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保本的产品还有么?——2022年财富管理的“年终盘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温和的强硬派 Author 温和的强硬派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2022年初,在大银行工作了二十年,经验丰富且口碑极佳的老张履新了一家城商行。
职位更进一步,但工作内容还是零售业务,不同的银行,但相同的工作内容,老张感觉并不陌生。
相同的还有工作压力,在零售条线浸淫多年的他深知,相比于代销和信用卡,零售存款才是决定自己年终绩效的关键。
就当老张如临大敌般开始第一个季度的工作部署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
“明明行里什么营销活动和激励措施都没有,存款却在突突地往上涨!”老张兴奋的语气中也透出一阵担忧。
“我在银行工作了20年,这可是第一次看到!”
“每年最头疼的工作就是拉存款,今年存款自己上门了,奇了怪了!”
“之前那些去信托公司、三方财富买产品的阿姨阿叔现在都把钱转了回来,银行理财也不买,就只做定期存款!”
慢慢冷静下来的老张也意识到了,当下居民的“存款回家”不过是资管新规大潮后的余波。
在中国的金融体系里,银行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伴随着金融体制的发展,保险、信托、证券纷纷从银行脱身,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中国保险、信托和证券行业的规模增长,更是拜银行不断“失血”所赐。
股市好了,客户把钱从银行搬到证券和基金公司;
非标火了,客户把钱从银行搬到信托公司。
但这两年的趋势却恰恰相反,资管新规灭掉了“刚性兑付”的非标,房地产商推波助澜;本来被寄予厚望的资本市场,也在黑天鹅的翅膀下低迷不振。许多无处可投的投资者再度回流银行体系。
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兴与衰,本身就是监管政策的变迁,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2022年,中国的金融业显然再次走到了一个新的时间关口。
一,在4.025之后,我的朋友圈又被3.5%增额终身寿险刷屏了!
如果我们把世界各国的保险行业做一个横向比较,中国的保险业一定是最特殊的那个。
提到保险产品,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预定利率”,站在保险投保人的角度,可以粗略理解为这就是我“买”保险所“享受”的收益率。
预定利率越高,同样保额的情况下,我的保费越低。预定利率越高,同样保费的情况下,我的保额越高。
结论也很简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定利率越高的保险越值得购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高净值客户喜欢去买境外保险,因为境外保险的预定利率更高,有更低的保费(或者说更好的投资价值),为什么不去选择呢?
相比于境外五点多甚至更高的预定利率,不管是曾经的4.025%还是当下的3.5%,亦或是维持了很长时间的2.5%,根本就不够看的。
不少在香港或澳门买过保险的朋友,唯一的感觉就是一句话,“太便宜了!”
但即便如此,原本在境内财富管理市场上少人问津的保险产品,却突然在最近两年火了起来!
究其原因不过是资管新规后刚性兑付被打破,那些迷恋“刚兑”的用户只能“收益下沉”到保险这里找温暖了。
在过去,别说8%的收益率了,就是15%的房地产信托,信托公司都敢和你说刚兑。现在好了,连4.8%的非标产品都趋之若鹜,还得1000万起。
一下子,境内保险3.5%的收益率也显得香了起来。
保险代理人、银行的理财经理们也趁机鼓噪起来,希望在年末收获一波客户,为来年的“开门红”做好积蓄。
(1)
但增额终身寿从默默无闻到有人喜欢,不过是境内财富管理市场最近几年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一个缩影,本质是中国金融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表面上看,2018年的资管新规破除了中国金融独有的“刚性兑付”,但深层次的变化却是它降低了经济体系下的无风险利率。
它解决了悬在实业企业投上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改善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更是彻底打开了资本市场的估值空间。
有人讲,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1/无风险利率。
按照这个公式,当无风险利率有8%的时候,资本市场的PE只有12.5倍,但当无风险利率下降到3.5%的时候,资本市场的PE则能够超过28倍。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过去5-7年的时间里,你可以稳稳拿到8%的收益率时,你怎会有动力在承受风险的情况下,去挣那资本市场12%的长期回报?
而此刻,数十万亿的非标资金在慌乱中寻求新的配置方向,即便有许多人恋恋不舍,但从大坝中流出的清澈小溪却足以安抚A股那干渴已久的口唇了。
(2)
在2022年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年份,我想提示财富管理市场的每一个从业者,不要过分关注于当下的小逻辑(我该如何寻找新的非标),而更应该在更大的历史观中去寻找我们的定位(监管那只手在引导非标资金流向哪里)。
与其执迷于“寻找刚兑替代品”的短期趋势,急匆匆去“抢购”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不如看得更远点,去寻找中国金融的下一个风口。
无论是4.8%的非标,还是3.5%的增额终身寿险,那些在此刻看起来很美的产品,在两年后还会是你的心头好么?
