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智库动态】黄志钢:陈云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黄志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史。
内容摘要:政府大办工业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必由之路,陈云工业经济思想也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那么政府大办工业该“怎么办”,又该“怎么管”?在贯彻执行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多年实践基础上,陈云逐渐形成了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包括如何确立政府大办工业的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模式、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等方面的工业经济思想。本文即以此框架,分别对陈云关于有计划按比例理论、综合平衡论、大局观、普遍联系论、重点论以及国情国力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按其逻辑关系展开述评,并对陈云工业经济思想主要观点的溯源进行了梳理。关键词:陈云 工业经济思想 国家工业化 发展道路
通观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建设,无不沿革了依靠计划经济体制来贯彻实施的国家工业化之路,而所谓国家工业化,实质就是政府大办工业,即以政府为主体来推进和实现工业化。1949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之道,同样遵循着这条轨迹。以陈云的话而言:“……在落后贫困的基础上前进,必须尽可能地集中物力财力,加以统一使用。……只要我们把力量集中起来,用于必要的地方,就完全可以办成几件大事。”①“如果国家收入不作统一使用,如果国家支出不按统一制度并遵守节省原则,如果现有资金不加集中使用,则后果必然是浪费财力,加剧通货膨胀……”②;“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发展工业,这就需要技术。”③可见,集中资源,依靠政府大办工业来实现国家工业化是陈云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与核心基础,他的一系列经济思想和行为,无不围绕此展开。陈云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开创者、奠基人,全国财政经济工作长期领导者,对于奠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是功不可没的。早在抗战时期,他作为主要领导人,指挥了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①《财经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觉性》,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②《为什么要统一财政经济工作》,选自同上,第72页。③《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选自同上,第39页。———— 在东北根据地时期,陈云任东北财经委主任,领导并实现了东北财经统一管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持中财委工作,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指挥和参与了建国初期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①,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编制与实施了“一五计划”,而“一五计划”的提前实现,既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又构建了计划经济体制。正是在贯彻执行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中,他的政府大办工业思想才得以形成和深化,形成了一系列诸如“交换、比较、反复”,注重调查研究等求实的思想原则以及综合平衡论、大局观、有计划按比例理论、普遍联系论、重点论以及国情国力论等理论思想,它们的有机结合也就构成了陈云国家工业化思想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对于陈云的研究,朱佳木(2000)的一篇迄今为止引用率最高的文献,以经济史料为支撑,结合中国的国情,对陈云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理解新时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开了窗口;吴易风(2005)对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陈云经济思想核心和要义的金钥匙,对于构建现代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汪海波(1995)对陈云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和系统梳理,为后疫情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刘凤岐(1995)和朱佳木(2005)对陈云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已有的研究,主要就陈云经济思想的某一个方面或其理论贡献进行了研究,尚未有就陈云工业经济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文献出现,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经济领域对陈云研究有价值的文献很难看到,陈云经济思想蕴含的当代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陈云以我国国情为底色在跨越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探索、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被深度挖掘,本文以经济思想史为视角,对陈云的工业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确立政府大办工业的经济条件、政府大办工业的宏观管理思想、发展模式和微观管理思想等方面构建陈云工业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如何构建新时代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政府大办工业经济条件的确立政府怎么办工业,这是经济实践首要面对的问题。基于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的实践和根据地时期东北财经统一管理的经验,陈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成功指挥了建国初期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为政府大办工业创造了条件。(一)政府大办工业的前提是集中控制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国家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由之路。