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腔新论说青阳——2018年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纪实
2018年5月23日至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青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青阳县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文化厅非遗处、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青阳县政府、青阳县文广新局和全国各地艺术研究机构的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现场之一
23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新落成的青阳腔博物馆,并与青阳县有关领导及各界人士一同观看了青阳腔折子戏《贵妃醉酒》《出猎·回书》《窦娥冤·送饭》《拜月记》《百花赠剑》、岳西高腔《龙女小度》等剧目片段及新编青阳腔唱段《轻歌慢舞唱青阳》的现场演出。
23日下午、24日上午连续举行了两场研讨会,分别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春荣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主持。青阳县朱凤英副县长致欢迎词指出,这次会议是青阳腔传承与发展中神圣的历史时刻,是青阳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件大事。青阳县丰厚的文化土壤培育了青阳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湘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青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阳腔的保护与传承,使青阳腔从历史记忆走向舞台和群众生活。青阳腔博物馆的建设成为青阳腔传承与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县委、县政府将青阳腔博物馆与县文化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力求将青阳腔博物馆打造成青阳腔固态展示与活态展演的平台、全县文化展示的窗口、城市形象的名片。县委、县政府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在青阳腔队伍建设、精品创作和展示展演等方面久久为功,努力使青阳腔这一古老艺术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郑雷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致辞表示,青阳腔既是戏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代重要的非遗项目、传统戏曲艺术的珍贵遗存。深入发掘文献材料,解读已有历史文本,系统梳理青阳腔形成、发展、流播、演变的脉络,认真清理历史遗存,总结青阳腔传承现状,在保证其历史面貌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抓好青阳腔的当代发展,使之更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是戏曲研究者和非遗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26年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院、池州行署文化局、青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全国首届青阳腔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论文集《古腔新论》,为青阳腔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将继续与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研究院所、戏曲院团、非遗传承单位密切合作,将戏曲研究、传承、保护、发展的实践不断推向深入。
李春荣院长代表安徽省艺术研究院致辞表示,26年前召开的首届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盛况空前,在青阳腔发展史上留下很深的烙印。今天对戏曲的扶持力度加大,但戏曲的整体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在安徽本土戏曲研究上扩大视野,关注更多的省内剧种,与青阳县文化主管部门及省内外青阳腔研究专家建立长期联系,为青阳腔的研究、传承、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之二
研讨会在严肃而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与会专家围绕青阳腔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保护等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学术性、实践性并重的主张。著名戏曲作曲家徐代泉以为,青阳腔的记载首见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从明代嘉靖时起,弋阳腔流传到安徽的徽州和青阳两地,“错用乡语”,“改调歌之”,逐渐发展为徽州腔和青阳腔。根据徐渭《南词叙录》记载,青阳腔也受到余姚腔影响,流布池州府与太平府的大片地区。青阳腔的遗响及其滚调仍可在今存的岳西高腔、目连戏、傩戏、太湖曲子戏中找到,徽剧、黄梅戏、庐剧、目连戏等都曾吸收过高腔音乐,安徽今存的高腔就是流传到各地的青阳腔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形成的。