当然,还有人会问,你看中国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从2000年前就开始下降了,现在错过了3.5%的产品,以后是不是真的就买不到这么好的保险产品了呢?
先不说上面这张极具暗示性的图片,我很好奇大家为什么就不关心,境外保险的预定利率为什么这么高呢?
这里面没有什么秘密,答案就是境外保险资金以更高的比例投入到资本市场中来,获取了丰厚的收益,而保险资金的长期性,恰恰可以熨平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为保单持有人在长期实现“稳稳的幸福”。
事实就是,非标转标后的中国保险投资,也必然要过度到这一阶段。
对于中国保险公司,当他们开始接受把资金从非标和存款中拿出来,去投向资本市场后,公司资管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必然随之水涨船高,而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将会出现根本的变革。
你用3.5%的利率去锁定了未来30年甚至是后半辈子的幸福,但却错失了即将发生的美好,不可惜么?
3.5%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你我,还是整个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来说,都是一样的。
二,银行理财破刚兑,破的是什么?
债券市场的一次回调,让银行理财闪了腰。
各大银行销售的短期限理财,普遍出现了“破净”的现象,在网络和自媒体的共同作用下,投资者产生了连锁恐慌。
回顾最近十年的债券市场,这次市场的震动赶不上2013年、2016年甚至是2020年中的任何一年。
以至于当投资者怨声载道后,央妈立刻出手降准,给债券市场送上温暖。
过去三次债券熊市都没有投资者抱怨,偏偏这次的负面声音如此之大呢?
因为这次银行理财在投资端长期依赖的非标真的没有了。
过去的银行理财投债,亏了也不怕,收益又高又稳的非标资产可以帮其轻松弥补亏损。有着80%的非标打底,剩下的20%我做得再烂也没有关系。
再叠加监管套利导致其在估值等方面的制度红利,过去三次债券熊市无法伤及银行理财分毫,甚至投资人都毫无知觉。
这次虽然银行理财的回撤普遍在千分之几的状态,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却是真正的切肤之痛了。
过去一直在喊狼来了,现在狼真的要来了。
(1)
相比于信托破刚兑的惨烈,银行理财破刚兑则更带有几分“时代终结”的宿命色彩。
在投资者眼中,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具备最强的资本能力和履约信力。在投资者的想象中,为了维护自己信誉,无论如何银行都会帮投资者兑付。
也正是披上了这样一层特殊的色彩,银行理财除了“非标”这一身份外,天然就获得了“值得信赖”的标签。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
“谁都可能亏钱,银行理财就是不可能!”
“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本来就不高,亏钱还有天理么?”
“你看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是R2啊,怎么可能会亏钱?”
当你声嘶力竭地喊着上述口号时,你自己内心已然很清楚了,银行理财已经卸下了自己最后的“铠甲”。
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周期变化下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才是未来这个市场永恒的主基调。
破刚兑,破的是什么?
破的是P2P、信托还是银行理财?其实都不是。
破刚兑,破的是金融生态长期畸形的旧时代,破的是投资者心中对于无风险收益那最后的眷恋。
三,标债池——信托公司最后的“野望”?
2021年底,资管新规的第四个年投,信托公司宣告非标转标全面的、胜利的完成。
可是悄悄观察信托公司理财经理的朋友圈,在他们展示的“喜报”中经常能够看到动辄几千万的大单。不禁让人疑惑,信托公司也能卖出一单几千万的权益类产品么?还是在冰冷的熊市里!