早在1945年4月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讲话中,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②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政府就要集中控制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以实施“全国一盘棋”。建国初期,统一财经的短期目标是稳定金融物价,长期则是保证国家收入统一使用,办大事。对此,陈云曾指出当国家控制了财权后,中央政府就有了全局机动能力,可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大办工业则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大事。 ————①所谓“三大战役”是指:统一财经、粮棉油统购统销和私营工商业改造。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9-1100页。———— 1950年8月下旬中财委召开的计划会议上就明确提出“经济战线在今后两三年内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经济的调整与恢复,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建设,并为将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作好准备。”①,这里大规模经济建设就是政府大办工业。因此,统一财经为政府大办工业提供了资金保障。②与此同时,中财委还进行了全国性公营、公私合营及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矿企业的普查,并由陈云负责成立了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统一调动使用所有库存,集中掌握了一定的物权。对于人才,陈云不仅强调了“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还要求统一调整,集中使用。如“对于人力物力要有一个全局的调整。现在各区都想自己搞一个大摊子,这是不行的。”③探讨了“如何集中使用全国有限的技术人才,动员专家到东北去从事新的经济建设工作”。④显然,集中全国国营部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是陈云实施政府大办工业的首要条件。而此过程中,陈云的大局观、重点论思想也得到了明显体现。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钱和机器只有这么多,一定要选择好的,基础好的,从这里开始搞起。分别轻重缓急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没有全面观点。”⑤“决不应该把眼光放得很小,凌凌乱乱地去办若干无计划的事。”“我们搞财经工作的同志,很容易陷于局部观点和本位主义之中,把某些重要问题忽略过去……要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全国大范围上来看……认识局部服从全体、目前服从长远的原则,树立整体思想,避免陷入局部观念和本位主义。”⑥可见,正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陈云的工业经济思想才得以逐渐形成。“毛主席讲:‘三年准备,十年建设’。三年准备是指1950、1951、1952这三年,十年建设在这三年之后进行。”⑦经过三年全国国营部门资源的集中,1953年国家开始了“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政府大办工业的序幕正式拉开。“一五计划”的建设基本以全国国营资本为主体,是在私营经济占较大比重和小农经济基础上进行的,计划主要集中于国营经济占主体的重工业部门,大部分轻工业和农业经济仍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运行。而为了弥补发展重工业所需资金的不足及控制农产品换取苏联技术援助,加强对农业和私营经济的操控,对粮棉油统购统销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就成为继统一财经后,政府大办工业必须确立的两大经济条件。(二)政府大办工业需要对农业粮棉油进行统购统销对于农业在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陈云曾谈道:“中国是个农业国,工业化的投资不能不从农业上打主意。搞工业要投资,必须拿出一批资金来,不从农业打主意,这批资金转不过来。但是也决不能不照顾农业,把占国民经济将近90%的农业放下来不管,专门去搞工业。”⑧ “至于缩小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这是我们的目标,……但是由于我们工业品少,也不要以为很快可以做到。这个问题我有责任说清楚,因为还要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⑨以及“现在我们是在粮食、棉花上打算盘……如果还把外汇都用来买这些东西,哪里有钱买机器搞工业建设?所以,要先解决棉花、粮食的问题。”⑩ 显然,以粮棉油统购统销为突破口全面控制农业来支援工业,是陈云发展工业的另一重要思想。尽管征购粮食会遭到农民反对,但陈云认为统购是无法避免的手段。因为农民不卖粮,全部销粮任务就由国家承担,将会使国家所控制的粮食量出现严重短缺问题,而市场粮食的销售、出口粮、军队和机关口粮及储备粮又不能减少。对此,陈云坦白地说:“农民的粮食不能自由支配了,虽然我们出钱,但他们不能待价而沽,很可能会影响生产情绪。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情绪,不仅要给他们钞票,还要供应他们物质。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不这样做又怎么办?只有把外汇用于进口粮食。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1905-1995》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② 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294页。③ 《新老干部要团结》,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④ 《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选自同上,第38页。⑤ 《新老干部要团结》,选自同上,第25页。⑥ 《财经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觉性》,选自同上,第61页。⑦ 《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选自同上,第121页。⑧ 《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选自同上,第97页。⑨ 《对财经工作的几点意见》,选自同上,第180页。⑩ 《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选自同上,第97页。———— 那么办,就没有钱买机器设备,我们就不要建设了,工业也就不要搞了。”①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陈云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统购统销,同时,为了强化与巩固这一政策,又提出了加强农村合作化的思想:如他说:“农业增产有三个办法:开荒、修水利、合作化。这些办法都要采用,但见效最快的,在目前,还是合作化……并且只有在合作化以后,各种增产措施才更容易见效。