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喜讯|87岁乙肝泰斗骆抗先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2017-11-09 广东卫生在线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今天(11月9日)公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肝病专家骆抗先,继去年荣获全国"时代楷模"之后,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成为"双料"全国重大典型,可喜可贺!(此处应有掌声



骆老的感人事迹在广东乃至全国医疗界早已传为佳话,广卫君(微信号:gdwszx)听他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说,骆老就是毛泽东当年评价白求恩大夫的那"五种人"。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讲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 从医几十年无一例纠纷

“他定了个规矩,每次出诊必须提前半小时到诊室,看完全部病人后才下班。”骆老的学生告诉记者。一踏进诊室,骆老的心中就只有患者,没有自己,他经常从早上看到下午两点还吃不上午饭,不少患者被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动,悄悄送去一瓶矿泉水、一个苹果、一份盒饭……


一次,一位山东患者7点就来到诊室,看见刚到的骆老便随口问了一句:“您这么早就来了啊!”没想到老人竟道起歉来:“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应该比你们来得更早才对,对不住啊。”


1999年,骆老应邀到昆明做学术报告,主办方安排他去西双版纳旅游,可他做完报告就赶回广州,因为他不想让在那里等了一个星期的病人失望。


  虽然工作强度大,但骆老特爱管闲事。一天临近下班,骆老无意间看到一对夫妇在诊室门口张望,却又徘徊不前。正当两人准备离开,骆老叫住他们询问了情况,原来他们来晚了,没挂上号,又估计骆老下班吃饭去了,于是没敢进来。骆老二话没说,当即开始诊治。“要是当天看不上,他们得花许多冤枉钱,说不定还延误病情。”这个场景让人不由想起“医者父母心”这句话。



  乙肝患者常需要心理干预,倾听和鼓励是骆老的独门“爱心处方”。一名在东莞打工的小伙子患有乙肝,被工友和亲戚疏远,生出轻生的念头。骆老认真听他诉说了20多分钟苦衷,并详细解释病情,打消了他的疑虑,小伙子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行医几十年来,骆老从未与患者发生过一次矛盾。每看完一个病人,他都会起身将对方送出诊室,并招呼下一位。“一来可以活动一下身子,二来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平缓大家等待时焦急的情绪。”骆老解释说。正因如此,骆老的候诊区总是秩序最好的。


一个纯粹的人 从不用影响力帮药厂推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烽火连天。那一年,骆抗先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小山村。因家境贫困,读不起书,他十几岁就辗转流浪,以抗日流亡学生的身份读完中学。1949年考入原中央大学医学院,1954年于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分配到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1961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熟悉骆老的人都知道他脾气有点怪,平时不多,但对一些不良现象却敢于发声,理直气壮地批评。有一次,他发现科室有个同志给患者开了高价药,立马要求改正,还直言不讳地严肃批评:“我们要依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来开药。”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教授孙剑说,为防止一些厂家利用他的影响力做广告、搞推销,骆老从不参加药厂组织的鉴定会或新闻发布会等,还及时披露一些药厂对乙肝治疗药物的不实宣传。尽管得罪了一些商家,但树立了医者的口碑,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他说:“只要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良心,就足够了!”


一个有道德的人 想方设法为病人省钱

  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不乏家境困顿者,为病人省钱,是骆抗先最在意的事情。面对患者,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不但问病情,也问患者食宿,比如来广州的车费、住宿费等,认为花多了就会皱眉头。他选择的诊疗方案总是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对家境贫寒的患者,他会告知,“复诊时不要挂专家号,普通号就行”。


      曾经有一个患者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但是没有足够的钱治疗,准备放弃,骆老说,“你跟我来。”骆老把患者带到自己家楼下,上去拿了一万块钱,递给患者说,“赶紧住院治疗,这个钱以后有了就还,没有就不用还了。”


  “人生在世,哪个没有困难的时候啊!”记不起多少次,有多少位年轻医生,在骆老的感召和带领下,自发为贫困病人解囊相助。



骆抗先早已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从事传染病学临床、教学和研究半个多世纪,救治数十万患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独立编写125万字的《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1-4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荣立三等功6次。如今,他身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旁人眼中的职业荣耀与高尚情操,于骆抗先而言不过是一个医者的应有之义。


