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干中学:以体验式慈善为例,兼谈如何像编连续剧一样写论文
我们利用的是之前我的老师Lindsey McDougle做博士论文时候用过的调查数据,所以是一套老的数据。当然我一开始是拿来练手,而且这个数据也不是为我的研究问题设计的,但是恰好有助于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我就和老师合作,一起发表了一个很简单的论文。这个论文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然是有很多疏漏。而且也只是个课程论文。(但是怎么讲呢?只要是个论文不要放弃,投出去看看,搞不好就发表了呢。)
所以接下来自然而然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一个人获得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经验呢?在教育学领域,有很大一块是与service learning相关的,背后的思想来自杜威等人。说穿了也不复杂,古代的学习大量都是学徒制,干中学,然后徒弟学会了再出师。(闯了祸千万不要把为师说出来!)
所以我们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我们要关注的这一块具体而言叫做体验式慈善(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或者叫learning by giving)。这个体验式慈善当然和经济学的一个传统观念“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一个人从自身经验中获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能够极大提升其捐赠意愿的话,那么让他干中学,学到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这些经验,是不是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呢?问题就是从实证上来看,干中学到底是不是学得会?
我们在研究体验式慈善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第一篇文章是一个章节,题目就叫体验式慈善。主要是理清体验式慈善和干中学的关系。在经济学家看来,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经验,学习到知识和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重新进行应用。简单来说,这就是干中学。而体验式慈善,也就是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分配一定的资金给非营利组织,通过这个把钱给非营利组织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与慈善有关的知识,而且也能间接使得自己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得到增长。
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分成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课堂学业成绩。这个是比较传统的衡量方式,我们希望体验式慈善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性学习成果,这是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以及对社区需求的认知。我们也希望体验式慈善能够极大改善学生对慈善、非营利组织和社区需求的认知。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当然是希望看到体验式慈善,不仅能够促进课堂学业成绩,也能够促进社会性学习成果,而且两者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第二篇文章叫做Can Philanthropy Be Taught。这篇文章主要利用体验式慈善课堂课前课后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学生在参与体验式慈善课堂之后,在课堂学业成绩,和社会性学习成果方面,是不是有显著的提高?这就是一个事先事后的简单对比,没有使用特别复杂的统计工具,因为我们只是想看,整体上来讲有没有这样一个效果。结果发现,在所有细节指标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课后数据上都比课前有显著的提高。
Modifi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