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方亮明“拒绝态度”,186国先后响应,美国代表脸色铁青

支持世纪文景 铁血观世界 2023-02-15

微信推送规则变更,若不想错失 铁血观世界 的大佬们,请点击顶部蓝字 铁血观世界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将 铁血观世界 设为星标⭐️。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塑料袋的出现绝对是一个“奇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垃圾。而根据统计美国是当下让全球都头疼的存在,全美3亿多人口,塑料垃圾的排放量却高达17%。而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近些年,美国的塑料产业已经超过了煤炭产业,按照当下的发展势头,在2030年之后美国塑料将成为全球气候的最大破坏者。

针对这一问题,各国的态度很清晰,遏制塑料产业发展,降低塑料垃圾的排放量。其中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取缔大部分的塑料生产机构,但是这样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同时会影响到当前人们的生活品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早已深入人心的塑料问题,快刀斩乱麻显然并不现实,一旦执行会受到社会、资本的强烈抵制。所以各国协商采取一些更加温和的方式,减少塑料排放。

第一:拒绝接受洋垃圾。这是一个“被动处理”的方式,相对于切断生产线而言,各国更愿意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不会对自身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创,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有效的减少自身塑料排放。只是对于不断输出塑料垃圾的国家来说,这一处理方式就是“灭顶之灾”。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美国,大量垃圾被堵在各国门外,美国不得不自己想办法。

第二:签订一份协议,限制各国的塑料排放,以及进出口洋垃圾。在中方亮明“拒绝态度”后,186国先后响应“ 拒绝洋垃圾”的号召,并签下《巴塞尔条约》。面对各国的选择,美国代表脸色铁青,但因为反对无效,所以只能另谋出路。美国其实深知塑料垃圾的危害,但是面对巨额的利润,所以长年来“我行我素”,但美国也不想纽约变成垃圾山,所以大量对外出口洋垃圾,将污染问题抛给其他国家。

美国的塑料产业,以低成本高收入著称,如今遭到全球范围的抵制,面对这张环保大网,美国只能“自谋出路”。当然美国的今天也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的明天,塑料的便利和利润太过于诱人,总会有一些国家抵不住诱惑,但是这些利润的背后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文/小铁)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 澳大利亚被坑惨了!中美连续签订两份长期经贸合同,业务统统被抢

▶ 最后疑点也被洗白!加拿大法院责令当地警方:归还孟晚舟电子设备

▶ 浙江外贸工厂连夜赶工,老板却深感疑虑称:订单越多越赔钱

▶ 解气!苹果公司过河拆桥解除34家供货商,最终反被两大中企抛弃

大佬们都已经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一下 点赞 在看,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你的“才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