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天文课》| 有些看起来很“无用”的事情,正在悄悄影响着我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阅读有温度,生活有态度 #共读NO.70
声音主播:山雨
导语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曾被“子奕星空群”邀请,在“荒郊野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子奕星空群”汇聚着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各行业精英,他们常常跋山涉水只为追逐星星的脚步。
那天晚上,繁星满天,群主拿着专业的激光笔直射夜空,如数家珍般介绍道:“这是银河,这是夏日大三角,这是天津四,这是牛郎星,这是织女星。”
看着久违的星空,忽然惊觉自己上一次仰望星空好像还没有上小学,当时父母上班忙,只好把我扔回乡下过暑假。
那时候可真开心,白天,有乡下的小伙伴陪我去捉鱼虾;晚上,有满天的小星星陪我“说话”。
我好奇地问群主:“为什么看星星要跑这么偏远的地方呢?”
“因为城里霓虹闪耀,形成了严重的光污染,所以就看不到这么美的星空了。”群主说。
啊,忽然特别心疼现在的小孩子,可能许多孩子都不曾有机会和小星星“说话”就长大了。
许多人认为,天文知识太深奥、也很遥远,与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此言差矣,在《24小时天文课》这本书中,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天文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书作者是法国的帕斯卡·德康,任职于巴黎天文台,他专注于天文观测及天体历算,擅长以通俗的语言做出专业的描述,为大众读者解释天文学的奥秘。
本书以24小时为线索,每一个小时都会遇到一个天文学的问题,而这些答案,星星们都知道。
1
恒星,其实并不永恒
万事万物都有寿命,恒星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看到的星光,有一些是几亿年前发出,而实际上,有些星星已经“寿终正寝”,因为距离实在是太遥远。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真相: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往往并非发生在今天。
一个距离我们几亿光年远的星星所发出的光,会在宇宙空间奔跑几亿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进入我们的眼睛里,这时,我们才看得到它。
而它发出那束光的时候,地球才刚刚苏醒,刚开始有生命的迹象,距离人类登场还早着呢,连两栖动物都还没进化出来。
恒星的“诞生”是由于星系中飘浮的气体尘埃形成球状凝结后,内部一旦触发热核反应,就会产生光能,于是,一颗恒星就这样诞生了。
然后,这颗恒星便会在浩瀚的宇宙中静静地发自己的光,恒星的一生都在: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但是,它的燃烧是需要“燃料”的,当燃料消耗殆尽时,它便会迎来最后的灿烂,或许是一场巨大的热核爆炸,以最绚烂的方式结束“安静”的一生。
恒星消亡之后,其产生的全部物质或许会变成其他性质的天体,如大名鼎鼎的黑洞。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地球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态度,如此浩渺无垠的宇宙,一定还存在着其他生命体,只是我们还没有探索到而已。
2
个性迥异的“星星”们
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天体的探索,后来慢慢形成完整的星图体系,西方有古希腊星图,东方有中国古代星图,这是人类历史上较完整的两大星图体系。
本书中说:“最早开始研究天文的是美索不达米亚的迦勒底人,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他们先是发现了17颗明亮的恒星,将其称为标准星,随后观测到的数量多达32颗。”
对此,我想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中国早在上古时代,就开始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并且都为它们取了名字。
但是,因为这些中国古代星图虽然经过不少科学家绘制保存,但终因中国复杂的历史原因,保存得并不完整,中国古代先人到底是如何观星的,还是个未解之谜。
所以,我的反对无效。
当然,完全不需要纠结到底是谁最先开始研究星星,或许,当地球上出现人类时,便已经意识到自己本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如今,天文学在这些古代先贤们创立的基础之上,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星体表面的具体情况,还能探测出它们的移动轨迹。
比如,我们每天清晨看到的启明星,它的移动轨迹就非常有意思。
启明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大行星之一的“金星”,它的绕日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而它非常“懒”,公转周期最长。
正因为它转得慢,所以,金星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116天。
而地球转得比较“勤快”,一天能与金星相遇两次say hello,清晨出现时,被我们称为“启明星”,晚上又会见到它,我们叫它“长庚星”。
人们很长一段时间以为这是两颗星,后来终于弄明白,原来都是“你”。
3
相爱相杀的一对
地球之所以能够有规律地自转,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完全是因为有一位好伙伴——月亮。
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球就像一个绕轴运动的大陀螺,只是中心的地轴受到了轻微的压力作用,便开始进行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带动地轴形成规律运动的,便是月球的引力作用。
若没有月球,地球便会变成一颗疯狂旋转的陀螺,生命也将因气候完全失常而停止繁衍生息,整个地球便如同进入“冰川时代”,陷入一片死寂。
不过,这样的情况还真的会发生。
据天文学家观测,月球正在慢慢远离地球,预计15亿年之后,地球将进入一个混乱的时期,那时候,昼夜长度有可能达到六个月之久。
其实,整个宇宙的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而且相互影响。
距离越近,相互影响就越大,月球在吸引着地球,地球也在吸引着月球。
那么,对于地球上的物体来说,既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又受地球向心力的影响,其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潮汐”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当地球面向月球的一端时,海水便会受月球引力的影响而“远离地球”,向月球方向靠近,形成潮汐。
有意思的是,当地球背对月球时,也会产生“潮汐”。原因是,当背对月球时,海水便会受到地球向心力的影响,同样会“远离地球”,产生与月球相反方向的“潮汐隆起”。
不得不说,“你们”可真是一对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啊!
4
写在最后
天文是一门令人着迷的科学,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奥难懂,在《24小时天文课》这本书中,我们还能了解到更多更有意思的天文常识。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若只剩下语数英和各种考级课外辅导,该多么无趣啊!
有机会带他们去看看星星吧,这件看上去很“无用”的事情,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同类书籍推荐阅读:
往期作品推荐阅读:
头条号|燕晓悦品读书
小红书|燕晓悦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