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持有双牌照的百行征信,如何看待个人征信与数字普惠金融?

百行征信 源点credit 2022-03-29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网站发布公告,公示完成对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百行征信”)的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



至此,百行征信是唯一一家持有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业务双牌照的市场化征信机构。为何百行征信会首当其冲?


或许,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中能找到答案~


源点注:本文为百行征信投稿,者:朱焕启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感谢授权

助力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主要方向。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时代背景下,百行征信将严守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生命线,迅速响应多元化、精细化的数字信贷需求,全面提升数据能力、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和整体对外服务能力,助力金融服务触达更多普惠客群,倡导“普”,降低信贷成本及融资门槛,助推“惠”,为经济金融市场增活力、强韧性、稳发展、促改革保驾护航。


疫情倒逼服务数字普惠的市场化个人征信提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00余万户小微企业及8000余万户个体工商户,该群体商业银行贷款覆盖率约20%,与欧美30%以上的覆盖率还有差距,融资贵等问题仍存在,“普+惠”的金融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融资渠道方面,小微企业除债券融资外也可以进行抵押融资、供应链金融以及信用贷款等,普惠企业多为“轻资产”的网店、微商等,既缺少充分的抵押物也难以成为大企业供应链上的一环,信用贷款成为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6月1日,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挖掘整合银行内部小微企业客户信用信息,加强与征信、税务等外部信用信息平台的对接,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实践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估主要关注企业经营数据、补充数据以及小微企业主的个人征信数据等。小微企业普遍缺少“三表”,数据准确性和业务连续性有待提高,本质上以个人经营为主,因此,普惠信贷一般需要依靠个人征信深入挖掘个人信用数据及可信合规补充数据,全面评估“长尾”人群及小微企业主的信用价值,简言之,个人征信能够夯实信贷风控的数据基石,助力普惠信贷的有效落地。

图表 1 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主个人信用之间的关系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普惠金融及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将近三个月的停工停产对其经营影响严重,线上融资需求明显增加。招商银行调研数据(受访企业90.4%为小微企业)显示,24.7%的样本企业受疫情严重冲击,陷入经营困境的达到16.9%;有专家指出,数字普惠金融贷款量每增长1%,疫情冲击可降低约3%。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流量较2019年底增长超过50%,个别地区增长达70%,智慧零售、在线教育等互联网新业态及零接触金融服务迎来发展新契机。银保监会网站金融许可证信息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近900家银行支行或营业所终止营业。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提升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跨渠道、跨系统、实时、智能对接各类融资需求,提升客户黏性,这对征信服务的时效性及丰富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和地方多次要求加强对困难群体及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推出近百项政策措施。国务院多次再次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多渠道融资,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人民银行要求“保存量、扩增量、降成本”,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强调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2021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6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落实有关指示精神。

金融机构贯彻落实政策要求,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可持续的线上融资。百行征信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的四川省“天府信用通”平台快速响应,开通了“抗疫贷”绿色通道,无缝衔接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0年5月末,促成融资对接8820笔,共计726.16亿元,惠及6193家企业。“抗疫贷”绿色通道实现融资对接951笔,金额65.99亿元,惠及726家企业。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同时,随着年轻一代信贷习惯、消费习惯的网络化发展,金融服务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成为重要趋势,线上线下数字化协同运营需求迫切,普惠客群的线上融资将进一步增加,面对“短、小、频、急”的信贷需求,敏捷多元、场景嵌入的市场化个人征信将更好地助力数字普惠金融高效、精准、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个人征信是经济开放发展的重要力量


借鉴国际经验,市场化个人征信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银行构建“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市场发展模式的总体部署是参考国际征信行业最佳实践的战略决策。成立百行征信是完善中国特色个人征信市场、促进实现征信系统全覆盖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

目前,发达国家的个人征信行业已较成熟,基本形成了四种发展模式,即以法国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模式,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会员制征信模式,以德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市场”混合征信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市场化个人征信模式在全球经济体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尤其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水平较高的国家中逐渐成为主流模式。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全球190个接受调研的经济体中,88.4%有个人征信机构。其中,69.6%有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45.2%仅有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图表 2有个人征信机构的经济体中三类模式占比

