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在线

其他

最新!广东公示12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示2023年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全省共有126个专科入选。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十四五”广东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也被写入了《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按照“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往前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建、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有序跟”的建设原则,从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专科建设,“十四五”期间建设不少于9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临床重点专科按照每年每百万人口匹配1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十四五”期间累计建设630个。2023年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编辑
1月12日 上午 11:32
其他

广东:将确定一批试点地市和区县,推广老年痴呆防治干预模式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全省全面启动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到80%,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全省初步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老年痴呆防治行动的社会氛围。《行动方案》明确,通过在广州、深圳、东莞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老年痴呆科普宣教、早期筛查、人员培训、协作管理、分类干预、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服务,构建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发生,并帮助照护者缓解照护压力,实现防治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改善老年人健康生活品质。为加强对各级各类老年痴呆防治机构的质控评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牵头组织对各地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工作情况进行指导评估,确定一批试点地市和区县,推广老年痴呆照护辅导技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医院管理相结合的痴呆防治干预模式。知多D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痴呆发病率约为6.19%,其中约三分之二是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目前中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症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65岁及以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在65至74岁的人群中,有5%的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75至84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达到了13.1%,而在85岁或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更高,达到了33.3%。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预期寿命的延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如何“火眼金睛”发现它?以下14个症状可供判断:1.记忆力减退或健忘2.语言表达障碍3.理解判断能力下降4.失去兴趣5.行为异常和情感问题6.失去方向感7.性格变化8.混淆时间和地点9.失去社交技能10.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1.失去判断力12.失眠13.失去注意力和集中力14.头痛和眩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肖颂华教授表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难以察觉,有以上部分症状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中老年人群,建议尽早通过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规范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值得一提的是,高龄、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类似患病)、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水果蔬菜等低膳食摄入、缺乏运动人群均为阿尔兹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没有特效药,预防是对付疾病有效的手段。肖颂华教授建议,中老年人可多做健脑活动且保持社交,如多看书、多学习新鲜事物、多和朋友聊天等,还有加强体育锻炼、饮食调节、保持良好体重等,以延缓大脑老化,预防阿尔兹海默病。编辑
1月11日 下午 10:23
其他

栏目上新!体检查出肺结节,就摊上大事了?1分钟视频揭秘→

#呼吸健康早知道#栏目继续上新!为什么平时很少生病,体检时却发现了肺结节?发现肺结节就等于离癌症不远了?肺结节都需要“一刀切”吗?……别慌!2024年,在健康广东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推出系列科普视频,告诉你关于#肺结节与肺癌的那些事儿#~肺结节究竟是什么?第一期马上揭秘▼▼▼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内发现的小型圆形或椭圆形影像,通常直径不超过3厘米。通过体检或肺癌筛查项目发现的肺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良性肺结节通常是因为肺部感染或炎症愈合后产生。这些结节一般较小,形状规则,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消失。但也有一部分肺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是肺癌的早期征兆。因此,了解肺结节的特征非常重要。医学领域通常使用X射线、CT扫描或其他影像学技术来检测和诊断肺结节。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评估肺结节的大小、形状、密度和增长速度等特征,以确定其性质。良性肺结节通常在多次检查中大小没有显著变化。而恶性肺结节通常具有不规则的边界、不均匀的密度,并且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增长。对于良性肺结节,医生通常建议进行定期的随访检查,以确保结节没有发展为恶性。而对于恶性肺结节,则需要进行进一步干预。更多知识点下期继续也欢迎各位小宝贝在评论区优雅催更(大声点告诉广卫君还想了解哪些内容)看完别忘了转发#相亲相爱一家人#家族群哦!指导单位
1月11日 下午 6:37
其他

实用帖!学会这九招,皮肤想不好都难

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重量约为体重的16%,面积达到2平方米,不光是影响着外貌的“面子工程”,也是身体重要的防御系统。当皮肤屏障出现问题,抵御细菌或真菌感染、调节体温、分泌、代谢、免疫等功能都会受影响,部分皮肤疾病还会让我们疼痛或瘙痒不已。如何保护好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29期《国医大讲堂》,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医务部主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主任罗光浦分享了《常见皮肤病的中西医防治与冬季护肤小知识》。本场讲座吸引了大量市民观看在评论区踊跃参与留言互动快跟广卫君一起来看看▼▼▼过敏性皮肤病1主妇手主妇手,医学上称之为接触性皮炎,多见于家庭主妇、理发师、美容技师、建筑工人等人群,表现为双手反复发作红斑、水疱、脱屑、皲裂,常伴瘙痒症状。其病因与洗涤用品等化学品刺激导致的过敏有关。少用手很难,但我们可以通过戴手套减少接触过敏源——建议在橡胶手套里再套一层吸汗性强的棉纱手套,勤快更换。很多老年患者在冬季喜欢用热水泡手,自觉又滋润又舒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短暂舒适后皮肤脱水,会加重皲裂。平时可多用保湿剂外涂,同时联合使用激素类药膏。不必谈激素色变,遵医嘱,短时间内使用风险可控,也能获得不错的疗效。2风魔风魔,医学上称之为荨麻疹,80%的人一生至少会发生一次,主要表现为风团此起彼伏,常伴有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医生对于风魔最关注两个问题:有无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这是因为,风团如果长在喉咙里,引起喉头水肿,可导致窒息,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果长在肠道内,分泌物过多,肠道蠕动加快,会导致腹痛腹泻。前者尤为凶险,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建议这类患者身边常备抗过敏药物、激素等。很多风魔患者希望通过跑步或蒸桑拿排毒、增强免疫力,这也要看时机。跑步时血液循环加快、摩擦增多,蒸桑拿高温加重物理刺激,都可能加剧病情,发作期以静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热水烫洗等。治疗可用祛风解表、清热利湿、养血祛风中药方剂,如桂枝汤、消风散及当归饮子等,外用炉甘石洗剂;西药可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3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医学上称之为药疹,一般用药后1~7天内出现全身红斑、丘疹,甚至水疱、糜烂,可伴肝、肾、心脏等内脏损害。最常见过敏药有磺胺药、退烧止痛药、抗生素、安眠镇静药等,发生后要找到过敏药物并永远避免再次使用。治疗可服用祛风解表、清热利湿、养血祛风中药方剂;西药治疗症状较轻者可服用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严重者需住院治疗,并应用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等。感染性皮肤病4生蛇生蛇,医学上称为带状疱疹,以头面或肢体单侧出现红斑、水疱,伴疼痛为临床表现,随年龄而发病率逐渐升高。熬夜、压力大、心情不好都容易诱发本病,要注意休息;家中如果有孕妇,没有出过水痘的儿童,身体虚弱或有患有肿瘤、慢性疾病、多种基础疾病的老人,要避免密切接触,以防感染。此外,警惕播散型带状疱疹,即疱疹不按神经走向,而是全身长水疱,它很容易影响内脏,导致心肌炎等,这类患者需住院治疗。可辨证服用清利肝胆、健脾除湿、活血止痛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及桃红四物汤等,并配合疱病清创、火针治疗等;西药可用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必要时加用普瑞巴林等止痛药。特别提醒: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随便相信“偏方抓蛇”!5疥疮疥疮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淡红色针尖大小丘疹,尤其以皮肤较薄而柔软的部位,如指缝、生殖器、腹股沟及股上部内侧为甚,头面部一般不累及,伴明显瘙痒,夜间尤甚。疥疮主要由疥虫引起,具有传染性,集体中患病人员要同时治疗,换洗衣物要用滚水烫洗、暴晒,治疗结束后床上用品要用滚水烫洗、暴晒。中药硫磺软膏对治疗疥疮有特效,成人用10%浓度、儿童用5%浓度,从颈到脚全身涂,一日两次,连用5~7天。影响容貌的皮肤病6痘痘脸上长痘痘,建议每天1~2次温水洗脸,不用手挤压粉刺,少吃油脂、辛辣食品,避免熬夜。中医药治疗可根据辨证情况,服用具有清肺热、调肝脾、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等功效的中药方剂;西药主要使用维A酸类药、抗生素,轻度只需外用,严重的则需要内服联合外用药物。7黄褐斑亚洲育龄期女性的黄褐斑发病率高达30%,难治愈。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主要发病因素,要注意避免日晒、不熬夜、保持良好心情。可根据辨证情况,服用具有舒肝理气、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方剂;西药内服维生素C、E及氨甲环酸等,外用氢醌等。8老年斑老年斑,又称为寿斑等,医学上称之为脂溢性角化,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面手背等暴露部位,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大小褐色或黑色斑,患者通常无明显不适。其发病与皮肤老化、日晒等有关,故要特别注意避免日晒,一般无需治疗,在意美观的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激光等。9白癜风100人中约有1~2人罹患白癜风,可能与自身免疫、精神因素、外伤或化学因素、暴晒等有关,目前尚无特效药。建议迅速进展期以西医为主,稳定期以中医为主。要注意避免暴晒、不熬夜、不饮酒,保持良好心态。可服用调和营卫、舒肝理气、补益肝肾及活血通络等中药方剂,外用补骨脂类中药;西医治疗可内服激素、维生素等,外用激素、他克莫司、光疗等。记者
1月10日 下午 10:25
其他

“国考”五年给公立医院带来哪些改变

1月8日,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通报视频会在京召开。连续5年的“国考”给公立医院带来哪些变化?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从5年来的数据看,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绩效考核已经成为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内部运营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成为推动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关键一招。01绩效考核内涵更丰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组,共同推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5年后,我国已逐步构建了覆盖全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丰富了绩效考核内涵,建立健全了绩效考核结果共享与运用机制。“国考”的重要性可以从结果应用上窥见一斑。在国家层面,按年度形成国家监测分析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共享与运用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的重要依据,作为重大项目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遴选、委属委管医院预算拨付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在地方层面,绩效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财政资金拨付、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并在医疗资源规划、医院评审、医保政策调整、领导干部任免与奖惩、重大项目建设、科研扶持、评优评先等工作中运用。有的省份还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省级政府对地市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5年累积下来的数据让各地、各医疗机构有了纵向跟自己比较、横向跨地区比较的基础。焦雅辉也提醒,各家公立医院也要从“关注考核排名”转变到“思考内部改进”,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绩效考核的结果。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会议强调,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既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政治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强的专业工作,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问题上,需要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持续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发挥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龙头作用。02成为观察改革成效的重要窗口当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已成为观察医疗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也逐渐内化成为公立医院自觉行动的遵循。会议介绍,与2018年度相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全面提升,病例组合指数和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分别增长10%和23.5%。5年来,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阳性率接近90%,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和结果可比性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和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分别提升4.6和6.7个百分点。其中,绩效考核指标紧扣分级诊疗制度的设计,考核下转患者人次数,引导医院科学分流患者,主动实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要求。数据显示,5年来,三级公立医院向医联体内医院下转住院患者增加近200万人次。公立医院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上的变化,5年数据刻画出了清晰的轨迹:77.6%的三级公立医院设立了总会计师;三级公立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较2018年下降7.8元,相当于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每家医院平均增加93.3万元收入;83%的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4级及以上水平,即实现了全院信息共享;与2018年相比,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均低于5%,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麻醉、儿科、重症等紧缺医师数量和占比均较2018年有所增长,临床药师和医护配置更加合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和人员支出占比较2018年分别提升1个和3个百分点,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进一步体现……03“老百姓需要什么,就考核什么”数字时代,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对“国考”而言,用真实数据说话尤为重要。记者发现,此次视频会上特别设置了病案首页数据质量问题专题分享。针对数据质量问题,我国近年来出台了诸多文件和相关指引,比如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很多公立医院积极整改了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存在的问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持续提升。会议也再次强调,数据审核把关不仅仅是医院信息科、病案科的工作,也是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同时,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做好审核。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会议给出了方向和具体路径。会议指出,在保持考核指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不断优化延伸指标,出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手术目录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四级和微创手术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精准客观;同时,按照管理层级和机构类型分级分类实施考核评价,结合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等相关专科医院特点,研究设置不同指标和权重,进一步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此外,将研究制订医联体和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以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为重点开展考核,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在此基础上,“国考”将拓展为以区域为单位开展医疗服务体系绩效考核,验证分级诊疗成效、区域资源布局合理性,指导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落实规划,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老百姓需要什么,公立医院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绩效考核就考核什么样的指标。”焦雅辉表示,要继续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儿办实,暖民心的事儿办细,顺民意的事儿办好,不断把公立医院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
1月10日 下午 6:53
其他

事关春节回家!1月12日开始!这样买票或将快人一步→

2024年春运时间定了!将从1月26日开始,3月5日结束共计40天大家是不是摩拳擦掌准备抢票了?赶紧收好这份攻略回家“快人一步”👇👇👇春运车票将于1月12日开售2024年春节法定节假日为2024年2月10日至2月17日火车票提前15天预售春运首日(1月26日)车票将于1月12日开售需要购票的旅客可通过中国铁路12306网站
1月10日 上午 10:51
其他

纳入医保后广东首例!国产“人工心”让他获新生

近日,57岁的梁叔重度心衰,命悬一线。广卫君获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王晓武主任团队成功为他植入一款最新的国产“人工心脏”,使其重获“心”生。据了解,这是该款“人工心脏”纳入医保后,在广东省实施的第一例植入,大幅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五旬大叔重度心功能衰竭梁叔有多年心衰病史,1个月前活动后感到胸闷气促,伴有心悸,并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症状反复且有加重,严重时不能平稳休息。于是到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检查显示,梁叔心力衰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出现少量反流,已处于心衰终末期。医生表示,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做心脏移植,二是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即“人工心脏”植入。但心脏移植供体奇缺,患者很可能在等待供体中不幸去世,且植入后需长期服用大量的抗排异和激素类药物。成功植入“人工心脏”
1月10日 上午 10:51
其他

全株有毒!这种植物广东常见,紧急提醒:切勿采食

数九严寒正是万物凋敝的季节但有一种果实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给冬日带来融融暖意你认识这种植物吗?它生长在很多景区、公园中同时也是家庭中常见的观赏植物叫做南天竹临近春节正是南天竹果实累累的时候红色的果实看起来显眼、诱人颇有节日的气息但如果你想摘一个尝味道紧急提醒:小心中毒!具有药用价值但不可私自采作药用南天竹,又称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天竹等,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江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被种植于山石旁、庭屋前或墙角阴处,为赏叶、观果的优良树种。在园林、各类公园甚至路边绿化带里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它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室内、庭院。▲图源:华南植物园南天竹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叶、果都可以入药其根、茎具有清热除湿、通经活络、强筋骨消炎解毒的作用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结膜炎、湿热黄疸、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等其果实能敛肺止咳,平喘用于久咳、气喘、百日咳但不宜私自采作药用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全株有毒,严重可致死这种美丽的植物背后暗藏危险!南天竹全株有毒其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大量食用南天竹易引起肺部、胸膜及气管充血和出血导致死亡南天竹中含有氰化物大量食用后致氰化物过量中毒对神经系统具有麻痹作用尤其是它的红果实含有“南天竹碱”等多种生物碱不但对人类有毒对其他一些食草动物也有毒南天竹的果期是5-11月但如果不修剪果实就能一直挂着伴随缓慢掉落直到来年春天还能剩下些春节将至再次提醒大家:如果遇到南天竹请不要随意采摘食用另外,这8种常见植物都带有毒性见到它们,快逃▼▼▼你还知道哪些常见有毒植物?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编辑
1月9日 下午 9:00
其他

乙流连续6周上升!避免中招,省名中医教你筑好免疫“金钟罩”→

这个冬天大家经历了太多继新冠、支原体肺炎、甲流后最近乙流又“现出江湖”网友们纷纷吐槽:“乙流比新冠还难受”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目前流感仍以甲流(A型)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上升趋势全国乙流占比连续6周上升南方也连续6周上升从第47周11.6%上升至第52周26.4%避免中招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做好预防很重要为什么秋冬季节容易反复生病?中医治未病,在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四季养生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适合广东人的预防流感验方?本周六(1月13日)下午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二期正式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为大家带来《治未病思想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本期活动礼品超丰厚冯主任为大家带来其主编的著作《梁天照学术精华与临床应用》线上线下观众均有机会获得!活动现场特别设有演示环节冯主任团队现场将进行八段锦表演及解说精彩不容错过赶紧预约报名吧!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冯崇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荣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南粤最美中医、广医南山学者优秀人才称号等。师从杏林北斗邓铁涛教授,重视经典,擅用岭南中草药,擅用经方、古方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肠胃病、温热病、咳喘证、痹证、偏头痛、失眠、痤疮、湿疹、肿瘤术后、男科疾病、妇人经带病、产后病、不孕不育、小儿疾病及疑难杂病。学术兼职: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法人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岭南医学、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亚健康分会、治未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出诊时间:周三、五、日上午,周四晚精彩内容如何观看?广卫君告诉你▼预约方式第三十二堂课将于1月13日15:00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为大家带来《治未病思想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两种方式可预约听课,与专家交流▼☑
1月9日 下午 4:28
其他

《繁花》火了!胡歌同款“宝总泡饭”馋哭网友?医生提醒→

总台电视剧频道热播的《繁花》你有在追吗?跌宕起伏的剧情、让人印象深刻的上海话让人赞不绝口……除了这些不少网友还表示被剧中胡歌同款的“宝总泡饭”馋到了▲图片来源:电视剧《繁花》截图在剧中做出这道菜的夜东京老板娘玲子饰演者马伊琍更是现场安利,自己至今早饭还经常吃泡饭:“我在一天中任何时候都想吃泡饭,每年过年时候走亲戚吃了很多的时候,一定要拿出剩下的冷饭,用开水泡进去,盛出来配上小菜。一碗饭下去叫落胃。”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用菜汤、开水或各种营养汤泡饭吃认为经汤泡过的饭会更有营养且容易下咽和消化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吃汤泡饭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汤泡饭影响食物消化易伤胃肠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张北平解释,从人体消化过程来说,牙齿对食物的咀嚼是第一步。在口腔中食物初步分解消化,坚硬的牙齿将大块的食物切磨成细小的块状、颗粒状,便于下咽,也方便下一步胃肠继续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在咀嚼的过程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唾液与口腔内的食物混合,可帮助营养物质消化。食物在口腔中得到较好地初步分解消化后,减轻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这对保护肠胃健康十分重要。汤泡饭往往是汤内饭菜混在一起夹杂着多种食物,流体状态容易快速流入食道,减少了汤内混杂食物在口腔停留的时间,因此常常未经充分咀嚼及初步消化分解就进入胃里,这样不仅会增加胃肠负担,而且营养也不易被彻底吸收利用。同时,吃汤泡饭减少口腔咀嚼从而影响口腔、胃和胰脏等消化液的分泌,且“汤水”中过多的液体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加重胃肠消化负担。久而久之损伤胃肠功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汤泡饭营养低还有这些危害张北平提醒,偶尔吃汤泡饭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但若长期养成这种饮食习惯则对身体有害无益。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汤泡饭容易消化,这是一种误解。还有很多父母认为“营养在汤汁里”,殊不知,一般汤里蛋白质只有肉中蛋白质含量的7%左右,而大量营养物质仍都留在肉类中。因此,给孩子吃所谓的“营养汤”泡饭不仅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反而容易罹患营养不良、贫血等病症。再加上孩子的吞咽功能不是很强,如果长期吃汤泡饭,由于吞咽速度过快,容易使汤汁米粒呛入气管,造成危险。另外,血糖水平与摄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和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相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泡饭吸收的速度比较快,短时间内进入胃肠道的葡萄糖就会明显增加,因此食用泡饭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警惕这5个伤胃行为1.
1月9日 上午 9:57
其他

