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1.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s-Prepared β-Mo2C Nanorods. (A) SEM image of the MoO3 nanorods precursor (scale bar, 5 mm). (B) TEM images of the MoO3 nanorods precursor. (C) SEM image of β-Mo2C nanorods (scale bar, 5 mm). (D) HR-TEM images of β-Mo2C nanorods. (E) Pore-size distribution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inset) of β-Mo2C nanorods. (F) XRD patterns of β-AMo2C nanorods and β-Mo2C NPs. (G) Lissajous plots obtained for β-Mo2C nanorods and β-Mo2C NPs. (H) Waveforms of discharge current for β-Mo2C nanorods and β-Mo2C NPs. 课题组先前研究表明,β-Mo2C NPs具有优异的活化解离CO2的能力(ACS Catalysis 2017, 7 (1), 912-918),受限于较小的比表面积以及无规则的微观形貌,其反应性能难以有效提升。有鉴于此,研究人员首先采用均相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规则纳米棒形貌的MoO3前驱体,而后通过程序升温反应法在CH4/H2混合气氛下进行碳化,成功合成了具有规则纳米形貌的β-Mo2C纳米棒催化剂。如图所示,棒状碳化钼是由纳米颗粒有序堆积形成的有规则的二维纳米棒结构,同时产生丰富的堆积纳米孔。BET和CO化学吸附表征发现,纳米棒碳化钼的比表面积和CO化学吸附量均提高了8倍左右,有效提高了活性位点的暴露。XRD结果表明纳米棒碳化钼具有与传统纳米颗粒相同的晶型结构。进一步地,HR-TEM有效表征了纳米棒碳化钼上丰富的孔结构的存在,同时,孔径分布符合双峰模型,主要集中在2-5nm和10-40nm。微观形貌的变化对材料放电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原位反应气氛下(AP, CO2:H2=1,500,000 mL/g/h)以及相同的输入功率(~36 W)下,研究人员对放电过程中的李萨如图形以及放电电流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通过对李萨如图像定量分析以及对放电电流数据进行高斯拟合,碳化钼纳米棒材料具有更高的放电功率(β-Mo2C nanorods-23 W;β-Mo2C NPS-17W)和有效放电电容(β-Mo2C nanorods-17.8 pF;β-Mo2C NPS-15.7 pF),同时具有更大的放电电流以及放电电流密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β-Mo2C纳米棒材料与非平衡等离子体进行耦合形成了更多表面电荷累积以及更强的局域电场。 Figure 2.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RWGS over the as-prepared catalysts. (A) Dependence of CO2 conversion under catalysis-only condition.; (B) CO2 conversion under catalysis-only, NTP-only and NTP-catalysis conditions; (C) TOF comparison under the catalysis-only and NTP-catalysis conditions; (D and E) CO specific energy yield comparison (D) at mass specific activity (mmol/gcat/kJ) and (E) at mole specific activity (mol/molsites/kJ) under NTP-catalysis condition. 通过以上对合成催化剂结构性质的相关表征,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催化剂在CO2加氢制CO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如上图所示,在热催化反应模式下,相比于β-Mo2C 纳米颗粒催化剂,350-6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纳米棒碳化钼催化性能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人员以活性位点数目对反应性能进行归一化可以发现,纳米棒与纳米颗粒两种催化剂TOF值相当(NPs:0.43 s-1;Nanorods:0.54 s-1),表明其活性中心一致,纳米棒碳化钼宏观活性的提升主要源自于活性位点数目的增加;将上述催化材料应用于等离子体-催化耦合反应过程,无额外热源输入条件下,较传统热催化反应过程,TOF值提升超过一个数量级;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纳米棒碳化钼TOF值是纳米颗粒的2倍,并非是相当的;进一步以放电功率对反应速率进行归一化发现,纳米棒碳化钼上CO比能量产率(595 mmol/gcat/kJ)相比纳米颗粒碳化钼提升了10倍以上(56 mmol/gcat/kJ),如上图所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纳米棒碳化钼与等离子体耦合表现出更高的协同效率和能量效率。 Figure 3. Two-step transient surface reaction experiment over β-Mo2C nanorods. (a-c) Injection of 1% CO2/Ar under the (a) catalysis-only, (b) NTP-only and (c) NTP-catalysis conditions; (d-e) Followed by exposure to 2% H2/Ar after (a) under (d) catalysis-only and (e) NTP-catalysis conditions. (Catalysis-only condition: Temperature = 350 oC; NTP-only or NTP-catalysis conditions: AP, input power of ca. 36 W, no additional thermal input for NTP-only and NTP-catalysis conditions) 进一步,研究人员采用两段式瞬态表面反应过程对等离子体-催化耦合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明了等离子体-催化耦合反应机制。