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儒家史学理论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必要途径?

点蓝色字关注“河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以继承周文化为己任。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晚年编的《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史作。《春秋》三传,是先秦重要的历史著述。孔子的史学活动及有关撰史的言论,是中国史学之滥觞。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孔子是中国史学家的祖师爷。


《儒家史学理论》
周文玖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
ISBN 978-7-215-12674-9
定价:52元



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


战国诸子百家纷争的时代,儒家也是显学之一。战国后期,法家为政治家重视,并取得明显的政治效果。尤其是秦国,利用法家学说进行改革,国势迅速强大,卒灭六国,实现中国统一。然而秦国建立大一统政权后,不思变通,依然奉行严刑峻法的统治路线,最终导致民怨沸腾、起义爆发,反秦势力风起云涌。貌似强大的秦皇朝,很快土崩瓦解,二世而亡,成为历史笑柄。汉朝建立后,吸取秦亡教训,先是奉行黄老政治,休养生息,社会经济逐渐恢复。至武帝时期,黄老政治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从此以后,历2000多年,儒家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遵奉。

也就是说,自儒家学派创立以后,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很短的时期之外,儒家都是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史学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史学是中国史学的核心。大凡历史上的重要史学家,诸如司马迁、班固、袁宏、刘知幾、杜佑、欧阳修、司马光、郑樵、朱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钱大昕、章学诚……都有儒家的自我认同意识。顾炎武的话“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不忘百姓,敢自托于鲁儒”,“百姓之病,亦儒者所难忘”,典型地反映了史学家们的儒家思想情怀。儒家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思想派别既有互相排斥的时候,也有互相影响和吸收的时候。由于统治者尊儒以及儒家学说在皇朝的意识形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学派一般情况下也尊重儒家学说。而儒学在孔子时代就倡导“君子和而不同”,这也决定了其学说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儒家史学理论包含孔子以来的儒学治史之主张,是儒家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儒家史学的核心理念,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中。

了解儒家史学理论,是认识中国文化的必要途径。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经史关系论

第一节 孔子与六经

第二节 “六经皆史”说

第三节 “六经皆史”说的史学意义

第二章 史学旨趣论

第一节 “无益而书,岂若遗而不载?”

第二节 “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切不为”

第三章 史书义例论

第一节 讲究义例的传统

第二节 史义与史书体裁体例

第三节 关于史书义例的评论

第四章  名教风化论

第一节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第二节 春秋笔法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第三节 倡导名教与有益风化

第五章  信史求是论

第一节 撰写信史——儒家的史学理念 

第二节 考信与求是

第六章 史料考据论

第一节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第二节 “多闻”——治史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阙疑”——撰史的一条重要方法论

第四节 辨伪考据与史学

第七章  直书史德论

第一节 秉笔直书,善恶必记

第二节 从“书法无隐”到“史德”

第三节 直书与名教

第八章  史学二重性论

第一节 “子不语怪、力、乱、神”:人本主义史学传统的奠定

第二节 神学史观与反神学史观

第三节 史学二重性及其产生之原因

主要参考文献



近期新书

书讯 |《县域治理王牌方略》:以中原县域实战理论体系,助推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I 《河南清代河务档案汇编(乾隆时期)》出版

社讯 I “纪念穆青诞辰101周年暨《绚丽的祖国》新书发布座谈会”在我社举行

我社新书摆上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案头

重磅 I 河南人民出版社2020—2021年“年度好书”发布!



责编 | 笑   丹       复审 | 李小龙

           终审 | 蔡   瑛       责校 | 王   冠           
排版 | 笑   丹

订购电话:(0371)65788028  吴老师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