“尔滨”继续整活!四大健康攻略,助你勇闯冰雪世界

连日来哈尔滨的冬季旅行多次火出圈南方“小土豆”相关话题也频频冲上热搜这些天“尔滨”的各种操作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了▼▼▼一个没看住骆驼就上哈尔滨“出差”来了“尔滨”你坦白吧是不是从新疆借的?尔滨的树枝也没闲着一场大雾直接“开挂”难得一见的“雾凇”都安排上了东北虎活生生长出“两副面孔”游客在动物园就玩个雪它也要凑上去“哄抢”一只生怕“泼”不到自己哈尔滨整座城市的“爆改”之路更让人瞠目结舌怕大家摔倒中央大街的地下通道竟然也开始铺地毯了本地人:啥时候中央大街铺过地毯啊?当地名小吃“冻梨”开始了精致摆盘豆腐脑也同意放糖了“非遗”打铁花也来了在无数涌入哈尔滨的游客中有这样一群统一身穿橘色上衣、蓝色裤子推着巨大行李箱的11位幼儿园小朋友引发了超高关注,并被大家喜欢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小砂糖橘”看到这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南方小土豆”想前往“尔滨”等北方城市体验雪景和北国风情?不过长途跋涉加上气候、环境差异等因素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多学科医生总结出健康提醒“攻略”助您开开心心去健健康康回▼▼▼急诊科医生:“三层穿衣法”保暖不累赘在赏雪玩雪时,很多人都把自己包裹成了“小土豆”。如何才能既保暖又不累赘?“推荐‘三层穿衣法’。”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国标介绍,贴身层建议穿速干衣,不推荐吸汗的棉质衣服,以免运动出汗后“黏”在身上导致不适或着凉;夹层推荐抓绒的衣服、薄羽绒,保暖舒适;外层建议选羽绒服与冲锋衣,防风、“抗造”。“需要提醒的是,北方室内外温差较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一旦底层衣物被汗浸湿,需及时更换。”王国标说。另外,记得戴上保暖的手套、帽子、耳罩、雪地靴等,以及防止皮肤干燥皲裂的保湿护肤用品。如果本身有慢性基础疾病,还要记得带上相应的药物。眼科医生:戴好护目镜,远离雪盲症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雪景,很多南方朋友都会在一声声“好美”中迷失了自我,但医生提醒:当心雪盲症!如何避免?“在雪地一定要戴上护目镜。”该院眼科一区主任王丁丁提醒,雪盲症是一种急性的光源性损伤,主要是因为强烈的阳光通过雪地反射,损伤眼睛表面的角膜和结膜,引起强烈的畏光、刺痛、流泪和视物模糊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长时间的强光经过晶体的聚焦到达视网膜黄斑部,造成黄斑的热灼伤而致永久性的视力下降。戴上护目设备,如太阳镜或有色防护眼镜,可阻止强光对眼睛的伤害,同时注意控制玩雪时间。一旦出现雪盲症症状应立即到黑暗处休息,切勿用力揉搓眼睛造成二次伤害,如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运动医学科医生:学会“正确摔倒”,预防运动损伤近日,一则《南方“小土豆”滑雪摔伤返乡治疗,飞机上偶遇骨科“大佬”》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其实,每年因为滑雪滑冰受伤的人不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遇见骨科“大佬”,所以预防运动损伤很有必要。“预防运动损伤第一步,当然是戴好护具、充分热身。”该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新光介绍,第二步是学会“正确摔倒”,滑雪时摔倒,可以借势滚翻,减小运动冲击,不要下意识地用手撑地,防止手腕部骨折。如果感觉失去平衡要摔倒了,可以双手环抱在胸前,主动屈膝下蹲缓冲,尽量用臀部向侧面摔倒,避免头部后仰导致后脑勺磕地。如果不幸发生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肩关节损伤、骨折等,应先对疼痛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合理固定,然后予以局部冰敷,再尽快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妇产科医生:担心痛经可提前准备止痛药外出游玩前,女性朋友往往会“掐指”算算经期,冰天雪地的,谁也不想和“大姨妈”偶遇呀。能否吃药推迟大姨妈?万一痛经怎么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妇产科副主任孙颖介绍,紧张、兴奋、应急等情绪状态下,人体内分泌会受影响,大姨妈确实可能会来“凑热闹”。“但是月经期多数人并没有明显不适,我们并不建议用药调整月经周期,避免发生药物副作用。”孙颖说。如果历来有痛经、经量多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但需要提前至少两周。如果来不及调整也别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准备止痛药,确实不适时即遵医嘱服用。另外,如果临近或已经处于月经期,建议饮食上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少喝咖啡、茶等,注意保暖、不要过度劳累,最大程度降低痛经的发生。编辑
1月8日 下午 10:35
其他

激励奖励无偿献血者,六部门最新部署→

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单位提高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励更多社会公众关心、参与无偿献血。《通知》要求,认真落实献血法,做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工作,鼓励积极探索完善无偿献血者激励措施。加快推动“三免”政策落地实施,让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献血者,可按照当地政策享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通知》鼓励实现献血者“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继续推进无偿献血者及亲属出院时直接减免用血费用工作,实现用血医院全覆盖,优化服务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献血者少跑路。鼓励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在保障急危重症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用血前提下,非急诊患者同等医疗状况下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根据《通知》,相关部门未来要持续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和宣传效果,推进“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模式,为献血者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无偿献血者优待政策,持之以恒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工作。据介绍,自1998年施行献血法以来,我国全面建立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形成政府领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25年来,广大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踊跃捐献血液,我国无偿献血量和献血人次持续增长,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无偿捐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血液安全和可获得性现状报告显示,我国无偿献血总量、血液质量安全水平和临床用血合理水平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通知》全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团委、红十字会、军队有关单位:《献血法》自1998年施行以来,我国全面建立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形成政府领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25年来,广大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踊跃捐献血液,我国无偿献血量和献血人次持续增长,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无偿捐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献血法》,肯定和弘扬无偿献血者的奉献精神,鼓励更多社会公众关心、参与无偿献血,现就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认真落实《献血法》,做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工作(一)做好评优评先考核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继续贯彻落实《献血法》,将无偿献血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组织和动员工作,要将无偿献血组织动员工作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将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地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评比等评优评先活动考核内容。建议在评优评先考核中,对无偿献血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优先考虑。(二)做好无偿献血表彰工作。按照《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规定,定期组织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活动,表彰对无偿献血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个人、集体。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可继续按要求申报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金奖。(三)做好无偿献血组织动员单位表扬奖励工作。各级党政机关要按照《献血法》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参加无偿献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等有关群团应当组织动员和鼓励相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无偿献血。充分宣传无偿献血优秀单位的先进事迹,对团体献血组织动员较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奖励。二、鼓励积极探索完善无偿献血者激励措施(一)鼓励各地推进“三免”政策。加快推动“三免”政策落地实施,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献血者可按照当地政策享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二)鼓励实现献血者“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继续推进无偿献血者及亲属出院时直接减免用血费用工作,实现用血医院全覆盖,优化服务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献血者少跑路。目前,28个省份已实现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在省内医院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已实现的省份要继续落实落细政策要求,未实现的省份要抓紧推进,争取早日落地。(三)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激励措施。各地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和可行做法,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无偿献血者优待政策,持之以恒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工作,不断提升无偿献血者获得感和荣誉感,让无偿献血者切实享受到无偿献血政策带来的便利。(四)鼓励青年群体参与无偿献血。针对青年群体特点,组织开展个性化主题献血活动,增加献血活动趣味性,提升青年群体关注度。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同时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可制定激励政策,对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个人予以通报表扬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青年群体参与和支持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主动性。(五)鼓励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在保障急危重症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用血前提下,非急诊患者同等医疗状况下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三、持续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和宣传效果(一)持续做好无偿献血服务工作。各地血站应不断探索,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各级共青团组织、红十字会应当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和服务工作。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血站要开展血液舆情监测工作,畅通献血者投诉渠道,接诉即办,及时解决献血者关心的问题。(二)持续推进“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军队有关卫生部门要加快推进血液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建立“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模式,为献血者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推进预约献血,优化预约献血流程、缩短等候时间,为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提供便利。
1月8日 下午 7:27
其他

猫狗抓咬伤后,有处置新规范!急诊大咖告诉你有这些不同→

家住农村的80多岁老奶奶被恶犬咬伤,导致左前臂皮肤撕脱、缺损,伤口触目惊心!在广东省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佛山市顺德区急诊医师沙龙于近日如期举行,此遭犬撕咬致严重受伤个案引发激烈讨论。讨论聚焦《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的变化,包括用什么清洗伤口、伤口能否缝合、伤口处理原则是什么等等。当天,培训基地迎来多位来自北京、四川、福建的“急诊大咖”前来调研,包括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门诊部主任赵晓东、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大科主任蒋龙元等。据了解,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3年9月发布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对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建设、人员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知情告知等作出了新规定。此前报道>>01.狂犬病暴露处置新规范落地基层急诊医师培训是重要一环蒋龙元表示,目前广东除珠三角外,犬伤的处置基本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包括伤情判定、清创缝合、接种疫苗等,新工作规范能否顺利落地执行,对急诊医师进行培训是其中重要一环。据了解,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广东省首个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于2021年11月建成启用,除设有预防接种门诊、成人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外,还配套设置预防接种从业人员培训会议室,以及可供操作教学和实践练习、考核的操作室等,打破此前培训模式的局限性,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一体化,让学习效果更有效。均安医院党委书记王文权介绍,培训基地不仅提供诊疗服务,还是一个专业人才培训实践、学术交流的平台。“近两年来,举办各类培训和学术会议40多场,培训预防接种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业人员2000多人次,接待各地同行交流达3000多人次。”参观交流后,赵晓东点赞了培训基地所取得的成效,并表示将通过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将这一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惠及更多老百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培训基地已成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佛山市预防医学会预防接种实践培训基地等。02.重症犬伤仍时有发生高暴露风险者要及时接种疫苗狂犬病病毒感染人体后,潜伏期大多数为1~3个月,受伤的地方离中枢神经越近,潜伏期就越短,发病也越快。一旦发病,目前尚无有效临床治疗方法,病死率接近100%。幸运的是,犬伤暴露后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一旦被猫狗抓咬伤后,伤口处置越早越好,要马上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并及时到专业的、正规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伤口处置、接种疫苗等。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可分为三级:I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Ⅲ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如何规范处置?I级暴露者一般无感染风险,清洗暴露部位即可,无需进行医学处置;Ⅱ级暴露者存在轻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值得注意的是,Ⅲ级暴露者存在重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已获批准用于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主要有两种:
1月7日 下午 9:10
其他

“追毒神探”陈嘉斌:保护劳动者健康是最好的事业

2023年10月30日上午8点,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路,偌大的会议厅座无虚席。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等800余位专家学者见证下,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以下简称“省职防院”)副院长、原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嘉斌举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2023年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作为行业顶级荣誉之一,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两年评选一次,这一次只有2名获奖者,陈嘉斌是其一。特殊意义不止于此。该奖项要求候选人在毒理学领域取得学界公认的重要突破、突出贡献或解决重大毒理学问题,此前的获奖者多为极具学术影响力的知名专家。而陈嘉斌长期从事职业中毒救治与应急毒理学研究,成果更多时候写在了医院病房、工厂车间、山间田野中。1987年从中山医科大学6年制本科毕业加入省职防院至今,陈嘉斌无数次临危受命、星夜驰奔,负责或参与了数百起省内外重大职业中毒、不明原因中毒等事故调查处理,牵头建立了有机溶剂中毒患者救治关键技术体系,打造了涵盖“现场—临床—实验—管理”的完整中毒防治模式,构建了立体化、广覆盖、医防结合的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网络。“我个人获奖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奖项是对广东省中毒急救毒理研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肯定。”陈嘉斌笑着说,在省职防院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他只是其中一人。在他之前,无数前辈留下了宝贵的成果经验;在他身后,更多年轻力量正投身这项重要事业,持续守护亿万职业人群的健康和幸福。0136年觅毒追凶阿秀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丈夫为何一夜变成“精神病”?数天前,吃饭时张生突然冲向门外,一头扎进了路旁的河道。阿秀吓了一跳,连忙将丈夫送进医院。到了急诊科,张生始终不配合检查,不仅对所有人破口大骂,甚至打伤了一位医生。几经辗转,张生被送进脑科医院。但很快,精神科医生也觉得不对劲,张生时而清醒,时而癫狂,异常行为并不符合精神疾病患者的表现,相关治疗也没有效果。诊治又一次陷入僵局。此时,临床经验丰富的科室主任提议,请陈嘉斌来会诊。了解情况后,陈嘉斌考虑可能是中毒,建议尽快采集血液尿液样本送省职防院化验分析。“一查,果然是急性有机锡中毒。”陈嘉斌回忆,他立刻安排张生转入省职防院进行针对性治疗,又带队前往张生所在的工厂和住所,将所有工艺流程、生活轨迹中可能接触到的物品采样化验,揪出了“凶手”——三甲基氯化锡。这是一种能导致精神错乱、低血钾的独特化学物,常作为杂质存在于劣质塑料中,搅拌、加热时可以挥发,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会脑水肿死亡。因为潜伏期有个体差异,早期症状也没有特异性,中毒者可能被延误治疗。张生是幸运的,由于诊治及时,他不久便康复出院了。各类不明原因中毒事件发生时,陈嘉斌能够作出快速、准确判断,凭借的是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为了锁定毒物,他曾深入污染区爬树挖泥、也曾在有毒车间凿墙采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了明确染毒经过,他引导患者一遍遍回忆工作、生活中未曾注意到的致命细节,找到关键节点;为了完善线索链条,他组织模拟工厂作业流程,还原中毒现场,只为测量到准确的毒物浓度;为了救治更多中毒者,他带队辗转千里,足迹遍布贵州、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广西、上海等省市。一次,河源某地发生集体中毒事件,患者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凝血时间改变等症状,与老鼠药中毒有些相似,当地医生便将推测结果向上汇报,省职防院也派出专家参与调查。陈嘉斌处理过多起老鼠药中毒事故,立刻发现不对,“敌鼠钠类老鼠药中毒往往是先出现凝血问题,后才出现肝功能异常,这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符。”在他指导下,当地重新排查,发现真正的病因是患者食用了含有米酵菌酸的米粉。米酵菌酸是一种通过消化道黏膜吸收的强毒性物质,可引起呕吐腹泻、乏力烦躁、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导致死亡。“这种毒物很少见,但致死率很高。”他说,当地立即对相关生产厂家进行排查,省职防院也向全省发出预警信号,避免了更多中毒事故的发生。遇到更狡猾的毒物,捕捉、侦查难度很大。但陈嘉斌不是孤军奋战——“追毒神探”的强大不仅因为其智慧,也因为有足够多的“华生”。2009年春天,鞋厂女工阳艳半夜突然昏迷,被紧急送进惠州医院抢救,但始终无法查出病因。病情持续加重,一周后,医院不得不下达病危通知书。正当家属准备放弃时,接到会诊通知的陈嘉斌连夜赶到,初步判断是急性二氯乙烷中毒。1992年,他开启职业生涯中第一起不明原因中毒死亡事故调查,就是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患者症状几乎一致。“该患者是不是职业中毒,一开始是有争议的。”陈嘉斌回忆。与一般职业中毒发病不同,二氯乙烷中毒患者都是脱离岗位数小时后发病,又是零散出现,工厂上报的化学品显示低毒,生产环境中也没有发现特定的毒物浓度。双方僵持不下时,长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职业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的省职防院毒理实验所通过动物实验一锤定音。“我们使用工厂提供的化学品模拟车间环境,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毒理实验所所长刘莉莉介绍道,“虽然是低毒物质,但低浓度持续染毒4小时,动物会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等症状。停止染毒后症状消失,但再过数小时,动物开始接连死亡,病理检查均发现迟发性脑水肿。这与中毒工人的症状基本一致。”有了这些基础,与二氯乙烷的又一次狭路相逢,陈嘉斌跑赢了死神。他判断阳艳还有抢救机会,连夜将其转送至省职防院检查,确认是二氯乙烷中毒后进行针对性治疗。2天后,这名19岁的花季少女便苏醒了。▲陈嘉斌(中)调查二氯乙烷中毒事件“无论做临床医生还是研究员,没有见过毒物、没有见过中毒患者,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专家。”他说。工作36年,他与各类毒物的战斗从未停止,累计处理重大中毒事件200多起,跨省会诊和指导职业中毒事故处理100余起,成功抢救3000多例严重中毒患者,让无数中毒患者重拾健康。因贡献突出,他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等,相关科研项目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等。02把猛兽关进笼子“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外来的化学品使用占了全国的大部分,一些不明毒性、我国没有标准的化学品也从这里陆续进入国内。”陈嘉斌说。它们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但有时也会成为伤害劳动者的猛兽——职业病防治的战线需要不断前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猛兽关进笼子里。不同于临床救治的生死时速,源头预防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1996年7月末,在某电子厂上班的阿英突然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便再也无法独立行走了。怪病1个月前就初现端倪——每次走出灌洗车间,她的双腿总像灌了铅似的沉重,还经常莫名其妙地摔跤,上下楼都需要扶着栏杆。更诡异的是,同一车间,摔倒的女工越来越多。到当地诊所检查,大多被归结为感冒、湿气重,服药休息也不见好转。综合医院诊断为“周围神经炎”,也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大巴车将38位患病女工送到省职防院时,她们大多已无法自主站立,是陈嘉斌带着10余位医护人员,将她们一个个背上4楼的住院部。看着这群肌肉萎缩、形容枯槁的女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他判断,这可能又是一起正己烷引起的中毒事故。果然,随即成立的省、市职业病处理小组监测发现,清洗车间的正己烷浓度超过卫生毒理学指标数倍。“我们对车间所有工人进行现场体检,发现76人全部中毒。”陈嘉斌感到非常痛心。正己烷俗称白电油,是一种高效的工业用清洁剂、粘胶剂,在许多行业应用。虽然其急性毒性分类属于低毒物质,但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吸入气体或沾及皮肤都会被人体吸收,而且会在体内蓄积,长时间接触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但同时,彼时国内医学界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也缺乏车间卫生标准和职业中毒诊断标准,部分工厂使用正己烷时几乎不考虑通风排毒,有些工人甚至用正己烷洗手。这一起正己烷职业中毒事故敲响的警钟声震耳欲聋,省职防院深刻地意识到,关注职业性正己烷中毒已刻不容缓。于是,几乎举全院之力,国内对慢性正己烷中毒防治的首次系统、全面、科学研究开始了——1997年,在当时的广东省卫生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支持下,省职防院启动了慢性正己烷中毒的防治研究项目;1998年,课题组正式成立,组织了大量现场和实验室调查研究;2002年起,空气中正己烷卫生标准建议值、检测方法、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等3项国家标准相继提出、制定;2017年,制定完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对诊断原则、处理原则进行修改调整,进一步保障职业病患者权益……期间,省职防院还摸索制定出一套综合疗法,累计收治数百名正己烷中毒患者,包括前述电子厂76名中毒工人在内,治愈率100%,刷新了当时国际上重度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无法治愈的认知。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和一系列标准发布,广东正己烷职业中毒事件逐渐减少。不仅如此,在苏州“毒苹果”等事件中,陈嘉斌等人也受邀飞赴当地,为兄弟省市正己烷中毒事件的临床救治、事件调查等提供帮助。▲2018年,陈嘉斌赴爱尔兰都柏林参加第32届国际职业健康大会在广东省职防院,如此时间跨度大、技术难度高的研究项目并不少见,而且经常多线并行、同步推进。尤其是该院在国内首次发现了27种新型职业病,许多毒物的防治研究都是其从零开始牵头推动的:为了破解1,2-二氯乙烷中毒难题,1994年成立专题组攻关中毒机制和防治研究,该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制定发布、完善修改一系列国家标准,相关研究持续20余年;为了防治高死亡率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该院布局持续了20余年的系统研究,将死亡率从50%以上降低到5%以下;自1998年在广东首次发现三甲基氯化锡职业中毒后,研究一直持续到2022年才将接触限值、检测方法等全部研制完成,为全国防治有机锡中毒作出重大贡献……03保护劳动者健康是最好的事业完成一项系统研究,往往需要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坚持,陈嘉斌和同事对此早有准备,但同时,他们也习惯把“快一点、再快一点”作为口头禅——时间不等人,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出成果,并用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临床救治的强大武器。1997年,经当时的省卫生厅批准,广东中毒急救中心正式挂牌,为综合医疗卫生机构的中毒急救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急救中心。5年后,依托国家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和省级中毒急救中心的优势,省职防院又建设了用于中毒救治的ICU,专门收治职业性和生活性化学中毒——包括急性群体性毒鼠强、氟乙酰胺中毒、三氯甲烷中毒、有机锡中毒等相关患者。“一开始,我们就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等设备,并随着临床需求不断更新。”陈嘉斌回忆说,后来又陆续建成高压氧室、血液净化中心等,救治能力不断提升。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常常需要与时间赛跑,仅靠一家医院的力量是不够的,2014年开始,在省职防院统筹下,陈嘉斌协调潮州、佛山、惠州等7个地市,各选定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建设中毒急救分中心,并向周边辐射,组建本市及周边的救治联盟,构建了一张覆盖珠三角、粤东、粤西等中毒高发地区的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网络。“如今,各分中心所属的医院大多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陈嘉斌说。在省职防院调度下,各分中心、检测分基地密切配合,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联合完成一次次中毒事件处置。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战斗,陈嘉斌都会强调毒理研究的重要性。多年积累的毒理分析技术和数据,也让省职防院毒理实验所多次成为关键先生。“我们基于多年来的数据积累,搭建了一个包含近8000种常见毒物的毒性数据库,下一步计划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探索构建快速筛查评估体系。”刘莉莉介绍,这个开放的数据库将持续更新,助力提升全省职业卫生事件风险监测、预测预警效能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毒理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省职防院毒理实验所是国内农药、化学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毒性评价的主要单位之一,2003年就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卫生部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甲级资质,至今已承担1~4阶段各类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700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参加中日、中美国际合作及省、厅级科研项目40多项。如今,该院承建的省级化学品毒性评估中心列入《广东省职业病防治“十四五”规划》体系能力建设,主持的广东省突发职业与环境疾病(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学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成功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2015年,省职防院接过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旗帜。左为陈嘉斌未雨绸缪,是因为新的挑战仍不断到来。“随着科技与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不断进入大众生活,不仅要严防死守传统毒物,还要兼顾预防新毒物危害,迅速、准确识别新的潜在风险,研究范围需要不断扩大。”陈嘉斌说,“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也要求职业病防治不断扩大关注范围,逐渐覆盖全职业人群、全生命周期。当前,省职防院正全面布局,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建设全面发力。特别是2023年6月,该院与安徽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卫生工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为破解新旧职业病叠加的防治难题注入源头活水。看着不断壮大的职业病防治队伍,陈嘉斌欣慰不已。有时他会想起自己第一次走进省职防院大门的情景。当时,成绩优异的他有着诸多选择,犹豫不决时,我国著名毒理学家、其导师周炯亮教授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老师说,保护一线劳动者的健康是最好的事业。”陈嘉斌感慨,半生奔赴,他充分体会这句话的力量——与各类毒物的战斗充满未知和挑战,但每一次胜利,拯救的不仅是眼前的患者,还有无数因此免于伤害的人。“希望更多人加入这项事业,感受这份幸福。”(文中患者均为化名)欢迎订阅2023年《人之初》杂志(点击下方图片)▼▼▼主笔
1月7日 上午 10:16
其他