首先,研究人员比较了三种不同反应模式下CO2的活化解离,如图3a-c所示,热催化条件下(350 oC),由于CO2分子的高稳定性,只有少量CO2发生解离生成CO(CO2→CO+Oad);而单纯等离子条件下,CO2解离量获得数量级提升,且文献研究表明,其主要来自等离子体对CO2分子的离解作用(CO2+e-→CO+O+e-);当等离子体与纳米棒碳化钼催化剂进行耦合时,丰富的孔道结构以及增大的活性比表面积增强了材料的表面放电,有效促进了CO2分子与高能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形成振动激发态,进而活化解离形成CO(CO2 (ν*) + e- → CO + O + e-),催化剂的存在有效促进了CO2分子的活化解离同时促进了对活性氧物种的高效捕获;增强的等离子体促进作用同样发生于H2还原阶段,在等离子体-催化耦合条件下,大量H2O的生成(图3e)表明等离子体的引入促进了H2的活化解离(H2 + e- → H2(ν*) + e- → 2H + e-),而后与表面吸附氧物种发生反应(2H + Oad → H2O),完成整个反应过程。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同时发现等离子体的引入调控了具有规则形貌纳米棒碳化钼上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活化路径,进而促进了中间体反应路径的高效发生(图3d-e,CO2ad + Had → HCOOad → CO + OHad)。正是由于等离子体的显著促进作用,得以使整个反应过程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发生。
相关研究成果
Zhang, X.; Zhu, X.; Lin, L.; Yao, S.; Zhang, M.; Liu, X.; Wang, X.; Li, Y.-W.; Shi, C.*; Ma, D.*, Highly Dispersed Copper over β-Mo2C as an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st for the Reverse Water Gas Shift (RWGS) Reaction. ACS Catal. 2017, 7 (1), 912-918.
石川,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大气污染物治理及洁净能源转化利用为研究背景,以开发新型催化材料及催化反应过程为研究内容的多相催化研究。(i)针对低浓度气体污染物(VOC & NOx),建立了一种“催化存储-等离子体再生”循环净化的新方法。等离子体仅在速率控制步骤氧化再生阶段启动,故整体能耗很低。该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研究结果发表在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环境催化领域顶级期刊,目前正与企业联合解决放大中的技术问题。(ii)在新材料制氢领域,发现过渡金属碳化物与被分散金属间的强相互作用,在将其作为一种新型载体来分散和稳定金属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结果,构建碳化物负载金、铂、铜、镍基催化剂,研究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应用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包括其对被分散金属电子和几何结构的调变、晶相及表面结构对催化性能的调控等。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Nature, Chem, ACS Catalysis等国际有影响力期刊上。 马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2013年度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14年度王选青年学者奖,2017年中国催化青年奖,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研究兴趣:研究组方向主要分为能源催化和非贵金属催化两个方面,包括:1)煤基/生物质基/天然气基合成气的催化转化:面向费托合成和其他合成气转化新路线的催化材料设计和反应机理研究;2)甲烷(页岩气)活化的新路径研究;氢气制备和输运新催化剂过程设计;全新化学品催化合成体系;3)贵金属催化剂替代催化材料的设计和机理研究。目前已发表文章>200篇,总引用>10000次。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14-2017年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Catalysis Science &Technology副主编;目前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Joule、ACS Catalysis、Catalysis Science &Technology等刊编委和顾问编委。 大连理工大学石川教授课题组长期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欢迎具有化学、化工、材料背景,对纳米材料、分子筛催化、多相催化、催化剂表征感兴趣的有志之士报考。 博士后招收启事:http://talent.dlut.edu.cn/info/1032/1412.htm 科学温故社QQ群—科研爱好者集中地!(不定期发布讲座通知,分享录制视频) 链接:【号外】科学温故社征稿啦!稿费不多,交群朋友!文本编辑:Navi1. 后台输入“投稿”/“供稿”/“交稿”获取相关流程2. 微信群(学术交流/电催化/光催化/理论计算/资源共享/文献互助群;C1化学/生物质/单原子/多孔材料分舵),小编微信:hao-xinghua或SRS-nano或duster88123,备注“姓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