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勇:在神经外科的探索路上永不止步

廖维佳 广东卫生在线 2022-10-08

近年来,神经外科医生屡屡被影视剧青睐,成为主角,比如《心术》《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等等。究其原因,大概与这个领域确实非常酷有关——

神经外科被认为是医学上地位最高的领域之一,医生需要具备极其丰富的知识基础,下刀只要有分毫之差,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而且允许上台做手术前至少需要经过六七年的训练,这也是所有医学专业中最长的。“刀尖上的舞者”“在豆腐上雕花的艺术家”等等极致赞美也送给了他们。

初夏的一天,本刊记者探访了这样一位“刀尖舞者”,他就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神经外科主任张勇。



紧随神经外科发展脚步

就在不久前,张勇完成了一台高难度手术。

来自广西的患者小黄,在当地医院诊断出脑室内肿瘤,头颅MR检查提示双侧脑室、三脑室、左侧丘脑旁巨大占位性病变。医生告诉他,肿瘤位置深,涉及很多重要解剖结构,手术风险较高,术后甚至可能没办法清醒。

这对小黄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刚满26岁的他是家里的主心骨,孩子才2岁,如果术后醒不来,整个家庭都会被毁。经朋友介绍,小黄了解到张勇具备丰富的颅脑肿瘤手术经验,抱着希望来到省二医求治。

了解小黄的病情之后,张勇先给了一颗定心丸:“我们会详细评估,做出详尽的手术计划预案,确保安全顺利完成。”

最终张勇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了双侧脑室、三脑室肿瘤,手术很顺利,小黄恢复良好,日常生活无障碍。出院前他特地找到张勇合影,感谢救命之恩。

“脑室内肿瘤手术属于神经外科难度较高的,术前需详细评估,术中需小心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组织结构,保护神经功能。术后需仔细管理,避免颅内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在脑肿瘤方面,我们团队值得信赖。”张勇笑说。

▲张勇教授指导年轻医生进行神经导航下经鼻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值得信赖”是千锤百炼得来的。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神经外科发源于19世纪末,随着20世纪初物理学、放射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日渐成熟。相较而言,中国1970年代才开始起步,但前期发展较慢。张勇正是在这个时候敲开了这扇探索大脑奥秘学科的大门。

1986年,从衡阳医学院(现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张勇被分配到解放军第169医院神经外科工作。“那时的神经外科发展相当艰难,受制于影像学条件,诊断往往只靠X光机和简单的血管造影,治疗凭医生经验推测病灶位置,手术中全凭肉眼观察,术中术后出现风险的几率很大。这也让不少医生打了退堂鼓,不愿意到神经外科来。”

张勇并没有退缩,为了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他不放过任何机会提升技术水平。1990年代初,张勇听闻武汉军区总医院的马亷亭教授从法国学成归来,带回了当时神经外科最前沿的神经介入技术,便申请去进修。

在武汉,除了学习介入治疗外,张勇还遍寻神经外科名家上门学习,比如跟武汉军区总医院的曹家义教授学习垂体瘤手术,跟武汉协和医院的朱贤立教授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那时候正是冬天,很冷,我每天大清早坐公交去观摩朱教授手术,很晚才回。可能因为年轻,所以也没觉得多辛苦。”张勇笑说。

结束了在武汉的进修后,犹觉未足的张勇在马亷亭的推荐下,继续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刘承基教授深造,学习治疗脑动脉瘤显微夹闭、癫痫外科治疗、颈椎间盘微创手术等疾病的诊疗技术。

“我很感谢那段时间的磨砺。”张勇说,“在诸多前辈的指导下,我对神经外科各种疾病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对诊疗有了自己的思考,并有信心付诸实践。”

不断开阔的眼界让张勇萌生了前往更大平台提升自己的想法,“我国的神经外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无论在影像学、科学研究还是手术器械等方面都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希望能跟上脚步,甚至做出引领学科发展的贡献。”张勇说,与相熟的前辈和医院领导的深入交流后,他决定南下广州。

击败“疼痛之王”

来到省二医后,凭着娴熟的技术,张勇很快让神经外科有了不小的发展,“因为能很好地解决病人的问题,前来求医的病人多了起来,我们也稍稍有了名气。”

2005年,张勇正式担任省二医神经外科主任,决定科室发展方向的重任也随之摆在他面前。深思熟虑之后,张勇决定从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入手,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功能神经外科品牌”。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功能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疗效较好的疾病。”张勇介绍,他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这两种疾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首先获得突破的是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该病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发作时如闪电状、刀割一般难以忍受,被称为“疼痛之王”,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都认为需要开颅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有效办法,但张勇另有解题思路。

在他的主持下,一种被称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的术式在省二医广泛开展,“该术式无需开颅,而是利用O形臂+术中实时图像融合技术,实现可视化操作,极大地发挥了这项技术的微创优势。整个操作只需20分钟,微球囊压迫90秒就结束手术。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要优于射频和微血管减压术。”

