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服务类信托累计存续募集规模约突破3万亿元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一周重点关注:
● 经济复苏势头增强,9月制造业PMI创6个月新高
● 全球制造业PMI继续上升 全球制造业保持恢复趋势
● 参加住建部会商后6城市出台楼市新政
●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 易纲: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后 问题机构股东必须首先承担损失
● 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落地 多家上市公司开展申报工作
● 今年前三季度新发公募基金2.34万亿元创纪录
● 中国信登:服务信托累计存续的初始募集规模约为3.25万亿
● 或受强监管影响 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成立双降
● 24家信托公司已发253款TOF产品!中信、中航列前两位
● 康得新虚增利润百亿面临退市 涉多家信托公司
● 江苏信托计划新增5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
●【观察】“三道红线”新规施行后哪些项目融资困难
●【观察】供应链金融向何处去?
一、财经视点
■ 经济复苏势头增强,9月制造业PMI创6个月新高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均明显回升,其中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5%、55.9%和55.1%,分别比8月上升0.5、0.7和0.6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三大指数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PMI创6个月新高。
点评:PMI数据向好,反映经济向上修复迹象明显。此次PMI数据延续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出口回暖,带动制造业进一步恢复。同时也要看到,虽然制造业总体需求有所改善,但行业恢复并不均衡。此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我国进出口依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 中国9月份财新服务业PMI强劲升至54.8
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周五早间公布,财新中国9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小幅反弹至54.8,连续第五个月扩张,且增速为三个月来最显著,同时也是过去十年来最高增速之一。此前8月份该值为54;7月为54.1,自6月创出的2010年4月后最高58.4处回落。而日前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3,较8月下降0.1个百分点,受此拖累,9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0.6个百分点至54.5。
点评:目前经济运行仍然处于新冠疫情之后的恢复期,恢复速度还有所加快。疫情后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首次同步改善,但力度不强,就业形势依然不容过分乐观。未来一段时间,海外疫情的反复和美国大选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仍面临极大挑战。
■ 全球制造业PMI继续上升 全球制造业保持恢复趋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2.9%,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在50%以上。亚洲和欧洲制造业PMI继续小幅上升,非洲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美洲制造业PMI小幅回调,各区域制造业PMI均保持在50%以上,全球制造业继续保持恢复趋势。
点评:世界经济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合作。世界各国应求同存异,坚持多边合作,互通有无,以防疫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为共同目标,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恢复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二是要继续改革。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应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运用好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更好的复苏,增强经济复苏的韧性。
■ 参加住建部会商后6城市出台楼市新政
8月底住建部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会后,参与会商的6个城市均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参会城市来看,共有6城参加会商,包括沈阳、长春、成都、银川、唐山、常州等。而这6个城市也在会商后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新政。其中,沈阳、常州、长春、唐山、银川在住房信贷政策方面进行差别化调整,通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限售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对房价的调控。
点评:这一轮操作对于全国其他城市也将起到警示作用,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成交量的恢复以及价格上涨的速度,但在整体经济承压、因城施策的影响下,调控政策全面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随着年底临近,房企出货意愿依然强烈,预计成交量降速仍将持续收窄,成交价格保持稳定。
■ 人民币创12年来最佳季度表现 提升了全球吸引力
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中,在岸人民币攀升3.8%,为2008年初以来最大季度涨幅,而离岸人民币更是上涨了4%以上。这个涨幅超过包括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传统避险货币在内的G10货币。离岸人民币上周三触及2019年5月来最高,并且一度上涨0.8%,为近三个月来最大涨幅。与此同时,今年截至8月底,海外持有的中国主权债已经增加了22%。