同时,营商环境、普惠金融、信息保护以及市场化个人征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前20的经济体中,平均83%的成年人口可被个人征信机构覆盖,有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的经济体占比高达95%,仅有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的经济体占比约65%,信息保护力度、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排名后50的经济体中,征信机构对成年人口的平均覆盖率仅为10%。市场化个人征信能够促进信贷融资可得率提升,赋能数字普惠金融高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质效,助力个人信息保护。同时,良好的营商环境又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促进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降低信贷利率,促进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图表3 营商环境、数字普惠金融、个人信息保护及市场化个人征信相辅相成


高标准坚守市场化个人征信信息安全底线


疫情发生以来,一方面,互联网与大数据对疫情防控决策和公众参与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线上金融发展;另一方面,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敏感信息的泄露、盗用和贩卖等数据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疫情期间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行业监管力度增加,大量归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征信行业更需要加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以及应急处理。人民银行2020年计划制定“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数据行业发展。

百行征信自成立伊始,始终将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视为公司生命线,以数据整个生命周期为保护对象,遵循“分类管理、分级保护、授权使用”的原则,建立了安全管理、技术、运营一体化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征信平台系统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主体权益保护方面,积极应对疫情对数据持续性、保密性、完整性及安全性的新挑战,贯彻落实信息主体授权要求,提示和全力协助各合作金融机构做好征信数据的持续报送及质量管控工作,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异议权和更正权等各项权利。

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百行征信按照“隐私优先、业务核心、兼顾效率”等要求,加强对数据价值、数据威胁、数据脆弱性、技术衍生影响等安全风险的分析,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据防泄密、备份审计等方面落实“进不来”“改不了”“看不懂”“拿不走”“走不脱”的数据安全保护目标,通过“事前筛选、事中监控、事后核查”三道防线,最大化数据价值的同时高标准保护个人隐私,努力净化信用信息服务市场环境。

百行征信将始终坚持依法合规和稳健经营,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积极回应疫情对征信行业提出的数据安全新要求,全面提升数据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安全防护、应急响应、信息恢复等运营能力。针对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改进”的思路制定科学适用、全面覆盖、层次清晰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落实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要求。

市场化个人征信助力数字普惠金融行稳致远


为更好地助力国家提出的2020年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要求,征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积极落实扩大国内消费、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政策要求。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将紧抓征信本质,捍卫数据安全,赋能普惠金融行稳致远,助力经济金融稳健发展。

图表 4市场化个人征信助力数字普惠金融

数据基础,供给普惠金融的核心要素


数字普惠金融落地首先需要解决风险定价的问题。信用白户、小微企业、三农等群体迫切需要能够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的特色征信服务,为普惠金融风险定价提供数据基础。

信用信息方面。征信作为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具有小行业规模、大社会效应的网络经济特征,初期投入大,长期边际成本低。百行征信通过市场化手段,从新金融起步,从信用长尾人群出发,积极构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末,百行征信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信息主体数超8700万人,信贷记录超22亿条;累计收录P2P借款人4000余万,基本实现了网络借贷人群全覆盖,并推出个人信用报告、特别关注名单等基础产品,自2019年5月5日正式面向机构开放查询以来,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查询量突破1.2亿次。目前,百行征信已获得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公示,将持续、规范采集小微企业核心征信数据,迅速扩展和延伸服务范围,为普惠金融风控提供“原料”基础。

补充数据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迅速丰富了普惠金融风控数据类别,自成立以来,百行征信陆续打通了电信、司法、航旅、铁路、电力、公安等个人补充数据源,及深圳电力、工商、司法、发票等企业数据源,不断扩充数据维度。2019年,百行征信支持建设的四川省“天府信用通”平台整合了工商、司法、公积金等小微企业补充数据源,促进普惠融资需求及金融服务信息的互通共享,进一步加强信用园区的建设。

近年来,数据资产的安全价值、增殖价值以及普惠性质得到高度关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百行征信将进一步完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与可信合规数据源的合作,打造多样化、自动化、探索化的数据中台,提升数据综合、分析和挖掘能力,助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

