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历代名家画竹清赏)

2017-12-14 画非凡

好文推荐(点击标题阅读):

👉法国为什么没有剩女?值得女人一看

👉中国的五行,隐藏了什么秘密?

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

演奏:姚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82rs2xt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北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歌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便是借此典。


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文人骨髓。



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也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名家竹画大作。


任伯年《竹林七贤》


【竹画分类和起源】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四君子画中的竹画为墨竹画,是典型的文人画。

 

对于中国墨竹画的起源,一直没有定论。唐代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说:“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由此可见,在白居易以前,早就有竹画了。由于那时的竹画没有流传下来,故不知是设色还是墨竹。


【历代名家画竹】


五代


五代 徐熙 《雪竹图》上海博物馆藏


南唐 李坡 《风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坡五代南唐画家。坡,一作便,或作波,南昌(今属江西)人。善画竹,不以纤巧琐细见长,多放情任性,随意落笔,便有生意。与刘彦济、施璘、丁谦以墨竹而驰于五代。传世作品仅有《风竹图》。


两宋


文同——竹画一代宗师


北宋·文同 《墨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无心于功名,只是喜爱读书作画,尤其喜爱画墨竹。元丰初,61岁的文同被任命为湖州知府,没有到任就在陈州过世了,人称文湖州。


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又是诗文书画方面最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在一丈多长的绢上画设色偃竹送给苏轼。苏轼专门写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阐发文同的墨竹画理论,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论断。

 

文同《墨竹》


文同墨竹画,大大超过了前人,所谓“黄钟一震,瓦釜失声”。所画的竿、枝、叶、节,都很像真的竹子。尤其善于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正反浓淡错落有致。不仅如此,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竹节则是勾描渲染而成。


文同《竹石图》


由于文同画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湖州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赵孟頫、吴昌硕等。其中赵孟頫、吴昌硕是湖州本地人,文同、苏轼均在湖州当过知府,为此,以地名来称呼的画坛流派只有“湖州竹派”。

 

苏轼


苏轼 《枯木竹石图卷》


苏轼,也在湖州当过知府。他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所以他画得一手好竹,是“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


苏轼 《潇湘竹石图》


一次坐在公堂上,一时兴起,随手拿起毛笔蘸着朱墨,画了一幅朱竹。有人说:世间只有绿竹,哪来的朱竹?他便反问:人家都用黑墨画竹,世间哪有墨竹?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

 

苏轼《墨竹》


苏轼画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不像常人一节节地画竹竿。米芾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道:“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他针对当时只重形似轻神似的绘画倾向,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


赵昌


北宋·赵昌 《竹虫图》 


赵昌,北宋画家。工书法、绘画,擅画花果,兼工草虫。《竹虫图》以细腻的笔法和鲜丽的赋彩,写实地描绘出竹子以及周围的地瓜、鸡冠花、蝴蝶、蜻蜓、金钟儿、纺织娘等草虫。


梁楷



南宋·梁楷 《六祖斫竹图》


梁楷,南宋画家。《六祖伐竹图》 描绘了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南宗的开创者。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在砍伐枯竹。画面以寥寥几笔,勾画出六祖的生动神态,充分表现了慧能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这一身世特征。用笔刚劲老辣而又简括,气势非凡,是作者的“简笔”佳作。


元代


到了元代,画坛上文人墨戏成风,墨竹大家辈出,形成了中国墨竹画的顶盛期。赵孟頫、管道升、柯九思、吴镇、顾安、李息斋父子都是画墨竹的高手。


赵孟頫



元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作为一个全能的画家,人物、山水、花卉、竹石,无所不能,画马尤其有名。赵孟頫画墨竹,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所画竹石,虚实结合,相映成趣。


元 赵孟頫 《窠木竹石图》


赵孟頫提出“书画本同”,上接历代“书画同源”的传统,倡导“以书入画”,就是以书法性用笔来表现个人的性情;他又提出著名的“古意论”,其实质是重温晋唐意趣、开创时代新风的“借古开今”。