所以合作化是花钱少、收效快的增产办法。国家在财力上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②也由于认识到农民虽然把粮食卖给国家,但又想买回去,并且还想买得更多,陈云更强调了合作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指出“我们发展农业,大量增产粮食,主要是靠农业的合作化。就是说,应该积极而稳步地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把一亿一千万农户组织到生产合作社里来。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粮食产量就会大大增加起来,向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统购统销的工作,也要容易得多,合理得多。那个时候,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可以用整个合作社的力量来保证每个农民的正常的粮食需要,农民就会感觉有不可比拟的雄厚力量作为自己的粮食后备。”③可见,以农业合作化为统购统销保驾护航也是陈云的一个重要思想。(三)政府大办工业需要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至于私营工商业改造,1950年时陈云认为要按照《共同纲领》来统筹并兼顾私营经济,因为“私营工厂可以增加生产,私营商业可以帮助商品流通,同时可以帮助解决失业问题,对人民有好处。”“我们要搞计划经济,如果只计划公营,而不把许多私营的生产计划在里头,全国的经济计划也无法进行。”而“对待私营工厂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加工订货,有步骤地组织私营工厂的生产和销售……过去社会上的生产是无计划的,我们来一个有计划,能集中的东西统统集中,以便于组织订货。这是逐步消灭无政府状态的手段。通过这种办法,把他们夹到社会主义。”④显然,在国营经济还不够强大时,陈云对于私营经济是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态度,但随着国营经济壮大,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增强,尤其是统购统销后,人为割裂了城乡交流,使私营经济陷入孤立境地,于是就开始着手将私营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如他说:“五种经济同时存在,但要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要使私人经济跟着走,有一个条件,就是国营经济有相当的力量。”“现在有些资本家有这样的想法:政府搞重工业,他们搞轻工业,政府搞原料工业,他们搞制造工业,包袱都要你背,他们赚钱。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办。”⑤他强调“如果只有国营工业有计划,而不将其他工业计划进去,那么计划也是空的。”“如果只是国营这一部分有计划,私营部分没有计划,那就不能说是有了全面的计划。而且国营这一部分计划,最后也要被生产无政府、无计划的私营那一部分冲破。历次调整工商业,调节公私关系,总是要把我们的生产和经营,让出一部分给私营,来维持它们,这不就是变动了国营计划吗?”“必须看到,私营企业迟早都是国家的,如果早一点管,国家的投资可以少一点,混乱也可以少一些。”⑥由此,可看出陈云认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只是权宜之计,它妨碍了国家计划的执行,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减少国家投资,对其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必要的,也必须纳入社会主义方的全面计划当中,否则计划就是空的,生产就是无政府的。陈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指挥的“三大战役”,对于调整、恢复和稳定当时的经济状况是有效的,对于短短几年建立起初步工业化体系,使社会、政治、经济进入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为政府大办工业创造条件的主要目标;也为“三大战役”结束后,在基本控制了全国经济资源基础上,为政府“二五”期间开展全国性规模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①《实行粮食统购统销》,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第196-197页。②《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选自同上,第224-225页。③《坚持和改进粮食的统购统销》,选自同上,第253页。④《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选自同上,第91-92页。⑤《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选自同上,第123页。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选自同上,第259-260页。———— 二、政府大办工业的宏观管理思想落实了“怎么办”,跃然纸上的自然就是“怎么管”的问题。而政府大办工业的固有特征,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进行资源配置、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进行产品分配。故“怎么管”首要面对的就是中央政府必须在“全国一盘棋”下进行宏观管理。其次,计划经济下企业仅是从事生产或加工的部门,产品无需经过市场检验经历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一跃”就直接成为社会产品,而由于客观的市场检验被上级主管部门的主观检验所取代,因此,使领导满意就成为下级部门或企业最大的激励动力。另外,也由于缺乏市场检验,再加上当时许多领导人不熟悉生产,数量指标就成为主要的检验标准。这样,企业生产就缺乏成本和质量约束,追求数量,完成任务,乃至争原料,争项目,争资金以求超额完成任务,就成为下级部门或企业乐此不疲的偏好。因此,涉及企业、下级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微观管理也就必不可少。针对此,陈云提出了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办法,以下先谈陈云的宏观管理思想。(一)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宏观管理思想1958年“二五计划”实施后,全国规模的政府大办工业的序幕正式拉开,在“三面红旗”指引下,踏上了国家工业化的道路。针对国家工业化特点,陈云提出了一系列逻辑层次递进的宏观管理思想,理论起点就是斯大林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提出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对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毛泽东在1959-1960年研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成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统一思想。“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就如一个巨型企业,决定了政府大办工业必须是有计划按比例的,这就要求必须要像企业那样制定计划来安排生产。