点评:中国成功控制住疫情,并使经济强劲复苏是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并有可能成为今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民币还将受到海外资金的青睐,因此,未来,人民币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0月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增长点。明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等车辆,新能源汽车不低于80%。
点评:一年时间,规划终于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机遇。相较而言,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新一轮的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的建设将全面开展。同时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也在规划中得到明确,新能源汽车有望推动智能技术的发展。
■ 央行调查:未来三个月20.1%居民打算购房 创年内新高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被问及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教育(30.9%)、医疗保健(28.1%)、旅游(21.6%)、购房(20.1%)、大额商品(18.9%)、社交文化和娱乐(17.5%)、保险(15.0%)。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5%,比上季上升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0.4%,比上季下降2.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6.1%,比上季上升2.3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7.5%、24.4%和16.9%。
二、同业新闻
■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完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条件。探索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点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基础,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A股上市公司质量好了,就能增强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好的上市公司,犹如源头的活水,促进市场获得良性发展。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抓住了资本市场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 易纲: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后 问题机构的股东必须首先承担损失
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金融》杂志发文称,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我们坚持推动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后,问题机构的股东必须首先承担损失,股东权益清零后依然存在缺口的,由相关大债权人依法分摊。针对金融市场一度存在的“金融牌照信仰”“规模信仰”等问题,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坚决依法实施市场退出,严肃市场纪律。
■ 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落地 多家上市公司开展申报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发行工作。日前,包括东湖高新、渤海股份、首创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公告称,已开展公募基础设施REITs项目申报工作。
点评:推动基础设施REITs试点,有助于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同时,也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增量投资、畅通经济内循环的有效途径。
■ 震荡市“固收+”产品受宠 低利率时代供需两旺
Wind统计显示,进入9月以来已有11只(各分额合并统计)包括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在内的“固收+”产品启动认购。目前,景顺长城顺鑫回报、长信添利安心收益、博远鑫享三个月、博时恒荣一年持有等7只“固收+”策略基金仍在募集中。另外,大成鼎臻一年持有、长安泓汇3个月滚动持有、平安瑞兴一年定开等8只“固收+”已发布招募说明书,即将陆续投入发行。需求端而言,多位公募人士认为,未来大概率会较长时间处于低利率环境中,以固收打底、权益添彩的“固收+”产品或将持续走俏。
点评:“固收+”策略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类资产的宏观配置,比纯固收产品弹性更大,与纯固收产品相比,有机会博取更高的收益。而由于权益资产的加入,还需要更多的自下而上对具体公司进行研究与分析。
■ 证监会:推进放宽保险资金所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
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副主任刘建钧在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上表示,将推进有关部门放宽保险资金所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刘建钧称,中国证监会将推动完善创业投资资金相关监管制度,进一步优化股权和创业投资政策环境。
■ 今年前三季度新发公募基金2.34万亿元创纪录
截至9月30日,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前三季度共成立1163只基金产品,合计募资2.34万亿元,创年度新发基金规模历史纪录,平均新发基金规模达20.66亿元。据此测算,2020年全年新基金发行规模或将超过3万亿元,几乎是史上年度新发基金规模纪录(1.65亿元)的2倍。年内已成立的新基金中,有1.27万亿元规模的新基金为权益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占比54%。
■ 今年前三季度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6.41%