安徽戏曲音乐大致可分为长江音乐文化和淮河音乐文化两部分,自古以来,水路即戏路,由江淮流域孕育、发展、传播的戏曲音乐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自明以来,安徽长江流域的声腔有青阳腔(弋阳腔流变的各种声腔)、老徽调(二黄、西皮、吹腔、拨子、徽昆等)、打锣腔(黄梅戏、花鼓戏、文南词等);安徽淮河流域的戏曲声腔有梆子腔(豫剧之流变)、拉魂腔(泗州戏)、坠子、淮北花鼓、曲子(曲剧)、清音、二夹弦等。长江流域的声腔旋律古朴,委婉曲折,以五声音调为主要框架;淮河流域的声腔铿锵有力,粗犷豪放,以七声音调为主,显现中原音乐的特点。明代嘉靖以来,青阳腔主要在长江流域传播,对后起的安徽地方戏产生过极大影响,音乐、剧本乃至表演形式都被黄梅戏、庐剧、徽剧等地方戏所吸收,导致这些地方戏声腔在音乐体制、声腔曲牌、演唱形式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变化,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也对表演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研讨会现场之三
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卢川说,江西青阳腔是江西地方戏曲中极其重要的一支,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少老专家作过专门的调研,相关情况在《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都有反映。江西与安徽一江之隔,文化交流很多。赣剧是江西最重要的剧种之一,而青阳腔则是赣剧声腔重要的组成部分,江西赣剧院新创剧目往往以青阳腔为主。赣剧下一步将几十年积累青阳腔的整理。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除参加了十大集成文艺志书的编纂外,还在老所长的带领下,对江西遗存的青阳腔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工作,从都昌、湖口、彭泽等地老艺人手中征集到许多江西青阳腔传统剧目的抄本,现已整理完毕,总计96万字,准备争取国家资助予以出版。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超提出,要传承和发展青阳腔,主导者是政府,作为青阳腔发源地的青阳县政府更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青阳县应围绕青阳腔,结合当地旅游业,着力打造地方文化名片。这个文化名片包括:一个剧种——青阳腔,一个博物馆——青阳腔博物馆,一个剧团——青阳腔剧团,一台戏——汇集青阳腔精华的文艺演出,一个角——深受百姓喜爱的青阳腔名角。青阳腔传承和发展的推动者是研究者,研究者要挖掘青阳腔的艺术之美,在从创作到欣赏的系列环节中充分将之展现出来。青阳腔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力量是观众,应立足青阳当地来培养观众,一是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年轻观众,二是充分利用青阳腔博物馆吸引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体验青阳腔的化装、服饰、身段、唱腔等,达到宣传普及青阳腔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数字化新媒体也是宣传推广青阳腔必不可少的手段。
研讨会现场之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文峰回忆说,他作为戏研所研究人员、戏曲志编辑部工作人员先后参加了1992年在安徽青阳、2010年在江西九江分别召开的两次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见证了老一辈戏曲工作者为青阳腔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青阳腔继承弋阳腔,承前启后,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滚调突破曲牌体的限制,使演唱曲辞走向通俗化,在戏曲音乐和文学上都有突出贡献,与北方的梆子腔一道成为戏曲从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桥梁,开启了中国传统戏曲由古典向近代的转变之路。按照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非遗项目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并非固化僵死一成不变。因此青阳腔的保护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艺术保护,必须建立专业剧团,否则这一古老声腔很容易衰落和消亡。二是文化传承,要使青阳腔满足基层群众欣赏的需要,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青阳腔取代弋阳腔和迅速消亡的历史经验,从理论方面加以总结,为当代戏曲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研讨会现场之五
著名徽剧表演艺术家、原安徽省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说,他在1978年安徽省徽剧团恢复后调入,开始接触青阳腔。青阳腔是徽剧的代表性声腔,音乐的穿透力强,青阳腔音乐出来以后,是任何旋律都压不住的。青阳腔要传承,就得有专业剧团。但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状况下,只能从实际出发,专业、业余两下锅,先做出成绩,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然后顺理成章建立专业剧团。青阳腔传承保护中有几点必须注意,第一,首先要继承,不要让青阳腔仅仅停留在课本和博物馆里,而要让它活在舞台上。第二,音乐工作者的创新工作特别重要,现在青阳腔的舞台呈现是众多前辈音乐工作者如沈执、陆小秋、王锦琦、赵荫湖、江金顺等辛勤劳动的成果,必须加以尊重。第三,需要青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地方领导的支持,一切都是空的。