对于有计划,陈云认为制定计划要根据现有企业已达的综合设备能力,加上新增的生产能力,进行确实计算拟定远景发展指标,而不能用倒过来的方法;有计划是为了按比例,至于按比例,在“一五计划”时陈云就提出了要注重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重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工业发展与铁路运输之间以及技术力量供需之间的五大比例关系。此外,又补充了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关系,煤、电、运输等先行工业部门和其他工业部门的比例关系以及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民用工业和军用工业的比例关系,多次强调按比例才能协调前进,才能配套,才是最快的发展速度,认为是否按比例,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可以说,有计划按比例的经济建设是陈云国家工业化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核,其它一系列思想、观点无不围绕此展开。不过,此思想仅是提出了一个主观要求,那究竟如何才能判断这些关系是否实现了按比例呢?陈云谈道:“一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①由此可见,有计划按比例关系的合理性需要依赖于是否平衡来判断,这就引出了第二层次的宏观管理思想:综合平衡论。(二)综合平衡思想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是所有陈云经济思想中最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根据吴易风先生的考证,不仅西方学者没有提出过综合平衡思想,苏联当时也没有明确提出过综合平衡概念,是陈云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遗产和思想财富②。这一思想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我国的创造性应用。从1949年7月27日至8月15日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五个地区财经领导人会议的孕育到1957年1月18日陈云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组长,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开幕会上讲话为标志,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基本形成。 ————①《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第228页。② 吴易风:《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关于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等十大关系,事实上就包含着综合平衡思想①,在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中提出的“统筹兼顾”也包含着这个思想②。陈云认为,国民经济中有众多的比例关系,意味着存在多重平衡。按从局部到全面的逻辑递进,可将国民经济分为大致四层次的平衡关系,即单一资源的供求平衡、某生产领域的局部平衡、社会生产各环节间的平衡以及社会总供求平衡。③其中社会总供求就是综合平衡,陈云认为具体可由财政、信贷、物质和外汇四大平衡来反映。对于国家工业化初期的综合平衡状态,他指出了以下三个特点:首先,“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这是因为“计划中带头的东西近期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工业发展了,其他部门就一定得跟上。这样就不能不显得吃力,很紧张。”④其次,综合平衡必须从开步走搞起,从年度计划开始。“不能说在达到了多少万吨钢以后再去平衡。要从现在综合平衡的经济水平出发,而绝不能采取倒过来的办法。”⑤第三,综合平衡必须是短线平衡,即“就是当年能够生产的东西,加上动用必要的库存,再加上切实可靠的进口,使供求相适应。”⑥短线平衡才是真正的综合平衡。长线平衡的计划要留有余地,宁可指标低一点,只要综合平衡了,就不怕,而以理想中的某种产品高指标为准,如钢铁,其他一切向它看齐,力图齐头并进的长线平衡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平衡;短线平衡是切合实际的平衡,这实际上与所熟知的“木桶理论”同出一辙,最短边决定了木桶容量,最短线决定了生产水平。此外,陈云还对以上四大平衡的关系作了说明,指出财政平衡是基础。他说“只要财政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质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1950年到1955年财政收支平衡和物质供需平衡的状况,从正面证明了这一点。1956年,由于财政上有了赤字,物质供应就不平衡,又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⑦可见,财政平衡又是陈云综合平衡论的核心。综合平衡论解决了有计划按比例思想的权衡问题,但综合平衡只能事后对行为结果进行评判或据此要求相应调整,类似“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那么如何在事前就能使平衡尽可能得到保证呢?依据多年的经济实践经验,陈云认识到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是决定财政是否平衡的关键,由此也是综合平衡实现的基础。要搞好综合平衡,就必须事先合理安排好建设规模,使之与国家财力和物力相适应。由此,要搞好财政平衡,进而实现综合平衡,就必须首先满足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的条件,这就是陈云关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思想。(三)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思想陈云强调国力就是财力和物力,即指“投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消费物资、外汇四个方面。”⑧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就是指生产能力,即供应力。建设规模是指基建投资规模,在当时消费需求能力和所占比重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就成为影响总需求波动的主要因素。由于供给能力在短时期变动不大,因此,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说实际上就是指总供求之间的平衡,其中关键在于投资需求的合理性。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说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具体应用⑨。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1999年版,第23-49页。②同上,第204-244页。③吴微、苟大金:《略论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361页。④《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第1版,第228页。⑤《在中央讲话财经小组会议上的》,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02页。