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双叒入选了!集团公司再次获评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每日学党史(47)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

1992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文件指出,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前全党的战略任务。


喜讯

近日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津人社办函(2021)253号文件通知

中铁十八局集团复杂隧道创新团队

成功入选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

这是继2016年TBM创新团队

2018年沉管隧道创新团队后

集团公司再次斩获省部级专家团队荣誉

同时,这也是

国内首支集海底隧道、管幕、冷冻技术为一体的

复杂隧道专业化创新团队


中铁十八局集团复杂隧道创新团队

为何能在众多创新团队中脱颖而出

它高效率创新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来带您

一探究竟

中铁十八局集团复杂隧道创新团队

该团队核心成员共10人,牵头人为中国铁建专家兼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项目经理潘建立,该团队先后参建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在海底隧道、管幕、冷冻等施工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水平。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该团队还组织完成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设与运营成套技术》《海底隧道超浅埋大断面富水全强风化围岩新双侧壁工法施工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等10余项课题,经技术鉴定,多项科技成果均达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该团队发明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及管幕施工工艺”荣获国家专利银奖这是中国铁建首次获得国家专利银奖,该技术突破了管幕法施工的技术瓶颈,填补国内外曲线管幕施工技术的空白。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获科技进步奖10项、专利93项,省部级优秀工法24项、国家级工法1项,优秀论文62篇,SCI论文6篇、EI论文4篇。编写的《顶管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DB42/T 1343-2018获湖北省地方标准参与编撰《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技术丛书》《拱北隧道关键技术与创新》著作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为国家复杂隧道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集团公司在海底隧道、管幕、冷冻等领域打造了核心竞争力。


一个团队的成功

绝非偶然

靠的是每一名成员的

点滴付出

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揭秘

复杂隧道创新团队

十位“大师”的

“创业”故事

 创新团队的带头人 

潘建立

潘建立,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注册一级建造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5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厦门市劳动模范”、2010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11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先后参与了南昆铁路、内昆铁路、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复杂隧道专业化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潘建立无论是在团队的组建、磨合,还是人才的培养、分工,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技术创新方面,他更是发挥了带头人的榜样作用,先后攻克了翔安隧道浅滩段透水砂层、风化深槽全断面帷幕注浆、陆域段全强风化土层段长距离CRD、双侧壁施工;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临海软弱地质条件下长距离空间曲线顶管管幕建造、顶管管幕建造专用成套设备,顶管机接收技术及装置、顶管施工泥浆体系、试验对比获得曲线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周围土压力分布、管节应力分布规律以及管幕群管顶进对土体的扰动规律,创新了冻结方式、提出了冻胀-融沉控制方法;采用离心机非停机分块排液开挖方式,模拟顶管、冻结后的开挖工况,掌握地层和建筑物变形的基本规律,优化了隧道暗挖方案;研发了临海大断面隧道防排水变形缝新型可排导止水带等20多项技术难题。先后获得中国铁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首届“永远的铁道兵杯”十大楷模,带领的拱北隧道项目部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工人先锋号”、交通运输部“平安工地”示范项目、中铁建劳动竞赛“先进集体”,2015、2017年两次获得天津市“工人先锋号”。主持重大课题2项,获国家专利银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股份公司特等奖2项;其中国家级优秀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7项,授权专利17项,发明专利4项。多年来,发表论文19篇,参编著作2部,参编地方标准1项。

作为目前国内第一支专业化的集海底隧道、管幕、冷冻等的复杂隧道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他深知肩上的重担和责任,为了取得新的突破,深入开展“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秉承“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着力进行人才培养,形成“老、中、青”团队人才阶梯化和培养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为迈向更广、更宽的领域而不断奋进。


  技术方案的总参谋  

张斌梁

张斌梁,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詹天佑中国铁建专项基金奖人才奖获得者,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地下工程装备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科技专家库专家,《路基工程》杂志编委;获1997年铁道部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部南昆铁路建设立功奖章,2004年天津市总工会“十五”立功先进个人,2009年中铁建施工会战先进个人,2015年中国铁建詹天佑人才奖。