许多患者因为该术式免于被病痛折磨。

来自汕头市的王叔被三叉神经痛纠缠了22年,前前后后接受5次开颅手术,试遍了各种中药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仍未能摆脱这无法承受之痛。

绝望的王叔只有依靠口服西药卡马西平勉强控制,甚至自己增大药量,最多时每天要吃6次,导致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头晕、走路不稳,上厕所时站都站不稳。可面对磨人的“疼痛之王”,王叔实在是没辙了:“要么忍受药物过量的不良反应,要么就继续痛到想一死了之。”

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省二医神经外科可以用一枚小小的球囊就解决三叉神经痛,抱着最后试一试的想法,王叔的儿子带着父亲来看张勇的门诊。

张勇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很快安排了疼痛较严重的左侧先行施术。术后王叔左侧面部疼痛消失,第二天就开开心心地出院了。一个月后,王叔又迫不及待地回来做了右侧手术,“这个微创手术重燃了我对生活的信心!真是太好了!”

“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无创伤、低风险、高疗效,相比其他治疗手段更具优势。”张勇说。

▲张勇推广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术式(PBC)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让更多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张勇组织举办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学习班,迄今已开展22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医生。其中不乏大型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安徽医科大学阜阳医院王少华主任曾参加并在学习班上分享了开展该术式的经验体会,让新学员更具信心。

学习班的成功,让张勇获得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颁发的教育创新奖。“其实拿不拿奖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更多患者能因为该术式的推广而获益。”张勇笑说。

多年的积累在科研方面也结出了硕果,2021年9月,期刊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发表了张勇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张勇为此发了一条朋友圈祝贺并自勉:“自2005年从事三叉神经痛个体化治疗以来,已为国内外近万名病人进行诊治并解除了疾病的痛苦。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类功能性神经疾病的研究,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造福广大患友。”

创新方法治疗面肌痉挛

同样收获累累的还有面肌痉挛的治疗。

面肌痉挛是较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最初发作时症状很轻,一般是眼皮跳,逐渐发展成为面部抽搐。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眼轮匝肌重度痉挛,眼睛睁不开,或者发生面肌及颈阔肌痉挛,影响行走和工作,甚至引发轻度无力和肌萎缩。

“术后一个月啦,目前一切正常,感谢张勇主任的精湛医术,您辛苦啦。”


“我近70岁做的手术,术后三天基本恢复正常,一个星期后可以看电视、外出散步。”


“术后20多天的我都可以去游泳了,感恩张大夫团队!”

以上信息都来自一个名叫“面肌痉挛关爱咨询随访群”的微信群,由张勇委托助理开设。群里活跃着已被治愈的患者,也有刚加入群、对手术效果还有疑虑的。每当有新群员出现,总会有老患者现身说法,助其树立信心。在老群友们看来,没有张勇拿不下的面肌痉挛患者。

广州越秀区的招阿伯2018年开始左边眼睑不受控制的抽动,后来扩散到左边面部肌肉,严重时左眼无法睁开。同年底在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做了手术。然而约半年后复发并加重,无奈的招阿伯选择了张勇进行第二次手术,成功解决了痛苦,并因此成为张勇精妙医术的最佳宣传员。

患者的信心来自于口口相传,而张勇的信心则建立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他最得意的是将神经电生理监测运用到手术中,大幅提升手术疗效及降低并发症。为此他引进了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专门研究术中电生理监测,“这是省内首创,效果也是拔群的。在该技术的护航下,我们完成了很多以前不敢想更不敢做的手术。”

▲张勇在电生理监测下为面肌痉挛病人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30余年的行医生涯,张勇收到过众多锦旗,记载着一段段和谐的医患故事,但他对其中一面印象尤深。那是74岁的陈阿婆赠送的,上书“医术敢攀登”。一个“敢”字点出了一台高风险的手术,也包含着对张勇敢于担当的赞赏。

原来陈阿婆患面肌痉挛8年多,因为先天性颈椎畸形,手术中稍有不慎将导致四肢瘫痪,众多医生望而却步。但张勇毅然决定为其手术,并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快速精准地完成,让陈阿婆重展笑颜。

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如今省二医神经外科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手术有效率接近98%,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已经实现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张勇不无欣慰地说。

2019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入选为首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神经外科也有了新的奋进目标。

“我们计划打造出更大更好的平台,如创建复合手术平台、手术机器人平台等等,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医生加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价值,在神经外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更多的患者造福。”张勇说,瞄准未来,新的蓝图在渐渐成型。

欢迎订阅2022年《人之初》杂志(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二维码)▼▼▼



记者 | 廖维佳
编辑 | 杨重 苏海宁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文末说点心里话*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说找不到广卫君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请把广卫君设为“星标★”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