⑥同上。⑦《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选自同上,第44页。⑧同上,第46页。⑨这里的唯物史观不是斯大林在1938年《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阐释的唯物史纲而是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参见:郭冠清:《回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核心命题的重新解读(上)———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基础》,《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 在政府大办工业背景下,投资具有内在的盲目冲动性,如何抑制这种冲动,使其合理是此论说的主要内容。陈云提出了几项要求:财政收支和信贷应是略有节余的平衡,强调财政节余不是钞票而是相应物质的节余;物质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具体就是按照先生活必需品、再必要生产资料、后基建的顺序保证供应;人民购买力的提高要和消费品的增长程度相平衡;强调农业对经济建设规模具有很大约束力,农业生产和财政收入关系很大,又对基建规模有很大约束力;提出基建规模和国力的平衡不要单看当年,要瞻前顾后。这实际上强调了基建不仅要年度平衡,更要注意基建周期内的平衡,以保证基建投资需求能转换为供给。他说:“经济建设要今年就做明年的准备工作,今年投资数量多少,明年投资数量多少,要有个计划,同时还要照顾到将来的投资计划。①”对于基建投资,陈云指出由于基建投资大且不能在短期内转化为生产力,如“投资于重工业的基本建设吸收了大量的资金,但不可能很快生产出东西,将来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也不是消费品。”②因此这部分投资过大,在来年就可能造成更大的供求不平衡。搞基建是为了形成更大的生产能力,弥补需求不足。但基建本身又是一个巨大需求,基建的窝工、浪费和失败不仅挤占了现有的物质财富,而且造成将来更大的供求缺口,最终破坏综合平衡。应该说,陈云极其关注基建不是偶然的,这是基于要着重提醒,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大办工业下普遍存在的基建投资冲动,好大喜功,重规模轻质量的突出矛盾,以保证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平稳发展。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说虽然指明了保证综合平衡的根本举措在于注重基建投资规模,但如何才能实现与国力的相适应,解决诸如基建投资项目、方向、重点和结构,投资顺序、比例的安排,投资区域的分布等具体问题呢?这就必须涉及陈云关于政府大办工业发展模式的构想。三、政府大办工业的发展模式如果说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综合平衡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说,是陈云关于政府大办工业宏观管理思想的三个原则,那么其关于政府大办工业发展模式的构想,则可谓三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思路,若进行细分,可包括工业化发展战略、规模与布局,以及工业结构安排、工业生产方式等多项具体的发展思路。(一)工业化发展战略如前所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选择国家工业化非常重要。毛泽东在对中国生产力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以后,选择了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是一条快速发展工业化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道路。③陈云历来重视战略问题,如他所说:“过去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他们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④曾要求国营商店应该有专门考虑战略的人,由此推及到工业化如此重要的战略问题,自然会相当重视,他曾说:“搞工业要有战略眼光。”⑤在1955年3月党的全代会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他谈道“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铁路和其他交通设备不足,而五年计划的财力有限,如果平均使用,必然一事无成。如果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大量修建铁路,供应铁路车辆、汽车等各种运输设备。另外,虽然扩大轻工业可改善人民生活,但实际上当前许多轻工业设备还有空闲,原因除了缺少农业原料外,也缺少来自重工业的原料。再者,我们还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①《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②《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选自同上,第230页。③刘学梅:《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理论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7期。④《要使用资方人员》,《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2页。⑤《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不得不优先发展重工业。”①可见,陈云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二)工业发展规模问题尽管毛泽东对工业发展规模、农业与工业关系等多次进行过科学的分析,但是超出生产力发展的条件进行的“大跃进”运动和建立“人民公社”制度的尝试,还是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灾难,陈云60年代初受毛泽东委托调整关系经济全局的过高的钢铁生产指标时,对于工业发展规模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根据陈云,工业发展规模取决于基建规模,基本建设要和国力相适应是对基建投资的基本要求,但工业仅是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工业发展也要全面衡量与其它部门的关系。他曾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以前还要进口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现在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是,发展农业仍然是头等大事。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也很难发展。”②针对1958年“大跃进”造成的局面,他指出:“已经摆开的建设规模,不仅农业负担不了,而且也超过了工业的基础。”显然,他认为工业规模应与现实的农业、工业基础相适应。如对宝钢的问题,他说:“如果一年建成一个宝钢这样的大项目,那就占了我们一年多的全部基建投资金额。”③提出了分期建设宝钢的建议。