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社会看作一个教室,精英是坐在前排的人 | 一周荐书

界面文化编辑部 界面文化 2021-06-11



撰文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一面之交》


顾前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1


这是作家顾前的最新小说集,小说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作品,也包含了他刚开始写作的篇目。编辑说顾前喜欢写真事——有些故事确实能看出真人真事的痕迹,像是故事里去海口谋生,还有去外资内刊工作的段落,都有他自身履历的影子;顾前也承认,小说确实以“我”开头的居多,当然他也解释了为什么要充满这么多“我”,在生活中,“我”并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就是愚蠢之源。而他之所以要在小说里写这么多“我”是为了让瞎编的故事有几分真事度。


更为这些小说增添现实感的是小说集末尾狗子为顾前写的跋,狗子回忆了1998年初次去南京,为了采访“断裂”运动,第一次在新街口市民广场见到顾前、韩东、朱文、吴晨骏,后来他们也常在新街口广场喝酒甚至喝得大醉。当他称“顾老师”的时候,叫的是那个市民和混子,当他称“顾前”的时候,指的则是写作者和读书人。


此前界面文化将顾前列入野生作家的名单中,并在南京迈皋桥的家中对他进行了访谈。顾前小说中有许多朋友聚会、牌局和酒局,采访时他的朋友也在他的客厅里抽烟和打牌。采访中顾前谈自己的生活和写作,曹寇也会转进来补充或反讽,曹寇还说起两人冬夜里在梅花山赏梅,去县城游玩吃人家的流水席。比起谈论文学,这群朋友更在乎生活。


《迷人怪物:德古拉、爱丽丝、

超人等文学友人》


[加]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 徐楠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4


小红帽、德古拉、爱丽丝、睡美人、浮士德,这些奇幻的人物伴随着无数人的成长。在这本书中,藏书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对于这些影视作品、童话故事及民间传说中的经典形象进行分析阅读,梳理它们的历史演变以及对他本人的影响,像是爱丽丝引发了关于疯狂和理性的讨论,小红帽带领人们穿越黑暗森林,浮士德追问着在人人都渴望金钱与名誉的时代,灵魂还有多少价值。


热爱重写童话的安吉拉·卡特认为,所有摇篮故事都是精心乔装的政治寓言,她还将童话里的动物形象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危险而具有毁灭性的,比如《小红帽》里的大灰狼;另一种是智慧而乐于助人的小动物,而这两种都代表着人类的动物性和本能。童话里的动物对她来说就是人们被压抑的欲望,是“人性中的野兽”。


值得一提的是,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回忆录《和博尔赫斯在一起》也已经引入中文版。在20世纪60年代,60岁的博尔赫斯结识了16岁作为书店店员的曼古埃尔,曼古埃尔由此开始为博尔赫斯朗诵图书,也开始以个人角度了解博尔赫斯的阅读喜好、个性孤独与怪癖。


《美国底层》


[美] 克里斯·阿纳德 著 许楠 译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4


在华尔街担任了20年交易员之后,克里斯·阿纳德开始探索曼哈顿中心商务区之外的美国。他走进人们避之不及的底层社区,聆听那些饱受偏见的人们讲述自己的人生。从缅因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经过城市和农村,他的旅程历时三年,长达24万公里,他也这段旅程记录下来,以文字和图片完成此书。阿纳德将美国社会比喻为一个班级,像他这样的人是坐在教室前排的孩子,是渴望学到东西、获得成功的奋斗者,他们通常是事业上的野心家,政治上的自由派,而视线中又有许多盲点;后排学生是那些不喜欢学校的孩子,他们不是被迫退学去挣钱,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分散了注意力,与前排好学生相比,他们更容易被束缚在某个地方。


克里斯·阿纳德拥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底层》是他的第一部书。关于美国底层生活的作品,我们近年来看到了“底层精英”追述自己美国“绣带”生活经历的《乡下人的悲歌》,还有研究租房驱逐的社会学著作《扫地出门》以及记录街头生活的《人行道王国》。《我在底层的生活》可能与这本书更相似些,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 与克里斯·阿纳德一样都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也都一路奋斗、获得了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芭芭拉·艾伦瑞克是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学博士),也都在“成功”之后重返美国底层生活。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所谓“底层”人群的生活方式,从这些具体的日常博弈中发现贫穷的本质。


《日本及其历史枷锁》


[美] R.塔格特·墨菲 著 李朝津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21-2


当今的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外界提及它时,人们常常想起的却是少子化、无缘社会、M型社会等难题。日本社会怎么了,又为何如此?为了寻求日本困境的原因,日本筑波大学国际政经经济学教授R.塔格特·墨菲将目光投向从平安时代开始的日本政治经济史。在他看来,日本的枷锁早在1603年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时就已铸成,幕府统治对秩序与稳定的痴迷,将等级观念直接注入明治维新建立起来的军事化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中,这不仅将全世界拖入战争的泥淖,也使现代日本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债务。