产品创新,打造普惠金融的有力抓手


数字普惠金融落地其次要解决成本效益的问题。由于普惠金融盈利水平有限,金融机构需要能够缩短信贷审核流程、降低决策成本的征信产品及服务,产品创新将成为普惠金融与市场化个人征信有效衔接的关键支撑。

产品研发方面。征信机构要快速响应线上化、批量化的信贷审批需求,完善信贷、决策、服务和营销等产品体系,促进金融风控降本增质。目前,百行征信推出了反欺诈评分、反欺诈规则报告等增值产品,并推进创新开发电力征信、风险预警、多头借贷申请等企业征信产品,快速形成服务小微企业的征信产品矩阵。其中,反欺诈规则报告提供超过150条信贷强相关规则,反欺诈评分根据关系图谱分析关联概率,抓取异常关联形态,满足深度反欺诈需求。未来,百行征信将进一步适应信贷行业发展新变化,积极打造服务化、模块化、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产品服务平台,逐步形成覆盖贷前、贷中和贷后全流程的征信产品集群。

科技探索方面。近期,国家多次强调加快建设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能够为数字金融发展注入新势能,是数据要素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保障。百行征信积极尝试将人工智能、联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数据管理及产品研发等环节,个人征信系统、聚合服务平台凝聚了微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承载了征信数据采集和征信产品服务的功能,可以容纳信息主体超过10亿人,可同时对外提供征信服务超过1万笔/秒。百行征信还开展了区块链相关研究,探索联盟链在信息共享、个人信息保护、服务创新、科技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应用。

C端服务方面。APP、小程序、网页等已成为普惠服务的重要载体,百行征信APP的正式上线也表明征信机构不断加快C端服务的步伐,截至2020年5月末累计使用量超22万次。参考国际经验,美国征信机构Experian正探索将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高频生活场景与征信服务无缝对接,创新型信用服务机构Credit Karma面向C端客户推出了金融产品聚合平台服务,这方面也值得国内机构借鉴。

在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完善、信用信息高效流动、新基建扎实推进的背景下,百行征信将持续加强与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及垂直场景等合作,探索运用新技术重构底层技术平台,将自身的数据产品及分析工具融入信贷决策中,打造场景化风控模型,满足普惠金融“千人千面”的画像需求。

跨境互认,加强普惠金融的互通共享


数字普惠金融落地还需要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跨境经商、移民、消费等已较普遍,疫情缓和后生产、生活流动性明显提高,对跨境信息共享、征信互认存在客观需要。

5月14日,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强调推动跨境征信合作,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探索推进征信产品互认。目前,在内地居住、申请居住证的港人早已超过10万人,为更好地满足企业跨境融资、个人跨境信贷等金融需求,要加强区域间征信数据的整合,综合分析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促进人才、资本、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近期,百行征信也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大湾区征信互认等研究,从法律法规、互认顺序、共享场景、共享标准、场景拓展、区块链应用等方面探索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征信互认的可行路径,争取早日为大湾区跨境融资、申办信用卡、房贷、创业、就业、消费等场景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投身于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征信生态圈,深化普惠金融的重要蓝图


数字普惠金融落地最终要解决信贷需求多元化问题。数量庞大的普惠客群存在复杂多样的金融需求,大型金融机构的服务意愿有待提高,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产品开发和风控能力亟须加强。疫情加剧了上述矛盾,对加快建设征信生态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数字化技术丰富了触达和链接客户的形式,优化了多方社会化协作系统,带来了从“我”到“我们”、从APP到API的发展趋势,征信机构需要通过构建开放互惠的信用社区,探索数字时代生态效应的最大价值。百行征信通过课题研究提出可以尝试借助联盟链推动征信科研成果的共享,促进生态圈多主体间的信息协同互通。为更好地应对疫情冲击,百行征信将加快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通过多方网络协作,打造金融风险防控联盟,延伸征信产业链,争取早日构建开放敏捷、协作共享和高科技赋能的征信生态圈,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你的在看与点赞

我都认真的当成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