今年前三季度,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及数量呈现下降态势,但业绩表现可圈可点。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有数据可查的3984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41%,有977只产品收益率跑赢同期大盘,占比为24.52%。其中,FOF型产品以15.96%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类产品中领跑,股票型产品以15.76%的平均收益率紧随其后。
■ 九月私募备案量逆势超越前两月,私募黑马开启吸金模式
尽管9月A股持续下跌,成交量也大幅萎靡,但私募机构的备案节奏依然延续7月以来的高位水平。截止9月30日,9月份私募机构在中基协共备案2172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超越7月份2044只和8月份的2157只,这一数字距离今年3月单月备案2372只的年内峰值更近一步。具体来看,9月上半月(含10个工作日)备案1032只,下半月(含12个工作日)备案1140只,在同期A股连续下跌,成交量持续低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如此活跃的备案节奏,实属不易。
三、信托动态
■ 中国信登:服务信托累计存续的初始募集规模约为3.25万亿
中国信登数据显示,服务信托作为信托行业的新发展方向,累计存续的初始募集规模约为3.25万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信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和企业年金信托年内依次领跑:继一季度慈善信托领跑、二季度家族信托接棒、三季度资产证券化信托累计存续的初始募集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充分体现信托行业依托信托制度优势的创新潜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点评:服务类信托是行业未来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尽管已经突破3万亿元,但未来发展空间仍很大,至少应该有10万亿以上的体量,因此,这次的突破还只是一个开始。
■ 或受强监管影响 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成立双降
9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规模双双下降,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0日,9月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667款,与8月同时点相比减少6.37%,发行规模1893.27亿元,与8月同时点相比减少0.56%。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1634款,与8月同时点相比减少6.16%,成立规模1403.67亿元,与8月同时点相比减少13.14%。
点评:一方面投向非标准债权资产的信托产品大幅减少,且非标产品整体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信托产品比较优势下滑。另一方面,信托公司正着力布局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的集合产品。但该类产品多为净值化产品,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不高,此类新产品的募集规模并未出现明显的上升。
■ 24家信托公司已发253款TOF产品!中信、中航列前两位
根据整理,截至2020年9月中旬,共有24家信托公司开展TOF产品业务,处于存续期或待设立的TOF产品共有253款。其中,中信信托、中航信托分别以64款和62款产品的管理数量位于第一序列,华润信托、外贸信托分别以29款和27款产品的管理数量位于第二序列;存续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5%,相较于同期信托产品的总体收益水平7.76%有较大差距。
点评:虽然TOF类产品为信托公司发展标品投资业务搭建了过渡的桥梁,但在构建TOF产品时,这也仅只是减轻了对底层资产的微观层面进行考察的压力,信托公司仍然需要构建与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传统业务优势领域相结合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在充分利用信托公司传统业务在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渠道资源等方面建立的优势的前提下,找到发展主动管理能力的最优解。
■ 江苏信托计划新增5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
近日江苏国信发布公告称,拟与江苏信托其他股东方按原股比进行同比例增资,增资总额50亿元。在增资前,江苏信托注册资本为37.6亿元。若本次增资顺利完成,江苏信托注册资本将接近100亿元。这将成为近年来信托公司增资规模居前的案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经有2家信托公司获批增资,3家信托公司发布公告披露增资意向。与上一轮信托增资潮不同的是,抵御风险、通过提高净资本规模提升业务规模成为信托公司本轮增资热的重要出发点。
■ 全国首单信托公司担任管理人的权益型类REITs成功发
2020年9月29日,由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的“华能信托-世茂酒店物业权益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固收平台挂牌交易。该产品是全国首单由信托公司担任管理人的权益型类REITs,其成功发行对于信托公司参与REITs试点工作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 康得新虚增利润百亿面临退市 涉多家信托公司
9月28日,停牌一年多的*ST康得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处罚,2015-2018四年间,公司虚增利润115.3亿元,股票或被实施强制退市。*ST康得公告披露,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康得集团共通过执行法院裁定将共计4.64亿股*ST康得股票划转过户予其它账户,占公司总股本的13.12%。其中,上海兴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即“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兴业信托―兴投1号单一资金信托”及“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西藏信托―鼎兴50号单一资金信托”,受让*ST康得9.47%的股权。
■ 英大信托成功发行国家电投国补资产收益权ABCP项目
