扰威胁及上门暴力催收的方式,逼迫借款人及其家人朋友还债。
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
“校园贷”与学生直接签订合同
但最终是为了家长口袋里的钱!
“校园贷”案件的受害者群体是
在校大学生及其家庭
该大学生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
以及金融、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
防范意识差,抵制诱惑能力不强
容易上当受骗
不过,此时再责怪学生于事无补
阻止正在发生的悲剧
预防将要发生的种种可能
才是当务之急
大学生如何才能避开“校园贷”的荼毒?
下面几点大概对你有所帮助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许多“校园贷”的放贷人都会对目标人群进行跟踪调查,如攀比消费,平常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有可能有赌博等其他一些不良的习惯的学生是他们的重点目标人群。
作为学生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家庭条件计划消费、理性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本案中,小陈就是通过“朋友”接触了校园贷,随后在没有认真了解的情况下就签订了合同,从而发展到极端。
当遇到资金问题时,学生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不贪图便宜非法借贷,不要相信所谓“朋友介绍”,也不要签下不明不白的“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校园贷”开始与美容院、手机专卖店合作,将贷款与产品捆绑搭售,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应警惕。
家人之间多沟通
大多数大学生家长会限制孩子的生活费,初衷是防止孩子乱花钱,但是如果生活费过多,极易养成学生非理性消费习惯,过少又可能使学生缺钱从而向“校园贷”伸手。
作为家长需要多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消费支出进度,帮助建立合理的消费习惯。
学生也应多与家长沟通,出现经济问题一定要告知家人。
学生时代本来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而“校园贷”却使小陈的学生时代
变得不堪回首
希望无论是受害学生还是其他在校大学生
都以此为戒
余生都不要和“网络贷”有瓜葛
最后
一旦遭遇“校园贷”骗局及恶性追债
学生们要第一时间报案!
不要等到债务滚雪球
家人都受到伤害再后悔莫及!
多一个转发
就能少一个受害者~
-End-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