战后致力于高速经济发展的日本也未曾摆脱这道历史枷锁的束缚——尽管日本曾凭借其劳动体制、技术和资产赢得了海外市场,但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型产品与服务模式,固守传统的日本企业开始停滞不前。有关国家神话的构建和战争叙事的谎言,以及安倍政府鼓动的排外情绪,亦为日本套上了新的枷锁。日本的出路在哪里?作者将目光投向冬奥会花样滑冰金牌得主羽生结弦,认为这位凭借友好态度赢得世界喜爱的运动员有力驳斥了安倍政府以来的日本政策。


事实上,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诸如老龄化、金融体系崩溃、货币政策失灵、产能过剩等等,都可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将要面对的未来,如此寻找日本的历史枷锁也有了更普遍的意义。本书属于牛津大学出版社“人人须知”系列丛书日本近代史篇,也可视为新思文化去年引入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的姊妹篇。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德] 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著 王俊 等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4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是德国哲学家普莱希特为大众读者所写的哲学史第一卷,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美丽的小亚细亚海岸,一直讲到中世纪后期的修道院和书斋、教堂和大学。作者将哲学思考融入故事之中,帮助人们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诸如“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真理?是否有正义?如果有,它如何可能?生命是否有意义?人在自然和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


作者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是一位哲学家和作家,任吕讷堡洛伊法纳大学哲学荣誉教授,著有畅销哲学著作《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爱情:一种混乱的感情》等。


《俄罗斯帝国的兴衰1613-1917:

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年》


[英] 菲利帕·格里夫顿 编著 胡欣 慕翼蔚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1


这是一部俄罗斯帝国历史科普著作。1613年至1917年,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俄国从被西方鄙夷不屑的落后穷国,一跃成为疆域举世无匹的强大帝国,不仅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还染指欧洲政治,却又从峰顶倏忽坠落,走向毁灭。这三百年中既有改革事件,又有激情爱情,还充斥着阴谋、暴政与失败,也正是这段历史奠定了现代俄罗斯的基础,构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底色。


书中读者可以看到18位沙皇的历史故事,像是带领俄国走向现代化,却将亲生儿子杀死的彼得一世;外国农妇出身,却成为俄国第一位女皇的叶卡捷琳娜;自幼登基,却被囚二十余年,生不如死的伊凡六世;开疆拓土,使俄国达到鼎盛,却以私生活混乱著称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击败法国入侵并挥师欧洲,却始终活在杀父的心理阴影中的亚历山大一世;怯懦无能,任由后宫干政,终于使帝国和自身一同灭亡的尼古拉二世。本书属于“萤火虫”书系,该系列特色是轻阅读、趣历史。


《幸福的都市栖居:

设计与邻人,让生活更快乐》


[加] 查尔斯·蒙哥马利 著 王帆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


在现代城市中,如何过上向往的生活?本书指出,人们所期待的都市生活标配,私家车、郊区别墅和一站式商场并不能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目标:郊区别墅的封闭式管理并不安全,私家车容易堵在路上;一站式大型商场成为城市的血栓;而过长的通勤时间使婚姻和子女生活都陷入窘境。有意思的是,作者还指出,人们住在郊区住宅中本来是为了更新鲜的空气,更开阔的环境,而低密度社区可能是致胖的(obesogenic),此外开车在郊区和市区之间往返有更高患上关节炎、慢性肺病等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在物质生活空前优渥的当下,人们却没有变得更幸福?作者说,是近百年来的建筑和城市理念出了问题,人们居住的判断也由此遭到了扭曲,作者考察了全球各地的建设发展情况,以环境规划及心理学的思路论证了城市设计的紧要性,强调不够人性化的城市设计必须改变。相应地,个人亦应当有自己的能动性——亲近邻里,迎接自然,回归人的尺度。本书致力于揭示一个道理,即居住当中那些看不见的元素同样重要;好的建筑及环境设计,应该能够促进人气的凝聚和人际信任的增进;人们需要明白,“以邻为壑”的态度,也终将减损自身的幸福,与邻里和谐相处,才能让生活更加舒适。 


《零号病人:一部反写的现代医学史》


[法] 吕克·佩里诺 著 唐恬恬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4


历史歌颂战疾病取得胜利,却遗忘了病人,这本书将病人而非医生当做书写的主角,强调患者的障碍、病痛在医学上的意义:它们促进新的诊断和疗法的诞生,动摇旧的医学理论,并纠正医者的错误或拷问他们的成见。这本书由25位零号病人的故事组成,从小人物和日常琐事的角度研究社会与文化事件,反思医学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并开启对未来医学的思考。


本书的作者既是全科医生又是科普作家,在书中他将病人当做主角来书写。与此相关,作者提出现代社会中诊断文化一方面变成了强制性的条款,自然死亡消失了,医生必须在死亡证明上标注死因,另一方面诊断变得和患者的自身体验毫无关联,医生告知病人患病,而病人对此还没有任何感知。因为医学能够发现潜在的疾病,所以医学不再需要患者了吗?这又关系到医患关系的老问题,起初有人觉得自己生病才诞生了医学,而现在病人不再是医患关系的发起者,有了医生,病人才知道自己的病。作者说,我们的同胞非常温顺地接受自己根本未曾经历过的疾病的诊断结果,这着实令人惊讶。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董子琪,编辑:林子人、赵蕴娴,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