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科大】埋下读书的种子

方光鹏 851 瀚海数据说 2021-03-15

                      ↑↑↑ 点击蓝字,欢迎关注并转发


第77期


【编者按】作为一位投资公司的高管,方光鹏博士的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乡村教育。本文是他和他朋友借助天缘公益帮助孩子的一个简介。其实,每一位科大人,都可以帮助乡村孩子升起理想的风帆,或许就像光鹏那样开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中国经济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这个时代,如果能够帮助农村小孩读好书、爱读书,帮助他们睁眼看世界,那无论如何是一件有益的事。天缘公益在这方面的确做得不错。“天缘公益”是2014年4月樊启鹏、李瑞华夫妇发起的一个民间公益项目,至今已经为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农村22所小学、1所中学、1所幼儿园捐建了图书室。樊启鹏是我的高中师弟,我也因此成为天缘公益志愿者,参与了其中的一些活动。

一、天缘公益的由来

        “天缘公益”全称为“天缘公益乡村教育阅读促进项目”,其宗旨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善乡村基础教育环境,提升儿童阅读能力。要说天缘公益,首先得说说樊启鹏、李瑞华夫妇。

        启鹏199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之后就一直在此读书、教书,现为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李瑞华是他的研究生同学,也是博士。夫妻俩琴瑟和鸣,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一男一女。他们都很安静、低调,和孩子们合影的时候,从不站在中间,而是蹲着或弯着站在边上。启鹏可能是纪录片拍多了,眼睛好像总是在观察和思考什么;头发也掉得多,常年戴着帽子,颇有艺术家的范儿。

        启鹏夫妇都是大学老师,启鹏还经常外出拍片子,工作很忙,又有两个孩子,他们为什么要发起设立天缘公益呢?这事和启鹏回老家的所见所闻有很大关系,他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天缘公益的由来与设想》,在微信号“天缘阅读”上发表。

        启鹏老家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阳新县位于湖北东南部,距离武汉约100公里。阳新是革命老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

     

        这是他2012年9月29日拍摄的照片,故事要从这开始讲起。那一天,他路过自己曾经就读过的丫吉小学,眼前的情景让他很震惊。他后来深有感触地说:“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即便是对于自以为很熟悉的人和环境。”

        落满细石和沙子的操场边上,立着一张砖砌的乒乓球台,破损的水泥台面像是一幅斑驳的地图,这是这所小学唯一的体育设施。课间玩沙的孩子好奇地围上来,在相机镜头前挤成一片,钟声一响,转身四散,倏忽间不见了踪影。

        锈迹斑斑的悬钟分明还是他当年上学时使用过的。老师也有三位是当年教过他的,七位老师共用一间办公室。桌椅都是孩子们自带的,基本都是父母叔姑用过留下的,上面全是几代人留下的刻痕。学校没有电脑、投影等电教设备。

        比起三十年前,校园冷清了许多。孩子少了,学校由完小变成初小,五六年级合并到乡镇小学去了,每间教室都坐得稀稀落落,有的教室还兼作库房,学生在前面上课,后面堆满了杂物。

        七位老师中,三位是“国家教师”,四位是“民办教师”,也就是代课教师。年轻代课教师每月领750元工资,五年前则是400元;家里还种有庄稼,辅以解决生计。

        孩子们穿得五颜六色。单看外表,生活条件还不错,但也好像仅限于此。原来大家都有父母陪伴,如今,这些孩子的父母多半在江浙和广东沿海一带打工,或者在附近城市忙于生计,陪伴他们的亲人主要是爷爷奶奶。

        学校处在华中腹地,离大广高速湖北南段三溪出口仅1.5公里,往北直通北京,往南直通广州,40分钟车程可抵达黄石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到省会武汉。较之那些大山里的学校,算是交通便利的村小了。周边学校大抵类似,甚至条件更有限。

        

        2012年10月6日,启鹏在自己微博发了几张丫吉小学照片,引起了很多同事、同学和朋友的关注,大家为丫小募集了一批衣服、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等物资,总价值大约3万余元。书籍和文体用品一下子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充盈起来,略显尴尬的是,所捐衣物基本都是大人穿的,学校收到以后不好处理。这地方的孩子其实也都不缺衣食。

图中扫地的小孩是樊启鹏儿子,他随要去拍照的妈妈走进了教室。


        后来,通过对老家其他几所小学的调研,启鹏对乡村教育的现状、人性的善良与社会信任感的匮乏、公益的成本与复杂性等问题都有了更直接的认识,也遇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一是他们募集的资源——例如衣物,未必真是学校所需;二是对学校真实情况的宣传,会让当地部分敏感的政府工作人员感到紧张,甚至误会,也让受捐学校感到有压力。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和配合程度。他感到,自己对公益活动认识很不足,并非发好心、有行动就能见效果,还需要更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有对路的方法。为此,他在不断思考和探索。