王蒙


元·王蒙 《竹石图》


王蒙,生年不详,字叔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


上图绘丛竹和坡石,竹子枝叶疏落,坡石皴笔短促而苍劲。疏竹布于左上方,坡石居下,中间的空白处以楷书诗题相连,起到了贯穿气息、参与构图的作用,体现出元代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倪瓒擅画山水、墨竹,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上图绘新竹一枝,疏朗多姿,斜伸贯穿整个画面,生动可爱。竹叶以秃笔浓墨画成,笔墨瘦劲苍健。淡墨写枝,笔力劲辣,偃仰有致。此画一改倪瓒画中贯有的疏冷、零落、静寂的风格,而具有欣欣向荣、清韵扑面的感觉。 文人画所强调的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此图为王蒙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件。


吴镇


元·吴镇 《墨竹谱》


吴镇,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擅画山水、墨竹。


《墨竹谱》共计二十四开,是吴镇画竹的代表作。每幅之中竹的姿态、欹正仰俯、阴阳向背皆有所不同,笔法简洁苍劲。在此选其中两幅,其一写新篁始出,旁衬粗竹劲干和润秀竹笋,笔墨浓淡有致,富有情致;其二为雪竹,不以墨彩渲染烘托,而直接以淡墨草写雪意,枝叶在雪中的掩映露藏、弯曲而又暗含张力的形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倪瓒


元·倪瓒 《竹枝图》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擅画山水、墨竹。


上图绘新竹一枝,疏朗多姿,斜伸贯穿整个画面,生动可爱。竹叶以秃笔浓墨画成,笔墨瘦劲苍健。淡墨写枝,笔力劲辣,偃仰有致。此画一改倪瓒画中贯有的疏冷、零落、静寂的风格,而具有欣欣向荣、清韵扑面的感觉。


赵雍


 元·赵雍 《青影红心图》 


赵雍,字仲穆,赵孟頫次子,书画继承家学,山水、花鸟、鞍马、人物、界画无所不能,尤以山水、鞍马画最为出色。


此幅画作以淡彩汁绿写兰竹,为元人兰竹画中所罕见。图中危石耸立,以中锋淡墨勾画轮廓,略加皴擦,石间生出一枝修竹,枝条如弯弓曲弧,竹叶纷披多姿。坡地丛生蕙兰,茎叶青翠穿插交错,一荑盛开五六朵白花,蕊心浅红点缀,清幽含芳。画家将书法笔意融入画里,反映出文人画的艺术趣味。竹干行笔如写篆书,竹叶如八字,而兰茎则蕴含行草笔意。


顾安


元·顾安 《风雨竹图》


顾安,元画家,字定之,号迂讷居士。顾安擅画墨竹,继承文同的传统,行笔谨严,遒劲挺秀,用墨润泽焕烂,画湖石带勾带染,得皱透之姿,自有一股萧疏清逸之气,自成一格。


《风雨竹图》为画家暮年墨竹名作,以浓淡墨笔画大叶竹两竿,枝干斜覆,竹叶下垂,表现了风雨中竹子的枝叶挂满雨水、纵横披离、摇曳多姿的自然形态。用笔潇洒苍润,墨气浓重,严谨自然,劲挺有骨,悉尽笔墨之能事,清润之气扑人眉睫。


元·顾安 《拳石新篁图》


此图写新竹几枝和荆棘一丛,竹瘦削挺拔,立于石旁,竹叶参差错落,以浓淡显出不同层次,线条锋锐有力,笔墨细腻,生意盎然。


元·顾安《 幽篁秀石图》


此图中湖石危立,玲珑剔透,石后丛竹林立,竹竿瘦劲,竹叶上仰,绰约多姿,更有稚笋数双,穿插丛竹间,一派春意盎然之景色。湖石带勾带染,造型隽美,富有立体感和装饰味。笔法道劲,浓淡相宜,为顾安墨竹画之代表作。 