此外,对于建设的最终目的,他明确说道:“必须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尽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最高目的。”④“满足了当年生产方面的需要,再搞基本建设。有多大余力,就搞多少基本建设。今年如此,今后也要如此,使人民的生活一年一年好起来。”⑤可见,在工业发展规模问题上,陈云强调了工业发展规模要建立在现实的农业和工业基础上,并以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来衡量工业发展规模的适度性。(三)工业发展布局问题作为对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思想的应用,陈云认为:工业布局是基本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合理布置工业生产力,是基本建设中具有长远性质和全面性质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他说:“我们在进行工业布局的时候,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使目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⑥“建立工业体系只能首先从全国范围开始,然后才是各个协作区,再后才是许多省、自治区。”显然,陈云认为工业布局是指全国性的布局,旨在建立国家工业体系所作的布局,指出“在一个省、自治区以内,企图建立完整无缺、样样都有、万事不求人的独立的工业体系,是不切实际的。”⑦对于布局要点,他曾说:“选择地点要注意资源条件,摆在什么地方,不能不慎重。”⑧如1961年对于氮肥工业的布点,他就认为“应该尽先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粮食产区的高产区布点,然后分期分批在其他地区布点。”⑨体现了工业布局应注重效益的观点。(四)工业结构安排问题根据我国的重工业发展战略,陈云在亲自主持的“一五计划”中,对工业结构问题作了明确说明:即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指导下,“按照五年计划,国防工业是很突出的。为了实现发展国防工业的计划,很多民用工业就必须跟上,而且很吃力。有些民用工业,实际上也是为了配合国防工业而建立的……迅速发展国防工业,用力赶一赶,对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是有好处的。” ———— ①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287页。②《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③《经济建设要脚踏实地》,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9页。④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300页。⑤《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的讲话》,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1页。⑥郑清图:《陈云的工业布局思想》,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591页。⑦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290页。⑧《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⑨《加速发展氮肥工业》,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页。———— 同时指出,“重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防工业突出,石油工业落后,煤、电紧张。”①“一五”时期,工业结构是按以国防工业为龙头,石油、煤、电等能源工业为基础,其他民用工业次之的顺序安排;但大炼钢铁的“大跃进”开始后,工业结构发生了以钢为纲的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开始失衡。对此,陈云从钢铁工业内部结构作了详细考察,分析了矿石、焦炭、耐火材料等原材料工业以及洗煤、炼焦和运输能力,对钢铁的高指标提出了质疑,试图纠正失衡的工业结构。强调不仅钢铁工业内部结构要调整,就钢铁工业与整个工业的关系来看,也必须做出调整。应该说,陈云以钢材而非粗钢作为前进的基点,内含了集约化生产的观点,“以钢为纲”则完全是粗放式生产,因为不能成材的粗钢也加入了生产行列,成为高指标的填充物。此外,“以钢为纲”还导致农业、轻工业结构的失衡。对此,陈云强调要加强氮肥等化肥工业以及纺织、化纤工业的建设来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而“一五”时期,陈云之所以未能强调要支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工业生产,是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合作化是一个法宝,只要合作化就能解决农业问题,也可解决轻工业生产设备的闲置问题。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而当吃穿问题凸显时,立刻引起了陈云的重视,也修正了此前观点。因此,尽管建立工业体系是政府大办工业的出发点,但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可本末倒置。为此,陈云后来强调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应是“农、轻、重”的顺序安排,改革开放后也曾感叹道不要再提“以钢为纲”了。(五)国家工业化的新思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然在社会主义生产是有计划按比例生产,要实现综合平衡,那么还需要市场吗?陈云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情况下,更容易实现综合平衡,不仅如此,这一思想20多年后又再次提出,1979年3月8日陈云的《计划与市场问题》,对于突破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后,针对大规模建设中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和不便利,陈云提出了“两个市场”的设想。因为现实表明手工业的合作化不仅没能助政府大办工业一臂之力,且使国家背上了包袱。他说:“小商小贩是不是包袱?有一些是包袱,但这是政府必须背的包袱。”②对此,他提出“工业、手工业、农业副产品和商业的很大一部分必须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纠正从片面观点出发的盲目的集中生产、集中经营的现象。”③同时也认为分散经营决不会使我国的市场退回到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他说:“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范围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决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④显然,面对社会主义改造后出现的新情况,陈云调整了政府大办工业的思路,开始倡导兼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后又在青浦农村调查中提出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进步思想,尽管当时被戴上“刮单干风”的帽子,但在改革开放后却得以实践。