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你们,这场战“疫”,广州一定赢!

时刻关注疫情的 广东卫生在线 2023-01-10


连日来,随着新增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广州的核酸采集和医疗救治任务越来越重。全市多家医院已分批派出多支“大白”队伍,到定点救治医院、方舱医院、封闭封控区开展工作。

在大家共同守护家园的日子里
一些看似平凡的举动
却温暖人心、传递能量
这些感动
或许是今后我们对这场战疫的记忆点





感动,来自于医护的全力守护

12.7斤!封控区里高危产妇顺利产子

孕41周、体重超200斤、高血压、高龄、心衰、重度子痫前期……11月3日,广州海珠封控区内一名高危产妇麦女士(化名),牵动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产科团队所有人员的心。
由于情况危急,需行紧急剖宫产,但是麦女士却担心手术费用而坚持顺产,获悉情况后,医院赶紧消除了她的顾虑。
麦女士再次出现下腹痛。“不能再等,联系麻醉科,马上开通绿色通道!”产科朱宁湖主任召集产科团队,在二级防护下行剖宫产术。由于产妇和胎儿体重过大,经过1小时才完成手术。新生儿啼哭的瞬间,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母子平安,婴儿重12.7斤。

如今,麦女士和儿子已康复出院。据悉,省二医产科隔离病区24小时提供孕产妇保障服务,截至11月10日,共接诊118人次,42名宝宝在这里平安诞生。

“大白”半夜集结上岗,力保药不能停

广州市“最严峻疫情”之下,药师团队承担着用药安全任务。为保障患者用药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药师已经连续多天接力,力保封控区内患者药不能停。
11月10日晚,受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影响,部分人员被赋“红码”、“黄码,需要进行居家隔离。“我是绿码,我现在就能出发!”“我是绿码,我马上到!”尽管已是夜深,不少药师仍然马上收拾起行囊,踏上返岗的路。
▲工作中的静配药师
隔离病房的生日会,让爱不隔离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1月8日,一首温馨的生日歌打破了病房的宁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下文简称“广州八院”)的大白们唱着生日歌,拿着精致的蛋糕,带着写了满祝福的气球,为新冠患者小琴(化名)和小娜(化名)庆祝生日。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患者在隔离期间,难免会有焦虑情绪”,护士长陈晓玲带着护士们想为两位患者筹办一个特殊的生日。
“很开心、很感动,没想到隔离病房内也能过生日,这应该是我过得十分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小琴十分感动。小娜也开心:“你们太好、太贴心了,真的非常感谢大白们”。
另一个令人高兴的是,56岁的新冠患者朱女士获得重生。她从方舱医院转到广州八院时,已经处于不明原因的出血性休克,生命垂危。11月10日,经家属同意,医院当即组织胃肠外科专家团队进行腹腔手术,成功止血及清除血肿,病人目前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给方舱小可爱安排绘画

舒缓情绪

11月11日,广州番禺莲花山方舱医院的小朋友们都收到一套彩绘图本和画笔,原来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他们准备的礼物。
暖心的护士们进驻方舱时,看到这些小朋友在密闭空间里,容易产生焦虑与烦躁的情绪,于是便迅速采购彩绘图本和画笔,希望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舒缓不良情绪。

据悉,广州市莲花山方舱医院于11月7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正式接管,130名医护人员正式进驻。他们来自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儿科等临床专科,有丰富的支援抗疫经验。

心梗患者“黄码”,先救人再说

11月11日凌晨2点,广州番禺钟村街道封控区内57岁林叔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凶险,但他的“穗康码”是黄码,且无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危急之际,广东祈福医院院领导当机立断:先抢救生命
医护人员在二级防护下与时间赛跑,成功为林叔完成心脏介入手术,顺利脱险。目前,林叔在心内科隔离病房康复治疗中。

连日来,祈福医院已成功抢救多例心梗患者,这些患者往往因为疫情而选择忍痛不求医。迫不得已到医院时,健康码、行程卡、核酸证明都无法提供。疫情不是求医“拦路虎”,时间就是生命,医院医务人员还特事特办,全力救治。




感动,来自家属的无条件支持

护士妈妈远程指导

14岁哥哥机智救下弟弟

“妈妈,妈妈,不好了,弟弟感觉呼吸不了了……”11月5日晚,在白云封控区支援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护士章雪玲突然接到14岁大儿子的紧急电话——7岁的弟弟不小心噎到,正眼泪直流、张嘴大喘。
丈夫出差,家里老人手足无措。章雪玲当即远程指导大宝为小宝实施海姆立克法,最终,弟弟平安无事。
“他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事后却一直安慰我,还安抚家里老人。他真的懂事得让我心疼!”章雪玲说。
从10月22日开始,章雪玲和100多位队员支援白云疫情防控已有三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奋战在防疫一线,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感谢医务人员,更要感谢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援白云核酸检测突击队队员



感动,来自队友的帮助

“巧手”战疫

医护自制花式上门采集工具

从10月29日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陆续派出147位医护人员赴海珠封控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支援的城中村环境复杂、人员密集,队员们每天上门排查、核酸采集的任务十分繁重。”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唐希才介绍,为了提升上门采集工作效率,他就地取材,利用废纸盒、胶带、泡沫盒等材料,制作了简易便携的“采集箱”和垃圾袋,同时拍摄了制作短视频,分享给队员。

“我们队员都调侃,唐主任不该叫唐希才,应该叫唐有才。”队员笑称。



感动,来自社区居民的贴心


护士摸黑“扫楼”,居民贴心亮灯

这些天,家在封控区域内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科护士林漫妮、肝胆外科护士赵佩英,就地成为志愿者,担起三条巷子和三栋旧楼“上门扫楼”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虽然“扫楼”比定点采集核酸要累得多,但是她们还是动力满满。这些动力来自社区居民的谅解和贴心配合。
深夜上门采样的她们,最难忘也最感动的瞬间是一位阿叔为她们逐层“点亮”楼道里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温暖了她们的心。
“那天我们扫楼到晚上,巷子很黑,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那位阿叔一接到电话后就立即下来接我们,提前把每一层楼道里的灯都打开,自觉地打开核酸码配合工作,还多次对我们说‘谢谢,辛苦了!’我觉得很暖心。”林漫妮说。


为节省医护时间

行动不便老人在门口提前等候

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累计派出7批次共计100人支援花都、白云、海珠封控区。支援期间,抗疫队员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与体谅,暖心故事时常上演。
在白云封闭封控区里有一对老夫妻,每天爷爷拄着拐杖和奶奶坐轮椅早早的提前在门前等候队员上门采核酸,为的就是帮医务人员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一同配合抗疫工作顺利开展。
▲走街串巷、不分昼夜的海珠核酸突击队
在花都封控封闭区中,队员上门采样时,一名5、6岁小女孩问:“叔叔阿姨,我能给你们拍张照片吗?”小女孩妈妈解释,孩子喜欢画画,每天看到医务人员“重重包裹”的上门服务,就想为医务人员画一张“大白”图,记下这些瞬间

一个个虽小但温情的画面
都会成为彼此的能量加油站
平凡的工作
因一句简单的“谢谢”和“辛苦了”
而变得不平凡
加油,我们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编辑 | 陈乐 苏海宁 周艳梅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朱健 白恬 王葳 黄睿 郑莉 陈淑云 刘琪莎 邓颖昕 苏浩明 但操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

广州刚刚通报:下周起7个区中小学继续线上教学!各区疫情最新研判→


点赞!这位广东医生入选“中国好医生”11月月度人物候选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