元·顾安 《竹石图》 


此图中几竿修竹挺立,磐石苍翠点点。以淡墨写出竹竿,以浓墨撇写出竹叶。布局疏密有致、毫不紊乱,结构紧密严谨。几棵竹笋,顿挫扭旋,生机勃勃。此图浓淡相宜,层次井然,笔法细腻,清雅趣浓。


柯九思


元·柯九思 《横竿晴翠图》 


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柯九思的绘画以神似著称,擅画竹,并受赵孟頫影响,主张以书入画。


《横竿晴翠图》中竹枝一竿,取势自上倾下,又旋而翻上,用笔苍劲,除主干用墨稍淡外,枝叶皆以浓墨为之,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精神力量,实是作者寄情笔墨的用心之作。其艺术表现手法乃效拟宋人文同,而较之老辣,富有书法笔意。 


元·柯九思 《清閟阁墨竹图》


此图画竹两竿,依岩石挺拔而立,石旁缀以稚竹小草。竹叶以书法之撇笔法写之,墨色浓润,浓淡相间,沉着劲挺。画风从文同中变出,石用披麻长皴,圆劲浑厚,具有空间及体积感。画面清雅秀美,神足韵高,自有一股劲挺拔俗的清刚之气,在元代的画竹大家中自成一派。


明代

陈洪绶


明·陈洪绶 《竹石萱草图》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后自称老迟,又称悔迟、弗迟、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


上图采用不同的画法绘出湖石、萱草及秀竹。画家以枯笔勾石,加横皴竖苔,笔法写意凝重。萱草用双钩填色法绘写,设色妍丽,勾线细致精确。秀竹则纯以白描手法写出,线条流畅,圆润饱满,刻画入微,尽显挺拔之姿。三种画法相辅相成,天衣无缝,可见画家深厚的功力。 


陈栝


明·陈栝 《雪竹图》


陈栝 ,明代画家,善画花卉。


上图写雪竹,笔法与众不同,竹以双钩疾笔写出,点笔写出灌木,雪是用枯笔随意点垛,洋洋洒洒,笔法老辣,更见生趣。在历代雪竹作品中,独树一帜。


金浞


明·金浞 《双钩竹图》


金浞,生卒不详,明正统间人,字本清,号朽木居士,又号太瘦生。擅摹印篆,写竹石甚佳。


此图绘坡上石畔高挺两竿修竹,枝干挺劲,竹叶茂盛,向背俯仰交错,浓淡相映成趣。石隙、草坡,新篁丛生,呈雨后勃发之势。双钩线条细劲,填染色彩清雅,颇得修竹新篁的秀劲潇洒之韵。


吕端俊


明·吕瑞俊 《竹雀图》


吕端俊,明代画家,善画竹,传世作品有《竹雀图》轴。


图中画湖石、丛竹。竹竿粗壮挺拔,竹叶茂密成荫,一群麻雀,或飞,或栖,或鸣,或食,活动于丛竹中,为竹林静中增喧。画法严谨,形象生动。以墨色的浓淡变化,突出空间上的幽深感,意韵空朦。


孙克弘


明·孙克弘 《 殊竹图立轴》


孙克弘 ,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


历代以朱砂写竹的并不多见,孙克弘这幅竹画,在色彩对比和构图上都可说匠心独运。竹之妍艳与秀石之清冷沉郁形成对照。竹子色彩上浓淡、深浅的变化,在空间上产生一种幽深的意境,使画面在艳丽中又趋向沉静、稳重。


项元汴


明·项元汴 《仿苏轼寿星竹图》


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等,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上图中斜坡之上,两竿秀竹挺立于文石之后。文石用笔圆润琐碎,风格特异,浓墨点缀,苍劲秀峭。秀竹浓淡相携,意境古拙天真。


