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首例!5G机器人远程“操刀”,实现微米级眼科手术

关注健康的 广东卫生在线 2023-09-23


广东卫生在线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下称“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研发的“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于海南省眼科医院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6月23日,受控的机器人在中山眼科中心动物实验平台开展手术。


该手术机器人有何亮点?何时应用于临床?一起来看看。



医工合作
实现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然而,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衡让许多群众的就医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同时,以微米计数的眼科手术空间,对医生操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给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对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组成医工交叉创新团队,通过多学科融合、软硬件协同开发,研发出了“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并成功实现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省的跨陆、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


▲林浩添


黄凯介绍,该手术机器人具有独特的串并联构型机械臂结构,可实现微米级精度的远程运动中心(RCM)控制和末端重复定位。此外,它能够模拟和替代人手操作,过滤人手震颤和抖动,并通过5G远程通讯技术实现跨时空限制的高精度手术操作。


▲黄凯


“这项新技术的研发,不仅大大缩短了医生的手术时间,还提高了整体的手术质量。通过遥控设备的辅助操控和智能算法的介入,让手术变得更加精细和稳定。”林浩添表示。



聚焦眼底疾病治疗
准确定位视网膜病变位置


林浩添介绍,该手术机器人当前的重点是在眼底手术方面,主要适用于老年黄斑变性、眼血管阻塞等眼底疾病的治疗。以往对于这些眼底疾病的治疗,医生只能注射到玻璃腔内,术后效果并不显著。


而利用手术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地注射到视网膜病变位置,对于一些目前还难以治疗的疾病,如基因治疗、药物治疗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在开发白内障手术模块,以满足老龄化人口的需求。”林浩添说。


▲项目团队展示实时眼科手术画面


据悉,此次跨海远程手术为动物试验,经过一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本次手术效果安全稳定。专家团队表示,该手术机器人有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实现人体临床试验。


林浩添表示,接下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推动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的落地应用推广,把数字化远程医疗、自主创新手术机器人技术、与新型数字疗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实现1+1远远大于2的协同效应,推动国内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下沉到更广泛的医疗资源短缺地区,降低医疗费用水平,提升健康服务能力。



记者 | 张芷莹

编辑 | 杨羽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邰梦云 唐艳丽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

为何得胃病的人越来越多?怎样预防?这有权威解答→


警惕!已到高发季!有医院20天接诊4000多人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