这种“拉肚子”,无特效药!专家呼吁做好这件事→

1月5日,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感染性腹泻防控与疫苗应用新技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广卫君在现场获悉,我国首款国产多价轮状病毒疫苗正式上市。“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几乎每个5岁以下儿童都至少感染过一次。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已经成为婴幼儿急诊和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圣明表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1/3为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44.6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腹泻病而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李丹地指出,我国是全球15个腹泻病高负担国家之一,5岁以下儿童中,至少1/3腹泻病例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在我国,每年轮状病毒感染发病人数约为1200万,其中住院患者约59万,死亡病例达2700-4000例。”轮状病毒胃肠炎不仅会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带来风险,还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目前轮状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除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吴圣明说。接种年龄提前到6周龄孩子能够尽早获益世界卫生组织轮状病毒疫苗立场文件(2021年版)》和《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均建议适龄儿童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1月5日下午,新一代国产多价轮状病毒疫苗在广东上市。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疾病控制首席专家郑慧贞在接受广卫君采访时表示,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降低婴幼儿发病和死亡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轮状病毒基因型为G9,新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预防该分型。秋冬季是轮状病毒的高发季,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其中6周龄-2岁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郑慧贞接受采访“2000年上市的国产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3岁的婴幼儿,每年服用一次,时间稍晚了些。基本上到2岁的时候,90%的孩子已经感染过轮状病毒了。”郑慧贞解释,新一代疫苗将接种时间提前到6周龄,能够让孩子尽早获益,大大降低了婴幼儿轮状病毒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据了解,该疫苗为口服疫苗,可有效预防G1、G2、G3、G4和G9型轮状病毒感染。感染后防脱水是首要护理注意三方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陈运彬介绍,轮状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最常感染儿童,但也会感染成人。该疾病是一种无需药物治疗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潜伏期1-3天,病程约3-8天,常见的症状包括呕吐、非血性水样泻和发热。他指出,呕吐症状多发生在病程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大便特点表现为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水样、蛋花样,有少许黏液。严重病例可脱水、惊厥甚至死亡。郑慧贞提醒,在所有的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腹泻死亡率居首位,住院比例也达到了40%。与诺如病毒相比,轮状病毒重症的比例较高。感染轮状病毒,重要的是防止严重脱水给儿童带来的致命风险。感染后,如何进行居家护理?陈运彬提醒,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
1月6日 下午 7:09
其他

全球首例!广东专家团队成功开展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术

12厘米的伤口、11天出院……一台高难度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术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实施。1月5日,手术团队向广卫君介绍了相关情况。该院副院长、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中心学科带头人刘超教授表示,这是全球可考范围内首例运用全腹腔镜进行全肝移植的案例,不仅证实了应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最复杂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更为肝移植领域开创了新篇章。▲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情凶险患者急需换肝保命来自沈阳的李先生今年55岁,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移植团队去年开展的第77例肝移植患者。据介绍,3个多月前,他因为腹胀在外院就诊,确诊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随后病情恶化,出现大量呕血。经过急诊抢救,李先生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又出现了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表现,并同时发现了肝右叶占位病灶。因为病情严重,李先生不敢乘坐飞机,在家人陪同下,经过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移植中心就诊,经进一步诊断,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是让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高难度换肝广东团队刷新世界纪录12月中旬,李先生幸运地等来了合适的供肝。考虑到李先生身体情况较好、病肝小、有腹水、腹腔空间大、没有上腹部手术史等情况,刘超教授团队决定为他“定制”一套全新的手术方案——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手术。“对比传统肝移植手术总长度30余厘米的‘人’字形切口,腹腔镜肝移植手术创伤小,对腹直肌等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团队成员之一、该院胆胰外科、肝移植中心副教授吴文睿介绍。目前,国内有少数医院探索开展腹腔镜辅助的肝脏移植手术。刘超教授团队此次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病肝的游离和供肝的植入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难度倍增。▲刘超教授介绍手术情况12月14日,在多学科紧密协作下,刘超教授团队成功通过数个腹腔镜小切口,完成了世界首例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手术。术中,团队在患者上腹部正中取12cm长的切口,并在周围开放4个1cm的小切口。12cm切口用于病肝取出及新肝放入,而病肝游离及供肝植入均通过4个1cm小切口,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全程12小时,过程顺利,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术后11天便康复出院。新希望:这些患者未来或可微创换肝据介绍,自2019年1月重获肝脏移植资质以来,刘超教授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共完成337台肝移植,包括劈离式肝移植、亲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二次肝移植等高难度肝移植手术,肝脏移植质量位于全国前列,肝移植术后1年存活率达90%以上。2022年,该院在全国肝移植中心复杂肝移植排名中位列第四。2023年5月11日,刘超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华南地区首例腹腔镜辅助全肝移植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后出院。(>>此前报道)迄今为止,该团队已成功完成15例腹腔镜辅助全肝移植手术。这次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该院在腹腔镜及肝移植手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意味着肝胆移植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创新和安全的治疗选择。刘超教授表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身体基本情况较好、没有上腹部手术史等的患者有望通过微创术式进行肝移植手术。未来,血管吻合方面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将这一复杂微创手术转变为一种简单可重复、可推广的手术,为肝移植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记者
1月5日 下午 10:20
其他

让“年味”回归!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广东多地发布新规

年关将至烟花爆竹的“禁”与“放”这个话题最近又频上热搜期间,央视网发声:中国人辛劳了一年,应该享受过年的喜悦,应该有仰望绚烂烟花的权利。近期广东多地发布烟花爆竹燃放要求哪些地区不能燃放烟花?一起来了解一下▼▼▼广州花都区2023年11月30日,花都区发布通告,划定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范围。通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白云国际机场周边下列村(社区):新雅街广塘村、团结村,花山镇东湖村、小布村、平东村、平山圩、洛场村,花东镇天和村、九湖村、凤冈村、三凤村、九一村、推广社区、象山村、南溪村、山下村、永光村、大塘村、七庄村、石角村、李溪村等。花都区新华街、花城街、秀全街、新雅街和梯面镇全境,狮岭镇中心城区(狮岭大道东和南航大道以西、山前旅游大道以南、许广高速狮岭高架桥以东和以北的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与此同时,花都区将拟符合选址要求的48家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店(点)名单予以公示。名单如下:番禺区2023年11月29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划定番禺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规定石碁镇、新造镇、化龙镇、石楼镇范围内在除夕、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七(端午节前后)允许燃放C、D级烟花爆竹。通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南沙区2023年12月1日,南沙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划定南沙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通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通告明确,南沙街道、龙穴街道范围内,黄阁镇小虎岛、沙仔岛范围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南沙区未列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和地点为限放区域,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的全天,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端午节、中秋节的7时至24时可燃放,其他时间禁止燃放。可燃放C级、D级个人燃放类烟花爆竹,严禁燃放A级、B级烟花爆竹和孔明灯。增城区2023年12月27日,增城区发布《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设定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通告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明确以下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由东至增江西岸、南至济广高速公路、西至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北至广汕公路北绕线合围的闭环范围内;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范围内。珠海金湾区据2024年1月4日“珠海金湾”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燃放烟花爆竹有关安全管理要求通告。要求如下:在金湾区(开发区)设定禁止燃放区,在禁止燃放区内任何时间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范围:1.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包括石油化工区(西至高栏港大道,东至鸡啼门水道,北至太平山,南至高栏岛)、精细化工区(高栏港大道,珠海大道与南水沥沿堤路合围区域)、石油仓储区(西至崖门水道,南至铁炉湾,东至西枕湾,北至环岛西路)。2.三灶镇:航空新城区域(双湖路以东,珠海大道以南,金湾路以西,中心河以北)、三灶社区、金海岸社区、鱼月村部分区域(金海岸大道两侧各外扩1公里内范围)、定家湾工业园区域、珠海机场片区。3.红旗镇:湖心路-金湾互通立交-机场东路以西,成行路-藤山路以南,双湖路以东,中心河以北区域;双湖路以西,藤山二路-富康路以南,富康路-X589以东,珠海大道以北区域;富康路-X589以西,虹晖三路-东成路-和兴路-青年路以南,鸡啼门水道以东,珠海大道以北区域、大林山周边区域。4.南水镇:装备制造区(珠海大道西北,南水大道西南)、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高栏大道西北)。5.平沙镇:美平一街-建行路以西,庆平路-升平大道以北,长安路以东,平沙三路-平沙二路以南。6.林地及距离林地边缘30米范围内的山林重点防火区。7.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周边200米范围内;重要军事设施、通信、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敬老院、疗养院、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住宅小区内、建筑物的房顶、楼道、阳台、窗口、室内。8.其他不宜或法律、法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根据《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相关规定,在非禁止燃放区允许经营和个人燃放的烟花爆竹品种为C级和D级。佛山高明区据佛山日报2023年11月21日消息,2024年春节,高明区可以燃放烟花爆竹。高明区正在研究组织实施新一轮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布点规划工作,初步计划在全区布点11个烟花爆竹销售点,满足市民节日燃放烟花爆竹需求。区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布点规划为:荷城街道、杨和镇和更合镇各设置3个烟花爆竹零售点,明城镇设置2个烟花爆竹零售点,全区共11个烟花爆竹销售点。各零售点的具体布设实施将由镇(街道)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次规划期限为2年,2年期满后,区有关部门将根据实际另行规划设置烟花爆竹零售点。东莞虎门镇2024年1月1日,“虎门太平”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烟花爆竹领域安全防范事项致广大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其中提到:虎门镇为烟花爆竹限放区,限放设定时间为: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全天,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每日6时至23时,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不得燃放。江门开平市2023年11月17日,开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划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禁燃区域范围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通告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划定烟花爆竹禁燃区红线范围为:东起振华,西至东汇城,南起迳头,北至东乐村,包括祥龙片区、迳头社区部分区域以及各禁燃区域连接桥梁、道路。禁燃区红线范围以外,三埠街道办事处、长沙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内,已建成及今后新建成的采取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划入禁燃区域。提醒!重要提醒!烟花虽美但如果储存、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这份安全提醒请收好▼▼▼01.做到烟花爆竹安全之“五要”►
1月5日 下午 5:14
其他

顺产宝宝看似“正常”,却遭遇罕见病情!幸好广东医生有办法

出生:15天;体重:3公斤。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一名罹患动脉导管夹层动脉瘤的新生儿,成功实施根治性切除及血管重建手术,刷新了此类手术出生年龄最低、体重最轻的全国记录。广卫君采访了参与救治的多位专家,梳理了此罕见病例从发现、治疗,再到康复的全过程。01出生8天:儿保时查出心脏杂音“肺动脉内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不除外。”出生的第8天,宝妈带着顺产小宝前来基层医院儿科门诊做儿保,看似“一切正常”却被查出心脏杂音,进一步的心脏超声结果更是让她难以接受。很快,她便通过广东省人民医院5G互联网医院问诊,与省人民医院先心病外科主任医师崔虎军取得了联系,并住进了新生儿科。复查超声后,崔虎军觉得不对劲,“当时考虑是肺动脉内肿瘤,肺动脉明显狭窄。这很危险,会导致血栓,甚至是猝死,必须进行干预。”期间,新生儿科迅速组织超声科,影像科,心儿科,麻醉科及先心病外科多名专家进行MDT“大讨论”,一次是CT结果出来后,一次是核磁共振结果出来后,分析肿物是良性还是恶性等。最终专家们一致认为,小宝属于罕见病例,病情虽疑难,但也要积极救治。02出生15天:动手术切除肿物,重建血管院内监测期间,不料小宝肺动脉内的肿物迅速增大,几乎完全堵塞了左右肺动脉的开口,随时可能危及性命。此时,及时的外科手术成为小宝存活的唯一希望。然而由于刚出生不久,常规CT、核磁共振影像难以明确肿物的性质和侵犯范围,术前活检更是不可能,使手术难度和风险呈几何级增加。“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这个孩子!”医生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并为手术做好了万全准备。出生15天,小宝被送到了心脏外科手术室。崔虎军回忆道,尽管做了多套手术预案,但小宝的病情严重和复杂程度仍超出了整个团队的预期。“术中发现,肿物有1~2厘米大,不仅占据了肺动脉主干及分叉部位,更经过增粗的动脉导管朝主动脉弓内延伸。如要达到根治性切除效果,不仅要修复肺动脉,还要对整个主动脉弓进行重建,常规体外循环已不能满足手术要求,必须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这让现场的每一位医生都感到巨大压力,所幸心外科首席专家、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庄建,省人民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医师章晓华等老专家分享了大量既往成功的宝贵经验,为手术护航。于是,手术团队立刻转换手术方案,拉开本次攻坚手术序幕。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患儿的体温将降至18℃,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将全部中断,并要求外科医生必须在安全时间30分钟内完成所有操作,否则将对全身脏器造成不可逆转损伤。术中,医护团队紧密合作,将手术一步步推进:游离主动脉弓近心端、切除肿物近心端、切除肿物远心端、游离降主动脉、吻合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重建肺动脉……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高难度操作。松开主动脉阻断钳后,小心脏即刻恢复了有力跳动。术中超声显示,肺动脉肿物完整切除,肺动脉血流通畅,主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不到4个小时的手术,成功了!病理结果显示,患儿肺动脉内的肿物实际来源于动脉导管组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新生儿期动脉导管夹层动脉瘤。据了解,在胎儿时期,动脉导管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个正常血管通路,一般会在出生后1~3天内自然闭合。“估计是在动脉导管闭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崔虎军介绍。03出生1个多月:康复非常好,宝爸宝妈很开心1月3日,是小宝术后复查时间。“宝宝整体情况非常好,宝爸宝妈很开心。”采访中,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刘玉梅分享了这份喜悦,“小孩子很幸运,我们也很幸运!”她提醒宝爸宝妈们,新生儿做儿保时,不要忽视任何异常。据了解,省人民医院先心病外科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其中新生儿手术占比超过5%,在手术数量、手术种类、复杂程度和完成质量上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经过多年实战的磨练,该院先心病外科、新生儿科、心儿科超声、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已经积累了大量紧密协作和配合的经验,做到从诊疗、治疗、再到康复,整个合作流程非常顺畅,不浪费一分钟。小宝的幸运,在于发现得早,也在于此。记者
1月5日 上午 11:30
其他