徐渭


明·徐渭 《菊竹图》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菊竹图》写菊花昂立,菊叶垂聚,花朵簇拥,生机勃勃。菊叶以大笔刷写,挥洒自如。旁依修竹,竹梢低垂,与菊花相呼应,饶有趣味。竹叶用笔潇洒。菊、竹下端衬以叶草,清姿逸态,淋漓尽致。笔墨干湿浓淡相宜相辅,一气呵成,韵味隽永。


明宣宗朱瞻基


明·朱瞻基《 武侯高卧图》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无不臻妙。尝作画赠重臣。传世人物作品有《武侯高卧图》。


此图绘诸葛亮敞胸露怀,头枕书匣,仰面躺在竹丛下,举止疏狂。当是诸葛亮出茅庐辅助刘备之前,隐居南阳躬耕自乐的形象。人物高卧狂放的情态,刻画得很生动,线条洗练。墨竹用笔潇洒,得元人意韵。朱瞻基30岁作此画赐给老臣陈暄,反映了明代前期,皇室对贤才的渴求心情。 


清代


石涛


清·石涛 《竹石菊图》


明末清初的石涛,原名朱若极,生于乱世,原是桂林晴靖王的子孙,出家为僧。


石涛画竹,笔意纵恣,脱尽窠臼,开墨竹写意画风气之先。画竹多用生宣纸,用笔奔放,水墨淋漓,浓淡干湿,千枝万叶,一气呵成,纵笔直写,略无滞塞人称“野战”。石涛天资极高,所画墨竹,不拘泥于形似,以势取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清·石涛《 笋竹图》


此画写二枝竹笋破土而出,而一旁的新篁已开始枝叶丛生。原济作画擅用墨法,此画之中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将地被的潮湿起伏、竹笋的新鲜蓬勃以及新篁的翠叶、细枝刻画得十分传神,写意手法高妙。


郑板桥


郑板桥《十笏茅斋竹石图》


扬州八怪,也都是墨竹画的行家里手。尤其是郑板桥,毕生精力专攻兰竹,功力之深,也非他人所能比及。由于他能时时由熟返生,具有艺术感悟的陌生化能力,故能在墨竹画方面永葆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数十年的墨竹画生生不息。


《清风疏竹图》


自石涛开创墨竹画的大写意画风后,郑燮又开创了小写意画风,他的墨竹画秀劲简远,透出一股清刚之气。


李方膺


清·李方膺 《潇湘风竹图》


李方膺,“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常喜欢描绘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颇难以表现出来的。


此画中画家大胆创造,写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拔修直。秃笔直扫,画竹叶扁方状成倾斜方向,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的狂肆,作者不但在描绘技法上显得“因难见巧”,而且显示出竹子不畏强风的精神,笔笔枝叶呈现出坚贞不屈的力量。下笔如风驰雨骤,正像是抒发画家胸中的怒气。李方膺由于仕途生活中得罪权贵,先后下狱罢官,但从不屈服苟且,这幅画可说是他心境的折射。


罗聘


清·罗聘 《竹石图》 


罗聘,清代画家,擅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笔情古逸,思致渊雅,自成风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此画中以浓淡二墨写竹竿枝叶,水墨撇脱,随意挥洒,以浓淡枯润的变化,尽现竹之风致意态,有云雾迷潆之感。画意空灵湿润。小溪之畔,怪石嶙峋,以干笔湿墨勾染点皴,色泽凝重,富有体积感。此画反映了作者驾御笔墨的高超水平,是不可多得的一幅写竹佳作。 


赵之琛


清·赵之琛 《双钩竹石图》


赵之琛,字次闲,号献父,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和书画家。


《双钩竹石图》写坡上新竹三竿,皆以双钩绘出,竹叶淡染汁绿,湖石玲珑瘦立,笔法峭劲,敷色清雅,布置奇险,是赵之琛晚年用意之作。 


近现代


蒲华


《朱竹》


蒲华,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自号“种竹道人”,画竹最为著名。他善于用水,笔意豪宕,随笔就势,肆意挥洒,神韵高妙。他的墨竹,一竿通天,叶若风雨,竹竿婉媚中见刚直,竹叶劲利中现柔和,刚柔相济,生机勃发,百年间无人可比,被誉为“蒲竹”。