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真相肯定不是这样的。
不少信托公司此刻的主力产品,还是那种有着“显著预期收益特征”的标债池产品。
说好听点,底层资产是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债券,说不好听的就是之前非标合作的城投客户,给他新发一笔私募债来进行续接,这个债券看起来可流动可交易,但不会有任何机构在正常情况下接手的“债券”。
非标转标已完结,但依然有着许多套利空间。
有些胆子大的信托公司还在偷偷摸摸的成本法估值,把净值曲线做得漂漂亮亮;有些小信托公司还在利用业绩报酬平滑自己每一次产品的损益。
至于像标债池这种“四不像”的产品,则更是监管无法控制的,明明符合了监管的全部定义,但就是一笔“定向”的、“没有流动性”的债券,很难把它和真正意义的标准化债券划等号。
当然,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主要还是投资对象不同。试想一下,一个AAA评级的非房非城投企业,发行的任何种类债券都是广受欢迎的,而一个AA评级的城投企业,你再美化它发行的债券,也怕是无人问津,只能自己持有到期。
就好比,相同条件下,一个大帅哥和一个相貌平庸的小伙儿,谁会更受欢迎?。
信托公司越是想追求超额收益,就越会选择下沉投资对象,产品的流动性自然就越差。
从这个角度看,信托公司试图依托“标准化”的私募债去挽回已经岌岌可危的财富端客户,堪比饮鸩止渴。
诚然,这波信托公司的标债池都安然无恙,但如果明年初经济快速复苏叠加通胀重来,货币政策真要到了转向的时间点,在面对赎回的压力时,信托公司又该如何应对呢?
回到上文所说的“大逻辑”和“小逻辑”,此刻的信托公司无疑正陷在自己的“小逻辑”中无法自拔。
一方面是彻底转型走正路必然会带来短期的剧痛,另一方面是沉溺在制度套利的怪象中,甚至是越陷越深。这一正一反下,又有多少信托公司做了“正确而难的事情”呢?
当然,资产端和财富端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当非标思维继续支配一些信托公司时,也就意味着还有相当多的“粉丝”在买标债池的账。
只是,当舞会结束的时候,当天亮睁眼的时候,你是否还有勇气直面惨淡的现实呢?
四,写在最后——中国财富管理的未来
11月开始的债券市场震荡,特别是银行理财赎回债券基金加剧市场波动后,这一金融现象就已经转变成为了社会话题。
银行理财破净,竟然成为了小红书的热点话题,可见一斑。
剔除不必要的情绪,我却想说,此刻市场层面的波动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期趋势,它是市场自发的、正常的应激性反应,无须过分忧虑。
既然它是短期的、正常的现象,那就意味着它在时间的趋势下,一定会回归正轨。
可是,站在2022年的年尾,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财富管理的长期逻辑正在发挥作用。
《圣经》的马太效应这样写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资管新规后财富管理转型的惨淡现实,那些执迷不悟的,终究会在被粉碎后进一步破碎。在时代所剩不多的转角处,继续提心吊胆地吟唱着旧时代的歌谣,既不现实也不聪明。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的金融行业在市场底部正在进行积极的涅槃,而财富管理的格局也在全面的重塑。
以商业化个人养老金一事为例,过去几年的各种试点难言成功,但在今年却突然提速,从4月份开始吹风,到政策全面落地实现可操作,前后只用了半年的时间。
那些被视为未来方向的,获得了比我们预期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相比于过去雷声大雨点小的试点,这次的税收减免额度虽然不高,但国家层面却是真金白银的付出,推行顺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从表面上,这样一项国家行为只是平衡了个人养老领域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关系,在“国未富、民先老”的背景下为未来的个人养老体系化建设做好铺垫。
但我们没看到的是,商业化个人养老金真正改变的可能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资金格局。
当民众还在困惑于非标和标的问题时,通过国家的力量把大家的资金累积起来,以FOF的方式投资与A股和债券市场,既强制解决了非标转标后民众意识不成熟的问题,更为A股市场创造了一个最大的、最坚定的长期投资者。
美国的401K和IRAs计划正是如此,随着两项计划越做越大,他们作为“基石投资者”彻底改变了美股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势力占比,降低了波动,让长期投资获取稳健收益的事情变得更加唾手可及。
(图:401K和IRAs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SSA、ICI、中金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我们把资管新规理解为“破”,那么在四年后的现在,监管未来要做的更多是“立”。
不破不立,但没有立,只有破的变化也没有价值。
“还有绝对保本的产品”么?如果在2022年的当下,你还抱有这样的看法,无疑已经落后于时代、落后于顶层架构的设计了。
也许是时候抬起头,看看我们周遭的新变化了。在金融市场顶层出现翻天覆地的变革后,也必然带动金融产品的重塑,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财富管理。
非标转标,你不去干,国家就会帮你去干。
假使你还踟蹰不前,那历史就会用血淋淋的案例去打开未来的路。
作者:温 和 的 强 硬 派
来源:温 和 的 强 硬 派
往期回顾: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拨打电话0791-86217869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