重磅!新增这5个医学专业,教育部发文→

近日,教育部发布《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下称《专业指南》),引导高校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医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为维护群众健康提供有力支撑。据《专业指南》,教育部设置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管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供有关高等学校在增设新医科专业中参考。新增专业包含哪些学科?培养目标是什么?一起看看▼▼▼1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相关的医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熟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医学仪器、医疗装备的基本原理,具有医疗器械与装备领域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医疗器械与装备的制造、运行、维护、管理、质量监督、检测、生产过程控制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核心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医学物理学、现代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医疗器械概论、医学仪器原理、医学影像仪器、药物制剂与工程、医学检验仪器、机械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临床检验仪器原理及技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人工智能导论。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医疗装备工程训练、医疗器械设计、医院临床见习等实验实践课程,相关医疗器械和装备公司的生产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工学。修业年限:四年。2老年医学与健康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养老服务以及管理理念,熟练掌握老年疾病康养、健康管理知识能力,能够在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医养结合照护中心等老年医学相关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药学、心理学、材料学。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老年医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营养学、老年心理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健康教育学、人工智能导论、穿戴式医疗装备。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医院内科、外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临床营养科的临床见习实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医养结合照护中心)见习实习,以及药学、材料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实验、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修业年限:四年。3健康与医疗保障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健康服务、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基本知识,熟悉健康治理的基本理论、健康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应用医疗保险管理技术和健康保障决策支持能力,能够在医疗保险部门、社会保障机构或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健康保障政策开发与评估相关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主干学科:临床医学、管理学、社会保障学。核心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管理学基础、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卫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导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卫生决策仿真实验、保障政策角色扮演磋商会、健康保险产品设计实训等互动类课程学习,医疗机构、省市医保局专业见习,以及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修业年限:四年。4药物经济与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药物经济学、药品管理、药品政策相关的基本知识,熟悉药物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等科学范式与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能综合运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数据科学等方法,精准预测药物、医疗器械、药学服务等健康干预措施对患者、医疗系统和全社会的成本效益与投入产出比,满足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需求的复合型药物经济管理人才。主干学科:药学、基础医学、经济管理学。核心课程: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健康经济学、医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医疗保险、健康测量、药事管理与法规、卫生事业管理、医药产业与市场分析、卫生技术评估与药物经济学、卫生政策、药物流行病学、人工智能导论。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健康大数据统计软件操作实验、真实世界研究设计等实验实训,医药管理相关部门与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修业年限:四年。5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生物医药知识,掌握面向数据科学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应用大数据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系统开发等技术领域以及大数据生物信息、大数据药学、大数据医疗与公共卫生管理等各类应用领域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主干学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科学、医学、药学。核心课程: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生物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疾病学基础与药物干预、临床疾病研究概述、卫生统计学、医学数据学导论、健康大数据政策与法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临床试验技术。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面向生物医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建模的计算机编程实践、医药数据挖掘与分析操作实验、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社区药房)见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位授予门类:理学。修业年限:四年。编辑
1月4日 下午 9:38
其他

又升温?周六最高24℃!广东下次冷空气是在……

这两天“弱阿冷”加班效果还是有点显著的截至今早(4日)9时全省气温图被蓝绿大军占据粤北地区大部低于10℃最低温出现在韶关仁化,仅1℃这次阿冷虽弱但已经帮我们赶走了湿哒哒的雾据@广东天气4日白天起影响我省的冷空气减弱全省大部转晴到多云气温有所回升厚外套可以收了?下一波冷空气什么时候到?一起看看下一股弱冷6-7日到粤北有小雨降水据@广东天气未来一周我省弱冷空气活跃预计,6-7日又有弱冷空气补充粤北市县有小雨降水具体预报
1月4日 下午 4:50
其他

突然烧到40℃!甲流刚好乙流又来?医生紧急提醒→

目前正值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昨日(1月3日)#孩子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元旦假期3天,烧了3天”有网友称“最近医院里人都是满的”国家疾控局提醒冬春季存在新冠疫情反弹的风险同时全国流感仍然在高位流行预计全国多数地方元旦到春节期间仍然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风险乙流占比上升但不必过于担忧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周报(2023年12月18日到24日),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有所下降,总体上,目前流感感染仍以甲流(A型)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乙流(B型)的占比,北方已连续6周上升,南方已连续4周上升。近期乙流的活跃,让不少家长担忧,流感高峰是不是又要回来了?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刘珏1月2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传染性强、临床症状更重、更容易引起暴发流行的甲型流感而言,乙型流感通常以小规模或散发为主,因此乙型流感占比上升不必过于担忧。记者1月1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临床专家观察,最近一个星期,儿科接诊的流感病例开始上升。在一些二孩和三孩家庭里面,孩子们陆续中招,让家长忙得团团转。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门诊主任李淑华表示,在元旦三天假期里,发热门诊的就诊量都比较高,节前已经降到1500人次一天,现在又到了2500人次一天,而且流感比例最大,甲流,乙流都有占比。甲流、乙流症状分别是什么?如何区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流感主要以甲流和乙流为主,二者典型症状都以高热为主,达39至4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7天左右。乙型流感,就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潜伏期多为1~4天。儿童感染者多突然起病,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甲流更为明显。患病的儿童主要集中在学龄阶段,多为聚集性感染,低年龄段的小朋友因为活动场所受限,主要是被其他家庭成员传染。医生:小心假阴性耽误治疗建议到医院检测“甲流和乙流的症状差别不大,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去鉴别,还是需要配合检验来诊断。一些家长担心医院检测的时间比较久,就在家自行帮孩子检测,但部分家长标本采集的过程是不规范的,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从而耽误了治疗。”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赵伟介绍,甲流和乙流有相应的抗病毒药物,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还是建议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结合血常规进行诊断。同时,特别提醒,乙流由病毒引致,我们平常用的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药,对乙流是没用的,所以不建议大家一发烧就擅自用抗生素。☟
1月4日 上午 9:23
其他

广东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获奖名单揭晓!10部作品、5家单位上榜→

挖掘千年中医药的文化魅力书写岭南中医药辉煌新篇章1月2日广东省中医药局公布广东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获奖名单2022年初广东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爱好者踊跃参与作品类型涵盖中医养生、科普动画、音乐短片中医技能展示、微电影等大赛共收到了305部作品50强入围作品线上展示期间累计播放量近100万,点赞数5万+经过前期多轮专家评审、网络展播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中医药文化创意奖(作品奖)10件优秀组织奖(单位奖)5个事不宜迟快来看看都有哪些作品及单位获奖▼▼▼恭喜所有获奖的小伙伴!一起来欣赏10强优秀作品▼▼▼
1月4日 上午 9:23
其他

患病总数已超1.2亿!省名中医支招,拒绝“人老腿先老”

膝盖,广东人称“菠萝盖”它年纪轻轻却已承受了太多在你撒欢奔跑时它要承受快速的摩擦翘个二郎腿你是舒服了它却是有苦说不出你做错了事它还要替你跪各种搓衣板、键盘、榴莲……但膝盖也不是完全“没脾气”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8.1%全国约1.2亿人受膝关节疼痛困扰哪些行为最伤“菠萝盖”?“老寒腿”真的是冻出来的吗?中医有哪些养护膝盖的办法?本周六(1月6日)下午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一期正式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何伟为大家带来《老年人如何应对膝关节痛》新年健康大礼包来啦!本期活动礼品超丰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准备了该院自主研发的知名中药制剂健步消肿止痛油舒筋外洗颗粒线上线下观众均有机会获得!活动现场还设有演示环节专家团队上阵展示如何增强肌肉力量精彩不容错过赶紧预约报名吧!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何伟,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髋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际骨循环与骨坏死学会(ARCO)中国区副主席等。出诊时间及地点:每周二下午14: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本部门诊2楼8诊室;每周一、周四下午14:3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6楼7诊室、门诊南楼4楼5诊室精彩内容如何观看?广卫君告诉你▼预约方式第三十一堂课将于1月6日15:00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何伟为大家带来《老年人如何应对膝关节痛》两种方式可预约听课,与专家交流▼☑
1月3日 下午 4:47
其他

有这些变化!今年广东非免疫规划疫苗怎么打?新版接种方案来了→

1月2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广东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与2023年相比,2024年版《方案》中的流感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即HPV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疫苗的接种方案均有所修订。流感疫苗——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方案》细化了流感疫苗推荐接种人群,推荐优先接种人群由此前的5类细化为8类,具体为:(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5)孕妇;(6)6~59月龄的儿童;(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8)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管场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在免疫程序方面,增加了如下说明: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如选择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次(2剂次选择同一剂型的疫苗,间隔≥4周),如选择减毒活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其他情形每年接种1剂次。HPV疫苗——《方案》对HPV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了细化描述,具体为:(1)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杆状病毒)。适用于9岁~45岁女性。按照0、1、6个月接种3剂,其中9岁~14岁女性可选择采用2剂次免疫程序(0、6个月分别接种1剂次)。(2)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适用于9岁~45岁女性。按照0、1、6个月接种3剂,其中9岁~14岁女性可选择采用2剂次免疫程序(0、6个月分别接种1剂次)。(3)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适用于9岁~30岁女性。按照0、2、6个月接种3剂,其中9岁~14岁女性可选择采用2剂次免疫程序(0、6个月分别接种1剂次)。(4)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适用于9岁~45岁女性。按照0、2、6个月接种3剂。(5)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适用于9岁~45岁女性。按照0、2、6个月接种3剂。人用狂犬病疫苗——主要变化在于,在再次暴露后免疫程序方面,由原来的全程免疫后“6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调整为“3个月”,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对暴露前免疫程序有补充说明,即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带状疱疹疫苗——《方案》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改为“带状疱疹疫苗”,增加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在接种人群方面,由原来的“适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调整为:40岁及以上人群;推荐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疲劳及精神压力大等人群接种。在免疫程序方面,对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分别予以描述,前者适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2剂,间隔2个月~6个月;后者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剂。此外,《方案》明确,疫苗接种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一)优先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疫苗时,优先保证按照免疫规划疫苗规定的免疫起始年(月)龄、免疫程序、接种间隔等要求,完成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当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或者受种方自主选择的可替代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特殊情况下,用于紧急情况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如人用狂犬病疫苗或其他需应急接种的疫苗,应优先接种。(二)知情、自愿。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受种方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自主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三)疫苗同时接种原则。除疫苗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外,疫苗同时接种原则参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有关规定执行。点击查看>>广东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4年版)修订内容列表编辑
1月3日 上午 11:48
其他

致敬!来自广东的他们,获国家高规格表彰

2023年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30个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及我省获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领队彭志强,先进个人第30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陈少基,第11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队长于冬男,第2、3、4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吴德熙受邀参加会议。自1971年起,广东援外医疗工作拉开序幕,近千人次广东援外医生踏上这场“爱的征程”。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是传递情谊的使者,用仁心仁术书写着大爱与担当。“心率只有22次/分!”在遥远的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一名病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来到中多友谊医院急诊,随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情况危急,只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才能“救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援外医生吴德熙争分夺秒,成功为她开展了多米尼克历史上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吴德熙医生成功开展多米尼克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2019年,吴德熙远渡重洋,将精湛的中国医术带到多米尼克,一待就是3年。每逢归期,他都被挽留,成为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史上和广东省派出的援外医生中,在外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凭借着医术,吴德熙“圈粉”无数。“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被吴德熙成功救治的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称赞道。自此,“有了疾病可以来找中国医生”成了多米尼克民众的共识。在这里,几乎半个国家的人都认识“Doctor
1月2日 下午 6:48
其他

国家明确:​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0条重点任务和要求,强调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指导意见》提出,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等,组建由县级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的县域医共体。组建数量由地方结合实际确定,人口较多或面积较大的县可组建2个以上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一般为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加入县域医共体。《指导意见》从促进资源服务共享、提升重大疫情应对和医疗应急能力、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医防融合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等5个方面,对提升县域医共体整体服务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其中,要求统筹建立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统筹建立县域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根据《指导意见》,二三级医院要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牵头医院要向乡镇(街道)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人才,帮助解决基层问题,面向乡村开展巡回医疗。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将逐步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等统一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官方解读一、《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总的看,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所弱化,与群众能够就近“看得好病”的期望还存在差距。为此,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建设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更好实现资源下沉和县域整体能力提升。试点开展以来,先后有山西、浙江、新疆3个省份被确定为试点省,以及其他省份551个县(区、市)共828个县被确定为试点县。各地积极探索,在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县域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2020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县域医共体建设认识程度逐步统一,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明显加强。2023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对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系统重塑,是对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的创新,既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也需要部门之间协调和密切配合。年初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各地规范稳健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遵循和指南。二、《指导意见》的框架内容和特点有哪些?《指导意见》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将地方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和稳中求进,不搞“一刀切”,为地方进一步细化完善措施留有余地;坚持系统观念和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调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着力解决各地开展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指导意见》提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内涵,即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指导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0条重点任务和要求,对县域医共体的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丰富全面,坚持守正创新,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指导意见》强调了医共体建设的政策导向,就是“强县域、强基层”,推动实现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明确了工作路径,就是建设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增强医共体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提出了发展要求,就是“紧密型、同质化、控费用、促分工、保健康”,确保医共体建设行稳致远。三、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指导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要求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具体目标是,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四、如何理解《指导意见》提出的要科学构建县域医共体?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指导意见》提出,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等,组建由县级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的县域医共体。组建数量不搞“一刀切”,可由地方结合实际确定,给地方留出了较大的自主空间。对于人口较多或面积较大的县可组建2个以上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一般为二级以上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根据自愿原则,以业务同质化管理和加强乡村服务为重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加入县域医共体。五、《指导意见》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加强上下联动和医防协同方面提出哪些要求?在城乡联动方面,《指导意见》强调深化城市支援农村工作,二三级医院要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以县带乡方面,《指导意见》提出牵头医院要向乡镇(街道)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人才,帮助解决基层问题,面向乡村开展巡回医疗。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要,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牵头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在以乡带村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逐步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等统一管理。对其他性质的村卫生室,继续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在医防协调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县域医共体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下派人员到乡镇服务,以及加强医防协同和资源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探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县域医共体管理和服务。六、《指导意见》在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指导意见》从四个方面对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提出任务要求。一是完善内部决策机制。要求制定县域医共体章程,明确组织架构,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加强县域医共体内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选强配齐县域医共体负责人员,负责人员中要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代表。二是加强绩效考核。要求各地明确县域医共体年度任务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引导资源向乡村下沉,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医保基金支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以及负责人员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建立健全内部考核机制,考核指标向资源下沉、巡诊派驻、家庭医生签约、成本控制等方面倾斜,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三是优化内部管理。要求逐步实现县域医共体内部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信息、后勤等统一管理。整合县域医共体现有资源,合理建立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疗质控、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五大管理中心。四是提高管理服务质量。要求统一县域医共体内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标准,强化县域医共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完善查房、病案管理、处方点评、机构间转诊等工作流程和标准,加强检查检验、疾病诊断质量监测评价。七、《指导意见》在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提出哪些任务要求?《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对提升县域医共体整体服务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促进资源服务共享。统筹建立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统筹建立县域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提升重大疫情应对和医疗应急能力。要求健全县域医共体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强县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强化牵头医院对基层的指导,加强重大疫情医疗资源和物资储备等。三是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做实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四是创新医防融合服务。要求围绕慢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重大传染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融合疾病预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等一体化服务。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要求县级中医医院统筹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发挥县域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康复、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健康宣教龙头作用。八、《指导意见》在投入保障、人事编制和薪酬等方面对支持县域医共体提出哪些具体举措?在投入保障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落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据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中央财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予以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县域医共体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新增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向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在人事编制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赋予县域医共体更多自主权。在县域医共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员统筹使用,根据岗位需要,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县域医共体为单位,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岗位职数,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薪酬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统筹平衡县乡两级绩效工资水平,合理调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鼓励对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九、《指导意见》对医保支持县域医共体提出哪些具体举措?一是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指导意见》明确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医疗费用增长率、医保报销比例、基层就诊率、县域内基金支出比例、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等方面的考核,完善结余留用机制,结余资金作为县域医共体业务收入,健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对适宜基层开展的部分病种,逐步探索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同病同付。继续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二是加强医疗保障政策协同。《指导意见》强调各地实施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要统筹支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调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医保报销目录中增设农村地区适宜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性收入占比。对于换药、注射、输液、采血等均质化程度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可以明确具体范围,逐步实施县域同城同价。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互联网诊疗、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十、如何落实好《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要求?一是加强组织推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制订相关配套文件或实施细则。二是强化监测评价。突出乡村诊疗量占比持续提升结果导向,健全县域医共体建设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年度监测评价,加强数据分析和共享。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总结推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做法,宣传进展成效和先进典型。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县域医共体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全文链接: 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编辑
1月2日 下午 4:16
其他

新一轮降水+降温杀到!4波冷空气排队,广东天气将……

元旦假期三天广东人又把“春夏秋冬”过了一遍明明已经入冬多地气温却重回“2字头”热到不少街坊“上午穿冷衫,下午着短袖……”▲广州街头,市民出门长短袖“混搭”不!过!这样的天气要和我们说拜拜啦!假期结束和我们一起开工的还有“阿冷”冷空气“补充装”上新据@广东天气未来两天不断有弱冷空气补充广东全省气温持续小幅下降部分市县有(分散)小雨气温也将往“1字头”靠拢具体预报
1月2日 下午 12:08
其他

近期高发!这病可瞬间“封喉”,已有人住进ICU

“喉咙痛”在这个忽冷忽热病毒上蹿下跳的季节可以说是太常见了不少人第一反应是“阳”了、感冒了、热气了……所以很多人并不是很在意但其实小小的嗓子痛也会引起大麻烦最近深圳小伙阿彬(化名)就因为喉咙痛差点连命都没了▼▼▼喉咙痛以为是“感冒”他住进了ICU前一天还带着娃在外玩耍的阿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发烧了。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他立马去药店买了些感冒药吃。但两天过去了,他的症状并没有好转,持续不退的低热,伴随着喉咙的疼痛,吞口水都有点“剌嗓子”。凌晨5点,阿彬被吞刀片般的痛感疼醒了。他立刻从药柜里翻出了治疗喉咙痛的喷雾和含片,希望能缓解一下痛苦。可时间一点点过去阿彬的呼吸居然越来越困难喘息声也越来越大妻子连忙带他奔向医院急诊科随着喉镜的深入,阿彬呼吸困难的元凶很快被揪出:“急性会厌炎,并伴有严重的喉阻塞”。会厌,是咽喉要道的重要关卡。当我们吃饭吞咽时,会厌像盖子一样盖住气管,不让食物进入气管。但当会厌发炎时,这层“盖子”就会不断肿胀,严重时会肿成球状,导致气道封闭,人通不上气。而阿彬的情况非常危急——会厌已经极度充血、像小球一样肿了起来,完全挡住了呼吸的通道——声门,随时都有窒息的可能。幸好送医及时,最终在医护团队的努力下,阿彬的气管被顺利切开,并建立了人工气道。恢复畅通呼吸的阿彬在ICU度过了一夜后,被转回了普通病房。这病很狡猾常“伪装”成喉咙痛看起来只是平平无奇的“喉咙痛”其实背后暗藏危机急性会厌炎是一种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的咽喉急性炎症。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咽痛、发热,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吞咽困难、流口水、吃不下东西的表现,严重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但发病前期和普通的扁桃体炎、咽喉炎疼痛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常常被误以为是普通的“上火”“感冒”。所以,当出现这4种症状其中之一,都应该马上去医院:①
1月2日 下午 12:08
其他