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徽京剧院著名演员董成表示,青阳腔的传承保护工作正在从理论过渡到实践,进入实践阶段以后,安徽的戏曲人都有义不容辞的帮扶之责。
与会代表参观青阳腔博物馆之一
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著名剧作家王长安在发言中强调,青阳腔引发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品格并使之最后完成,它使戏曲从小众形态走向大众形态,显示出广场文化本质。青阳腔剧目选材生活化,形制小型化,剧名通俗化,善于改变融通,在表演上也多有拓展,引入武功、杂技技艺等,丰富了表演内容和各种身段。
与会代表参观青阳腔博物馆之二
岳西高腔研究专家汪同元指出,岳西高腔是青阳腔的支派,以传统方式保留下来,有必要对之进行全面保护、活态传承。研究岳西高腔必须研究民俗,民间灯会中唱高腔,唱吉祥词,都是青阳腔的遗存。岳西高腔在传承中注意充分保护老艺人的积极性,发动他们成立了十三个民间剧社。岳西高腔中明代传奇剧目多,清代剧目少,剧目移植过程中地方文人深层介入,目前已将搜集到的演出剧本作了初步的汇编影印。从这些剧本中可以看出,高腔体系剧目往往在字旁标腔点板,这成为高腔剧目重要的识别标志。
与会代表参观青阳腔博物馆之三
中国文化报驻安徽记者站原站长乔国良说,戏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观众互动,当年青阳腔以通俗化的方式积极争取观众,活跃程度超过了昆曲,这部分历史对于当今戏曲改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青阳腔需要更科学的定位,今天如何传承仍是个问题,要建立专业剧团困难较大,资金还在其次,观众的培养、剧目的建设、传承人的培养是更大的问题。可以从进校园做起,在学校建立孩子剧团。但无论怎么做,都需要有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行。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吴新苗说,从历史、地域、当代艺术实践等方方面面都能看到青阳腔巨大的影响力,这正是其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的体现。明末清初大量戏曲选本中,有很大比例的青阳腔剧目。将明末青阳腔剧本和现在一些高腔同名剧本进行比勘,可以发现还活跃在当代舞台上的高腔,如岳西高腔、湖南湘剧高腔和川剧高腔等,与青阳腔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这些与青阳腔一脉相承的剧目在明代就已经与昆曲同名剧目在情节结构、文辞表达、审美内涵上迥然异趣,表现出浓郁的民间戏曲风格。众所周知,高腔在清代的流行地域很广,它沿袭自青阳腔的民间品格和通俗艺术审美特征对雍正以后大规模兴起的花部诸腔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被称为晚明“时尚”的青阳腔及其支流清代各地高腔,是明清之际戏曲文化史发展嬗变的重要环节。因为记载青阳腔的文献集中于明代后期,清代高腔又常被界定为弋阳腔的变称,所以青阳腔的历史功绩被长期遮盖。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研究不足。因此,加大对青阳腔及其支流高腔的研究刻不容缓。建议安徽省艺术研究院成立一个青阳腔(高腔)研究中心,整合各地高腔文献和艺术资源,组织经常性的研讨活动,在更大的格局中推动青阳腔(高腔)的研究。在具体保护策略方面,基于目前青阳县没有职业剧团,没有成型的完整剧目,建议先保护,再发展,先把青阳腔(高腔)传统剧目恢复起来。此外还应注重青阳腔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历史上青阳腔也是与九华山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青阳腔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生态的重建和利用。
博物馆里的青阳腔演出之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包澄洁表示,青阳腔博物馆的建立是当代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显示了青阳县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中国戏曲志·安徽卷》涉及徽剧音乐时没有提到青阳腔,但在后面解释说:“今徽剧中的高腔有两种,一种为传统高腔,……与岳西高腔、皖南目连戏高腔十分相近。……另一种高腔为青阳腔。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成立后,对岳西高腔、皖南目连戏高腔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两者腔型同出一辙,认定是青阳腔遗响,该腔在音乐、剧目上都与徽戏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故将它们吸收进来,定名为青阳腔。”徽剧音乐条目中有青阳腔又称高腔的一段曲谱,是沈执、王锦琦、陆小秋编曲,秦彩萍演唱的《贵妃醉酒》〔红衲袄〕,曲谱上注明仍保持着徒歌帮腔的演唱形式,这是发掘整理恢复传统的一种再创造,但此青阳腔恐怕已不是彼青阳腔了。从资料中看,实际上的青阳腔存在于青阳杜村地方用青阳语音演唱的高腔目连戏中,这是与九华山大法会及当地民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演剧形式,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要保护青阳腔,就要保护杜村的文化生态和经久不衰的目连戏,因为这是青阳腔存在的基础。