吴昌硕


《风竹图》


竹是吴昌硕喜欢描绘的对象之一。他画竹主要用“金错刀法”,直落中锋,劲如刻铁,并且其竹叶的组合也并不求“个”、“介”,而是一挥而就。从吴昌硕竹画上,不难感觉到其作品气度在浑、风貌在拙、魂魄在雄,笔下豪迈跌宕、畅快淋漓。


《竹石图》


吴昌硕又强调金石入画,以篆书笔法写竹,功力极为深厚。


李苦禅


《竹雀图》


“画竹不可三炉香和打鼓架(即不可三笔平行而立或三笔交叉)画竹都是书法,竹干是隶书,竹枝是草书,竹叶是楷书……”


徐悲鸿



张大千


张大千 《修竹美人》


“竹法有双勾写意两种,双勾那就是用线条勾成轮廓,然后再填色,这是工笔画竹,必要充分了解竹的生长状态和结构,一笔不得苟且,这种可以叫作画竹。写意的竹,也要分层次,近的竹在前,要用浓墨,远的竹在后,要用淡墨,这才能够分得出前后、明暗的层次,增加韵味,可是有一点要记着,每一根竹是用浓墨,就全部用浓墨,用淡墨就全部用淡墨,绝不要在一笔上弄巧,兼有浓淡二色,反为不美。”


柳子谷


柳子谷《竹》


柳子谷,著名国画家,与徐悲鸿、张书旗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兼擅山水、人物、花卉,尤精兰竹 。


柳子谷画竹,潇洒出尘,萧萧有声。被誉为“竹圣”、“板桥第二”;从二十年代画竹,一直画到八十年代。六十年的创作,柳子谷视竹为品格的象征,并且将画竹当作一种人生境界去追求。


傅抱石 《竹林七贤图》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 


关山月《松瀑图》 


启功《美意延年迈劲松》 


黄秋园《松下观流》 


宋文治《万古长春图》 


吴冠中《高松》 


刘旦宅《听松图》 

优品推荐【滑动并点击标题进入】

👉好吃又不胖,英国酸奶夹心饼干

👉带走岁月的痕迹,只留天边的云彩!

👉2000年的古法秘方, 拯救您的头发

👉每天一勺: 补气养颜,乌发秀美!64 49247 64 31671 0 0 2699 0 0:00:18 0:00:11 0:00:07 6712 64 49247 64 31671 0 0 2473 0 0:00:19 0:00:12 0:00:07 6464g>

👉居家清洁神器...这把刀扫统统搞定

👉有这个浮雕地球仪,孩子们都爱学习

👉回味儿时,领略离不开的传统故事

👉儿童历史地理 | 2018日历 | 白话史记

👉儿童成语故事 | 南渡北归 | 思维导读

👉你的小黄牙有救了!每天牙齿都变白

👉止咳化痰,冬天再也不害怕感冒啦!

👉“黄金小米粥”,入秋后每天来一碗

👉只需一勺润燥清肠,喝出水润美人!

👉秋冬感冒鼻塞一吸就通!

👉人手一支的万用救颜神器,天使肌

👉小雪天,穿上这件高颜值内衣保暖

👉御寒暖袜,穿上冬天也能美丽十足!

👉锁温37℃的男士保暖裤,有型有料!

👉清香一室,心香千里

👉一泡就干净,朕以后再也不洗衣服了

👉你走之后,我再没吃过这千年古方

👉一天一杯,逼出体内湿气、寒气!

👉经历4320小时,180天的牟定腐乳

👉20斤送礼用的梨,才能熬出1斤膏

👉天然花水,补水神器 : 茉莉纯露

👉我的干燥皮肤救星,英国女王都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