由此,也表明无视市场功能而以完全的计划手段来政府大办工业在现实中很难行得通。四、政府大办工业的微观管理思想身为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导人,陈云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重大的、宏观的决策和管理是理所当然的。但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宏观结构是否失衡是以微观经济运行的平稳和结构合理为基础,尤其“全国一盘棋”下的政府大办工业,局部失衡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计划的执行,这就要求不能忽视微观经济状况,特别是那些关系到建设规模和工业体系形成的基建工程问题。对此,陈云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与关注,并亲自指导和协调,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在政府大办工业的微观管理思想。 ————①《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6页。②《要使用资方人员》,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6页。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一)地方区域管理思想我国革命战争所走过的道路与苏联的“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走的是“农村发展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这一点从1958年毛泽东将中央企业的88%下放到地方可以看出。事实上,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就是“社队企业”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在陈云看来,地方政府是管理机构,不是生产单位,无权或权力微弱的政府不可能有力地从事管理。中央政府过多的集权,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此陈云曾这样表述过:“工业方面,中央和地方可以分管。”“这个办法好,是一个挤资金的办法。还是一个就是挤干部,工业归他们管了,他们一看工业方面干部太弱,就会派干部去。再一个就是挤领导的注意力,工业归他们管了,要向他们汇报工作,他们看到这里有浪费,那里也不合理,也就注意了。”①这三挤就体现了资金、人事和责任的平衡,其中下放权力是关键,这也是陈云地方区域管理思想的核心。具体而言,包括财权、物权和人事权。1.财权:调整企业隶属关系,下放部分中央企业为地方企业,同时加强地方政府对其区域内属于中央各部管辖的企业的领导和监督权。此外,还规定下放企业全部利润的20%归地方所有,80%归中央所得,且所有地方政府参与利润分成的企业也是二八分成,三年不变。凡是属于原来由地方管理的企业,全部利润,仍归其所得。2.物权:增加地方政府的物资分配权,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的物质由地方统一申请和分配;对于其辖区内的中央企业,在情况紧急时,在保证国家计划前提下,有权进行调剂。对于所生产的统配物质和部管物质,超出国家计划量,地方政府可自行支配;同时对辖区内中央企业的超产也可部分分成等。3.人事权: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政府后,人事管理按地方企业办理;辖区内中央企业在不削弱主要领导力量条件下,有权适当调整。但地方政府要调用国务院和各主管工业部门范围内的干部需报请批准和进行协商。②此外,除扩大管理权外,陈云还对地方政府办工业的方向作了说明,认为地方政府应着重发展轻工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农机、农具以及小化肥工业,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实际上可以减轻政府大办工业的负担,帮助消除后顾之忧。(二)国营企业管理思想国营企业是当时经济运行的基础,陈云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暂时委托地方政府管理的隶属中央政府的企业和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的企业。由此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营企业三级主体。因此,陈云的微观管理思想,实际上包含了地方区域管理和国营企业管理两个层次。国营企业,尤其是隶属中央的国营企业是政府大办工业的主力军,对此,陈云倾入了大量心血。特别在企业基建工程方面,还专门注文《保证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几个问题》以引起全党全民的关注。事实上,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竞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营企业三级主体的模式,才使得我国成功破解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性的难题③,在人类经济发展史创造了中国经济40年平均年增长9.4%的神话,为我国经济跨越卡夫丁峡谷创造了条件④。 ————①《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0-121页。②《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82页。③郭冠清、陈健:《社会主义能够解决“经济核算”难题吗?———“苏联模式”问题和“中国方案”》,《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2期。④郭冠清:《论习近平〈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认识〉一文的学术贡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为提高企业主观人员的积极性,与地方政府管理思想一样,也适当扩大了企业主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财权、物权和人事权。减少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规定国家只编制年度计划,而企业编制季度、月度计划;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和企业利润分成;同时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除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外,企业可自行管理其他一切职工。此外,陈云还对企业其他具体的管理作了阐述。1.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陈云曾说:“搞生产没有规章制度不行。”“为了把工厂办好,需要大家按章程办事,工厂要有厂规,要有各种个人负责制。”针对群众运动中,破坏管理制度的情形,他着重指出:“群众发动得越广泛,越需要加强领导,越需要健全管理制度,越需要加强责任制。”①2.加强企业经济核算:“现在是办大工厂,不学会经济核算不行。”针对过去经济工作的供给制,陈云强调现在开工厂“必须学会经济核算,算一算账,力求省一点。要计算成本,出一个成品要多少工,市场上是什么价格,等等,都要计算好。”②3.注重技术和人才:强调技术发展工业是陈云的一贯主张,如他说:“我们过去搞手工业,靠两只手,现在是机器生产,技术很重要。”