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韩俊:乡村是不是振兴,关键是看人气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
“不真刀真枪、持之以恒地干,造几个典型干几年,就大功告成、收官交账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是喊不出来的,也是干不出名堂来的。”针对乡村振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1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说。
图 /韩俊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月华摄
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实录
韩俊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的抓手、新旗帜、大战略。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党章》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
针对乡村振兴的标志,韩俊认为,表现在:第一,农业实现绿色发展,乡村产业逐步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二,乡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的生态环境要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条件的差距要逐渐缩小,乡村的吸引力要明显增强;第三,人口持续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这种趋势逐步缓减,甚至有一部分人今后会选择留在乡村,甚至城市人也会向乡村倒流。
“乡村是不是振兴,关键是看人气。”韩俊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的目的还是要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持续流失,所以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要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要让农村更有人气,这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标志。
韩俊指出,实现乡村的振兴面临着很重要的机遇,也具备很多很好的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解决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的问题;二是强化制度性供给,通过改革创新要彻底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障碍,解除要素下乡的制度限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的各种资源要素活力。(引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马常艳)
绿维解读:
“乡村是不是振兴,关键是看人气。”
旅游具有搬运人口、带动消费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人气”的角度看,特别是带动外来人口,促进外来消费,消费促进乡村发展的角度看乡村振兴,旅游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1.旅游具有搬运人口的功能,乡村的特色农产品、生活风貌、生态环境、民俗文化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从而引导人口从城市搬运到农村,并形成多元化消费聚集。
2.旅游具有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孵化出大量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全产业体系的构建,进而提供新的工作机会和就业岗位。
3.旅游具有特色化,推动乡村产业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合理利用宅基地发展特色旅游,打造新的乡村空间结构,解决了城乡居民对生产生活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的强烈需求。
4.旅游的生态性,乡村最宝贵的资本就是生态,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就是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重塑,改善人居环境。
5.旅游具有服务性,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提升乡村整体文明水平。
韩俊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
演讲实录:
非常荣幸参加本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根据这个论坛的安排,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问题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党章》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了进来。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
大家可能要问,乡村振兴的标志是什么?我们经过研究,提出了这么几点看法:
1、农业实现绿色发展,乡村产业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乡村不只是搞农业,乡村的产业还要实现多元化,这样乡村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就会逐渐增多,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
2、乡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条件的差距要逐渐缩小,乡村的吸引力要明显增强,居住、度假、休闲、养老,乡村在这些方面的功能要逐渐扩张,乡村的价值日益凸显,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3、人口持续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逐步缓减,甚至有一部分人今后会选择留在乡村,甚至城市人也会向乡村倒流。
从国际上来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以后,会出现城市的郊区化甚至是逆城市化,乡村的人口会出现从减少到持平进而到增加这样一个变化。
乡村地区活力会显著增强。在一些发达国家,这种趋势已经是非常明显了。比如说像法国、韩国等国家,韩国最近这些年兴起了一种回农村的潮流,自愿回农村的城市家庭和人口迅速增加。2015年,韩国在城市居住一年以上又移居乡村的家庭达到了31.7万户,2006-2009年,韩国的农村人口减少了0.08%,像首尔这些大城市的人口就开始绝对减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乡村的吸引力增强。
总体上来讲,我们国家正处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比如说最近几年在一些地区,农村人口外流的趋势开始放缓,短期内要逆转的话,还是不可能的,但是放缓的趋势很多地区是可以观察出来的,而且今后这几年人口回流乡村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
乡村是不是振兴?关键是看人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的目的还是要防止农村的人口过度、持续流失,所以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要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要让农村更有人气,这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标志。
很多人问现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有条件吗?重要性大家都是理解的,因为中国现在还有5.8亿人生活在农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乡村的人口还要占到4亿人,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那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说只抓城市不抓农村,否则农村最终要拖现代化的后腿,不能说乡村还没有现代化,整个国家就基本现代化了。
实现乡村的振兴面临着很重要的机遇,也具备很多很好的条件。
1、有强烈的需求。
现在除了农民需要振兴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城镇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这些年,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定制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可以说是蓬勃发展,异军突起,这就说明了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2、乡村的发展条件已经显著改善。
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春节以后一些回乡的材料和网上的文章,好像农村已经破败不堪、千疮百孔了,其实美丽的乡村是越来越多了。
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使得乡村的可达性显著增加,高铁、高速公路、私家车,要到农村去不是那么难了,物流配送体系进入农村,使农村与市场的连接更加方便。最新的农业普查表明,4G在农村的普及率覆盖的村庄已经达到了80%以上,物流配送点在农村已经覆盖到26%以上的村庄,而且这个速度非常快,物流成本也在降低。