        2014年清明假期,他又回到湖北阳新老家。4月9日,在亲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山野田垄间的下泉小学。这个学校只有四个老师,四个年级,共七十多位学生,校长说“最缺图书和文体用品,学生们能看到的读物只有‘作文选’”。捐建乡村小学图书室的想法,就是在这一天形成的。他感到,任何项目必须有明确的公益方向,自己无法全方位帮助学校,必须在一个点上发力,才能持续,才能做好;孩子精神内力的觉醒,远比物质上的救助重要,希望图书能为一些乡村小学的孩子带去快乐,帮助他们成长。

        公益思路清楚之后,他就整理出一份图文资料,在高中校友的帮助下,借助鄂南高中北京校友会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面向下泉初小的募捐信息。一条基于朋友圈的公益模式逐渐成形。之后,他又联系了几位具有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朋友,帮忙开具了一份“天缘书单”,计划对照这份书单建设乡村小学图书室。2014年5月30日,下泉小学图书室建成开放;6月6日,西山小学图书室建成开放;6月28日,朝六小学图书室建成开放。三个月时间,建起了三间乡村小学图书室,这给了他很大信心,后面就越走越快了。

        “天缘”这个名字是一位好朋友帮忙起的,他很喜欢,就直接使用了。

        对于公益,他说:“做公益的机会一直都在,我们随时都可以做。曾经以为,公益是有钱人和高风亮节者的事。如今我不再这么认为,我和很多参与天缘公益的朋友其实都是普通人。

二 、我捐建了一个图书室

        我们能够考上中国科大的人,在小学、中学无疑都是出类拔萃的,相信我们的童年回忆大多与读书有关。我就读的小学是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镇杨堡小学。那时的学校还有初中,小学低年级有两个班,全校有三四百名学生,比现在20名学生的规模大多了。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为原来就读过的学校做点什么。借助天缘公益这个平台,2015年8月我为杨堡小学捐建了一个图书室,了却了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这也是天缘公益支持的第18所农村小学。


        杨堡小学位于有“桂花之乡”、“香城泉都”美誉的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杨堡畈腹地,是一所农村初级小学,2015年当时设有1-4年级四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人,教师4名,服务区人口3900人。

        2015年7月,樊启鹏回湖北老家,他开车去高铁站接朋友时,绕道去了一趟杨堡小学,在学校外面拍了很多照片。由于时间仓促,又怕打搅别人,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说来也巧,启鹏读高中的时候,从学校回老家就要路过杨堡小学,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启鹏和校长徐秀伟沟通好各种细节后,天缘公益团队在网上采购了21箱图书,大概有五六百本,很快就运抵杨堡小学了。加上学校自己的图书,这样人均有20本书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孩子们阅读需要了。还有一点余款,就为学校采购了体育用品和三个书架。杨堡小学图书室就这样建好了。天缘公益图书都是精挑细选的,孩子们很喜欢。图书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开放程度和图书利用率都很高。学生每天都有阅读时间,很快多数图书都被翻旧了,一些绘本都快被翻烂了。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图书室建成了,启鹏、瑞华夫妇又去了很多次。瑞华还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教他们画石头画、瓦片画;给他们送去了五颜六色的雨伞,孩子们在田野上打伞回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寄了嘟巴伴读机器人,深受欢迎。更重要、更有意思的是,夫妇俩还在杨堡小学蹲点两次,拍了两个纪录片:一个是不到8分钟的微纪录片《老狼老狼,几点啦?》,主题是阅读实验;另一个是《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树》,这在后面还要单独说一说。

一个小小的图书室,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啊!


三、请老师们来北京

        其实,建一个图书室并不难,花钱不多,书单标准化,网上买书也容易,难就难在后续管理上。为此,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9月,天缘公益没有新建图书室。

        为了总结和交流图书室管理和阅读活动推广的经验,促进合作学校老师、捐赠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天缘公益于2016年8月6-8日在北京举办了“儿童阅读与乡村教育暑期沙龙”,邀请17位湖北、湖南、安徽的老师来到北京,老师们的来往车票和食宿均由天缘公益提供,有20多位志愿者承担了会务和老师接送等工作。这些老师有的还是第一次来北京,大家都很高兴很激动。

前排左一、右二就是樊启鹏、李瑞华夫妇


        由于活动经费来自于公益善款,天缘公益团队对活动安排非常认真、细致,不敢乱花一分钱。三天的活动时间原来安排有两天是开会交流,后来启鹏根据我的建议把开会时间压缩了半天,以便于老师们游览北京。


