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1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我们就是神。”

——电影《麦克法兰》



燕麦田里的孤独跑者



李刚岭是一位狂热的跑步爱好者。从30岁开始,迄今已经跑了11年。


去香港工作,他在半山宝云道的满坡葱郁下跑;出差在美国,他在曼哈顿中央公园的金黄树丛里跑;长驻北京后,他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林荫小道中跑……


李刚岭办公室的书柜里,挂着50多枚国际马拉松奖牌。对他而言,跑步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的人生,也因跑步埋下了伏笔。


——六年前,一场草原马拉松赛事,将李刚岭引至蒙北,一段关于坚守的故事就此开始……


1

草原上的来客


2012年7月2日,李刚岭第一次来到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参加铁木真草原马拉松。


刚到赛场,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天空湛蓝如水,白云点缀其中,澄净纯粹。阳光下,满目青绿似翻泼的颜料,随地势起伏铺展绵延,无穷无尽,似乎比天还辽阔。


他一路奔跑,风不停在耳旁呼啸,当跑至草原上的耕田时,他意外发现,在这人迹罕至的大草原,竟然郁郁葱葱生长着成片的燕麦。



四个多小时的比赛结束,他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就迫不及待地奔回刚刚路过的燕麦田,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然后找到当地老乡家细细询问。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一直苦苦寻找的天然燕麦种植地,原来离他那么近。


命运的安排总是出其不意。在李刚岭还没有踏上寻找天然燕麦的路途之前,他曾在一家世界500强的生物制药企业做市场,三十刚出头,就成为大中华区负责人,年薪千万,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由于常年奔走于各医院之间,看着病人一批批更换,频频接收到死亡讯息。有那么一刻,他感觉到积在心底的压抑感几乎爆表,他开始思考药品对于人类的意义。究竟,人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2012年春天,李刚岭在美国洛杉矶跑完马拉松,回到定居当地的哥哥家,餐桌上的一碗燕麦片让他开了窍。吃饭时,哥哥讲到欧美人身体素质之所以好,主要得益于他们两大健康生活习惯,一是运动,二是吃燕麦类食物。


其实回头细算,李刚岭自己也已有五年早餐吃燕麦的习惯,这是他常年居住美国受到的影响。见别人都吃,他也吃,从来没产生过多的思考,就像中国人早餐爱吃包子油条一样,这样的习惯微小到鲜被提及。


可是当突然有一天,一个常伴你左右却又不起眼的东西,从天空倏然落下,砸在心上,你明白无误地接住了它,此后,它开始变得重要。对于李刚岭来说,砸在他心上的正是燕麦。


商人思维不允许一个感性思考成为一件事做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李刚岭开始对燕麦及健康市场进行大量调查。不曾想到,小小的燕麦竟然可以切出一块巨大的健康市场。


原来,被他天天当早餐的燕麦在西方被称之为“营养库”,早在1997年就被美国FDA认定为功能性食物。除了具有高营养价值之外,燕麦还有降低胆固醇、平稳血糖、清理血管肠道毒素、减脂等功效。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发布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燕麦是唯一上榜的谷类。但另一个超出想象的数据是,中国市场燕麦消费量很低,仅占全球燕麦消费量的2%左右。与此同时,国外燕麦品牌在中国占领大半壁江山,而中国本土几乎没有一个能叫上名号的品牌。


这是一个有待培育的市场,李刚岭将一切未知视为机会。


“这件事我既然打算做了,就要做最好的,我只要纯天然燕麦。”


于是,他辞掉报酬优渥的工作,开启了寻找全球纯天然燕麦产地之旅。


从美国到加拿大,再到蒙古、俄罗斯,他花了一年时间去寻找纯天然燕麦的产地,可种植环境、耕种方式、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等问题都让他失望而归。


之后,他将目光锁定在全球闻名的农作物产地澳大利亚,辗转完澳大利亚各州,却接收到了一位当地农业专家的忠告:“纯天然燕麦在澳洲是不存在的,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就无法保证产量和效益。”


那位专家还告诉他,澳大利亚的燕麦虽都符合检验标准,但无一不施用过化肥农药。


李刚岭愕然。


“燕麦虽然是健康的,但如果不是零化肥、零农药的天然燕麦,就不算真正的健康。”


他拗着性子百般劝说,要求尝试种植零化肥、零农药的天然燕麦。对方却开出一系列条件:必须先出资5000万澳元,并承担之后的一切成本;种植方不保证任何成果;试种周期至少为一年……


“完全是把命运交在了别人手里,自己无法把控任何风险。”


内心的愤然让李刚岭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不找别人种了,自己种!