今日起,这些重要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今日元旦(1月1日)一批新规正式施行涉及政务服务、医保等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在每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其中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等。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除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外,还进一步将行政协议、工伤认定等五类情形列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调整共计126种新药进入医保,含105种独家药品和21种非独家药品,谈判药品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涉及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抗病毒等,进一步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详细请阅>>《平均降价61.7%!126种新药进医保,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于2024年1月1日施行,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此次修订包括:压实政府责任,实施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加强入海河流管理,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污染防治等。新修订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监护人,专门负责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设立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产品实施优先审评;明确产品标签不得对产品中的营养素及其他成分进行功能声称,防止误导消费者。《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加强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设计、生产、维修、组装等的适航管理和质量管控;建立产品识别码和所有者实名登记制度,明确使用单位和操控人员资质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办法(试行)》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职称属于经济职称系列;科学合理设置职称评价标准,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印发通知,公开发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21年版),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广东多项新规也于今天正式实施▼▼▼元旦快乐!愿你福暖四季、顺遂安康!编辑
1月1日 下午 12:36
其他

拿捏住了!广东人的元旦假期,必备这些健康秘笈

今天(12月30日)是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据@广东天气元旦假期广东阳光充沛虽然1日起有弱冷空气影响但假期天气总体适宜出游广东作为美食大省和温泉大省寻美食和泡温泉是不少人的选择假期吃吃喝喝,要注意什么?忍不住熬夜,要警惕什么?如何科学泡温泉?广东卫生在线特邀大外科、皮肤内科、心血管科专家为大家送上健康秘笈▼▼▼一到假期就放开吃?急性胰腺炎易找上门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提醒,假期期间过度饮食,尤其是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酗酒、高脂饮食、高血脂症、肥胖、胆石症、慢性病等人群是急性胰腺炎的高风险人群。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腹部肿胀和不适、发热、心率加快、腹部不适。其中,腹痛表现为强烈的上腹痛,通常集中在胃区或腹部的上部,而且可能持续数天。“急性胰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即使不属于高风险人群,也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陈汝福说。健康秘笈节制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减少酒精消费,特别是对于有酒精滥用史的人。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锻炼和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胰腺炎风险因素的人。管理慢性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慢性疾病,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管理这些疾病,以减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及时就医:如果在假期期间出现与急性胰腺炎症状相关的问题,如剧烈腹痛、呕吐、发热等,应立即就医。假期生活不规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靳利利提醒,假期期间和亲人朋友团聚可能出现暴饮暴食、烟酒过度、睡眠不足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突发情况。靳利利表示,老年人、肥胖症患者、抽烟者、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家族成员、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者等,更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健康秘笈1、调整生活方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冻受寒;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2、调整饮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应该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咸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洋葱、辣椒、咸菜、腊肉等;可以食用苹果、南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3、规律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等异常。因此,平时要注意定期监测,按时、规律地使用降压、降脂、降糖药物,保证各种指标在正常水平。4、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熬夜、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压力过大。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用药,耽误病情。冬季泡温泉好处多?还要注意这些细节冬季出游,泡温泉是不少广东人的假期“首选”。冬季泡温泉有利于提高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缓解关节炎症状、改善睡眠质量,还能起到一定的护肤效果。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皮肤内科主治医师、美容皮肤科主诊医师刘应辉表示,冬季泡温泉有诸多好处,但并非人人合适。不同温泉适用于不同的皮肤状况,如弱碱性温泉适合敏感肌肤、硫磺温泉适合有湿疹、痤疮等皮肤问题的人。此外,孕妇、心脏病患者以及某些皮肤病患者不宜泡温泉。比如开放性伤口等,温泉中的矿物质、化学物质和水温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或引起不良反应。“患有慢性皮肤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在考虑泡温泉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健康秘笈1、泡温泉前先淋浴,去除油脂和污垢,有助于温泉中的矿物质更好地被皮肤吸收。避免在温泉前使用过多化妆品,以免影响皮肤对温泉中成分的吸收。2、泡温泉时水温一般在37°C到40°C之间,过热的水温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甚至烫伤。不要过度泡温泉,一般15-30分钟为宜,以免导致脱水。注意饮水,避免脱水现象。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做好防晒工作,以免皮肤受损。3、泡温泉后泡完温泉后最好只用清水冲洗,不宜使用过多的肥皂或沐浴露,以免洗去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护层。可以敷面膜,此时皮肤更容易吸收面膜中的养分,有助于保湿和滋养皮肤。注意保湿,可在泡温泉后使用保湿乳液或霜,帮助锁住水分。编辑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健身安全由谁守护?汗与泪下的痛与思

今年3月初,一篇题为《我差一点摔死在蓝翼健身会所》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传播,中山大学副教授裴谕新记录了从受伤、住院治疗到维权的过程——她在瑜伽教练为其拉伸时意外摔倒,导致胸椎骨折,却始终没拿到事发时的监控录像以及健身房的赔偿。“健身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然而安全谁来保障?”病榻上,裴谕新艰难地用手机敲出萦绕心中的困惑和愤懑:她上了七年私教课,对健身规范了然于心,却被一个陌生体式绊倒;这家她颇为信任的健身房并未购买场地险、意外险,但没人告诉过她这些……康复至今,由于胸椎稳定性只有从前的70%,她再没有踏足健身房。文章引来众多网友留言,其中不乏健身受伤者分享亲身经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运动损伤发病率高达10%~20%;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健身受伤”,也能得到无数旧闻新闻。但如今打开这家健身房的网络平台评价页面,却像进入另一个世界,这里仍旧满屏肌肉、岁月静好,大多数顾客对它赞赏有加。裴谕新半年前那条差评被淹没其中,事故仿佛从未发生过。而放眼线上线下,健身博主依旧火爆,他们鲜少提及安全问题,却带领一批又一批“小白”踏上体能修炼之路。想健身,先健脑看到裴谕新的文章时,28岁女生小达在健身房训练刚满7个月。她为作者的遭遇打抱不平,但并没有放下健身,只是做动作时更小心了——自从步入许多次路过却从未停留的健身房,一股力量一直鞭策着她坚持。“我至今记得那个夏日周末,天空很晴朗,没有一丝多余的云。”小达回忆人生第一节健身课,当时肉乎乎的她在教练指导下尝试了高位下拉、举炮筒健步走等动作,紧绷的肌肉迅速积聚大量乳酸,四肢很快微微发抖,结束后浑身酸痛了一星期。但大汗淋漓的酸爽体验触发了她体内的运动引擎,教练的运动员出身也让其信赖,于是小达买了半年的私教课,开启了雷打不动每周三次的健身训练。“健身带来源源不断的正反馈,我越来越能够驾驭自己的身体,愈发自信和自在。”小达笑道,眼里闪着光。一年多过去,她肉眼可见地结实了,四肢肌肉微微隆起,前两年体检时发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复查时也有好转。如今,她又学起了网球、壁球,并重拾跑步,未来打算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从健身房出发,我已经把运动健身纳入余生的蓝图中。”近年来,像小达这样入坑健身的人并不少见。《2022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全国(不含港澳台)拥有付费健身会员7145万人。而拓宽到更广义的“健身”,根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康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居民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67.5%,较6年前增长18.5个百分点,经常运动的人数则增长了3.3个百分点。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提升的必然结果,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9年,国务院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15项内容中,就包括全民健身行动,制定了一系列指标,敦促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全民健身渐成风气,越来越多人在社交平台上运动打卡和分享经验,似乎在告诉大家:“我能行,你也一样能行。”然而,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吗?一个人能不能、应不应该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究竟由谁说了算?这涉及到更深层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健身?如今,运动健身领域主要有三个派系:“健美派”忠于主流审美,认为男女有别,提倡男生以练上肢、胸背为主,女生则主攻臀腿,通过训练孤立肌群,追求直角肩、翘臀不粗腿等效果;“力量派”出于竞技或个人爱好,在深蹲、卧推、硬拉等项目中专注于挑战大重量,不断超越自我;“功能派”则用一项运动服务于另一项运动,通过提升各方面的运动控制能力,更好地健身和生活。学习实践中,小达发现前两个派别颇为流行,但各有缺陷:健美派对肌群的认识是割裂的,忽视整体的锻炼,网上调侃一些健身教练看起来有肌肉,却搬不动重物正是源于此;而力量派训练者在做其他运动时往往并不灵活,显得笨重,这样的结果显然称不上健康。“体育锻炼并非不需思考的活动,相反,健身圈有‘健身先健脑’的说法,倡导大家在实践当中多看看、多问问,再决定怎么做。”小达介绍,因此她更认可功能派的运动观,认为它尊重个体差异,有助于运动者量身定制训练计划,进而锻炼健康体魄。健身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顾名思义,健身是为了追求健康的体魄,但实践中却很难完全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因为运动受伤一次,越是健身老手,受伤的次数可能越多。”运动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带头人宋斌介绍,他同时指出,“因受伤而放弃运动不明智,也不现实,更安全地健身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要知道身体的阈值在哪里,根据实际情况运动,效果才好,也不容易受伤。”资深健身人士邢大哥表示。他从小爱运动,小时候是学校足球队主力,成年后赶上1980年代广州的健身热,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健身器材的人,自此养成了规律运动的习惯,除了撸铁,也时常进行各种球类运动。邢大哥在多年观察中发现,不少人运动并不理性,尤其是新手,往往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不切实际的效果,但事与愿违。即便是已成功挑战10公里的长跑运动者,若贸然参加半程马拉松,也很可能造成肌肉拉伤,甚至猝死。“欲速则不达,健身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宋斌证实,临床上,健身新手发生运动损伤甚至更大危险的概率的确更高。前段时间明星刘畊宏的健身操火爆全网,科室一下子涌进许多因为跟练受伤的患者,“他们多是运动小白,不适合做那样高强度、高频率的运动。”宋斌建议,新手应从难度较低、安全性高、相对熟悉的项目做起,跳绳、跑步就是不错的选择。养成每周两三次的运动习惯后,再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增加难度,向更讲求技巧的运动项目进发。基于此,他肯定了功能派的健身理念,认为那是通往强健体魄的科学路径。“对有志于系统学习某项运动的新手而言,线下请教练一对一指导是最高效、安全的做法。”宋斌指出,新手一方面应查核教练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先从体验课开始,判断教练制定的训练方案适不适合自己,再决定人选。然而,以健身房运动为例,根据艾媒咨询2022年发布的报告,消费者在选择健身房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依次为环境(64.9%)、设施(63.2%)、地理位置(51.3%)、价格(46.8%)、教练专业度(27.8%)等。可见对教练专业水平的重视度有待提高。而针对市面上一些抓眼球、高曝光却不够科学的健身方法,宋斌提醒受众学会甄别,切勿盲从:凡是作出具体承诺、或是特别高强度的,比如标榜几天瘦几斤、一招解决多种问题等,都不必急着学。健身安全还需要健康环境遵循科学的健身方法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安全不能光靠群众自己买单,行业的整体环境也需进一步优化。以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为例,指导主要聚焦于健身场所的开放时长、收费标准等,对安全领域的规范比较笼统。“比方说,健身房应为新手讲解健身器材的正确用法,为他们做好身体检测,据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也势在必行,但国内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宋斌介绍,他兼任广东省运动防护协会副秘书长,该协会负责运动防护师的培训和考核,“这是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新增的职业,指导运动损伤和疾病的预防、评估、急救、治疗和康复,最好每个健身场所都能配备一名,但目前人才还比较稀缺。”事故一旦发生,除了专业救援,保险也是维护健身者利益的重要一环。2016年国务院修订出台的《全民健身条例》仅仅是“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者和健身场所管理者依法投保有关责任保险”,并无强制要求。现实中很多健身活动和场所保险缺位,裴谕新在维权路上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亟待完善的还有各类新兴体育运动的行业规范。比如,桨板运动的水域开放、配套设施及标准化体系有待建设健全,蹦床、风洞飞行等运动存在性质界定不明确、监管主体不清晰等问题。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正在引起重视,健身安全环境也有改进的一面。邢大哥看到,这几年健身场所的急救设备愈发齐全了,除了越来越常见的AED除颤仪,很多地方还配备制冰机、冰袋、弹力绷带等,供运动损伤者应急处理使用。如今临床上也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治疗方案。宋斌介绍,患者不一定需要手术,通过保守治疗也有机会康复,只是康复过程是漫长的,短则6周,长则超过一年,需要患者坚持开展康复训练,重返运动之前回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前两个月,攀岩女孩小姜在下降中不幸踝关节韧带断裂,脚踝“啪”的那一声在脑海里回荡了好长一段时间。调整好心情,小姜严格遵照医生的要求做康复动作,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最近又重新开始看攀岩比赛了。岩友担心她因为受伤脱离队伍,她笑了笑回答:“不会不会,康复后继续出发!”记者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事关元旦春节期间重点传染病防控!国家疾控局发文→

12月28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元旦春节假期临近,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将大幅上升,群众探亲访友、旅游、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将明显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2023年11月以来我国入境人员中JN.1新型变异株检出明显增加。当前我国新冠疫情保持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但冬春季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全国流感疫情仍在高位流行,部分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呈波动变化。预计全国多数地方元旦春节期间仍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趋势。《通知》明确,要从加强春运疫情防控、加强旅游活动疫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重点机构疫情防控三方面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各地要强化新冠和其他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按照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传染源管理、疫点疫区消毒等处置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要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准备,结合本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等特点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强化传染病应急队伍应对准备,提升灾害应急处置和卫生防疫能力,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通知》指出,元旦春节期间出行人员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个人防护:一是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提示,合理安排行程。倡导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人员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二是旅途中,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科学佩戴口罩;建议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室内公共场所,如确需前往应科学佩戴口罩。三是返程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诊,回国人员应主动告知医生出境史。此外,《通知》强调,各地要大力推进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接种工作,引导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积极主动接种疫苗。编辑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阳光充沛,适宜出游!同比增长26%,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元旦小长假临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公安部结合近三年元旦假期道路交通出行和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分析研判2024年元旦假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发出交通安全提示▼▼▼据研判,元旦假期旅游客运安全风险突出,跨年贺岁活动多,温泉游、滑雪游、农家乐等旅游出行频繁,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元旦假期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旅游客运、公路客运、自驾车超员载客、超速行驶等违法肇事易发多发。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风险突出。假期农村地区婚丧嫁娶、赶集赶圩活动多,部分地区群众就近打工、施工作业出行不减,酒驾醉驾、面包车违法超员,货车、三轮车违法载人等肇事风险突出。近三年元旦假期发生2起醉驾导致的较大交通事故均在农村地区。货车违法肇事风险突出。当前,能源运输、生产资料运输、电商物流运输需求旺盛,货车多拉快跑、昼夜兼程,超限超载、疲劳驾驶等问题突出。近三年元旦假期,货车导致的较大交通事故占58.3%。高速公路大流量风险突出。元旦假期,部分重点时段、路段小客车与货车出行叠加,易发生多车相撞、二次事故。此外,据气象预报,元旦前后个别地方仍有降雪降雨,部分地区有大雾甚至强浓雾,影响假期道路交通出行和安全。公安部提醒,假期自驾出行,请关注天气预报和交通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驾车时应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杜绝超速行驶、强超强会、分心驾驶,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驾车遇大雾、团雾天气,要减速慢行,及时开启前后雾灯、示廓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高速公路行车,要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不要随意穿插,不要占用应急车道;切勿在出口处急变道、急刹车或倒车;如发生交通事故,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驾车前往景区山区,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道路,要减速慢行,行经穿村过镇路段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车辆和行人。日均156万人次全国口岸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随着国际(地区)航线航班持续恢复,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免签以及我国对法、德等6国单方面入境免签等政策叠加,元旦期间全国口岸将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56万人次,较2023年元旦假期增长超5倍,为2019年同期的90%。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2023年12月29日、30日和2024年1月1日、2日。大型国际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稳步增加,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天府机场日均通关人数预计分别达到3.3万、6.8万、3.4万、1.3万人次。毗邻港澳陆路口岸旅客流量将持续增长,珠海拱北、青茂、港珠澳大桥口岸日均通关人数预计将达到32万、10.8万、9.3万人次,深圳罗湖、福田、深圳湾口岸预计将达到19万、18万、12万人次。广东高速车流预计同比增长26%堵点位共计56处▼▼▼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消息,2024年元旦假期(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不实施七座及以下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预计全省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约750万车次,群众以短途出行为主,热门景区及网红打卡点车流集中,全省总体出行流量将呈小幅增长,车流压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2024元旦假期,预计全省高速公路易堵点位共计56处,其中易堵路段52处,易堵收费站3处,易堵服务区1对;全省普通国省道易堵点位1处。适宜出游元旦假期广东阳光充沛▼▼▼28到31日我省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继续回升,早晚寒凉1日起有弱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小幅下降其中韶关北部、清远北部转阴天有分散小雨一句话总结:虽然有弱冷空气影响但元旦假期天气总体适宜出游具体预报:29日(周五),我省大部市县多云间晴。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7℃~12℃,粤西市县15℃~18℃,其余市县12℃~15℃。30日(周六),我省大部市县多云间晴。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9℃~13℃,南部沿海市县16℃~18℃,其余市县13℃~16℃。31日(周日),我省大部市县晴到多云。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10℃~14℃,粤西市县16℃~19℃,其余市县14℃~17℃。2024年1月1日(元旦),我省大部市县多云,其中韶关北部、清远北部转阴天有分散小雨。早晨最低气温:粤北、粤东的北部山区市县9℃~12℃,粤西市县16℃~19℃,其余市县13℃~16℃。展望2日-3日,弱冷空气继续补充影响,北部市县阴天有分散小雨,其余市县多云,气温小幅下降。编辑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12月28日,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该实验室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牵头,珠海市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主要参建单位。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将聚焦中医药原创理论、重大疾病防治、中药新药创制、国际科技竞争四大战略需求,开展中医人体免疫防御与生物安全保障产品开发、中医辨证论治与“病证结合”诊疗原理解读、常见重大慢性病中医诊疗方案开发、中医现代诊疗装备开发、中药新型药物创制等五大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突破重大疾病中医“防-诊-治”关键技术,开发中医现代诊疗装备,在中医临床诊疗标准化和现代化、中医临床诊疗价值和服务能力提升、中药产业向高端迈进等方面所有成就,为广东和国家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广东省中医药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珠海经济特区叠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呈现出无可比拟的制度和地理优势;主要建设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学科优势突出、实力雄厚。实验室还将整合广东省,以及澳门、香港等地的中医药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协同攻关,促进协同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刘良表示,建设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已经具备良好的政策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广东启动建设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将大幅提升广东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为打造中医药强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深入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典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设省实验室,围绕网络通讯、医学与健康、先进制造等领域先后分3批建设了10家省实验室,覆盖全省16个地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广东省实验室体系基本成型,高端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成团队引进了一批战略科学家,成规模引入了一批大院大所、大型央企、知名高校参与建设,成体量推动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粤布局建设,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汇入强劲的科技动力。作者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事关JN.1变异株,国家卫健委最新研判

