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经典 | 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致菌血症一例

中医经典科 重庆市中医院服务号 2023-01-06

今年75岁的张婆婆咽痛难忍,伴随有发热的现象,遂来到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寻求帮助。


入院症见

精神一般,发热,咽痛,汗多,口干喜冷饮,全身酸痛,饮食一般,夜寐一般,二便正常。


既往史

“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


3月前因腰背痛于某三甲医院住院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胸椎压缩性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遗留腰背部疼痛症状。


1月前因发热于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住院行头部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血常规检查提示三系减少,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腔隙性脑梗塞”,曾行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体

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1/70mmHg,咽部粘膜稍红肿,腹部稍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侧臀部按压痛明显。余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55*109/L。

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2U/L,C反应蛋白:69.10mg/L。

胸部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1.双肺间质性改变可能;双肺散在炎症,较2018-12-28日相仿。2.主动脉及左冠状动脉钙化灶。3.双肺胸膜增厚。4.胸7-9、11椎体呈压缩性改变。


中医四诊

望之少神,表情正常,面色少华,体型适中,行动自如,精神一般,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语声低微,言语清晰,呼吸如常,无咳嗽咳痰,无呕吐、太息、呻吟、腹鸣之声;无异常气味,舌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根据检查,医生得出了诊断结果:

中医诊断外感高热(太阳证)

西医诊断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2型糖尿病

 3、腔隙性脑梗死

 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5、全血细胞减少 

6、陈旧性胸椎压缩性骨折 

7、重度骨质疏松。


1

首诊


考虑张婆婆外感寒凉邪气,卫表不固,邪犯太阳。处方:桂枝汤合五根汤加减开太阳,方药如下:

同时配合中医特色疗法:退热贴穴位贴敷(双侧肺腧、双侧肾俞、大椎)、中医定向透药、电脑中频电治疗。


2

二诊


张婆婆精神一般,发热,咽痛,汗多,口干苦,全身酸痛,腰背部及右髋部疼痛,纳寐差,二便正常。望之少神,语声低微、言语清晰,舌红,苔薄微黄。脉弦。

口干苦伴发热,汗出明显,考虑太阳少阳合病,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方药如下:


3

三诊


张婆婆仍发热,其余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入院后发热时间以下午为主,考虑邪入阳明,故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药如下:


4

四诊


张婆婆未发热,但感口干苦明显,大便稀溏,日1-2次,余较前变化不大,考虑少阳邪热未清,予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方药如下:


5

五诊


张婆婆再次发热,下午为主,感腹胀,按之稍有不适,口干苦缓解不显,大便偏稀,余症状较前变化不大,舌红,苔薄微黄,脉弦,重按无力。


张婆婆再次发热多日,脉象重按无力,表证未解,少阳枢机亦不利,耗伤津液,故予小柴胡汤合竹叶石膏加减,方药如下:


6

六诊


张婆婆发热,口干苦,腹胀,腹部轻压痛,腰背部及右髋部疼痛,纳寐差,大便稀溏,次数4-5次/日,小便正常。余较前变化不大,仍发热,口干苦明显,腹部胀满疼痛,请全院会诊,考虑少阳阳明合病,气机阻滞,予大柴胡汤加减,方药如下:


7

七诊


因张婆婆反复发热,多次复查血常规仅提示血小板稍有下降,上腹部增强CT未提示明显异常。目前发热原因不明,抗感染治疗依据不充分,治疗效果欠佳,故请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远程会诊,患者诉昨日腹胀明显好转,纳寐好转,且未发热,双足背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余与前变化不大,故续予大柴胡合三仁汤加减,处方如下:


8

八诊


张婆婆未发热,咽痛减轻,精神较昨日好转,汗出不多,口干苦晨起明显,喜冷水漱口,腹胀加重,腰背部及右髋部疼痛减轻,双足背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纳寐较昨好转,大便稀溏已解三次,前两次成形,第三次不成形,小便正常。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弦数,沉取较前有力,予原方中加生姜健运中土


9

九诊


张婆婆未发热,咽痛减轻,精神较昨日好转,汗多,口干苦仍明显,稍感腹胀,腰背部及右髋部疼痛较前明显,纳差,夜寐较昨好转,昨日白天解黄色稀便5次,今日凌晨2时至6时解稀水样便3次,小便正常。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滑数。


考虑患者中土不运,原方中加太子参益气扶正,川芎、白术健脾行气,顾护中土


10

十诊


张婆婆体温再次于下午15时体温升至38.1℃,予口服温开水及补液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夜间21点体温再次上升至39℃,给予退热等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后未再发热,精神尚可,稍感咽痛,腹胀较前好转,夜寐差,余症状较前变化不大,昨日至今晨解水样便5次,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双脉滑数,沉取有力。


考虑到张婆婆再次发热,下午至夜间为主,阳明胃热,气机不舒,予原方中去川芎、太子参、白术,加大生半夏剂量以降阳明,加用黄连清热燥湿、乌梅收敛固涩,通降阳明,具体方药如下:


11

十一诊


张婆婆未发热,口干苦缓解,汗出减少,夜寐较昨好转,昨日至今晨解稀大便6次,前3次呈水样,后3次大便偏稀,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双脉滑数,沉取有力。今日血培养提示布鲁氏菌阳性。请药剂科会诊行相关抗感染治疗


患者口干苦缓解,少阳邪热渐去,大便仍偏稀,病久耗伤太阴,故予加强温运太阴,顾护中土为主,处方如下:


12

十二诊


张婆婆未发热,无咽痛,腰背部及右髋部疼痛较前缓解,汗出减少,纳寐差,昨日至今晨解稀大便6次,大便偏稀,余较前变化不大,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双脉滑数,沉取有力。予原方中去杏仁,厚朴加量,具体方药如下:


13

十三诊


张婆婆未发热,仍感口干,口苦减轻,解大便四次,两次成形,两次偏稀,小便偏多,余与前变化不大。予原方中炮姜、人参、乌梅加量,以加强益气扶正,收敛固涩功效。


14

十四诊


张婆婆下午体温最高37.6℃,补液后退至36.9℃,之后未再发热,晨起感口干,口黏,无口苦,腹胀减轻,食纳较昨好转,夜寐明显好转,双下肢水肿减轻。解大便两次,偏稀,苔变薄白,余同前。予原方中加酒大黄5g通降阳明,豆蔻仁15g加强化湿功效,共4副


舌象变化

图1

图2

图3


患者体温变化


血常规、CRP


血培养


PCT、BNP


CT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重庆市首家中医经典专业临床学科,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对各名中医经验兼容并蓄诊治多种专科疾病。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坚持“中医特色”发展思路,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疗法,疗效显著,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诊室地址:南桥寺院部门诊3楼名医馆旁

住院地址:南桥寺院部住院部A幢3楼

科室电话:医生办67063960 

                  护士站67063859


日期

       时间

上午

下午

周一

钟骏慧

杜   磊

张洪雷

姚秋菊

周二

任   毅

曹   晋

杜  磊

周三

曹   晋

钟骏慧

黄晓苏

周四

任   毅

涂雅丹

张洪雷

钟骏慧

周五

曹   晋

张传志

陈照龙

周六

李秀华

曹   晋

周日

黄晓苏

王成虎

黄晓苏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撰文:涂雅丹   编辑:鲍佳    审核:任毅  林贤梅 

了解更多精彩科普知识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订阅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交费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服务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