先后参与了大秦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福宁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铜黄高速公路、天津市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等大型工程建设,以及高黎贡山隧道等国家重难点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审定、优化和技术攻关工作。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复杂隧道科技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张斌梁长期从事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科技攻关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全面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践行科技兴企的方针,运用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为施工现场提供技术服务,多次填补了中国铁建和集团公司的技术空白。天津海河沉管隧道是中国铁建系统首次应用沉管法施工的隧道工程,他受命带领技术组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完成了沉管法成套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施工期间,他所带领的集团公司技术团队通过考察学习、技术交流、工艺试验、研讨总结等方式,做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攻克了复杂建设条件下长距离大直径曲线管幕设计与施工、沿隧道管幕环形冻结止水、海陆相互地层超大断面隧道多分部开挖等“三大核心技术”,首次提出曲线管幕采用“曲线直顶”和“三线控制法:减速线(DL)、破墙线(BL)、顶进终止线(SL)”,设置顶管机接收专用仓,保障了顶管的顺利接收,对复杂隧道施工技术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积极参与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得以在郑万高铁、张吉怀高铁、玉磨铁路等隧道工程得到推广应用。个人先后获得第20届中国专利银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铁建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


  谋篇布局的掌舵人  

史鹏飞

史鹏飞,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一级建造师(铁路、公路、市政、房建、水利专业),一级造价工程师,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多次被公司评为技术带头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获2014年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14年股份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15年中施企协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15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集团公司第五届科技创新大会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现任中铁十八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专家。

先后参与了兰化循环水工程、引额济克工程、石家庄国贸二期工程、聊馆高速公路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工程、青藏铁路工程、湟倒一级公路、阜周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灵江特大桥的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一公司总工程师,史鹏飞带领该公司广大技术干部狠抓安全质量、开展科技创新,在铁路预制梁施工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造诣,组织技术骨干编写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型简支梁施工技术》获得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多年来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斩获多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工法4项,取得专利10项,发表论文多篇,参编专著1部。


  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叶小兵

叶小兵,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被厦门市重点办、市人事局、市总工会授予“2005-2008年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工作者”;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地铁3号线项目经理。

先后参与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厦门同集路市政公路改造工程、厦门地铁3号线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作为复杂隧道科技创新团队的技术骨干,叶小兵殚心竭力,集思广益,成功攻克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多项施工技术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撰写工法6项,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5项;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国家专利银奖1项;发表论文多篇。

  精益求精的实干家  

高海东

高海东,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一级建造师(市政、公路、水利),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海底隧道项目经理、集团公司专家。荣获集团公司第八届技术带头人、第五届科技创新大会优秀创新能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成立了“高海东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了集团公司“首届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海底隧道、管幕、冷冻等施工领域具有一定造诣,是国内海底隧道和管幕施工专家。

先后参建了云南大理、河南漯平、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复杂隧道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技术研发者,高海东始终坚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先后创新提出了“全孔一次快速注浆施工技术”实现了“钻注分离、全孔一次、精准注浆”,并成功研发了《临海复杂环境条件下城市海底隧道多类型地层注浆综合施工技术》,覆盖了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能遇到的“九种”注浆技术,推动了海底隧道的建造技术的发展,同时注浆技术的提升,大幅度降低了隧道渗水量,减少了营运管养的压力。在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创新提出了多项重大设计变更,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如: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工程中兴湖路段300米明挖段优化为“160米双连拱暗挖+140米明挖的组合方案”,节约工期、降本增效成绩显著。并且依托“高海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导师带徒”为主要载体,实现“双轮驱动”,培养创新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参建的胶州湾海底隧道荣获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拱北隧道和海沧海底隧道项目中主持了大量的科研课题研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省部级工法14项;获专利26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20篇,EI论文2篇;获得全国建设工程优秀QC小组二等奖1项,河北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项。《大断面城市海域隧道BIM技术应用》获得2020年天津市建筑业协会BIM大赛一等奖,获202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BIM大赛一等奖。



