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是看两会 | 今年两会 “委员通道”首次开启,这次很特别,很提气!

来自专辑
国是看两会

委员声音



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王辰、王阶、杨长风、刘伟、杨振斌、达久木甲等接受媒体采访。


今年的“委员通道”很特别:采访形式改为网络视频采访,采访时间也大大缩减。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回答问题,记者们则保持社交距离,在梅地亚多功能厅提问。


“委员通道”上的金句,也让我们听着“很提气”!


王辰:搞好医学教育要“灿烂其职业前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委员通道”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后要痛定思痛,更好地完备完善公共卫生体制。


首先要搞好医学教育,要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而且要有良好的教育体制来培养,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 


其次是医学研究。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核心是医学。医学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经济发展,也直接关乎社会安全。


王辰说,“医”和“防”两条线,过去是专业体制的特点。今后要注意促进医防融合,只有医防融合起来,才能更有力地应对重大挑战,发挥其作用。


王阶: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中国还有传统中医药


“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中国还有传统的中医药。”


谈及中医药抗疫的经验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在“委员通道”上表示,在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利用自身体系的病因病基,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医制宜”,给患者短时间内诊疗、处方、用药、见效的提案,让病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托付、医生的技能和传统的魅力。 

他回忆,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金银潭医院情况较严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疗队驰援武汉,进驻该院南医区,这里就诊的患者都是已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且病情较重。在医疗队进入时,很多病人对于中医药是否有用心存疑虑。 

“中医药的确切疗效,让家属从质疑到折服。”王阶说,专家们根据一线抗疫经验及调研情况,写成中医抗疫方案,该方案进入中国新冠肺炎防控的中医内容,是中医抗疫和中国抗疫的学术亮点。 


杨长风:北斗全球星座布局将圆满完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委员通道”表示,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计划6月份择机发射,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国家使用北斗系统。 

杨长风说,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收官之年,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经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6月份择机发射,届时北斗全球星座的布局将圆满完成。 

北斗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最复杂的巨型航天系统。


北斗系统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40年的发展路程。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用两年时间,实现了高密度发射组网,连战连捷,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奇迹,被称为“中国速度”。 


“北斗系统还集导航定位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定位、地基增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实时的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导航定位增强服务能力,更提供了‘中国精度’。”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已经在交通运输、农业渔业、减灾救灾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杨长风称,据统计,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已有超70%提供北斗服务。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北斗发展成果。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


刘伟:港珠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梦想已经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在“委员通道”上说,人工智能今天已经定义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一小时生活圈”的梦想已经通过智能化轨道交通实现。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您早上可以在珠海喝早茶,上午到一百多公里的佛山工厂验货,中午可以在广州品着粤菜,招待客人,下午可以回深圳办公室办公,晚上还可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边接待国际客人。”


“大家不能想象,在20年前,中国地铁行业一个车站屏蔽门的控制器都需要进口,今天全球首个智慧的智能车站已经在广州正式上线,这个系统90%都是国产化的,我们只通过短短20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00年的技术实践。”


杨振斌 :就业虽有压力,山花终将烂漫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在“委员通道”上,寄语疫情下的大学生:


“我觉得一个人能不能称为人才,最终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贡献大就是大人才,贡献小就是小人才,没有贡献,你再聪明恐怕也不能称为人才。”


杨振斌说,越是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大的岗位,越是有价值的岗位,越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越是我们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


他说,今年虽然就业有一定的压力,但疫情终将过去,山花终将烂漫。


达久木甲:凉山如期脱贫有底气


随着中国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至新家,凉山脱贫任务又啃下了一块“硬骨头”。今年凉山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信心和力量源自何处?


全国政协常委、四川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在 “委员通道”上,用三句话谈出了凉山如期脱贫的“底气”。


第一句,脱贫攻坚有多难,扶贫干部有多拼。达久木甲称,在凉山,活跃着一支天天走村入户,“狗见了都不咬”的扶贫干部队伍。五年来,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151名干部负伤,有23名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二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凉山州金阳县布拖村集中安置点,马哈木日卓老人6岁的小孙女说:“家里的萤火虫飞走了,以前没有灯变成了灯芯向下的电灯,有了电,奶奶能看有人的戏匣子了。”在达久木甲看来,灯意味着光明和希望,它给了山区人民群众前行的力量。


第三句,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达久木甲表示,64年前,凉山实行民族改革,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打赢脱贫攻坚战,说到底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


(中新社通稿,记者:夏宾、郭超凯)


推荐阅读

国是看两会 | 疫情冲击下,中国今年经济发展年度目标怎么定?


国是看两会 | 关于新基建,两会代表们都谈了些啥?


国是看两会 | 代表委员热议: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如何“化危为机”?



编辑:薄冰

编:赵建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