今天(12月28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元旦期间健康提示有关情况。01.本周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比上周有所上升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本周,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与上周相比有所上升。当前的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位发病水平。各地医疗服务趋于往年同季。米锋介绍,元旦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增多,探亲访友、旅游出行、聚会聚餐等增加,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加大。要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掌握不同病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动态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加大医疗资源统筹,充实门急诊、儿科、呼吸、重症等医疗力量,加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检测试剂、医疗设备、收治床位等准备。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保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要严格值班值守,配齐配强力量,加强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灾害天气的医疗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气温变化大,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防寒保暖、规律作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防范寒冷天气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养老、托幼、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以及空间密闭场所,要做好人员健康监测、个人防护、通风消毒和出入管理等。要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出现风险早识别早干预。节日期间,要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劳逸结合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02.JN.1变异株可能逐步成为国内流行株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近期,JN.1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上升,已经成为主要流行株,部分国家疫情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当前我国新冠的形势处于低水平流行,JN.1变异株占比也比较低,但也呈上升趋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流行株。JN.1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从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有的证据评估认为,JN.1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是增强的,但是没有证据提示它的致病性增强。而且,既往感染和接种XBB疫苗对其是有免疫保护的交叉作用,预判其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更多>>《我国监测到7例新冠JN.1变异株!国家疾控局提醒→》彭质斌表示,元旦春节假期临近,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将大幅上升,预计我国的新冠疫情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在春运期间,新冠疫情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可能会上升,特别是会增加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能对救治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系统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下一步,中国疾控中心也会持续关注国外疫情形势和流行株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03.多数省份已达流感的流行高峰,将逐步下降入冬以来,我国呼吸道疾病呈现多种病原交替或共同流行的态势。彭质斌表示,当前,从监测结果来看,呼吸道疾病病原体以流感病毒为主,多数省份已经到达了流感的流行高峰,随之就会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等病原体活动呈现低水平波动状态,新冠疫情当前也处于低水平流行。彭质斌介绍,传染病的流行主要有三个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等病原体,可以经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侵入到其他易感人群,从而导致诱发急性呼吸道疾病。冬季气候寒冷,门窗大多数情况下是关闭的,空气流动性也比较差,人们多数在室内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比较集中,接触比较密切,一旦有传染源很容易造成病原体传播。寒冷的季节,呼吸道防御能力也有所下降,这也是造成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原因之一。老年人、儿童等人群,因为免疫力较低,也是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人群。04.温度骤变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医师吉训明介绍,温度骤变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或导致病情加重。在寒冷天气下,低温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这些会诱发冠状动脉缺血,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同时,低温也会诱发脑血管病的发生,包括血压增高,脑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和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脑血管闭塞造成的脑梗死,表现为突发面瘫、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这些心脑血管疾病之间联系紧密,都与血管的收缩、血容量改变、血压波动等生理反应有关。例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都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引起的疾病。因此,在寒潮期间,老年人、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高风险人群需加强防护,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发现上述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04.“食不过饱”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打造传染病救治的“网顶医院”

11月24日,广东通过国家评估,成为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省份。戳这,查阅此前报道>>勋章的背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贡献了一份沉甸甸的力量——这里是广东省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的重要战场,1999年至今接生500余例,无一例新生儿发生HIV感染;这里也是全国首批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医院,总体母婴阻断成功率98.8%以上。作为一家以传染病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广州八院还有更多赫赫有名的战绩,艾滋病诊疗水平全国领先,乙肝、丙肝治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非传染病救治领域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并且以2021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为契机,正在实现新的跨越。“我院以传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引领,立足‘强专科、优综合’战略,结合华南区域传染病中心的总体定位,打造国内一流,以传染病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党委书记杨柳平如此描述发展愿景。让患者看见冬日暖阳出生20年后,小丽回到广州八院,送上一面锦旗。她是全省第一个成功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婴儿,而今已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健康地生活在阳光下,拥有父母所期待的简单与平凡,也带给许多处于病痛中的人以帮助。项目开展的24年里,还有500多名和小丽一样的幸运儿在这里出生。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除了艾滋病孕产妇分娩,艾滋病患者的手术、肿瘤治疗等也是特色项目,吸引着省内外患者慕名前来。这里还率先成立了全省首个艾滋病“一站式”服务中心,感染病大楼划分出专门区域,艾滋病防、管、治、关爱部门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服务链。在这里,感染者大多数一周内就可以完成诊断并开始治疗。阿林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出现发热,自行检测显示感染了HIV,因为惧怕他人知晓,挣扎良久才鼓起勇气来到医院。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他完成了心理减压。完成检测不到3天便拿到了确诊报告,接着医生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坚持一段时间后,阿林的外周血已检测不到病毒,免疫功能维持正常。去年12月1日,他还参加了感染病中心每年一度的聚餐,和病友一起分享抗艾历程。“在广州八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随访病例数超过1.6万。用国际上最严格的检测下限指标来衡量,抗病毒治疗成功率也能达到95.5%。”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华介绍,治疗成功意味着患者每毫升血液里的HIV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基本不具备传染性。此外,医院每年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综合调研、举办临床学习培训班;设置了医学模拟中心,接收网点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展传染病救治、院感防控等方面的实操培训。作为省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医院积极推动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立了广东省艾滋病专科联盟。目前全省共86个治疗点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覆盖21个地市。其中有48个点开展“一站式服务”、48个点开展“个案管理”,持续缩短确诊-治疗时间,加强患者随访管理,降低失访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及时性。▲成立广东省艾滋病专科联盟,推动全省艾滋病防治水平提升同样成绩亮眼的还有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肝病中心。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医学及管理规范化促进项目示范医院、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分中心、全国首批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医院,广州八院的肝病中心在乙肝临床治愈、慢性丙型肝炎和难治性丙型肝炎、肝肿瘤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着特色优势,打响了“看肝病,到八院”的口碑。发现感染乙肝病毒一年后,阿如的肝功能出现轻度异常,到广州八院就诊,肝脏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轻度、G2S2。”这意味着,他已经发展为一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先后采用干扰素治疗和单纯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22年5月,肝病中心提出干扰素并联合口服抗病毒药治疗的新方案,一年后,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了。“曾经以为我将永远是携带者,但是专业的技术、科技的发展,让我战胜了病毒。希望更多病友能和我一样,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获得乙肝临床治愈的机会。”阿如写下一封长长的感谢信。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医院对慢乙肝优势人群进行以长效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总体乙肝临床治愈率近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展丙肝患者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2000余例,治愈率高达98%以上,明显高于国内外同类临床研究报道的数据。▲2023年全国爱肝日义诊公益活动“作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广州八院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临床救治、研究成果上,均居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院长余纳介绍。在广州八院,招聘面试的时候有一道必答题:“你怕传染病吗?”将答案作为遴选人才的重要标准。“医院始终将攻克传染病作为立身之本,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传染病防控和救治知识。”纪委书记张坚揭秘硬核战力的根源: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医院在转型中实施“强专科、优综合”战略,传染病相关科室不再是隶属于内科的亚专科,而是围绕其建立内外妇儿及重症医学等相关科室,在临床诊疗中形成健全的体系支撑。守好祖国“南大门”长期的实战淬炼,广州八院在面对各类突发传染病时也有足够的底气,收治了全国首例基孔肯雅热、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人感染高致病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明年起执行!新版广东药品目录公布,超6000种药品纳入

12月25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版)》(下称《2024年版广东药品目录》),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2023年药品目录同时废止。据了解,《2024年版广东药品目录》是在《2023年国家药品目录》基础上,加上由本省按规定已增补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而制定。《2024年版广东药品目录》包括凡例、西药、中成药、协议期内的国家谈判药品(含竞价药品)、中药饮片、医院制剂等六部分。凡例是对《2024年版广东药品目录》的编排格式、名称剂型规范、限定支付范围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2024年版广东药品目录》共有药品6365个,其中西药1698个、中成药1390个,中药饮片1655个,医院制剂1622个。本次调整中新增的药品按规定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调出的药品同步调出基金支付范围。其中,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时区分甲、乙类,国家谈判药品、中药饮片、医院制剂部分均属于乙类药品。▶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陆敏强:一个外科专家的诗和远方

直肠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常常延误治疗。肝癌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其演变悄无声息,随时会沉默中爆发。李先生很不幸,身体发生反应时,他已经被两位“杀手”缠上了:先患上直肠癌,随后癌细胞通过肝门静脉跑到肝脏,引发肝癌。更要命的是,医生在肝上发现了8个肿瘤,累计直径长达247毫米。直肠癌治疗相对简单,只需要一个不复杂的手术切除。肝癌治疗却面临挑战——李先生的正常肝脏组织只有标准肝体积的24%,远低于30%的安全切除标准,如一次性切除全部肿瘤,剩余的正常肝组织无法满足生理需要,迎接他的将是肝功能衰竭,进而死亡——也就是说,常规治疗方案近乎无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广州市一医院”)肝胆外科二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陆敏强教授却胸有成竹,他大胆运用可快速诱导肝脏再生的创新术式——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法肝切除术(即ALPPS),第一步完成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术,一周后剩余肝体积生长达到手术许可范围,再实施第二步切除全部肿瘤。历时14天,李先生甩掉了“杀手”的围追堵截,重获新生。ALPPS是源自德国的结直肠癌肝脏多发转移瘤治疗新方法,对多学科综合实力有着很高要求,是一种体现肝胆外科能力的标志性手术。这一手术成为广州市一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后的重要突破。而对于陆敏强来说,引进这一术式只是他为肝癌患者争取手术切除肿瘤、延续生命的努力之一。从中山医科大学(即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全英班毕业以来,他始终和时代共舞,从开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手术,紧紧抓住医学进步的每一次机会,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及时拥抱新技术“市一领导的眼光非常有前瞻性。”陆敏强说。2020年11月5日,广州市一医院机器人手术室揭牌,有着4只机械手、可540度旋转、放大10倍高清视野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亮相。现场,52岁的他高兴得像个小学生,求知欲跃然脸上。陆敏强深知,精准、微创和人工智能是现代外科技术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而作为其代表,机器人手术将是现代微创技术发展的主流。“有专家曾问我,有必要开展机器人手术吗?我说,就像腹腔镜的发展一样,在开腹手术时代,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开展腹腔镜,十几年过去,再牛的专家也必须认可新技术。”他说,如果不在萌芽的时候,及时抓住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就会错失良机,落伍于同行。作为呼应,陆敏强介绍,现在每次开学术会议,同行们聊起来,都喜欢聊开展了多少台机器人手术,“如果医院没有引进机器人,你只能当观察员,做不了运动员,更做不了裁判员!”在这个赛道上,陆敏强跑在了前列,是该院最早拿到机器人主刀资格认证的专家之一。“因为融合了AI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外科,以更精细、更稳定、更灵活和更准确的特性,充分展现了现代外科手术的最前沿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微创肝切除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他说。从此,他举全科之力全力发展机器人技术,先后开展了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whipple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左/右半肝切除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中肝切除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肝段切除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脾切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胰体尾切除术,等等。他自己也率先完成了100台机器人手术。▲正在操作达芬奇机器人的陆敏强2021年11月,达芬奇机器人引进一年后,广州市一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更精准,更微创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公立医院重磅新规发布!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近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合理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指导意见》要求,强化资产管理,严格按规定程序配置各类设备资产,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落实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明确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评估与投资效益分析等相关内容。《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多院区建设管理,严禁未批先办、未批先建,坚决杜绝无序扩张。《指导意见》全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推动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公益性原则,全面规范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持续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有效防控公立医院内部运营风险,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立、实施与评价监督的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2.坚持系统思维。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要确保覆盖各项经2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与内部审计、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其他各类监督机制有机贯通融合,构建内外协同、衔接高效、运转有序的内部控制工作机制。3.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公立医院重点业务和问题频发的高风险领域,查找风险隐患,形成风险清单,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问题整改,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内化为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和流程,建立长效机制,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坚持动态适应。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优化完善,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新变化的需求。(三)主要目标。推动公立医院全面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1号)等制度办法,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合理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3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持续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1.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明确公立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是整体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作为各自分管领域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负责人,将内部控制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履职清单。2.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或内部控制委员会工作机制,鼓励公立医院综合职能部门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牵头部门,鼓励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或指定的相关部门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明确公立医院内部各部门是本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责任主体,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3.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议事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应当严格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完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公立医院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4.强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定期组织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学习内部控制知识,开展内部控制典型案例的学习交流,提高全体人员对医疗领域共性风险及本医院个性风险的认识,确保内部控制理念入脑入心,持续营造公立医院全体人员学习内部控制、人人参与内4部控制的良好氛围。5.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切实加强公立医院风险评估工作。6.健全完善定期风险评估机制,公立医院至少每年组织一次风险评估,并形成书面风险评估报告。当外部环境、业务活动、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公立医院应当及时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7.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聘请具有胜任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8.加强公立医院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在开展单位层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对涉及资金规模较大、廉政风险较高、业务模式较新、影响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进行风险评估。9.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风险应对能力,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三)着力完善公立医院重点业务及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措施。10.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和改进机制,加强预算调整审批控制,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11.健全收支管理,依法依规组织各类收入,规范各类5支出的审批流程,明确资金流向和使用范围,确保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与授权审批,进一步明确收入管理、票据管理、支出管理、公务卡管理、医疗费用管理的控制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12.加强采购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政策,明确职责划分与归口管理,确定药品、医用耗材、仪器设备、科研试剂等品类多、金额大的物资和设备,以及信息系统、委托(购买)服务、工程物资等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管控环节和控制措施。13.强化资产管理,严格按规定程序配置各类设备资产,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落实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明确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评估与投资效益分析等相关内容。14.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多院区建设管理,严禁未批先办、未批先建,坚决杜绝无序扩张。15.完善合同管理,明确合同管理归口部门、合同各相关部门职责权限,加强合同合法性审查、授权管理、合同签署和履行管理。16.严格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范围开展诊疗活动,诊疗项目的收费应当符合物价部门、医保部门政策。加强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建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对执业活动依法依规情况进行检查。17.规范使用医保基金,严格落实医保政策,强化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医保管理促进临床合理诊疗,完善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定期检查本单位医保基金使用情况。18.严格执行教育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和闭环管理。优化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确保科研自主权接得住、管得好。19.完善互联网诊疗管理,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权责界定,健全与第三方合作的评估、审批程序。20.优化医联体管理,明确医联体业务的审批程序,明确牵头医院与医联体成员之间的职责权限、业务联动、诊疗服务与收费、资源与信息共享、绩效与利益分配等制度,加强对医联体业务的监督。2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控,加强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健全生物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筑牢公立医院生物安全防线。(四)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2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落实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建设要求。23.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融入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将岗位职责、业务标准、制度流程、控制措施以及数据需求嵌入医院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固化,确保各项业务7活动可控制、可追溯,有效减少人为违规操纵。24.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平台化、集成化建设,积极探索打通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保障公立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各类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数据流有效匹配和顺畅衔接。25.加强公立医院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建设,强化账户授权管控要求,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保障网络信息的存储安全,以及数据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五)强化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26.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科学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27.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公立医院应及时、完整、准确报送内部控制报告,加强内部控制报告审核工作,提高内部控制报告质量。28.根据内部控制评价中所发现的问题,强化问题整改,明确整改责任落实,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工作闭环管理。29.加强内部控制成果应用,鼓励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内部控制报告作为绩效管理、监督问责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30.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的联动机制,将内部控制建立及实施情况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其他内部监督机制有效联动,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体系成果,形成监督合力。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政策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指导和督促工作,确保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有效落地。各级医保等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二)制定工作方案。公立医院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确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加大保障力度,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在本单位的落地见效。(三)强化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医保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公立医院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加强与审计、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内部控制监督格局。(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财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9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医保部门和各公立医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政策指导及业务培训,广泛宣传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积极推广内部控制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公立医院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权力规范运行意识,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编辑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云浮郁南:中医康复治疗扎根乡村,实现家门口“病有良医”

