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2亿人,正在失去声音
许多声音,正在从他们的世界里消失——水烧开的声音、电车从身后驶来的声音、菜摊小贩说今天菜价多少钱的声音……他们年龄多为65岁以上。
在我国,有1.2亿听力正在衰退的老年人,而听力带来的困扰,是长期且隐性的。
据媒体报道,一位59岁的女士,在听损最严重的阶段,面对面坐着说话,只能看到对方的嘴在动,靠观察嘴型分析对方大概说了什么。其他人说:“你看她‘聋三拐四’的,别理她了。”面对这些人,她生气地拎包就走,可一旦回到家里,她就闷在房间里哭。
她觉得,聋了就像是傻了,而傻了,就还不如死了。
一位80多岁的湖北老人自从听力下降,她逐渐恐惧面对面的交流,慢慢变得不爱说话,还有点自己吓自己——有一次,她甚至把“喝水”听成了“有鬼”。
她出不了门、不想见人,但内心渴望社交,于是就加入很多群聊来排解孤独。
她知道群里会有很多骗子,可这是她为数不多的社交渠道。
——以上报道来自《1.2亿老人,正在失去声音》 佳璇
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是因为上了年纪,老人们“自然而然”就变得难以沟通和相处。在这种刻板印象与听力障碍之间,是否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些问题,所以仅仅只是得到了难以与他们相处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根据国家标准, 中度以上听损已经属于听力残疾。
仅根据2017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患有中度以上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数超过5000万。事实上,我国65岁以上老人在过去一年接受过听力检测的仅为8%,而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实际干预率仅占6.5%。
老年性的听力减退,多半发生在60岁以后,是指年龄增长,身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听觉衰退。然而人们在面对这种听力障碍与面对视力障碍的感知能力不一样,发生视力障碍后,老人能够意识到并表达出来,而听力的减退,在单纯的听力测试或纯音测试中是无法发现的。所以面对老年人的听损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
据了解,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听力问题主要依靠两种方式进行干预:一是到医院检查,二是到专业助听器验配店咨询。但是,交通、排队的麻烦,加上潜在的心理负担,让老年人通常不愿意去医院;而助听器对老人们来说则更为陌生,即便是对网络有接触的老人,大多也对助听器抱有抵抗心理。
老年人的听力问题变成了“灯下黑”——它每天都在发生,但人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哪位老人严肃地表达他们听不清这个问题,他们会戴老花镜,会拄拐杖,坐轮椅,却很少会有人佩戴助听器。
而听力的受损是长期性的,最开始并不会引起重视,甚至抱着“还听得见”“大声一点就没关系”这样的想法听之任之,最终听力可能下降至重度听损,治疗效果远不如初期。这是由于人们对听力在认知上存在轻视与误区,认为年纪大了听力不好很正常,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于是放弃主动就医,反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提高对老人听力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时进行干预,进行耐心的劝导,避免社会隔离,改善弱听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任由老人的听力逐步下降。
在与老人相处时,也许对他说了几遍相同的内容,他依然不懂其中含义,这时我们可能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怒气。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上了年纪而难以沟通,而是因为失去了外界的声音而变得自卑敏感。
在听力正常的人耳中,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对于他们,却成为了交流沟通的拦路石。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愈发不敢表露自己的问题,而忽视这些的我们便会逐渐失去耐心,得到他们难以沟通的刻板印象。
将心比心,消除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学会换位思考,与老人交谈时多一点耐心和包容,是针对当下问题我们所需要做到的。
老人变得难以交流也许是因为他们正在失去外界的声音,在他们孤独焦虑的时期,我们的包容就是一剂良药。而在理解、关怀和共情的语境中,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往期链接
作者:文诗琪
编辑:胡可鑫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红山晚报(微博)
责编:付唯顺
编审:曾益、罗佳忆、黄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