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沉浮》:在被唾弃千年的蔡京的身上,我却看到了最卑微的人性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燕晓:职业撰稿人
这是与您共读的第34本书。欢迎关注燕晓,一年完成52+本经典好书的阅读。
声音主播:中和 后期制作:燕晓
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当时宋朝的都城东京,即今天的开封,俘获了包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在内的皇族三千多人。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可能很多人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听说过这段历史。
但那毕竟不是正史,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与这段历史有着直接关联的一个人物——蔡京。
一提起蔡京,许多人就会“呸”上一口,骂他是个臭名昭著的奸相,甚至称他为“六贼”之首。
但今天却有历史学家称他为治国的能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翻开《蔡京沉浮》这部文史非虚构作品,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人物,蔡京一方面才华横溢,治国有方,对君主忠心耿耿;而另一方面,他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搜罗宝物让宋徽宗玩物丧志,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作者陈歆耕,曾任《解放军报》记者部副主任、《文学报》社长、总编。已出版小说类、历史类书籍10多部,作品被收入到新中国建立以来军事文学大系中,还曾荣获多种新闻文学奖。
这部《蔡京沉浮》是作者创作的历史非虚构的名人传记,通过解读历史文献,从各种古书中查找线索,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蔡京。
当回到那段奇特而复杂的历史中,以史为镜时,在被唾弃千年的蔡京的身上,我却看到了最卑微的人性。
具有鸿鹄之志的青年才俊
01
熙宁三年,蔡京和弟弟蔡卞同科及第,蔡京第九名,蔡卞第十七名,两人可是凭实力一举成名,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
蔡京在进入仕途前就已经小有名气,这与他们的父亲蔡准有关,蔡准是景祐元年的进士,在当时的政坛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
随着蔡京在政坛上崭露头角,他不断平步青云,成为北宋官场上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他自己也十分努力,主动向成功人士靠拢,希望能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王安石任当朝的宰相,正大力推行变法,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在这样的机会面前,蔡氏兄弟表现积极。而王安石得遇如此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自然也十分地欣赏,谁不希望江山代有才人出呢?
蔡卞还被王安石相中,将二女儿嫁给了他。蔡京与当朝宰相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在朝堂之上更是卖力地出谋划策,期望能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这可让蔡京有了充分的展示机会。
在王安石身上,蔡京也学到了许多治国的思想。
其实,在宋神宗即位时,大宋王朝内部就蕴藏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因为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大批的农民丧失土地,而那些兼地的富豪们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建宋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同时,变法也冲击了上层阶级的利益,老百姓也不太愿意改变,所以推行的阻力相当大。
很可惜,神宗命短,还没等到变法成功,就驾崩了。
从此,北宋政坛重新洗牌。
那么,以王安石为首的一批支持新法的人,就面临着被洗出局的危险,蔡京自然也算一个。
苟且活着才能实现抱负
02
宋神宗一死,变法立即就遭到了高太后的强烈反对,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支持旧法的上层阶级的声音。
于是,一直反对变法的司马光,立即成了高太后面前的红人。没错,就是我们小时候很熟悉的“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
王安石的郁郁不得志,蔡京看在眼里。他还年轻,他得为他的未来着想,重新寻找靠山的念头,自然开始在蔡京的内心里萌生了。
神宗在位时,支持旧法的声音就很强烈。等他一死,高太后掌管了大权,蔡京明白,自己必须重新站队,否则小命不保。
果然,新法的支持者蔡确,只因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被高太后贬到很偏远的地方,最后死在那里,下场很惨。
蔡京此时就算是有鸿鹄之志,也明白得先当一只苟且偷生的蝼蚁。
何况他出生于高官家庭,从小养尊处优,和一生追求简朴的王安石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说,王安石是个吃饭特别不讲究的人,王夫人听别人说,王安石特别爱吃獐脯,就感到非常奇怪,要知道,王安石根本不挑食。
于是,王夫人就让那个人把其他的菜放在王安石的面前,果然,王安石很快就把他面前那盘菜给吃光了。
原来,王安石只吃最近的菜,他对吃穿都特别不讲究,他对物质完全没有追求,一心只想辅佐皇帝,推进宋朝的发展。
而蔡京则是个很懂享受的人。据说,一富豪要买一个婢女,一女子说自己曾经在蔡京家里做过包子,于是富豪非常高兴,就将她买了回去。
回到家,富豪立即命令婢女做一笼蔡京最爱吃的包子,婢女却回答,做不出来。
原来,蔡京家里做包子都已经形成了流水线,这姑娘只负责切葱丝。相信,这排场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
蔡京改变站队,就要批评他只想着过有权有势还有钱的生活吗?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
当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的功名利禄吗?