骆老自己是名医,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比如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如今已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马云曾说过‘一根稻草,丢在街上是垃圾,绑在白菜上可以卖白菜价,绑在大闸蟹上却是螃蟹价’。”说起恩师骆老,侯金林将自己比作“绑在骆教授身上的稻草”,“我幸运地跟着他学习,我们这些学生都自称是‘骆驼队’的,骆老就是‘赶驼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75岁乐当“乙肝博主”

骆老自称是一个“与流俗不太合拍的怪老头”,十多年来没有出过医院大门,只在家、病房和门诊之间转;关注国家的外交和改革政策,也就是看看报纸;很少看电视剧,因为这对他来说太奢侈了;常感慨自己的时间不够多,可想做的事情还很多,许多事情要边学边做…… 


2006年,一位患者无意中提起老人家可以开个博客,进行乙肝科普。“我在门诊一上午只能看十二三位患者,通过网络能让数十万人知道,乙肝需要长期治疗、定期检查转氨酶,社会效益远非诊治几位患者可比。”说干就干,当时已75岁高龄的骆老开通了“骆抗先的乙肝频道”博客,生活也从过去的“白天看病人,晚上做实验”,变成了“白天出门诊,晚上写博客”。


  然而,对于一位普通话不标准、没学过拼音、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的老人来说,玩转博客并非易事。在学生的帮助下,骆老准备了一台装有自然码的旧式电脑,从零开始学习打字。加上患有白内障,他每写一篇博文都要花上三四个小时,并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每天工作不少于10小时。


  为了不误导患者,骆老每写好一篇博文,都要先放一放,确定观点无误、文字准确易懂才正式发布。“错一点就误导几万人,所以千万不能错!”他的理念是,做科普必须知道患者最关注什么,只有继续看门诊才能保证博客内容符合需求;做科普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内容准确无误。 


10年间,骆老撰写了近400篇科普博文,博客访问量超过1200万人次,他在耄耋之年成为了一名网红,被广大网友和患者亲切地称为“骆爷爷”,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了表率。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比病人早到晚走

南方医院的后辈们都知道,86岁的骆老出门诊,雷打不动。行内人也都知道,骆老一般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会为了各种座谈会耽误一分一刻的出诊时间。


  护士长告诉记者,骆老早到晚退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按照每周三次门诊计算,早晚各1小时,62年里他比别人多工作17856个小时,相当于义务工作2232天,等于6.2年,多诊治病人10多万人次。


“我没有那么伟大。但你问我是不是个好医生,我肯定是。”骆老是大家眼里的大专家,他自己却认为,大半辈子只是做着心中份内之事。从医60多年来,他救治了数十万乙肝患者,无一纠纷,垫付药费和资助旅费不过平常事。行内还流传着佳话,为照顾远道而来的病患,这位“骆爷爷”不限号。


  

  “我的号不要限,病人大老远来,带着痛苦来,不能让他们带着痛苦回去。”不限号的一句承诺,对这位八旬老医者而言,意味着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


每天上班早到1小时、晚走1小时,这是骆老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凌晨2时许,他就早早起床,开始读文献、写文章。在家书房伏案工作到6点多钟,他便打着手电筒出门上班,继续治病救人、传道授业。




采写:周颖怡 林 晴

编辑:Catherine 

综合来源: 环球网 、广州日报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下面是福利时间

为了感谢各位老铁的支持

11月3日起广卫君携手和邻居送出

价值800元的铁皮石斛鲜条



限量赠送,只有10份

参与详情点击链接或阅读原文

↓↓↓

100家健康小屋将养生服务送到家(文末有彩蛋)

截止时间11月12日下午5点

老铁们赶紧行动吧!!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广东卫生在线所有*




推 荐 阅 读

把声名不显的二级医院打造成县级医院发展标杆之一,他只用了十年

中医药抗癌领军人物周岱翰告诉你如何远离癌症

粤港澳大湾区论道绿色医疗

重阳节阳江人民收大礼:眼科“大病不出县”有望实现!

100家健康小屋将养生服务送到家(文末有彩蛋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