只是,干干净净无污染的土地哪里找?他在脑子里将适合燕麦生长的地区搜寻了个遍,唯独没有将中国划在其中。


多年后,当李刚岭以蒙北燕麦创始人的身份面对记者采访,聊到当初的选择时,他抿唇无奈一笑,说其实他有些愧疚。


“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因为毒奶粉事件和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后,我潜意识屏蔽了国内的产地,完全没有考虑。”


2

孤独的跑者


东经119°,北纬46°,广袤的乌拉盖草原上,乌拉盖河与色也勒吉河蜿蜒其中,美如画卷。这片“天边草原”成了李刚岭新的跑步领地。朝霞褪去,天空刚露出一丝鱼肚白,李刚岭脚下的步子便有节奏地响起。一早的奔跑,能让他精神一整天。


自从到乌拉盖包下20000亩草原耕地后,他每天都在一种等待收获的雀跃中度过。虽然他了解到当地经济不发达、无工业发展、人人都不具备商业思维,但他想,越是简单淳朴的地方,越是适合最原始的种植方式,比如,摒弃机械化耕种、过程任由其生长、不用人为管理……



当地农民对他的做法感到不解,提醒他这样做恐怕不行,他都回以一笑,心里默默较劲:我要是也施了化肥、打了除草剂,还有什么区别。


“靠天吃饭”当真可行?


2013年9月5日,李刚岭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满心期待地跑到燕麦田,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冷水。


燕麦田里杂草丛生,野草个头比燕麦还高,这景象倒像是燕麦长错了地儿,挤在其中,稀疏不齐且矮小。一捏燕麦穗,空的,里面完全没有颗粒。


其实早在燕麦生长时,李刚岭就发现了杂草太多,燕麦有点受“欺负”,但他转念一想,未到收成就不能早下结论,他愿意等待,看看自己的坚持到底对不对。


结果显然是不对。20000亩田地颗粒无收,所有投入化为乌有。李刚岭心里泛起了一丝茫然,但却并没有因此气馁。


“当时我进行了反省,我还是有信心,因为还有很多法子没有使出来。”


那之后,他在农业专家们面前开始变得谦虚起来,经常向他们请教,而他唯一不变的底线就是一定要纯天然,不施化肥,不用农药,不打除草剂。


专家们觉得他很可笑,不留情面地批评他,“产量太低,必然违背经济价值,你做一件没有价值的事,就等于在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李刚岭懂这个道理,但他并不想就此低头退让。他不再继续争论,而是暗自琢磨,怎样才能抑制住野草的生长。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乱种”!


打破之前的格式种法,横、竖、斜……将种子乱撒一气。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驯化的过程,不给野草留出空间,那燕麦就不会被扼制生长了。李刚岭对于自己发明的这个办法颇为自信,于是,他在之前20000亩田地的基础上拓展至40000亩。


待到来年,李刚岭傻了眼。不仅燕麦没有按想象中旺盛生长,反而比第一次的种植情况更糟,40000亩的燕麦田完全成了野草田。又一次的颗粒无收。


如果说第一次的打击激发了求胜决心,那么第二次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他开始自我怀疑,陷入焦虑。尤其当他不断听到背后有人叫他“李傻子”,调侃他“人傻钱多”、“有钱有病”,他内心的基石有些摇晃了,骄傲如他,没想到有一天竟成了别人口中的“笑柄”。


李刚岭曾对“人生就像马拉松”这句话深以为然。多年来,他坚持跑步,无论多累,他都能咬着牙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终点就在前方,只要坚持跑下去就能成功。可这一次,他觉得人生不是那么回事,一如当下,他只知道方向,却无法预知目的地,目的地也许在不远处,又也许一辈子都到不了。


站在十字路口,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一是改变策略,正常化种植,化肥和除草剂都不能缺;二是坚持纯天然,但受困于种植方法。


李刚岭毅然选择了第二种。


“如果用化肥和除草剂,那我干嘛还自己种,不如直接从澳洲采购算了!”


可是,如何在燕麦和野草的相互牵制中寻找平衡?他读《道德经》,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给了他启发,自然界任何事物单独存在都会面临灭亡,那为什么一定要想着把草彻底消灭,而不去考虑它存在的必要性?


