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法典》视角下,谁才是您的家族信托受益人?

用益研究 2022-05-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航财富 Author 航空工业中航信托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近期很多家族信托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根据银保监 “37号文”(《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下附原文),家族信托受益人“应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家庭成员”;从《民法典》1045条(下附原文)第三款看,家庭成员的前提是“近亲属”,而第二款限定了近亲属的概念。因此,如果严格从法条来看,只有《民法典》1045条第二款所规定的8种关系才符合家族信托受益人范围,这会严格限缩家族信托受益人范围,也不符合37号文中家族信托财富传承的精神。笔者不才,希望结合理论与实践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抛砖引玉。


【附37号文】: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受益人应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家庭成员,但委托人不得为惟一受益人。单纯以追求信托财产保值增值为主要信托目的,具有专户理财性质和资产管理属性的信托业务不属于家族信托。


【附《民法典》1045条】:第一款: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第二款: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第三款: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01、从信托目的来理解


我们知道,信托制度是舶来品,家族信托来源于英美法系中的“family trust”。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义family,显然37号文将其限定成了“家庭信托”。然而在英美法系中严格对应这一概念的应该是民事信托,与之相对的是营业信托。所以,在理解37号文有关家族信托的概念时不能简单从文字表面理解,而应该从其目的进行理解。


监管37号文清晰表明了家族信托的目的是财富保护、传承和管理,而家族信托的核心功能是为委托人的家族利益服务、追求家族目标的实现,其拥有家事属性与功能。①所以从家族信托的目的来看,不是简单的《民法典》所规定的“家庭成员”,而是“家族成员”。


02、从信托本质来理解


家族信托的本质一种特殊的委托关系,是约定,是一种意定机制。委托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只要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如何处分委托人自己的财产应当是委托人的自由,这与合同、赠与和遗嘱相似。而不允许委托人自由选定家族成员成为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实际上侵害了民事主体的处分自由。②


03、从现实状况来理解


如果严格根据《民法典》,“家庭成员”这一概念应为:配偶、父母、子女(以上三者可以不共同生活)和共同生活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家庭成员。那么会出现一系列与现实状况不协调的情况:


1.没有和委托人共同生活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不是委托人的家庭成员,不能成为家族信托受益人。在现代,不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共同生活乃是常态,但这并不代表着委托人没有将财产处分给他们的意愿和需求,这罔顾了现实情况,也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态度;


2.不考虑是否共同生活,只有《民法典》1045条第二款所规定的8种关系才符合家族信托受益人范围。最远的受益人为孙子女/外孙子女,即家族信托只能最多传承三代。这显然不符合家族信托的精神,也与37号文中“家族财富传承”的信托目的相背离。


3.在以保单作为交付财产的家族信托中,保单出险后,理赔的钱才进入信托,此时委托人已身故,按非意外死亡情况,其父母、妻子亦(或即将)身故,若此时委托人没有子女,也没有“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前文已述,在现代不共同生活是常态),此类将保单作为财产权装进家族信托的模式失去了意义。


04、从法律角度来理解


诚然,从以上三点均可得出家族信托受益人不应局限于《民法典》中家庭成员的概念的结论。但单纯从实践的角度讨论则显得说理不足。故笔者尝试从法律层面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探讨。《民法典》中“家庭成员”以近亲属为前提,所以笔者尝试从“近亲属”这一概念切入。


(一)几大法律体系中,“近亲属”范围不一致


在刑事诉讼体系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六)款)。其原因是,我国司法制度保留了中国古代“亲亲相隐”的传统,在刑事诉讼法中,近亲属有免于出庭作证的权利,即尽可能不让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当面指认其罪行。所以在刑事诉讼法体系中,“近亲属”的范围是最小的。


在行政法律体系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4条)。其原因是,《行政法》被视为救济私权利的法,在《行政法》中,有许多权利本人因不知/不能/不想行使的权利,可以由其近亲属行使,最大范围的扩大“近亲属”的范围,有利于保障私权利,约束公权力。


在民法体系中,“近亲属”概念的范围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我们回顾了刑事诉讼体系和行政法律体系中“近亲属”范围的原因,亦需要了解民法体系中“近亲属”的原因,方可探究其规定“近亲属”的深意。


(二)《民法典》中“近亲属”的范围及原因


《民法典》第1045条第二款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而《民法典》中“近亲属”出现19次,主要涉及(1)监护义务;(2)抚养、赡养义务;(3)房屋优先购买权;(4)人格利益及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5)医疗活动知情权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同时,《民法典》中,“家庭成员”出现5次,与其相关联的条文主要与“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相关。


所以,《民法典》中的“近亲属”和“家庭成员”是有上下语境的,与“37号文”中的“家庭成员”含义不同,其更多的是为了明确在监护、抚养、赡养义务中责任人的范围,更接近社会学中“核心家庭”的概念。


(三)《民法典》视角下的理解


那么,在《民法典》视角下,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家族信托受益人范围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先考察《民法典·继承编》下什么人可以继承我们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1128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兄弟/姐妹先于我们死亡的,我们兄弟/姐妹的直系晚辈享有代位继承权,可以继承我们的遗产。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兄弟/姐妹的直系晚辈拥有法定的代位继承权,可以继承我们的遗产,那么在意定机制下,更应当尊重委托人的意愿,享有家族信托项下的受益权。


05、总结


更多情况下,出于反洗钱的需要,可以理解家族信托受益人应当有一定的限制,但绝对不是严格以《民法典》中有关“家庭成员”的概念来解释“37号文”中的“家庭成员”,否则显得太过狭隘,也会影响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杨祥.家族信托的家事属性与前景展望[J]. 银行家, 2019, No.220(12):137-140.

②赵廉慧.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不宜只限“家庭成员”. 微信公众号:InlawweTrust


来源:中 航 信 托

作者:廖 柏 喻(家族信托事业部)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回顾:

202103:百强房企的前融成本调整

信托公司如何应对基础产业融资的新变化

遗嘱信托在国内实践的法律困境与突破(下篇)

遗嘱信托在国内实践的法律困境与突破(上篇)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电话:0791-86217869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合作:QQ543744667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

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

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

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

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

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

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