汽车驶过蜿蜒曲折的山路,翻过几座山头,终于抵达云浮市郁南县历洞镇中里村。这个户籍人口过万、常住人口5000多人的村庄,距离最近的镇子有20多公里,外出求医颇有不便,对空巢老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70岁的陈阿姨去年6月割完稻谷回家,跨过箩筐的一瞬,突然听到膝盖一声脆响,起初没太在意,然而2天后开始“疼得要命”。她选择买膏药贴敷,但将养了近半年也不见好转。拖到今年清明,回来探亲的后辈带着她去二甲医院拍完片,确诊半月板损伤,往关节腔内注射了臭氧消炎镇痛,但此后疼痛时有反复。7月,她终于告别“疼起来只能闷在心里哭”的日子——历洞镇卫生院中里分院中医馆试运营,历洞镇卫生院派康复团队下沉、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共享省城专家的中草药制剂配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和上级医疗机构同质化的中医药服务,陈阿姨“疼了就到村卫生站敷药,膝盖轻松了很多”。这也是郁南县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一项新尝试。12月12日上午,经过数月试运行后,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城中心卫生院、通门镇卫生院、东坝镇卫生院龙塘分院、历洞镇卫生院中里分院等6家中医康复示范点同时揭牌,共同开启郁南基层中医药康复事业的新篇章。“希望以中医馆挂牌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康复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树立中医康复技术标杆,推动郁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副县长邱桂英表示。01.打造6家中医康复示范点,实现家门口“病有良医”12月中旬的粤西仍有融融暖意。走进历洞镇卫生院中里分院(中里村卫生站),鼻端萦绕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墙根摆放着足疗设备,一墙之隔的电磁炉上,温着和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统一处方的中草药制剂。诊室里,4名长者正躺在病床上接受中医理疗,有的是膝盖痛、有的是腰痛,和前文提到的陈阿姨相似,他们都曾长时间饱受疼痛和就医不便之苦。“这里山林陡峭,村民长年劳作,关节疾病多发,很多老人都会有腰腿疼。”历洞镇卫生院院长刘国宇谈到,针对此,中里村主要开展的是颈肩腰腿痛理疗,也提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穴位贴敷、足疗等。除了固定的村医,镇卫生院也派驻了由2名医生、2名护士、1名技师组成的5人康复团队下沉,直接参与中医馆服务。其中,医生每周五出诊、查房,护士根据需求下沉,技师则为常驻。“村民很认可。7月试运行到现在,每个月都有20余名患者在中医日间病房接受住院治疗,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这,也是示范点周边村民共同享有的就医获得感。作为全省南药知名县、南药特色主产区,郁南县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高度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于2021年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又将建设中医康复示范点作为新的突破口,加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经过深入调研走访,摸清区域内的疾病谱和医疗服务能力情况后,郁南最终确定了6家示范点的位置和各自的发展特色:县第二人民医院(连滩中心卫生院)作为龙头建设单位,中医康复实行综合发展策略,为整个体系提供支撑;县妇幼保健院(都城镇)重点发挥既有优势,做好老年人、妇幼保健服务;通门镇卫生院毗邻广西、历洞镇卫生院中里分院山高路远,两地都面临老年人口多、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多发的问题,重点做好相关康复服务;建城中心卫生院位处老城区,老年人卒中较为多发,以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为重点;东坝镇卫生院龙塘分院与云安区交界,根据疾病谱重点关注颈肩腰腿痛。“除了开展康复治疗,我们也会给村民普及康复理念,改变老人们过于吃苦耐劳、忍病挨痛的传统观念,让更多人可以重新直起腰、能走路、告别疼痛。”常驻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疗中心的广东省基层卫生首席专家陈建平介绍。02.县域医疗次中心牵头,康复项目示范引领基层中医药发展的郁南尝试比起“灵机一动”,示范点建设更多的是一场“深谋远虑”。2015年12月启动卫生强省建设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先后投入超过500亿元支持强基层建设,包括将粤东西北地区14个地市39个县(市)共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中等水平的县级综合医院,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等。与此同时,连续出台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增量提质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出“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等政策,为基层建立一套选才、育才、留才的工作机制。乘着强基层的东风,郁南县积极作为,加快中医药强县建设,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做优镇级中医馆,做活村级卫生站,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在2018年省卫生健康委推出“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后,前一年退休后到连滩中心卫生院“二次创业”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原康复科主任、陈氏摇摆松动疗法创始人陈建平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一员。当地充分发挥下沉专家的作用,连续多年举办基层医院实用诊疗技术培训班、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适宜技术培训班,提升基层医治护人员的康复技术能力。▲陈建平在出诊以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为契机,连滩中心卫生院升级为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硬件环境大幅提升。在确定新院发展方向时,县委县政府接受了陈建平的建议,走差异化发展路径,重点打造康复医学科。从2019年6月22日康复医学科正式成立,到2022年2月28日分出一个病区,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如今,康复医疗中心能够开展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6类58项,包括手法复位、温针、腹针、梅花针、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中医特色治疗,并纳入现代康复治疗特色诊疗项目。高水平优服务也赢得了患者“用脚投票”:康复中心治疗人次逐年上升,今年已突破5万人次。医院还设立了公益性的康复科室——残疾人儿童康复中心,为发育迟缓、自闭症、脑瘫患儿等进行康复训练,并探索开展“托管式”服务。“几年的实践证明,中医康复治疗能够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郁南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庞伟英介绍,2022年,由陈建平牵头组织开展了对全县15个镇的基层中医药工作调研,针对各镇村的疾病谱及患病人群的不同特点,结合郁南县农村中医药发展现状,确立了“整合资源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解冻”倒计时,多地将重回20℃ ↗ ↗ 广东人想穿回短袖还要等多久?

应急管理部等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推荐阅读不提倡公众长期佩戴口罩?中疾控最新回应→三甲中医医院,广州天河+1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不提倡公众长期佩戴口罩?中疾控最新回应→

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01.呼吸道疾病诊疗量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日,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2月22日,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较上周同期下降8.2%,较高峰期下降30.02%。近期的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门急诊特别是夜间急诊医疗力量,适应群众正常诊疗需求。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冻伤、骨折、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伤害和疾病,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寒潮天气下需尤其关注的重点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滑防摔倒,如出现冻伤、失温及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02.两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支援震区地震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米锋表示,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国家卫健委调派的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和重症、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小儿外科、心理等专业国家级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开放绿色通道,保障所有伤员“应收尽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巡回医疗工作。截至目前,本次地震伤员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灾区正常诊疗服务已经恢复。03.此轮呼吸道疾病感染南北方是否存在差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专家彭质斌介绍,当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现以流感病毒为主,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其中,流感活动处于高位但略有下降,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活动呈波动变化,新冠病毒活动处于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研判认为,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病原体仍可能以流感病毒为主。彭质斌表示,从我国流感监测和呼吸道疾病多病原监测数据来看,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情况基本同步,目前均处于高发状态,部分省份已达到峰值出现下降趋势。南北方差异不明显。04.有专家称“不倡导公众长期佩戴口罩”中疾控回应针对近期有专家称“不倡导公众长期佩戴口罩”的说法,彭质斌会上回应,近期我国已出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指引中也聚焦了公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而且区分了疫情高发和常态化等不同的时期,针对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等,分别提出了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不佩戴口罩等相应的分类建议,也更加科学精准地指导了公众佩戴口罩,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了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相关报道)彭质斌表示,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建议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防护措施:首先是在乘坐地铁、公交、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建议要科学佩戴口罩,并且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在旅途中的个人防护。第二,针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有严重的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建议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如果必须要去的话,建议要科学佩戴口罩。第三,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者是出现相关症状者,建议暂缓出行,尽量避免感染其他人。此外,对于举办大型聚集活动的单位或举办方,要落实通风、消杀、健康提示的责任,并且要关注和遵守当地的呼吸道疾病防控的信息和要求。05.咳嗽不好,中医推荐食疗方不少呼吸道疾病患者在恢复之后依然有轻微的咳嗽症状,有的持续时间较长。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院长孙鲁英表示,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的患者,首先要维持原有的基础治疗,另外建议他们到专病门诊就诊,由专科医生调整方案,切勿自行调整,以免病情加重。另外,对于没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在呼吸道疾病恢复的后期也会出现咽干、咽痒、少痰、微咳等症状,中医中认为是肺阴不足的表现,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或者代茶饮来养阴润肺、减轻咳嗽。食疗方推荐“润肺汤”,即用梨、百合、陈皮、冰糖煮水,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加冰糖。代茶饮推荐“沙参玉竹麦冬汤”,即用沙参、玉竹、麦冬泡水或者煲汤,另外蜂蜜水也有一定的润肺止咳作用,可以每日适量饮用蜂蜜水,但是糖尿病患者不推荐使用。注意,对于上述的食疗方或者代茶饮中有成分过敏或者有过敏体质的人慎用。“此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保持每日摄入足量的水分,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吸烟饮酒或者摄入辛辣的食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等等,均有助于缓解咳嗽。”孙鲁英表示。06.避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起床要先躺半分钟最近全国大范围降温,增加了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北京市通州区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解艳涛会上提醒,老年人要格外注意:第一,保持规律的作息规律和饮食,起床时要落实三个“半分钟”,也就是起床时要先躺半分钟,起床坐起来要再等半分钟,坐起后双腿下垂半分钟后再下地。第二,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不主张长期戴口罩!钟南山最新分析→

12月23日#钟南山不主张长期佩戴口罩#的相关话题引发关注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12月22日下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到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院士查房活动,并与该医院联合开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疑难病例讨论。会后,钟南山院士就市民关心的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对于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钟南山院士认为,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常规原因,即天气干燥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钟南山院士说。哪些情形应戴口罩?哪些情形不建议戴?官方发布指引为进一步做好新冠、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12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引》)。根据《指引》,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下同)时。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三甲中医医院,广州天河+1

12月2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天河新院正式启用,构建起“一院三区两门诊”的发展新格局。新院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坤三路95号,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开设门诊、急诊、住院等业务,编制床位800张。启用后,新院区与其他院区(珠玑院区、同德院区、同德门诊部、五羊门诊部)实行同质化管理,院区专家轮流坐诊,优质医疗资源与服务相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于林表示,作为广州东部唯一一家三甲综合性中医医院,新院区的启用将大大提升广州东部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助力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01.融合新兴技术,是一家智慧型中医院当天,医院启动“名医面对面,健康进万家”系列活动,将开展百场健康惠民活动。在幻彩中医体验区,前来参加义诊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在一台可辨识9种中医体质的机器人面前,陈伯伸出舌头并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后,得到语音回复:“气虚质”。中医师为陈伯端来一杯用于调节“气虚质”的茶,并给予中医养生指导。除了敬业有趣的机器人,医院药房和走廊的天花板都能看到悬挂的药箱,沿着空中物流轨道奔跑,将药物有条不紊地运送到不同楼层和区域。这是该院全新打造的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新院区融合物联网、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一改大家对传统中医医院的印象。”于林介绍,新院区基于信息平台打造了三大智慧服务功能,除了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还有智能服务平台和智慧药房。智慧服务功能可以为患者提供线上预约服务,将把检验检查结果、药品配送到家信息自动推送到患者的手机。同时还将逐步开放AR导航,根据诊疗项目把患者智能导航到对应治疗科室、药房和医技科室,不断缩短就医时间,提升就医体验。药房还配备了先进自动发药机、智能拆零机、智能毒麻药品管理柜等设备,结合预配候取调剂模式,这些设备将大幅减少患者取药排队的等候时间,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02.融合传统与现代,开展特色中医技术服务据了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院开展48种针灸疗法和近100种中医适宜技术疗法,住院病人针灸技术使用率达94%。除了开设常规科目,新院区设立重症医学科病区、血液科洁净病区,配备多种先进手术及监护设备的层流手术室,同时开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增设治未病中心、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无痛诊疗中心等,提供全面、多样化的中医药保健服务。于林介绍,天河院区的建设思路是融合传统中医药技术和现代医学理念,将会在全市推广21个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案,引入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干预系统、脏腑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身体成分分析仪、经络检测仪等先进中医检测设备,为居民提供慢病调养、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一系列中医特色服务。为了让基层群众享受到名中医就在家门口的优质中医医疗服务,医院将依托三级名中医下基层项目,通过名医驻点社区坐诊,开展养生保健教育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与健康咨询活动,广大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名中医的服务,实现“家门口”看名医、用好药。记者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广东省名中医邹旭:一战“封神”,半生坚守

这是梁伯第一次尝试中医针灸。细细的银针扎在手上,胀痛感明显,当银针被轻捻细转、下刺上提时,他甚至能感觉到针口处的筋脉在跳动。整个过程很短,从施针到收针,不到一分钟。“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点?”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广东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邹旭笑着问。梁伯反复气促胸闷3个多月了,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经过西医治疗,预后较差。经人推荐来到邹旭门诊时,他捂着胸口,神色苍白,说话气促声短。把脉问诊后,邹旭指出,梁伯心阳、肺气、肾气不足,脾胃损伤,体内水液运化迟滞,湿浊凝聚为痰,阻滞胸阳,导致胸口疼痛,遂使用针灸并结合中药治疗。听到邹旭的笑问,还沉浸于针刺感的梁伯按了按胸口,才发现疼痛减轻了,此后他坚持服用中药并配合针灸治疗,一个月后,气促的感觉几乎消失了,不禁惊喜道:“中医好神奇。”这样的惊叹,邹旭已听了成千上万遍。从医35年,在诊室里、在病房中,在抗击新冠的战场上,在无数个需要救治的场合里,他一次次用银针、用汤药、用传承创新的不同中医疗法创造奇迹,证明了中医不仅能养生保健,也能治急病、重病乃至疑难杂症。一手银针,一手汤药斑驳、红肿、皲裂的皮肤从脚背处向上蔓延,白色的鳞屑散布其中,隐约可见黄色渗液……这是符姨的腿,20多年来,她的两条腿饱受湿疹困扰,瘙痒难耐,寝食难安。多方求医,但治疗效果总不尽如人意。2022年7月,经人介绍,她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找到邹旭。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邹旭认为符姨的病是湿热蕴毒,阻于肌肤,治疗的关键在于祛湿解毒、养血活血。他精心配制药方,以补气健脾为基础,再使用猪苓、大黄、茯苓、当归等祛湿活血药物,以根除湿疹。病情缠绵多年,治疗也非一朝一夕。坚持服药1年多,符姨皮肤皲裂、肿胀情况慢慢减轻,渗液也逐渐减少。一个多月前,邹旭调整了药方,上一次复诊时,符姨满脸笑容,双腿皮肤也已基本愈合,终于告别了日日夜夜的瘙痒。真正的名中医从不会吹嘘江湖郎中式的“包治百病”,但敢于向很多种疾病发起挑战。邹旭的中医功底深厚,运用独特中医诊法,针药结合治疗心血管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疑难杂病,诸如儿童抽动障碍、抑郁症、月经失调、皮肤病、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肿瘤、痛症等,都在其诊疗范围内。他的患者也遍及全国各地,许多人也曾如符姨一样,有过曲折漫长的求医历程,有过无数失望沮丧的时刻,所幸找到了邹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走进诊室时,阿英眼神无光,精神萎靡。10年来,她深受心悸折磨,长期失眠,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她吃过抗焦虑药物,反而引起更大不适,后来奔波于各大中医门诊,服用上百剂汤药也不见好转,直到在邹旭诊室才看到惊喜。“心悸、胸闷、怕冷又怕热、容易腰痛、经常失眠……”邹旭每说一句,阿英的眼神就亮一分,点一下头,脸上的讶异毫不掩饰。从病机着手,邹旭认为阿英的心悸为阴虚火旺证,治疗应以滋阴清火、镇静安神为主。考虑到阿英久病正虚,首次开药遂强调扶正。服药一个月,阿英清晰地感觉心悸缓解,腰痛减轻,睡眠也变好了。再次复诊时,邹旭调整药方,转为祛邪治疗,兼顾补益肝肾,一段时间后,阿英痊愈。先扶正再祛邪是邹旭用药讲究的表现之一。他总是根据患者服用上一副药后反馈调整药方及治病思路。而为了达到环环相扣、根除病症的效果,他经常针药结合。“中医有个说法叫‘一针二灸三服药’,针灸方便、快捷,效果也明显。”邹旭说,针很小,却能治大病。邹旭学过很多针法,精通平衡针、腹针、头皮针等。“这里学一点艺,那里偷一下师,然后自己整合使用。”他笑着说,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是平衡针,这种针法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多数患者都能快速见效。70岁的黄阿伯患高血压20多年,长期服药,血压还是飘忽不定。就诊时,血压高达到161/80mmHg,邹旭在其脚上几个穴位快速针灸,3秒钟后,黄伯头晕、头胀明显减轻,再次测量,血压降为147/84mmHg。在慢性病的治疗中,针灸的作用也十分明显。8年前,阿茹头部受压引发疼痛不已,每天都需服用止痛药、安眠药才能入睡,做了手术也没有消除病痛。邹旭为她开了多个疗程的针灸,并配合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疼痛情况明显减轻。“中医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是不得病的根本所在。”谈起治疗疑难杂症的秘诀,邹旭如是说,中医不仅治病更治人,强调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提升免疫力,达到抵抗疾病的目的。因此他格外关注患者的整体状态。“吃药能治病,聊天也能治病,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给患者带来不同感觉。”邹旭说,他会耐心和患者交流,用语言传递安慰,还会经常叮嘱患者要跑跑步、多晒太阳,“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好心情也是一味良药。”既是“神人”,也是“老爹”“我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邹旭,现任雷神山医院C6病区主任。”2020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微纪录片《雷神山医院的“神人”》,将镜头对准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邹旭。近5分钟的视频记录了邹旭在雷神山医院的抗疫细节:大多数时间,他都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梭在病房,为患者切脉、针灸、开方。因为救治效果明显,他颇受欢迎,所到之处皆是欢声笑语。其实,雷神山医院是邹旭抗疫的第二个战场,第一个在武汉市汉口医院。而且,在被称为“神人”之前,他早已凭借一根银针在武汉圈粉无数。当年2月9日,根据前线需要,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的安排下,邹旭和两位同事紧急赶往武汉,并于2月10日进驻汉口医院。5天后的一次中西医专家联合查房中,一名重症患者呼吸困难,全身大汗淋漓,心率飙升到140次/分,血氧急速下降,同行医生立即进行无创机械通气,但效果不明显。紧急之下,邹旭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患者上下肢几个穴位施针,几分钟后,患者渐渐平静下来,心率下降,血氧逐渐回升。这是中医针灸在汉口医院新冠患者救治的第一次应用。参与会诊的西医同行大呼“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消息很快在医院流传开,越来越多的患者提出希望得到中西医联合治疗,邹旭也越发忙碌。“中医不是去打病毒,是调节人体状态,让病毒无法生存。而针灸可以使患者供氧和耗氧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实现扶正祛邪,进而救肺。”邹旭解释说,但针灸效果可能不长久,有时还需要中药配合治疗。在汉口医院,邹旭主要是参与会诊,他希望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恰好,2月17日,省中医院和深圳中医系统组建60人医疗队支援雷神山医院,邹旭立即请缨,带队在该院开辟了新的中医病区——C6病区。开科不到3小时,48张床位全部收满,邹旭和同事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通过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组合拳,疗效显著。陈伯收治时上了呼吸机,邹旭针药并用,第二天早上就帮他脱离了呼吸机;81岁的孟奶奶进病区时说话都费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成为首批出院的患者。在C6病区,不少患者还顺便解决了陈年旧疾:兰姨多年腰痛和膝关节痛,倚靠拐杖弓背行走,邹旭扎针后,能站直走路了;李奶奶腰椎间盘突出严重,长期卧床,一动就痛,邹旭治疗后,她从躺到坐再到站,都没有了明显痛感。作为病区主任,除了救治患者,邹旭还扮演着后勤部长、司机、搬运工等角色,没有一刻得闲。在他们努力下,C6病区累计收治患者99人,其中危重4人、重症20人,中医药治疗覆盖率100%,纯中医治疗68人,综合改善比例达95.9%。武汉人直爽,不少人出院时都流着眼泪道谢,有些还开玩笑说要跟邹旭回广州,把身上的病全治好。而几个月后邹旭受邀重返武汉,收到消息后,孟奶奶等人都早早到机场等候。感激邹旭的不仅有患者。“我们身体上的不适,邹教授都会亲自诊治,心理上的烦恼,邹旭教授也会倾听与疏导……一直都温暖着、保护着我们,因此我们尊称他为‘邹老爹’。”与其同赴武汉的神经重症科医生温万鑫回忆,隔离休整期间有队友不慎膝关节受伤,邹旭不仅亲自针灸治疗,还专门采药为其外敷。邹老爹的抗疫脚步不仅在武汉,2021年初,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委会成员,他先后奔赴河北邢台、云南瑞丽、福建厦门、陕西西安、海南三亚、四川成都等地,圈起一波粉丝。2022年3月,他又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成员来到香港,协助香港中医界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四个方案”。2022年11月,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省中医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开展中医访问学者计划,派遣中医专家为香港中医师提供临床诊疗培训等。邹旭是第二阶段赴港三位专家之一。“中西医各有所长,只有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两者进行高水平的融合,方能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诊疗方案。”邹旭说,他很乐意为香港中医药发展出一份力。▲邹旭为患者针灸博采众长终成大家深耕临床一线35年,无论是在疑难杂症诊治,还是急危重症抢救,邹旭总是成竹在胸。这份底气来自多位恩师的倾囊相授,也来自多年的临床磨练。时间回到2001年4月,省中医院二沙岛院区迎来一场盛大的拜师仪式,15名来自全国的名老中医与30位中青年医生结成师徒关系,30位徒弟又分别带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开启“集体带,带集体”传承活动,邹旭由此拜入国医大师邓铁涛门下。彼时,全国中医药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大部分中医院中医特色和优势不突出,名老中医在二沙岛上植下了名医树,开创了名中医带徒工作之先风,也成为邹旭从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拜师之前,邹旭刚从日本进修回来,满脑子都是支架、心脏搭桥等西医名词,对中医经典理论也有些陌生——事实上,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分配到广东省中医院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邹旭的临床诊疗也多采用西医方法,偶尔开一些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几乎没有。“我当时也很困惑,怎样才能把所学的中医知识应用于临床。”邹旭说,拜师之后,得益于邓老的理论训练和临床教导,他重新审视中医,重新夯实中医基础理论,逐渐建立起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并大胆运用于临床。回忆这段经历,邹旭感触不已。他还特别提到了2003年的一个故事。当时,非典侵袭广州,邹旭的妻子、时任省中医总院急诊科护士长邓迎秋不幸感染。“病情进展非常快,第2天就高热不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低下,肺叶大片阴影,全身骨痛。”邹旭说,在邓老指导下,他停用抗生素与激素,自己开汤剂,6天后妻子的高烧就退了,不到一个月就重回到抗疫一线。从此,邹旭逐步重构中医思维,对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邓老时常教导我们,做中医要有仁心仁术,不仅医术水平高,医德也要好。他还常叮嘱我,要博采众长。”邹旭说。后来他又跟随国医大师刘嘉湘学习扶正疗法,跟随王文远教授学习平衡针。2018年,一场线上公益课上,邹旭遇到了李树森。这位来自民间的中医大师,在家传古脉法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创新,探索出长桑君脉法。深入了解后,他认为这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中医脉法,于是又一次拜师。“跟着李教授学习,我觉得自己的中医认知和临床水平又一次迎来质的飞跃。”邹旭说。在多年临床历练中,他博采众长,将诊脉、针灸、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融汇贯通,敢于面对任何一种疾病,特别是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等,成为一方大家。“邓老曾嘱咐我们,要为中医药腾飞而奋斗。”邹旭说。他将这句话铭记心中,除了努力提升理论功底和临床水平,培养中医人才,还坚持写科普、做访谈、到基层义诊等,四处奔波忙碌,推动中医药健康理念融入百姓心中。邹旭的努力也不只在中医领域。作为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会长,他还不遗余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医疗机器人、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化新技术,逐渐深度融入临床,正转变为卫生与健康科技的核心要素与关键模块。”邹旭说,协会坚持学术研究、临床应用与产业支持并重,致力于促进信息化技术与临床专科的有机融合,推动广东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化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资源。“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年近花甲,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退休年龄,但邹旭觉得,自己的医学生涯才刚刚过半。为了爬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他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5点45分起床,在阳台上打一套八段锦。此时,旭日东升,沐浴在霞光中,他抬手、抬腿、弯腰。新的一天开始了。(文中患者均为化名,本刊实习记者李琪琪对本文亦有贡献)欢迎订阅2023年《人之初》杂志(点击下方图片)▼▼▼记者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围炉煮茶”又火了?夫妻双双被撂倒!近期高发,严重可致命

