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8.1分,读完这本书,让你走出迷茫和焦虑!

茉爱莉 爱莉读书 2024-02-07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你好,我是爱莉。
一个人永远也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认知突围才是阶层逆袭的根本。
《认知觉醒》的作者也提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认知觉醒》这本书。读完之后,你将更加了解自己,即刻去行动实践,走出迷茫和焦虑。
首先,简单说一下这本书讲了什么?
全书主线“认知思维”和“学习方法”,共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是“内观自己,摆脱焦虑”。作者围绕“大脑、潜意识、元认知”三大概念,从人性的底层逻辑出发,系统地帮助读者了解自己,进而从根源解决问题,摆脱焦虑。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新概念。比如说,大脑中有三个大脑(理智脑、情绪脑、本能脑),理性、感性、天性的选择,包括元认知,它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简单来说元认知就是反思能力。
下篇是“外观世界,借力前行”。在了解了一些基础概念后,作者又从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早冥读写跑 “五个方面系统地给出了行动指南,让你能够一点点变好。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实践和改变才是本书的核心”,学习的本质是思考、行动,而行动之后的改变更为重要。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结合自身,我想分享对此刻的我来说,最为触动的三点,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01

好的成长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作者说,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舒适区边缘”简单来说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举个例子:
之前我一直想减肥,于是我每天跑步1小时,还经常节食,凭借“超人”的意志力,我坚持了一周,但是最后还是中断了,结果以失败告终。
最近我调整了自己的跑步时间,每天坚持运动20分钟,饮食方面也调整为正常饮食,但是控制量,少吃多餐,我可以不靠意志力来做这件事,并且很容易坚持,也不会像之前那么难受了。
再比如说,读书这件事,有些人总喜欢强迫自己读一些看不懂的书,甚至要求自己一天读完一本书。太过功利的阅读,不仅会让自己难受,时间一长,阅读兴趣也很容易被消磨掉。
如果你将阅读时间调整为一天读20分钟或者10分钟,反而能够每天坚持。
找一个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
任何事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反而不容易坚持。懂得降低难度和标准,行动力反而能够增强,虽然时间会拉长,但是坚持也会看到成效。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一个坚持积累的过程。当你处在“舒适区边缘”,你能够坚持更久,积累得也就越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02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作者提到:

金庸的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一个普通少年,经历一番奇遇,轻松练成神功,取得成就……常人需要几十年才能练成的神功,他们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甚至一夜速成。并且故事还突出了主人公们善良的品性,似乎好运只会光顾那些心性单纯的人,让人们误以为心性单纯优于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只要保持心性单纯就好了。


可现实是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想要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练,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懂得延迟满足。他们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更不会纠结于一时的得失。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个儿童实验:他将一群孩子带到单独的房间里,孩子需要选择当下吃掉一颗棉花糖,或者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到房间再吃棉花糖,如果选择了后者,就可以得到额外的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多年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等待的那部分孩子,无论是学业,还是职场,大多都很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事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抵制不住短暂的诱惑,一味地享受即时满足的快感,往往容易半途而废。
比如,学习英语,努力坚持3个月,发现没有多大进步就摇头放弃;坚持跑步一星期,体重丝毫没有变化,就失落放弃,开始大吃大喝。
作者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表象,不管是学习,还是减肥,都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微观规律——平台期。
几乎任何学习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可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减肥也是一样,你坚持每天运动,处在瓶颈期的你,看似体重没有下降,但是身体不会欺骗你,随着运动增加,你的身体体质会越来越好,一旦达到某一个节点,体重自然会下降。
这其实和长期投资中的“复利效应”一样。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长期主义者。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他们会继续坚持。他们不会因为自己进步缓慢而沮丧,也不会因为别人成长而焦虑。
成功从来都不是靠毅力简单支撑而来,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03

 “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网络上有一句经典语录"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在书中,作者提到,“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
比如说“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
很多时候,只要你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沉下心来成长,时间会给你答案。
“后悔”是常常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代名词。当我们在人世间历练一番后,头脑中时而会闪现出要是当初不这样做就好了,要是当初……
可是时间不会倒流,世上也没有那么多如果。
哪怕时间倒流,或许那时的你,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如果你一再陷入过去不能自拔,放弃当下的成长,那么五年、十年后,你依然会后悔。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向前看,接纳当下的你(这样想想好像也没有那么焦虑了),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你才能把握住明天。从现在开始,持续成长!
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终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

推荐文章

如何改变习惯?——3个方法帮助我们养成好习惯
你为什么写不好?这3点真的讲透了
get这4点,让你写作变简单!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一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豆瓣8.1分,读完这本书,让你走出迷茫和焦虑!

茉爱莉 爱莉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