③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对于技术人员的作用,他曾比喻技术人员是我们的“国宝”,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技术员、技师、工程师、专门家,是管理庞大复杂的近代企业中不可少的重要人员。”面对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力量的极为缺乏,他说:“现在需要很多的熟练工人、职员,更需要技师。一般说一百个工人至少要有一个技师。”“这两年教育经费很少,长期下去很难维持。”④为此,他提出要大力培养新的技术人员,在文化教育上投资,针对“一五”时期发展能源工业面临的人才严重不足情形,特撰文《建设一支强大的地质工作队伍》以号召要加强人才的培养;此外,还对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才能和旧政府下培养的工程师的作用高度重视,不仅不压制,还力争为我所用。4.强调设计和施工计划:设计和施工直接关系到基建工程的质量,建设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增加生产能力,关键在于建设工程的质量如何。陈云曾严厉指出:“未经设计,未作施工计划、施工图案和财务支拨计划,或已作而未经批准者,财政部门应拒绝拨款。”⑤对于设计工作,陈云极为重视。为此,他在1952年还特意对哈尔滨铝合金加工厂的设计专门作了一个审查报告,指出“我们建设新型工厂没有经验,而过去的基本建设中已有很大浪费,因此对于每个工厂的建设计划和初步设计,应该认真地慎重地研究审核,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⑥后来,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也专门针对基建工程质量问题撰文强调没有勘察就不能设计;无设计和施工规划,不熟悉图纸,没有施工准备就不要轻易施工;关键性的结构部位要使用合格材料,等等。另外,对工资问题,陈云认为“煤矿的采掘工人基本上实行计件工资,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反对工资的平均主义倾向,主张按劳分配。对于企业的发展,主张“要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革新、改造,后新建。”⑦五、结束语政府大办工业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必由之路,陈云工业经济思想也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那么政府大办工业该“怎么办”,又该“怎么管”?在贯彻执行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多年实践基础上,陈云逐渐形成了一套逻辑自洽且层层递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理论体系,围绕“怎么办”又“怎么管”两大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既庞大又细致。对于陈云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不仅已经形成国内的共识,而且也受到国际史学界的赞扬。 ————①杨建、行文侠:《陈云的企业管理思想》,选自《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599页。②《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③《要使用资方人员》,选自《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5页。④《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选自同上,第123-124页。⑤《加强财政、金融和投资的管理》,选自同上,第109页。⑥《审查一个工厂初步设计议定书的报告》,选自同上,第153页。⑦《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选自《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页。———— 比如,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论到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时明确指出:“陈云建议的政策——50年代中国提出的最全面的可取的发展办法。”①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为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又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和国内外环境已经不同于陈云所处的时代,但是在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办大事,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方面,陈云的工业经济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陈云的工业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探索的典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国化的产物②,加强陈云的工业经济思想,对于构建新时代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页。②这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重新解读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同于“苏联模式”教科书的解读,参见:郭冠清:《回到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再解读》,《当代经济研究》,2020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朱佳木.谈谈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J].党的文献,2000(3):8-20.
2.吴易风.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45-58.
3.朱佳木.陈云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J].党的文献,2005(3):35-44.
4.刘凤岐.陈云经济思想及其主要理论贡献[J].宁夏社会科学,1995(4):29-36.
5.汪海波.对陈云稳定发展中国经济思想的历史考察[J].经济研究,1995(6):25-33.
6.陈云文选(1956-1985)[M].人民出版社,1986.
7.陈云和他的事业(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9.
9.陈云文集(第二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2020年第12期)【智库动态】张 旭 王天蛟:魁奈经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观照
【智库动态】隋福民:“互联网+农业”还是“农业+互联网” ——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智库动态】裴长洪: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目标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