        在座谈会上,大家就“绘本阅读”、“图书室管理与阅读活动推广”、“天缘公益的方向定位与今后工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名公益界人士到场介绍公益资源、分享公益经验,并参与互动。17位老师分别介绍了图书室管理和使用情况。每所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了各自的管理办法。阅览、借阅时间和方式方法略有差异。很多学校都将阅读课排进了课表,每周都有固定的阅读课程。很多老师也提到,农村小学阅读推广普遍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支持阅读推广;老师教学任务繁重,管理图书室是新增的额外工作,难度很大;一些学校还没有独立图书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云山小学刘元宝老师还讲了自己为学校养三年猪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他后来还就此写了一篇文章,在“天缘阅读”上发表,阅读量近万,反响很大。刘老师讲到,他从1992年开始当代课老师,年薪(没错,是年薪!)最初只有630元,2000年慢慢涨到1400元。工资不仅低得可怜,他八九年里还没拿到一分,因为都被村干部擅自挪去给农户抵缴农业税了。不仅如此,他还倒欠学校的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很多家长交不起几十元到一二百元的学费,只能找老师担保。刘老师最怕孩子失学,只要找到他,他就一口应承,完全没有考虑后果。最多的时候担保的学费超过了一万元,这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家长始终不交钱,他就只能去讨债。担保容易讨债难,那几年全村都有他奔波讨债的身影,各种不愉快甚至斯文扫地的事时时发生,最后还是有3000元左右的学费没有收到,这相当于他当时两年多的工资,他压力很大。后来结婚了,夫妻一起养了三年猪,都给学校抵债了。好在去年刘老师终于千辛万苦转正了。

刘元宝老师在校门口


        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艰辛、坚持和自豪!

        来一次北京不容易,老师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清华、北大和国家图书馆等地方。

        这次暑期沙龙活动是天缘公益合作学校的老师们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也是他们和志愿者、捐赠人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真如有人所说,“见了面更加体会到这是'天缘'”。大家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真诚的情谊和改变的力量却由此长久延伸。

四、纪录片《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树》

        2017年11月5日,在北师大北国剧场,纪录片《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树》举行了展映式,大家反应热烈。片名源自同名的一册绘本,村头一棵大树下是孩子们上学集中的地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03kbgu01&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个片子的主要人物都是杨堡小学的孩子,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选择杨堡小学是启鹏自己定的,他选好后才告诉我。片子里有一个主人公叫徐乐瑶,女孩,性格开朗活泼,她几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从此再没联系。另一个主人公叫徐志旺,男孩,他爸爸快60岁了,妈妈智障。这两个孩子是一个村的,我外婆家就在那个村。这个片子的重心不是展现爱的缺失,而恰恰是展现爱和陪伴的美好。

海报上的徐志旺


        在影片中,乡村的孩子们翻看着大城市阅读的画册,收听智能机器人讲述的睡前故事。他们上语文课,上英语课,接受着知识的传播与道德的培养。学校之外,广阔的乡村是孩子们玩闹嬉戏的天堂。在明镜一般的水田田塍上奔跑,在明晃晃的油菜地里出没,在铺满闲草野花的田野上打滚,他们释放着生命的力量与孩童时期的欢乐。他们最喜欢爬树上树,或者吊一根绳子荡秋千。孩子们说:“爬得越高,看得更远。”因此,那些庭院中、学校里、公路边的树,听见过他们的笑声,看见过他们被绳子缠住了脚,成为他们朝夕相处的伙伴,成为知晓他们秘密的朋友。

        和多年前物质的匮乏相比,孩子们生长的环境改善了不少,但小小年纪,他们就有着难以言传的孤独和忧郁。“妈妈不在身边,你想妈妈吗?”编导李瑞华老师在画外问询,徐乐瑶坐在秋千之上,或是坐在台阶之上,表达着对父母的怨恨。学校的校长努力开导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回忆父母的爱意的表达,但他们的记忆已然模糊,有的更愿意坐上时光倒流的机器,回到有父母陪伴的日子。

徐乐瑶在河边


        在一片残瓦上面,小朋友用油彩画出了房屋和天空。徐志旺包好它,准备将之捧献给为自己家一手造房的父亲。不承想,这一艺术作品却被“粗心”的樊老师一脚踩坏了。于此,我们看到影片节制之中的小小高潮。在儿子迟疑地满怀歉意地从书包取出残片之后,父亲开始打磨一片整瓦。是的,乡村就是这样,用朴素无言地激发我们剪不断的乡愁。

瓦片画

 

        这个片子是2017年3、4月份开始拍的,那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非常美。启鹏、瑞华在学校蹲点了一个多月。每天早上从阳新老家开车49公里到学校,中饭是徐秀伟校长做的。据说徐校长厨艺不错,特别是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绝对的绿色无污染。白天夫妻两人或在学校或在村里,傍晚返回老家,颇有点披星戴月的样子。孩子们既是故事中的人物,又是义工,把各种摄影器材当玩具玩,开心极了。

樊启鹏在拍摄现场

 

小义工

 

        天缘公益还能走多远,还能做多大?樊启鹏不知道,我们志愿者也不知道。我们都是普通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切随缘吧!

        天缘公益向孩子们传递了知识传递了爱。知识给人力量,爱总会开花结果。我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除了他们的爸爸妈妈,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善良的人在关心他们、爱他们!每一位天缘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仿佛能听到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作者简介】方光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51校友,经济学博士,现居北京,任职于一家投资公司。


(责任编辑:何剑鸣 851,8515; 张红 818)


欢迎点赞、留言、打赏、投稿、和分享转发! 欢迎向我们推荐校友原创文章和主题分享嘉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