生一炉火,烤一壶茶温杯烫盏,满室生香图源网络最近全国各地气温断崖式下降“围炉煮茶”又开始迅速流行起来但这份惬意之下也隐藏着危险的“沉默杀手”——一氧化碳中毒“围炉煮茶”夫妻双双中毒此类事件冬季多地频发近日,家住杭州萧山的祝先生和沈女士两夫妻跟上了“围炉煮茶”的潮流,在家支起炭火炉,搞点冬日氛围感。为了防寒,就关紧了所有门窗。夫妇二人从上午一直煮到下午,屋子里暖烘烘的,沈女士渐渐睡着了,祝先生也感到有些头晕,还有点全身无力。意识到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后,祝先生灭掉了炉火,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窗边开窗通风。意识慢慢清醒后,他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将他们送到了萧山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经过检查夫妻二人均被诊断为轻度一氧化碳中毒。经过治疗后,两人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已出院回家。每年天气寒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就频发▼▼▼▍案例一:“围炉煮茶”,3位闺蜜被“放倒”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一下子接诊了三位患者,且症状如出一辙,都是“头晕、乏力”。接诊医生钟刘天介绍,王女士(化名)当晚约两位好友到一家茶馆吃饭,便聚在一起“围炉煮茶”,三个闺蜜关起门来越聊越嗨,齐刷刷被一氧化碳中毒放倒,幸亏送医及时,才转危为安。▍案例二:大年初一,江苏一对母子家中身亡今年春节期间,江苏扬中一对母子因在家中围炉煮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当医护人员赶赴现场时,这对母子早已没有了心跳。事后了解到,50多岁的儿子和70多岁的母亲在家中用铸铁炭火炉围炉煮茶,因天冷紧闭门窗,最终导致两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案例三:“围炉撸串煮茶”,广州一对夫妇中招近日,家住广州番禺区祈福缤纷汇一对年轻夫妻在客厅用炭炉烧烤,由于夜里天冷,他们把门窗都关起来,两人围坐在沙发前开始“撸串”。木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室内快速聚积,让夫妻两人先后出现中毒症状、意识渐渐模糊。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可致命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12月21日,广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对往年广州市伤害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每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占全年发生的70%,而其中有90%是发生在家中。高发的相关事件包括使用煤气灶具烹饪、使用热水器洗澡等。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一氧化碳中毒:1.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近十年“最冷冬至”来了!广东气温继续降,回暖在这天→

冷҈冷҈冷҈冷҈冷҈!这几天真的是太冷了!12月21日,广东多地下起了雪网友评论称“终于不用出省赏雪了”茂名信宜钱排也出现了雾凇今天(12月22日)将迎来冬至节气气温继续降!据@广州天气12月22日广州最低气温将跌至3℃!这将会是广州近十年来的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林浩添:守护光明的世界

“眼睛是透明的,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人的心灵。”法国唯美主义先驱诗人泰奥菲尔·戈蒂耶这句打动无数人的感慨,还有很多相似的表述,比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内心的索引”“心事眼波难定”……作为人体最富有表现力的器官之一,眼睛有着无数描述其美好的文字。但拥有它们需要一个前提:健康。林浩添就是眼健康的守护者之一。他是知名眼科专家,曾亲手帮助许多眼病患者恢复光明;他还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下简称“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正带着这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眼科医院,守护着更多人的眼睛和其背后的美丽心灵,以及一个个幸福的家庭。01医学传承与创新静躺在床上,枯坐在椅子上,偶尔自己摸索着,或在护工的搀扶下走走路。过往几年,80多岁的黄爷爷一直重复着这样单调的生活。他的眼底视网膜情况极差,白内障又到了过熟期,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也仅剩光感。世界缤纷多彩,但都与他无关。更糟糕的是,黄爷爷曾罹患癌症,还有许多基础性疾病,大多眼科医生都没把握为他做手术,就连林浩添最初接诊时,也劝他保守治疗,不要冒风险。但老人和家属都很坚持,多番请求,林浩添不忍心,决定放手一搏。为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林浩添请来医院麻醉科主任保驾护航,也做好万全的急救准备。“我原本觉得,手术能安全做完就不错了,没想到效果比预想的还好。”林浩添笑着说,手术完成后,老人眼前的阴翳渐渐散开,虽然仍不能完全看清,但终于有了色彩。眼科手术操作空间小,每一台都无异于针尖上的舞蹈,没有彩排,不能重来,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从医14年,林浩添始终保留着第一次拿起手术刀时的敬畏之心,时刻要求自己必须以100%的状态投入到每一台手术中,尽全力治疗每一位患者。这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也是传承自父辈的医者仁心。林浩添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家里是诊所和药店结合体,父亲是赤脚医生,治病开方,母亲负责抓药。每次放假,林浩添就会化身为小药童,往来穿梭帮忙。如果把诊所和药店看成一门生意,父亲无疑是不合格的经营者。他乐善好施,看病救人从不计较利益得失。有一次,家里来了位穿着破旧衣裳的光脚老人,身上只有几毛钱,却有不少基础疾病,父亲不仅为他免费检查,还送了许多药。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亲属朋友偶尔委婉规劝,父亲总是听过就忘,有时也会叹息说一声“乡亲们不容易,能帮就帮”。几年光景,村里不少人做生意挣了钱,建起漂亮的小楼。林浩添家那栋稍显破旧的房子,却没增添一砖一瓦。物质生活简单,精神世界却充盈。早上打开门,不时能看到门前放着一些新鲜青菜。村里许多人以种菜为生,这是他们表达谢意最质朴的方式。“不是只有李嘉诚这样的富豪能做慈善,普通人也可以。”林浩添说。父亲纯粹但执着、村民善意的回馈,最终汇成一股暖流,推着他走向医学的道路。1999年高考,林浩添成绩优异,有人劝他报考清华、北大,他却在志愿表上坚定地写下了六个大字:中山医科大学(即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林浩添是本硕连读,选二级专业时,他将目光投向了眼科——中山医学院最好的专业之一,从此踏上了守护患者光明的征程。后来他又考取中山眼科中心的博士,毕业后留院工作。期间,有不少海外高校、医疗机构伸来橄榄枝,但综合考虑后,他认为国内眼科水平也不差,留下来同样可以闯出一番事业。事实上,他很快就让世人看到了自己的底气——2012年,他在医学顶刊《柳叶刀》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结膜吸吮线虫病例报告,填补了该病在全球正规医学文献中的空白。期间,他也加入刘奕志教授团队,开启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研究。彼时,成人白内障手术已相对成熟,但先天性白内障仍有诸多难题没有解决,无数患儿只能在黑暗或朦胧的世界里挣扎生活。作为国内白内障领域临床和科研领军人之一,刘奕志在1998年就开始了相关探索,建立了先天性白内障诊疗和研究数据平台,取得了不少成果。当薪火传递到林浩添等年轻一代手中时,他们立足前期探索,结合新兴的再生医学等知识、技术,熬过一个个不眠不休的昼夜,终于攻克了一系列难题,让十多年前扎下的根撑起枝桠,结出硕果——在刘奕志带领下,他们发现,眼球晶状体边缘存在着内源性的干细胞,以及维持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关键因子,通过创新的超微创白内障手术保存,术后能再生出功能性晶状体。2016年,研究成果发表于顶刊《自然》杂志,同年被《自然·医学》评为该年度全球生物医学领域八大突破性进展之一。这是中国医生主导的研究首次获此殊荣,为全球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提供全新策略,也开辟了组织再生及干细胞临床应用新方向,林浩添声名大噪。但患者和关注他的人发现,这个青年笑容依旧,静水流深。▲林浩添(左)为患者做手术02为眼科插上AI的翅膀不过,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林浩添已心如潮涌。随着临床手术量的增加和基础研究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一名医生、一个医院的技术突破再大,受益者终究是少部分人。“目前,国内有注册眼科医生4万名左右,但患者数量庞大,许多人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失去光明。”林浩添说。针对这一临床痛点,他尝试寻找一种方式、一个载体,放大中山眼科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将其辐射更多地方、更大范围的人群。他首先想到了计算机,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高考第一志愿是医学,后面就是计算机。”林浩添笑着说。199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不止吸引了大学英语老师马云、宁波电信员工丁磊,也吸引了还在学海泛舟的他。拥抱了医学,林浩添也从未和计算机专业分手。除了常规获取信息,他还有一个“智囊”——高中同桌考上了西北一家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每次寒暑假路过广州,都会找他叙旧、借宿。夜深人静时,两位年轻人聊人生、聊理想,也聊各自的专业发展情况。对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认知,就这样逐渐深化。这一次,林浩添的破解思路就是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AI,人工智能。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医工融合尝试。彼时,人工智能萌芽不久,AlphaGo还没有打败李世石等围棋世界冠军,ChatGPT更是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AI与医学特别是眼科等结合,涉及多学科交叉,全球都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当然,林浩添也不是孤军奋战,在一次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西洋教授的交流中,两人一拍即合。医学新锐与工学大咖相视一笑,思维碰撞出璀璨火花。他们完成了大量枯燥而繁重的数据积累工作、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模型,创建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CC-Cruiser系统。它将以云服务的形式,辅助医生完成先天性白内障的自动诊断。值得一提的是,林浩添申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时,提交的就是这一个课题。答辩时,有些专家直言不懂人工智能,但被林浩添的资料和讲述打动,认为发展前景很好,结合团队整体实力评判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林浩添没有让他们失望。2017年2月,《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并用硕大的英文点题:“前途远大的机器学习”。后来,这项研究又被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旗舰出版物《科技纵览》杂志评为“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大AI事件”。后一个肯定,林浩添是看了新闻才知道的。他说,这是一个正面反馈,令人振奋,激励团队以更高士气前行,“‘从0到1’的创新很难,但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就能找到突破口,推动行业实现‘1到N’。”2017年5月,广州市区庄立交桥东南角,中山眼科中心老院区,全球首个眼科人工智能门诊开诊,AI眼科医生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作为互联网生命,AI眼科医生可以分身无数,“目前已进驻广州10个社区医院,患者只要拍一张眼部照片并上传到云平台,几分钟就都能得到诊断和治疗方案。”团队骨干成员、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员林铎儒介绍,此时的它还不能完全取代眼科医生,但可以把医生从一些基础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更多患者。与此同时,林浩添带领团队不断将人工智能诊断扩展到其他眼科疾病,“1到N”的畅想也在走进现实:2020年1月,开发全球首个超广域人工智能眼底病筛查系统,可自动快速筛查多种眼底病变,检测准确率达到98%以上;2021年1月,发布全球首个通过眼部影像筛诊肝胆疾病的技术及评估系统,只需一张眼底照片即可“看清”患者是否罹患肝病;2021年8月,完成了全球首个眼科多病种人工智能真实世界研究,推出的眼科多病种人工智能可以筛查14种常见眼科疾病,平均准确率在95%以上;2023年1月,推出全球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婴幼儿只要看3分钟动画,就能检测16种常见致盲眼病,准确率达85.9%……▲2023年10月17日,中山眼科中心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除了防控和筛查,林浩添团队也已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复杂的治疗上。6月23日,一场特殊的眼科手术发生在广州和与之相隔600公里的海口间,“患者”是12只兔子。在海南省眼科医院,医生坐在操作台前,轻触远程控制段的瞬间,位于中山眼科中心的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机械臂轻轻摆动,为兔子完成了视网膜下注射手术。借助超高清显微立体视觉成像技术,手术视野被清晰放大并实时投放在液晶屏上。这是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跨越时空,也创造历史。一个月后,中山眼科中心举行发布会,林浩添披露了手术的细节和成效。“全部一次性成功,没有并发症,手术效果安全稳定。”他说,手术相当于将药物精准地打入头发丝,即使是最资深的眼科医生也难以做到,但机器人可以。目前,该技术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预计半年左右开始临床试验。其实,手术机器人也是林浩添团队的成果——他们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团队,历时10年自主研发而成,临床转化也在积极推进。9月26日,广东召开首届优秀医药成果发布暨转化签约大会,面向全省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征集了115项医学研究成果,最终遴选出33项具有较高的临床科研价值以及优秀转化潜力的项目,智能眼科微创手术机器人位列其中。“当前,全球还没有眼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产品化,我们已经走在临床前的注册阶段。”林浩添说,团队正在与时间赛跑,希望能在全球尝到头啖汤,“这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很期待。他也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宽边界,运用更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推动最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跨越山川湖海,不仅在海南,在遥远的新疆,还可以通往祖国任何一个城市,甚至直接走到基层群众家门口,让数字医疗造福每一个人。有些尝试已经取得成果。2023年6月,由中山眼科中心自主研发的5G智能眼科巡诊车正式启用。它们从广州出发,走过全国20多个城市,前不久还跋涉12天,远赴新疆喀什,为当地群众提供覆盖“预防-筛诊-干预-追踪”的全方位、高质量的眼健康服务。5G智能眼科巡诊车被称为小巧灵活的“移动眼科医院”,搭载了筛查仪、眼压测量仪、眼底照相机、OCT光学相干成像、裂隙灯等6款设备,市民检查后,通过5G网络将检查数据传到中山眼科中心,当日就能收到远程诊断报告。▲2023年6月,由中山眼科中心自主研发的5G智能眼科巡诊车正式启用除了汽车,中山眼科中心还瞄向了另一款时速更快、抵达范围更广的交通工具——飞机。11月16日,该中心与南方航空联合策划推出“明眸善爱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祝贺!​裴国献、徐瑞华教授荣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奖

近日,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公布,共有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来自广东的2位医学领域专家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分别是——裴国献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铁皮”,你救了5名小朋友!

近日,一场大火将不到6岁的“铁皮”(小名)无情地带走了这名曾立志长大后当宇航员摘星星给妈妈的小暖男捐出了他的肝脏、肾脏和角膜为5名小朋友带去新生▲给“铁皮”鞠躬送行一场突发大火夺走了“铁皮”11月26日,一场突发大火让“铁皮”吸入浓烟后出现昏迷,当消防员抱下楼时已无呼吸、心跳。当晚,他由120从当地医院转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遗憾的是,经过夜以继日的全力抢救,“铁皮”还是没有醒过来,且进入脑功能衰竭状态。11月29日,医院为“铁皮”启动临终关怀,增加“铁皮”家属探视时间。孩子父母主动提出器官捐献了解孩子病情后,“铁皮”父母主动联系医院器官捐献工作室,表达了为孩子办理器官捐献的意愿。原来,早些年,他们已经登记成为了器官捐献志愿者,愿意在自己逝世后捐出所有能用的器官。“当这种事情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代替他去。”说完,悲伤不已的“铁皮”妈妈靠在爸爸肩膀上放声痛哭。经过两次脑死亡评估,“铁皮”符合《中国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2019年版)》中的判定标准。“铁皮”父母以监护人身份为“铁皮”签署了《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孩子的待捐器官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上进行全国匹配。想当宇航员的小英雄救了5人12月上旬的一天,在“铁皮”父母完成最后一次探视后,医生宣布“铁皮”临床死亡。在场所有医生、护士、器官捐献协调员给“铁皮”举行了默哀仪式,一起为他鞠躬送行。手术室里,还有大家送给“铁皮”的满满一车礼物,里面有爸爸妈妈、姑姑还没来得及跟他说的悄悄话,有他最喜欢的汉服和小熊猫,还有医院送给他的鲜花。▲“铁皮”收获满满一车的“爱”医院PICU副主任医师梁宇峰代表科室向“铁皮”的妈妈送上了一份礼物——一个摘星的宇航员。因为“铁皮”说过,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摘星星送给妈妈。妈妈收到礼物后,捧在怀里,泣不成声,感激医务人员的暖心之举。▲“铁皮”妈妈收到的礼物在庄严肃穆的默哀仪式后,“铁皮”捐献出他的肝脏、双侧肾脏和角膜,为3名器官衰竭患儿带去了新生,让2名眼疾患儿可以重见光明。大火无情,但人间有爱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新绽放“铁皮”你是当之无愧的小英雄!编辑
2023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