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寸头出柜,惹毛了谁?
点击 LoveMatters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SEX & LOVE」的深度内容
作者 | 阿猫
女生超短发、抽烟、同性恋
就是原生家庭的阴影?
原生家庭可不背这个锅!
最近,“小龙女”吴卓林公开与外国女友的恋情,部分媒体大肆渲染其“剃板寸”“街头抽烟”“网红女友”,暗指打扮另类、个性乖张是父母管教不力、被人带坏的后果。
评论区炸开了锅,不少好事群众认为这是对成龙的“惩罚“,正是因为老爸甩手不顾,给女儿带来一辈子负面影响,其中就包括同性恋行为。
感受一下:
言论中流露出的潜台词是:
1. 将同性恋与吸毒并列,视作违背社会公德的秽行;
2. 女生不该剃板寸,或尝试其他中性化打扮,否则就是不伦不类、伤风败俗;
3. 子女性倾向易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不和睦更容易“成为”同性恋。
A. 同性恋是被“带坏”的吗?
1)同性恋是西方国家传来的“毒草”?
有人认为同性恋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实际上,中国古代舆论对同性恋更加宽容。
在东方,中国、日本、土耳其、南洋群岛各国,同性恋活动相当普遍。在古中国,公众舆论对同性恋行为表现淡然。汉代25个皇帝里就有10个有男宠,民间也有大量同性恋现象,大家也是见怪不怪。
中国古代的女女情爱
在古希腊,同性恋是一种“普遍的实践”,几乎每个少年都有一个成年人做他的导师,同时又是性伴侣。
简而言之,同性间相互爱慕和发生性行为的现象始终存在,但古人根本不把这类活动者视作特殊人群。
直到18世纪末,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同性恋行为被病理化、边缘化,拥有此类活动的人才成为越轨者、堕落者,被当作异类区隔起来。
2)同志群体越来越多了?
同性恋人数在人类中是大致不变的。从社会统计结果看,世界各国平均数字在3-4%之间。在中国,同性恋、双性恋、易装癖者等性少数群体人口数在5000万上下浮动。
美国NHSLS数据显示,同性恋、双性恋更集中出现在都市中。至于原因,可能是大城市对性少数群体的接纳程度更高,促使他们更容易发现自己的性倾向,也有可能是同志群体普遍迁徙到了更开放友好的城市。
因此,都市中的同性恋现象,更有可能被“看见”,也容易获得更多关注。
其实,同志人群数量始终不变,只不过这些年互联网迅速发展,令同志人群浮出水面,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强有力的团体和社群,因而更加瞩目。
另一方面,又因为平权运动尚未成功,越来越多公众人物站出来高调发声,如此一来,才让我们觉得“同志越来越多了”。
3)家庭不和睦,子女更容易成为同性恋?
关于后天环境能否影响性倾向,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不可能或几乎不可能。
同性之间要不上床、不交往是可以控制的,但会不会受到性吸引则非个人选择。缺乏父爱、害怕被男人伤害而去找女人,因此变成同性恋,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家庭失和“变成“同性恋,只会在自我探索中“发现”自己是同性恋。
B. 作为女生,能不能剃板寸?
1)被建构出来的性别规范
女生该穿裙子、留长发,男生该穿裤子、留短发,更多的是社会规范,而非天然属性。
保守人士对中性化打扮深感不安,更多在于它打破了对男女两性的严格区分,突破了社会的固有规范。这些人只能接纳和自己一样或近似的人,不能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换言之,他们中的某些人正在做和纳粹分子一样的事情,即:排除异己、压迫他人。
突破性别两分监狱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芳华绝代的“哥哥”张国荣:他既留短发,也留长发;既穿男装,也穿女装;既风情万种,也风度翩翩。
张国荣的女装造型
学者李银河将他称作“奇妙新世界的报春鸟”,认为他“揭示了那个未来世界的奥妙”,其中所指的“未来世界”,就是一个模糊性别角色、突出个人特质的多元新世界。
2)女人,是“女”人,也是女“人”
对女性来说,短发是近百年来通过不断抗争才争取来的权利。
1916年,教育部颁布“惩戒规则”,禁止女子剪短发,违反者“以退学论处”。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遭军警开枪射伤的多为短发女生。虽然遇到重重险阻,但还是有不少勇敢的女学生冲破阻力,毅然剪发,用自我牺牲换来了短发的权利。
在那个年代,头发将女性同家庭紧紧绑在一起,剪短了头发,相当于剪断了和家庭的关系,很可能在社会上无处容身。深受多重权力禁锢的女性,就连自己的发型都无法自由掌握。
民国时打扮前卫的知识女性
同样,和男子一样穿裤子的权利,也是百年抗争的艰难成果。一个世纪前的欧洲,女性只能穿束腰和裙子,不能露出腿部线条,否则就是对异性赤裸裸的诱惑。
在中国,女性真正换上方便利落的长裤,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在此之前,女子穿裤子被视作有伤礼教的惊人之举。
也许现在大家觉得女生短发稀松平常,但女生一旦将头发剃至板寸,依然会有人觉得冒犯。但问题是,女性形象是否只局限于长发或“不那么短的短发”?
女生穿裤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女生打扮潇洒帅气,为何又成了对男性的模仿,要遭受异样的眼光和压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C. 当你发现自己或自己孩子是同性恋
1)喜欢同性和把自己打扮成喜欢的样子,只要没有妨碍到任何人,在道德上就是中性的;谴责、歧视、迫害同性恋的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所以是不道德的;
2)如果你的孩子是同性恋,请不要慌张,也不必自责。虽然作为性少数群体,在世上遇到的阻力可能是异性恋的数倍,但这并非家长教育的过错。只要接受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剧本,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这个教育大概就是成功的。
参考资料:
[1]李银河. 《李银河:我的社会观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3.
[2]lescholar. 同性恋的成因:先天或后天(暂稿). 2013.
[3]高岛航. 1920年代中国女性剪发——舆论、时尚、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 2010.
(文/阿猫,麻烦制造者。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文来自谈性说爱中文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hao.Wang@rnw.org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图片查阅:
《给未来的爸爸们:沉默的父爱,真的好吗?》
有些粉丝可能不知道我们还有另一个劲爆火辣的微信公众号的
比现在这个历史悠久一些。
会分享一些其他有意思的内容
我们还是我们
请扫码关注
谈性说爱
一个既性感又科普的公众号
微博 @谈性说爱LoveMatters
中文网 lovematters.c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阅《父亲,也许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