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吧,就为了那蒙眬的绿!

李华芳 读品贩子 2021-01-24

----获取更多读品,点击上方【读品贩子】----


我之前说过翻译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译得好,那是理所当然之事;你译得不好,那基本上逃不了背负恶名的命运。再加上译事艰辛,报酬微薄,做翻译,其实和行善没差别。所以我之前就反反复复地说,能不搞,就不要搞翻译了,尤其是博士生(参见:翻书党人杂记:英文与中文 以及 翻书党人杂记:读博士)。

但今天读到一个关于翻译的故事,深受震动,觉得自己上面说的非常浅薄。

这个故事要从印度毗耶娑写的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说起。我没有读过,所以从Amazon上找了一段介绍放在这里。《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核心故事是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摩诃婆罗多》作为印度经典史诗,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经典。对文明的交流、传承和延续来说,都值得世界各国的人都读一读。

但要读,就要有译本。《摩诃婆罗多》是有中译本的。

以下就是这个中译本的故事,来自微博上的 @花杀七十三 :

我对《摩诃婆罗多》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它的故事本身,而是我去借这套书看的时候,发现一共六本译注,都不是一拨译者。有的人只翻译了第一本,有的好点儿,能翻译三四本,到最后一本的人,已经跟第一本完全不重合。

我就在图书管里跟朋友调笑,“太没毅力了,要翻就翻完啊,全都不是一堆人。”

“就是啊,半中央人全换了。”

后来才看了内部的记录,看到并非是译者们半路撂担子。

是去世了。

老先生,翻译完第一本,就不及生命的催促,离开了。另一位暮年憔悴却仍旧希望继续动工,学生们“为了完成老先生的遗愿”而挑起了之后的任务,但是史书巨著,学生们沥尽心血,接力捧棒,日日夜夜,历时12年,终于完成了这套书的翻译。

那时候我脑子里有一句话,说,朝闻白鹭,而后见沧海。不得不为我的浅薄,和他们的伟大感慨。

迄今为止,《摩诃婆罗多》在世界上仅有印度梵文精校本和英译本,法国人曾经想译法语本,没有译出来。中译本始于1980年代,在金克木先生的支持带领下,开始翻译,经过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历时十七年,终于在黄宝生先生支持下完成了中译本。

八位译者,前赴后继,真是以命相译,才有了这个中译本。

照录译者赵国华先生写于1991年1月8日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以此勉励自己和诸位学界同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话可借来表示对事业的达观。然而,翻译这部大史诗,却犹如跋涉在无际的沙漠,倾尽满腔热血,付出整个生命,最终所见或许只是骆驼刺的蒙眬的绿。好吧,就为了那蒙眬的绿!

(图片来自微博用户:@那罗陀_银子)


【睡不着?长按二维码处学习】


其实并没有什么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