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中学:以体验式慈善为例,兼谈如何像编连续剧一样写论文

李华芳 读品贩子 2020-02-18
在今年的ARNOVA上,我讲了一个ARNOVA Talk,过几天应该会放在官网上。我讲的东西大致如下:

一切要从我博士二年级的一篇课程论文《Information Source Reliance and Charitable Giving Decisions》说起,这篇课程论文后来发表了。主要的想法是说,个人如果从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非营利组织相关的信息,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捐赠决策?比如说,有些人获得信息是从网上获得;有些人是通过口口相传,来自父母,家庭,朋友;还有些人是通过自身经验获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这些不同的信息来源是不是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捐赠决策呢?

我们利用的是之前我的老师Lindsey McDougle做博士论文时候用过的调查数据,所以是一套老的数据。当然我一开始是拿来练手,而且这个数据也不是为我的研究问题设计的,但是恰好有助于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我就和老师合作,一起发表了一个很简单的论文。这个论文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然是有很多疏漏。而且也只是个课程论文。(但是怎么讲呢?只要是个论文不要放弃,投出去看看,搞不好就发表了呢。)
这个论文提出的问题,对我来讲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在文章中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是通过自身经验获得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那么他是更有可能捐赠,也更有可能参与志愿服务的。所以经验很重要。

所以接下来自然而然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一个人获得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经验呢?在教育学领域,有很大一块是与service learning相关的,背后的思想来自杜威等人。说穿了也不复杂,古代的学习大量都是学徒制,干中学,然后徒弟学会了再出师。(闯了祸千万不要把为师说出来!)

所以我们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我们要关注的这一块具体而言叫做体验式慈善(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或者叫learning by giving)。这个体验式慈善当然和经济学的一个传统观念“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一个人从自身经验中获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能够极大提升其捐赠意愿的话,那么让他干中学,学到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这些经验,是不是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呢?问题就是从实证上来看,干中学到底是不是学得会?

我们在研究体验式慈善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第一篇文章是一个章节,题目就叫体验式慈善。主要是理清体验式慈善和干中学的关系。在经济学家看来,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经验,学习到知识和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重新进行应用。简单来说,这就是干中学。而体验式慈善,也就是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分配一定的资金给非营利组织,通过这个把钱给非营利组织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与慈善有关的知识,而且也能间接使得自己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得到增长。

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分成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课堂学业成绩。这个是比较传统的衡量方式,我们希望体验式慈善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性学习成果,这是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以及对社区需求的认知。我们也希望体验式慈善能够极大改善学生对慈善、非营利组织和社区需求的认知。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当然是希望看到体验式慈善,不仅能够促进课堂学业成绩,也能够促进社会性学习成果,而且两者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希望归希望,实际上是否如此呢?我们后续发表了几篇实证性的文章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篇文章叫做Can Philanthropy Be Taught。这篇文章主要利用体验式慈善课堂课前课后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学生在参与体验式慈善课堂之后,在课堂学业成绩,和社会性学习成果方面,是不是有显著的提高?这就是一个事先事后的简单对比,没有使用特别复杂的统计工具,因为我们只是想看,整体上来讲有没有这样一个效果。结果发现,在所有细节指标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课后数据上都比课前有显著的提高。


这样当然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些学生可能是自我选择进入到这些课堂上去,而并不是因为体验式慈善的效果。所以在第三篇文章《Philanthropy Can Be Learned》中,我们使用了学生对几个开放性问题的回答,试图从他们的回答(文本数据)中,来挖掘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这篇质性研究的文章,也结合了机器学习的办法,因为学生回答的量比较大。当然我们利用机器学习的成果,对比了人工判断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说,其实学生是真切感受到体验式慈善是有用的,不仅促进了他们的课堂学业,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性学习成果。(聪明的你是不是在想你们为什么不用quasi-experiment的方法,咳咳,因为那是另一篇文章。)

以上两篇文章,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验式慈善在美国是不是有效的问题?如果这个体验式慈善真的有效,那么在一个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应该也是有效的。聪明的你也许已经想到了,是的,就是找一个其他国家复制一遍。这就是我们的第四篇论文《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 in China》。

我们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学校复制体验式慈善的课堂,这一次我们使用了混合方法,除了使用课前课后调查问卷的数据,也结合了学生对开放式问题回答的文本数据。尽管整个样本量少,但是很自然的一个衍生和拓展,不仅是议题,也是指方法。这个文章写得快,但从整个体验式慈善的效果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篇。
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像写连续剧一样写论文。这个算是个小小示例吧。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其实文章题目也很重要的。从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到Can Philanthropy Be Taught?到Philanthropy Can Be Learned,到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 in China,是不是很有连续剧的感觉?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