9月29日,英大信托作为发行载体管理人参与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新能源1号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成功发行。该项目发起机构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期规模14.37亿元,拟滚动发行四期,每期期限不超过180天。
四、市场观察
■ “三道红线”新规施行后哪些项目融资困难
2020年9月,媒体披露监管部门要求恒大、万科、碧桂园等试点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其中房企每月15日前需提交监管部门下发的监测表,共涉8项财务指标,其中涵盖了“三条红线”指标。为了避免被监管部门叫去喝茶,目前百强房企的融资策略和融资步伐开始变得异常保守,主体资信、评级优质的开发商融资尚且困难,主体偏弱的中小开发商的融资目前更是雪上加霜,以下根据西政资本近段时间的业务情况就中小房企面临的融资难题和解决思路做详细整理。
主要内容:
1、勾地项目的融资。在“三道红线”的监管背景下,目前百强、地方龙头等强主体的房企对上述融资操作的配合热情已明显下降,甚至在“融资+合作开发”的前提下也对融资层面的增信和担保存在颇多顾虑。总体来说,目前市场上偏产业类的项目越来越多,融资渠道却越来越窄。
2、城市更新项目的融资。就目前的业务情况来看,更新类项目的融资虽然对主体的准入没有硬性要求,资金不难募集,产品及放款形式也容易处理,但符合准入标准的项目却非常难找到,因此造成了我们无项目可做,中小开发商亦无钱可融的两难局面。
3、项目取得开发贷以后的融资。开发商就项目取得开发贷以后的融资主要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取得开发贷以后因开发建设的资金不足,需继续融资,也即新增的融资需与开发贷并存;第二种情况是开发贷到期时,因无力清偿本息,需寻找新的资金完成贷款置换等情形。
4、贷款置换类的融资。从今年的前融业务情况来看,贷款置换类的融资需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疫情后的融资成本下行期间。其中典型的置换情形主要是两种,第一种是前端融资的额度不够,授信不够大,所以找后端融资来做大金额,然后把抵押物和股权都释放出来配合后端的融资;第二种是前端的融资成本太高,所以找后端的低成本融资来完成置换。
■ 供应链金融向何处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这个意见有哪些关键点?供应链金融将如何发展?
主要观点:
1、产业链和金融加速融合。《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和产业链融合,联手打造产业链金融,但是难度不小。这条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打造一个一体化的、数字化的、可用于信息传递、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整体系统,这点难度很大;二是要鼓励金融机构为产业链实体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这对于金融机构难度也较大。
2、支持核心企业定向用途的债券融资。核心企业对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条规定对于属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核心企业是利好。这些领域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信贷和债券两条腿走路融资,稳定产业链资金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债券融资要用来支付上下游企业账款,这个未来监管将重点关注,重点检查债券融资用途。
3、打击无经营许可的供应链助贷。对于第三方平台模式的供应链公司有较大影响。现在供应链金融有一种第三方平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平台公司不掌握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也没有金融牌照不掌握资金,但是他号称掌握供应链的数据,做产业和资金的撮合业务,是一种TO B形式的助贷。未来第三方供应链平台这种助贷模式将受到监管的重点关注。
4、保险入局,能让供应链金融更安全。作为为企业增信的重要手段,保险机构将分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在B端,信用保险真不能走过场,还是要真实履行好和金融机构并行的独立风险调查的职责,必须构建保险生态对于企业主体的信用履约约束,让企业主体不敢随便违约,让合作的金融机构敢贷愿贷。
5、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确权平台将加快建设。现在有很多区块链应收账款流转平台,实际上这不是关键之处。关键之处在于,要打造一个由权威机构开办、公信度较高、能长期稳定运营的供应链交易信息电子化平台,通过提供工具或者SDK的方式,通过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方式,帮助核心企业(比如那些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产业链应收、应付信息和明细数字化,最好在发生真实交易的时候,就自动化将一些单据全部电子化和上传。
6、互联网和产业链融合才能实现融资线上化。供应链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和实际生产流程的合一,是未来数年产业链迫切要做的事情。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种趋势,具有较强数字化基因的互联网企业将加速和线下产业链的融合,一方面增加互联网服务的内涵,另一方面提升产业链运行的效率。
来源:用益信托网
作者: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往期回顾:
【用益-资管日报】上半年224家城投公司消失, “城投信仰”几经波折未破灭
【用益-资管日报】59家私募被注销:至善基金有21亿未兑付 3000多人中招
【用益-资管日报】彻底炸了!近20年,连续四任董事长先后被查...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电话:0791-86217869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合作:QQ543744667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
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
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
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
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
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
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