  隧道施工的多面手  

李刚

李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荣获集团公司科技拔尖人才、科技带头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铁十八局一公司“建设功臣”、多次荣获公司“先进个人”,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海底隧道项目总工程师、集团公司专家。

先后参建了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地铁3号线、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多年来,李刚在海底隧道钻爆法开挖、控爆,城市超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开挖、顶管管幕冻结工程等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曾参建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荣获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工法5项,获专利30余项,发明专利12项,国家发明专利银奖1项、股份公司发明专利金奖1项;发表论文7篇;参编著作1部;《大断面城市海域隧道BIM技术应用》获得2020年天津市建筑业协会BIM大赛一等奖,获202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BIM大赛一等奖。


  勤于钻研的践行者  

刘应亮

刘应亮,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第五届科技创新大会优秀创新能手、港珠澳大桥建设劳动竞赛“示范员工”、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工程管理部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专家。

先后参建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海沧大桥西引道、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从业以来,刘应亮参与了翔安隧道浅滩段透水砂层、风化深槽全断面帷幕注浆、陆域段全强风化土层段长距离CRD、双侧壁施工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临海软弱地质条件下长距离空间曲线顶管管幕建造等成套技术研究,并指导后期专利、工法、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成果总结工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荣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16项;获专利26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12篇;获全国建设工程优秀QC小组二等奖1项,河北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项。


  科研成果的总结人  

郭彦兵

郭彦兵,中共党员,工程师,荣获一公司2017年“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017-2018年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集团公司“第十届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019年一公司工会“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19年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铁建专利高级人才培训班”结业答辩优秀小组、2020年《施工技术》杂志社“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海底隧道项目副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建设学术委员会青年专家。

先后参建了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海沧海底隧道-双连拱变截面换装衬砌台车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复杂隧道创新团队的青年力量,郭彦兵主要负责技术方案编制与技术成果总结工作,包括工法、专利、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成果编制与申报工作,同时参与了海底隧道注浆技术、施工工艺工法、大断面“非常规”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指导现场施工技术。获省部级工法5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3项,取得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发表论文8篇,EI论文1篇;参与撰写《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工程施工关键技术》丛书1部;撰写QC成果1项,获得集团公司优秀QC成果二等奖,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协会2020年优秀QC成果三等奖;《大断面城市海域隧道BIM技术应用》获得2020年天津市建筑业协会BIM大赛一等奖,获202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BIM大赛一等奖。


  扎根一线的执行者  

高鹏

高鹏,工程师,荣获集团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工程技术主管。

先后参建了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

作为复杂隧道创新团队的青年力量,高鹏主要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方案的落实,现场试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获专利2项,股份公司优秀工法1项,集团公司优秀工法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EI论文一篇。


  科技创新的指导员  

赵涛

赵涛,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公路、市政、房建、水利专业),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先后获得股份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集团公司第五届科技创新大会“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公司第四届科技创新大会“学术带头人”,集团公司“第十届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现任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经理。

先后参建了甬台温铁路、邯济铁路、谗柳高速、山临高速等多项国家及省级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多年以来,赵涛始终坚持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并潜心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在课题选择、经费支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多方面为复杂隧道技术创新保驾护航,善于钻研,积极总结,为现场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工法4项,取得专利12项,参编专著1部,参编标准2部,发表论文多篇;负责该公司科技管理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公司通过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15年获得中施企协科技创新先进企业,2017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8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标准化贯标认证。主持编写了“企业工法科技成果及优秀论文精选”,为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131”创新型人才工程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由天津市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

和市教委组织开展

天津市10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

从2014年开始

天津市以3年为一个周期

旨在利用10年时间培养

造就一批

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专业技术骨干

建设一批

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编辑:吴东

责编:曾凡泓

来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

审核:李慧楠、王飞辉、彭琦、黄楷、吴东

主办:中铁十八局集团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近期热文,欢迎回顾!👇👇👇

 中铁十八局集团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3.18亿!中铁十八局集团中标莘县新城康养休闲中心建设项目

 e周关注(2021.5.9-5.15)

• 闫广天在上海开展系列商务活动

 麟法高速公路3标野河山隧道正式进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