在与一位当地农业合作伙伴讨论如何种植才能平衡时,对方直挠头,不仅他,当地根本没人会纠结这个问题。李刚岭提出自己的想法——加宽垄与垄之间的间距,留出比正常种植大两倍的空间,让燕麦和草都生长。两人对此作了详细的设想和判断,认为可以一试。


考虑到间距拉大之后,相当于田地的面积缩小了一半,于是,李刚岭再一次豪赌,又多包了20000亩草原耕地,将面积扩大到60000亩。


他比以往走动得更勤了,每天他都会在田地里呆上大半天,观察燕麦的生长情况,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燕麦,并没有让他放下心中的焦虑,只有在跑步时,他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直到2015年的一天,李刚岭如往常一样来到燕麦田,意外发现身旁的几株燕麦穗竟结出了饱满的“果实”,他的心顿时被击了一下,踉踉跄跄地跑到临近的几块地再次确认,生怕只是偶然。


当他接连揉搓的燕麦穗无一例外都剥离出饱满的燕麦粒,他终于敢确定这一次是确确实实成功了。


他开始疯狂地在燕麦田里奔跑,抑制不住地一声一声呐喊,这几年积压的所有委屈和不甘都一股脑儿地呐喊了出来,而那句别人口中的“李傻子”,也在那一刻随风消散在了一望无际的燕麦田。


这一年,李刚岭收获了1000吨燕麦。



3

进无止境


很多人喜欢将后来的李刚岭比做阿甘。阿甘因为一句“Gump,Run!”,从此一路奔跑,跑出了他的人生。


但如果你看过另一部关于奔跑的电影《麦克法兰》,你可能会更明白,对于心智健全的人而言,他们的全力一搏,是基于内心某种追求和信念的奔跑,是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路途中,自己与自己对话,而后做出的坚持或妥协。


阿甘的故事太过“闪耀”,而李刚岭的经历,其实更类似于《麦克法兰》里的怀特。因为在坚持信念这条路上,不存在漫无目的,更没有一次性成功。


李刚岭花了3年时间,将纯天然燕麦种植成功,解决了最基础的原材料问题,然而没有任何喘息,紧接着他迎来了另一个“马拉松的极点”——加工生产。



跟种植纯天然燕麦的“强迫症”一样,李刚岭在加工环节也坚持他的理想化标准——每个燕麦片都必须是纯天然的,在保证营养不流失,口感佳的同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无疑,这对加工成本、技术设备、工艺及卫生要求都很高,国内市场流通的燕麦品牌,几乎没有一家能达到这种标准。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让李刚岭很苦恼:按照常规加工方式,燕麦片需要进行200度的高温熟化,但这样一来,燕麦所富含的营养就会遭到破坏,口感也会因此减分。


“我坚持了那么久,如果在加工这一环功亏一篑,那就太不划算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刚岭决定自建工厂,请来国内外知名专家,几乎耗尽了所有积蓄,却仍在营养流失和口感问题上得不到更好的突破。同时,这个建在乌拉盖燕麦基地的工厂也缺陷连连。成本太高是其一,因偏僻而导致的交通不便是其二,一到冬天,乌拉盖就进入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生产,这是其三。


李刚岭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转移加工基地,可哪来资金?


令人咋舌的是,他掏出名下所有资产——五辆名车和两套北京豪宅,全部砸进山东的新工厂和后序工作中。


那时的李刚岭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缘,无法回头,只能破釜沉舟,全力一搏。


幸运的是,坚持最终有了成效。他带着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出国际C4超低温保全营养新技术,在零添加的基础上,不仅保全了燕麦的营养成分,且易溶解,口感好。


直到2018年5月,蒙北燕麦的成品终于问世。内测品鉴时,许多人都对这一纯天然的燕麦片赞不绝口,李刚岭却只给它打了9分。



“人在某些时候需要屏蔽外界的声音,正视自己,究竟好与不好,没人比自己更明白。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最终拼的就是蝉翼的厚度。


李刚岭说,10分是永远达不到的终点,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的终点存在,他才有了不懈奔跑的动力。


七年下来,奔跑对于李刚岭来说,从坚持变成了享受。在一望无际的蒙北,迎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凌冽寒风,脸和手几经皲裂,这个心高气傲白净儒雅的男人变得更像当地人了。翻越一个又一个山丘之后,又总会有新的山丘出现,就像当下,他又亟需面对市场问题,但他说,他已经有了这份面对挑战的坦然。


《麦克法兰》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当我们奔跑的时候,我们就是神。”人生路上,亦是如此。

---END---

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能对得起光阴岁月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