所以,互联网的渗透为乡村的振兴注入了强烈的动力。近年来,各种形式出现的一些新回乡现象大量出现,显示乡村确实开始有吸引力了,看好乡村发展机遇的人越来越多。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思路和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总要求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可以简单解读一下这几句话。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乡村要有活力,乡村活力来自何处呢?首先必须有兴旺的产业,产业、事业、人民要兴旺,首先是产业要兴旺。产业兴旺不仅是农业兴、百业旺,形象地来讲就是要五谷丰登、六族兴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现代产业兴旺最重要的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提高产量导向转向提高质量导向,要推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
生态宜居:宜居就是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比如说改厕,很多农村的厕所跟几百年以前的厕所没有什么区别,这看似是一个小事,事实上是一场革命,乡村振兴一定要把厕所革命这件事抓好。
人居环境更广义地来讲就是进行乡村的生态建设,乡村最宝贵的资本就是生态,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就是生态,怎么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怎么让农民的长青树变成摇钱树,怎么让农村的生态优势变成资本,最近这几年在这方面有很多很好的探索。你到安吉看,安吉的农村跟欧洲的农村没有什么差别,它也没什么工业,就是乡村旅游、休闲、民宿,不光是吉安,确实是展现了美丽乡村、宜居乡村、生态乡村一种很好的前景。
治理有效: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法治、自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德治也是离不开的。所以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要以法治定纷止争,以自治消化矛盾,以德治来春风化雨,实现这“三治”的有机结合。
乡风文明也是讲两件实,不是让乡风文明起来,乡风是指优秀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我们要发扬光大;文明是指现代的价值观念和法制意识。乡风文明核心的就是要提振农民的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要挖掘、培养一批农村的乡土文化人才,鼓励各方面的人士投身乡村的文化建设,形成一股新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力量。这个舞台是很大的,文化可不是俗成,文化是养成的,文化得有一些人去带领。没有文化的振兴,乡村的振兴也是不可能、不全面的。
生活富裕:缩小城乡之间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差距,千方百计来增加农民增收的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如果农民就在农村种一亩三分地,他刚刚是温饱有余,怎么致富?所以,怎么千方百计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这都是今后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来解决的一些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抓住一些关键的环节,这些关键的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解决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学的问题。解决钱的问题,现有的投资渠道、融资方式肯定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必须要开拓思路,研究新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解决,公共财政要更大力地向农村倾斜。
2、农村金融要回归本源,服务乡村振兴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天职,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应当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产品类型,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要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做好创新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2012年以来,土地创新收益高达20万亿以上,土地的增值收益可以说是取之于地、取之于农,但是主要还是用在城市的建设。这个钱的量是很大的,我们一看中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越来越繁华,很多城市的发展建设吃饭是靠财政,建设是靠土地,今后要研究把更多的土地收益用在农村,需要创新一些政策机制。
解决地的问题,主要是要破解农村的建设用地,资金用不上、用不好的问题,比如说大量农村的宅基地闲置,包括大量的农房闲置。中央农村工业会议也提出,要完善农村空闲宅基地和空闲农房的政策,当然这也不是说彻底放开,让城里人到农村去购买宅基地购地置业,这方面还是严格土地的管制;完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的政策,主要是要支持乡村的一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支持一些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等。
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设计,既要让农村想进城谋生的人,在城里能够安居乐业,能够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也要让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让那些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都能够找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这方面会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会有更完善、更具体的一些管理办法。
所谓抓住关键的环节,除了人、地、钱以外,就是要强化制度性供给。农村工业会议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这一方面要做得事情是非常多的。对于已经完善的制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于一些不完善的制度,甚至是有一些空白的领域,我们就是要采取一种只要不触及我们的政策底线,我们就采取看看再说的态度。通过改革创新要彻底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障碍,解除要素下乡的一些制度限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的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力。这一方面要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各个方面都要推进一些重要的改革。
乡村的振兴从乡村的形态上来看,现在正在处在一种深刻的分化过程当中,有一些乡村就逐渐衰退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一些城郊的村庄将来要向城镇生态看齐,有一些适宜居住、具有良好产业发展的村庄,会再振兴,有一些偏远的村庄生态非常脆弱,肯定还要搬迁。所以,下一步要根据乡村的区位条件、人口构成、土地利用、生态特点、产业基础、居住条件等,还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因村制宜,精准试错,避免走弯路。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的抓手、新的旗帜、大的战略,不真刀真枪、持之以恒地干,造几个典型干几年,就大功告成、收官交账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是喊不出来的,也是干不出名堂来的。
党的“十九大”闭幕刚刚两个月,中央就召开了最高规格的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书记抓乡村振兴,这是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讲到优先发展一种有三条:就业优先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教育优先和就业优先战略都是以前提出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的乡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第一次提出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就是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的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要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要优先安排。只要这四个优先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我就跟大家汇报到这儿,谢谢!
►【乡村振兴】未来是乡村的!农村现代化,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乡村振兴】紧急!2018上半年千万级农业项目申报指南
►乡村振兴基础研究: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 民宿系列二:以硬件建设呈现民宿灵魂
► 民宿系列一:民宿选址的七大要素
► 乡村振兴基础研究:从乡村建设历程看乡村振兴的未来态势
► “慢村”改变乡村(下)——慢村的发展架构与规划设计
► “慢村”改变乡村(上)——慢村内涵及四方共建模式
► 田园综合体链式结构及发展模式
► 林峰:关于乡村振兴几个核心问题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