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
毛姆曾这样诠释书籍的意义:
“书籍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从日常生活里那些让人痛苦的粗鄙和毫无希望的枯燥中逃离,成为我的支点,我以这种方式寻获平静和安全感。
而这是我无法从个人经历的狭隘生活中找到的,我试着从书中寻找答案。
读书,为我还原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纷繁驳杂。
“当你无所适从时,你可以让比你厉害很多的人帮你做选择,然后盲从。”当然,这里的“盲从”并非“放任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我逃离琐碎
游离在书中的世界
企图寻找灵魂的共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
只要阅读的传统不中断,书页摊开,就是与几千年的光阴对话,同几百年的岁月闲谈,千万年的光景,或许只在一瞬。你的问题或许早已被前人解答过,有了答案。
但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全盘接纳
也不在于照搬前人的诠释
来解答自己人生的迷茫
因为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
其实都是读到自己
文字与文字相遇的一刹
灵魂与灵魂碰撞,共振,回响,震颤
我们似乎总喜欢向智慧的长者寻求一些所谓“经验”与“阅历”。
然而事实是“我有我的答案,但这个答案只属于我,你应该带着好奇,带着觉知,去寻找你自己的答案。人生太过复杂,我能告诉你的也就只有四个字--好好感受。”
-“世上只有一本书,
就是你自己,别的书都是它的注释。”
我很幸运,从小学开始很大部分的记忆都和市图书馆有关。
每周末妈妈都会带我去图书馆借书,虽然一张借阅卡只能借三本。那时候小小的我窝在床上,三本书,一个下午,一口气读完,忘记吃饭,忘记疲惫,忘记困倦。
合起书,看着窗外的落日发呆,感觉自己的灵魂要厚重了几分。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读就是四五年。
《夜航西飞》中说“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潜入星群的领地”,这种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文字,会带着鲜活的生命力;吉本芭娜娜的《厨房》,提到感动,她说“一旦化作语言便会消失的感动”,关于热爱,她说“烙印在魂深处,记忆中遥远的憧憬”;张爱玲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来描述夜半的口号声……
这些琐碎如此不起眼,又如此重要,仿佛是我们活着的真正意义。
“儿时我们读书,因为孤单;
我们读书,然后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上了高中后,我开始自己写文章。那些文字与表达在我的身体里徘徊了很久,那些被关在身体里的故事,经年以后,终于得到释放与抒发。
由书籍衍生出来的“琐碎”,在数年如一日的白夜里,融汇成轻柔而遥远的光河,不再触及我,却依然照耀我。
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读书这件事本身其实早已被赋予了比增长学识、摆脱信息过载浪潮下的知识焦虑等更为深重的意义。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也许我的书籍小众,可能无法为我专供学业知识,可能会妨碍我早睡的习惯。
但那是帮助我偶尔跳出现实世界的一把梯子,是我逃离当下烦恼的精神庇护所,是我在思想层面上无人束缚的自由之地,是我卸下所有禁锢和镣铐后的彻底狂欢。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
永远不会叹气。”
我最近读了朋友给我安利的《我们为什么睡不着》。
刚好自己也有一些失眠的困扰,作者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所关注的事情,还有希望发生,或者应该发生的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记忆会被这些不断变化的事物所重塑、修改和转移。
失眠带来的窘迫,将人驱赶至记忆边缘。在白日,人尽力卸下自我的负担,以工作、娱乐、交际行动作为种种麻醉剂,得到身心干净坚硬的错觉。失眠使人污浊,如同粘稠的液体渗出身心,浸透显示出重量。
INSOMNIA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好喜欢!忍不住分享一下:
“我阅读的书籍不代表我的水准,我背诵的理论不代表我的学识,他们是其他人思维和天才的产物,与我无关。我没有资格因阅读别人的成就,而自我满足。一人只应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那是别人的光,我可以借光四顾,但不能错觉自己也在发光,以致自居为光源,去看光外的人。在能成为光源前,我低下头,沐浴光。”
在我们空白的生命里,在我们日夜往返的现实与梦境、大海与森林、钢筋与铁骨里,我们都在被书籍填满。
“但是,还有书籍。幸好,还有书籍。”
南北差异
记者团招新 |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影集 | 愈暖身体,最是人间烟火
“小镇做题家”不该被嘲笑
作者:栗子
编辑:刘杰
图片:pexels
责编:吴相仪
编审:曾益、戴茜、黄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