另外,围绕青阳腔产生的“鼻祖”说、“活化石”论均不可取,容易产生误导作用,有违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必须慎用。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顾问、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在提交给大会的书面发言中指出,明代将近三百年的戏曲中,最主要的是昆山腔和青阳腔,赵景深先生以为明代青阳腔完全可以与昆山腔相抗衡,班友书先生则提出,赣东北、鄂东、皖西南这一三省交界地区的地方花鼓小戏,从剧本到声腔几乎无一例外都受过青阳腔的哺育。黄梅戏中有不少来自青阳腔(高腔、岳西高腔)的剧目,如《天仙配》《罗帕记》《春香闹学》《葵花井》等。而来自高腔(青阳腔、岳西高腔)的仙腔、阴司腔等腔调则在长期与黄梅戏彩腔(又名打采调或花腔)同台演唱的过程中,形成了色彩相近的“姊妹腔”,特色鲜明,优美抒情,富于创新性。
博物馆里的青阳腔演出之二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春荣指出,在理论层面上,历次青阳腔研讨会确立了几个主题,即青阳腔的历史研究、艺术研究和现状研究,基本建立起了青阳腔的研究框架。在实践层面上,要传承发展青阳腔,一是要培养建设一支本土为主的青阳腔队伍,包括表演人才、音乐创作人才、研究人才,以及观众等。二是要有展示平台,首先是传承中心、博物馆,其次是搭建青阳腔演出平台,定期举办青阳腔艺术节或青阳腔汇演活动,再次是打造青阳腔论坛。三是要有扶持,首先依赖政策,其次依靠资金,还要善于搭便车,争取各种资助。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说,青阳腔上承南戏,下启高腔,并渗透在徽剧、黄梅戏、庐剧等诸多地方剧种声腔之中,在中国戏曲声腔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明初四大声腔中的昆山腔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偏爱,无论音乐还是文辞都沿着雅驯的道路向前发展;弋阳腔及后来的青阳腔,音乐不被管弦,一唱众和,文辞通俗,深受民间观众喜爱,这种雅俗音乐风格的分化对后世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青阳腔中发展完善起来的“滚调”打破了曲牌体音乐严格的程式束缚,为音乐和表演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为后来戏曲音乐体板腔体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经验。虽然作为独立剧种的青阳腔如今已经在戏曲舞台上消失,但是江西湖口、安徽岳西等地的高腔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青阳腔的嫡传血脉。现在青阳腔的故乡建立了规模宏大的青阳腔博物馆,这一举动对青阳腔的非遗保护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希望青阳县政府以此为起点,重点培养青阳腔传承人才梯队,努力挖掘、编创青阳腔剧目,最大程度争取成立青阳腔专业剧团,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推进青阳腔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
与会代表在青阳腔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远从戏曲史和戏曲文献角度提出对青阳腔研究的见解,他说,青阳腔是明代影响较大的一个戏曲种类,目前青阳腔研究中涉及的相关史料记载多为明代文献,如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王骥德《曲律》、龙膺《纶隐文集》等,这些文献的作者都不是安徽青阳人,可知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已经流播到全国各地,所至之处,人们以其所出的地域来命名和称呼这种腔调。目前挖掘出的青阳腔文献资料中还很少有青阳县乃至安徽省的相关记载,连青阳县嘉靖、万历时期民俗演艺活动的文献记载都甚为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阳腔研究的深入。由于记载贫乏,学界转而寻求明代书商刊刻的戏曲选,将之当作青阳腔研究的重要材料。不过这些材料在利用时需要仔细辨别,不能仅根据书名或其他相关字眼进行割裂式解读或选择性使用。但仅从摘选的剧作曲文很难进行声腔归属的考索,这就形成当代青阳腔研究的困境。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青阳腔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解读和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厘清与青阳腔有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作出不懈的努力。现时传承保护青阳腔的努力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排演一台或全本的青阳腔传统经典剧目以提振青阳腔在当代的影响,二是提升青阳腔博物馆的定位和质量。
青阳县文广新局罗小磊局长在总结发言中感谢了大家的热情付出,他表示,博物馆的建立和研讨会的召开给了青阳县文化主管部门以信心、力量、资源和勇气,让具体从事青阳腔传承保护工作者坚信,这项工作是有责任、有意义、有价值、有前途的事。会后青阳方面将利用研讨会成果,更多更深入地寻求帮助、关心和支持,沿着会议指明的方向努力前行,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为青阳腔的未来发展创造希望。
供图:罗小磊、李志远
编校:颜之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