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观察一棵树 |立秋:秋后一伏
,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为至,揫有聚集之意,在这个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万物转为收敛状态。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热在三伏”,立秋往往还处在中伏,“秋后一伏”,这段时间还是比较“难熬”的。
壹
2024年8月16日
甲辰年七月十三
24~30℃ 小雨
阿
我可算是在株洲好好体验了一把热在三伏、隐伏避盛暑。不过说实话,我生于斯长于斯,在株洲生活的二十多年记忆里,真没有“酷暑难当”的片段,气候真的在发生变化吧。
8月15日我回到了北京,16日迎来了一场不算小的小雨。秋后一伏,立秋中的雨,终究还是没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威力,不过也算是给末伏带来了短暂的凉爽。
雨后,我来到了家楼下,好久不见了,我的山楂树朋友。
立秋时节的山楂树并未发生质变,一定要找出一些变化的话,我只能说,今年新长枝条的色泽越发老成了,而山楂果绿中有些发白,在苍翠的枝叶中更为突出,“小笼包”有发展为“显眼包”的趋势。
雨后的老朋友们——蜗牛,如约而至,这片叶子下居然蜗居着三只。
看到这些蕾丝树叶,我知道,洋辣子们又有了新生代,而这一代来得更为猛烈,幸好还没有对山楂树造成绝对性伤害。不得不说自然的巧妙安排,在山楂果已经膨胀完毕等待树熟时,洋辣子才开始大批量繁殖生长,大肆啃食山楂叶,这个时间点里这些叶子的损耗不足以对山楂果的成长造成伤害。而洋辣子数量的增加,又给鸟儿们提供了更多“贴秋膘”的机会,毕竟我是亲眼见过喜鹊吃山楂树上的洋辣子。
忍不住多拍了几张,蕾丝般的质地,又似磨砂玻璃般朦胧,再看一眼,觉得亦如蜻蜓、寒蝉翅膀般轻盈,小洋辣子怎么就不能称为艺术家呢?
通过这些蕾丝纱窗,我轻轻松松找到一窝又一窝洋辣子。它们是自己伪装自己的高手,用自己的尾部伪装自己的头部,于是,谁能分清它们的头尾呢?被天敌攻击时,50%的逃生机会就此有了。
用拍鸟的长焦相机我终于看清楚了山楂树最高处的模样,这没有果实的高枝,似乎已经有虫拜访过了。短短一枝,山楂叶“接踵”而长,预示着明年它还会节节高吧!
2024年8月19日
甲辰年七月十六
23~28℃ 多云转中雨
阿
今天观察了一下山楂的芽。
这个顶芽的模样和春天里即将萌发的芽几乎一样,它应该不会就此萌发而是会蛰伏过冬吧?
叶腋处的侧芽也成长得不错,叶腋两侧棕色的小斑痕,我推测是托叶着生的位置,也就是托叶的叶痕。
这个叶腋处的侧芽还未成长饱满,叶腋处还有托叶,我是否可以推测当这个侧芽发育完全之后,就会把两边的托叶顶至脱落?
一直以来,我发现的洋辣子,不是在叶子上,就是在它们爬去叶子的路上,我还从未在山楂果上发现过它们,然而,在大自然里,一切皆有可能,新鲜感永远都在。
所有的可能都在不经意的拐角处,洋辣子果然也可能会爬上山楂果。
当我看到这只“小黄”时,我突然觉得我不应该说山楂果现在是绿色的,说它现在是黄色更为恰当,没想到洋辣子还有成为色卡的一天。如此近距离地看,山楂果上的小斑点真的很明显。
2024年8月20日
甲辰年七月十七
22~28℃ 多云小雨
阿
后天便是处暑,立秋时节里最后一次记录我的山楂朋友,这次就让我从高处看看它。
这就是我透过厨房窗户向下俯视时看到的山楂树景象。
星星点点的山楂果在各种绿色中相当出挑。这棵山楂树周围没有与之竞争空间的树木,俯视它,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它的枝条舒展得极为松散,有一次我差点以为它的枝条折断倒地,虚惊了一场。
换成高处俯视的视角,带来了不少意外收获,比如我家楼下的栾树们,它们之间不过只是相隔几米,但却看上去在不同的时节。有一棵果实已经完全成熟,而有一棵果实还是绿色;有一棵繁花正盛,有一棵则黄花纷飞,而又有一棵是含苞待放。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在同一时刻,我竟然通过栾树看到了不一样的物候,神奇。
在高处俯视,我还有一个发现,不少树的顶端能看到嫩绿的新枝叶,比如臭椿、金银木、元宝槭、洋槐、栾树,而山楂树似乎不会这样,所有的枝叶都是从春天的那批芽生长而来,之后没有新枝叶冒出。不过,还是那句话,大自然里,一切皆有可能,继续观察,继续发现。
臭椿,不经意间的新绿
金银木的新绿,婉婉有仪
元宝槭的黄绿五角新星
洋槐的几抹渐变新绿
栾树有了新枝,所以又开花了?
回顾:
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