这像不像职场中的我们?为了继续在职场中有发展的机会,得好好配合新来的领导,让他能够赏识自己。
机关算尽却满盘皆输
03
当时,司马光下令要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
所有人都认为难度很大的时候,而蔡京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将两个县需要的一千多公差人员,集中到岗。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难发现,蔡京的办事能力非常强,要么不干,要么干到“极致”。
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几天时间就能交出满意的答卷,这也是后来宋徽宗离不开他的原因。
他通过这件事情,获得了司马光的青睐。
你看,蔡京并没有送礼拍马屁,而是凭实力成功,一步跨到了另一个团队的核心圈。
而且,他的实力并非只是表演给领导看,他在任宰相期间,还是做了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一,“崇宁兴学”,规定十岁以上就得到学堂接受教育。还同步开设六个专科学校,分别是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和画学,后三门是崇宁时期首创。
这场“崇宁兴学”让宋朝的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二,“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孤寡老人可到居养院养老,安济坊救治看不起病的老人,而那些冻死街头或无钱安葬的人,会被小吏用麻布包裹,埋葬到漏泽园中。
三,“经济改革”,蔡京对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想。但这让国库丰盈的宋徽宗温饱思淫欲,过起了奢靡的生活。
这三件事情其实还是有着变法的影子,他的内心,还是希望推动大宋国富民安的。
任何改革,都会冲击原有的制度,蔡京的铁腕执法,是让人害怕的,他的三项改革,都推行了下去。
特别是经济改革,在没有增加农民赋税的情况下,让国库越来越有钱。钱从哪里来的?
自然是动了那些上层阶级的奶酪,他们心里肯定都不会喜欢蔡京。
不过,自从决定做一只蝼蚁了之后,他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活,他明白,只有搞定了主子,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才能落实下去。
准确地说,他的后半生都在为自己攀权附势。为了在官场活得更好而铲除异己,在这方面的手段,那是相当的够,这是他不招人待见的另一个原因。
不过,客观地说,他既没有勾结外族,也没有觊觎皇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侍好他的主子,他更像一只一生都在向权势摇尾巴的“狗”。
对宋徽宗来说,这绝对是个忠臣。
而且,宋徽宗也并未受他控制,照样拿捏得蔡京死死的。呼之即去,招之即来,这个主子确实不好伺候,导致蔡京为官过程其实也并不顺畅,像坐过山车一样四起四落。
在面对外族侵略的时候,他却表现得太让人失望了,完全像个白痴。现在看来,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一呢,他确实是个文人,治理国家实行改革他有一套,打仗可真是他的短板。
第二,他还沉浸在权力纷争中,竟然会因为和童贯意见不合,而消极对抗外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思想上并未重视这件事情,过于轻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国家越来越有钱的时候,他和宋徽宗都迷失于“盛世繁华”里。
若是没有外敌入侵,国家在蔡京的治理下,也正走向国富民安的道路。
不过,只修了文科的蔡京,此时忽然被加考了一门数学,他只好交了白卷。但这个后果非常严重,所有成绩作废不算,还导致全校都遭了秧。
外敌入侵,皇族全部被俘获,北宋灭亡了。这和蔡京有着绝对直接的关系,他这个千古骂名是背定了的,这个罪,杀十次头都不为过。
我们又回到今天来看,若对趋势判断不准确,而导致企业轰然倒下的例子比比皆是。
蔡京的故事其实依然在今天不断重演,他或许很有才华,他或许很努力,但对时局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行动,就很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蔡京冤吗?一点都不冤,这么大的责任你不背谁背?
写在最后
04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在《蔡京沉浮》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蔡京。他既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他只要掌握了权利,就会依照他的想法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又有野心,下得了狠手,办事不犹豫,行动力强,在权势面前,理想抱负都是浮云,当然,若没有了权势,理想抱负更无从实现。
我们不需要去否定蔡京犯下的错误,而是借他从青年才俊到一代佞臣的故事,对照当今社会各种“场”上发生的事,原来竟然如此的相似。
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今天的角度再看蔡京,或许可以找出更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意义。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历史书籍推荐阅读:
往期经典书评:
公众号|燕晓悦品读书
头条号|燕晓悦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