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下患癌人数激增,这个年纪风险最大!与6个原因有关→
近年来
癌症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最近一项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发现
过去30年
全球50岁以下人群癌症激增
与6个原因有关
50岁以下患癌人数激增
40多岁风险最大
近日,在最新一期的《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上刊登的一项来自我国浙江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显示:癌症逐渐年轻化,过去30年间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增加了79%,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了27.7%。
其中乳腺癌发病率最高,气管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长最快;乳腺癌、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最高。
根据1990-2019年的趋势来看,研究团队估计,到2030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及相关死亡人数仍将继续走高。到2030年,全球早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将分别增加31%和21%,其中40岁至50岁人群风险最大。
研究人员表示,遗传因素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数据显示,与50岁以下人群常见癌症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红肉和盐、低水果和牛奶的饮食、饮酒和吸烟、缺乏身体活动、肥胖和高血糖。
癌症逐渐年轻化
与这6个因素密不可分
1. 红肉、加工肉类吃太多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就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克,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
2. 盐摄入过多
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有研究表明,高盐条件能促进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长期慢性炎症在体内会引发癌症。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等2023年发布《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
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也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
有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内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尤其是胖在肚子更危险,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癌症发生前
身体往往会出现一些“信号”
及时关注
能帮助尽早发现癌症
信号1:全身不论什么地方出现的包块,特别是慢慢变大的包块,应密切关注包块的大小、软硬程度、周围活动度情况,一定及时就诊。
信号2:全身不论什么地方出现的溃疡(外伤性溃疡除外),尤其是长时间迁延不愈合的;比如在皮肤部位的要警惕皮肤癌的可能,在口腔部位的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信号3:阴道异常出血或有异常分泌物,如经期出血量猛增、持续时间长、女性绝经后出现出血及性交后出血等情况,应该警惕子宫、宫颈、阴道癌变的发生。
信号4:出现饮食吞咽情况逐渐变得困难、疼痛及胸骨后闷胀、异物感等,应警惕喉、食管等癌变的可能。
信号5:有肺恶性肿瘤家族史、烟龄长或长期吸二手烟及长期进行粉尘作业等的人群,出现干咳而久治不愈、痰中带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排除肺癌的可能。
信号6:无明显诱因出现饮食后消化功能下降、腹胀、腹痛、无食欲、体倦乏力伴有体重下降等症状者,可能与癌症相关。据报道,癌症相关性的体重下降约占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的25%,且多已经处于中晚期。
信号7:出现大便变细、次数增多、便血等大便习惯改变情况,可能有肠癌发生的风险。
信号8:经常流鼻血、鼻塞伴头痛、视物不清、听力下降、咽痛、异物感、淋巴结肿大等,可能与鼻咽恶性肿瘤相关。
信号9:出现皮肤色素痣的色素斑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变大、突出等,应该注意排外黑色素瘤。
信号10: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应该注意膀胱恶性肿瘤。
信号11:肿瘤的侵犯、压迫、转移等可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疼痛部位较深,出现类似疼痛情况,故应警惕肿瘤的发生。
信号12:乳房肿块、表皮小凹陷、橘皮样改变、溢液等,提示可能存在乳腺癌病变。虽在男性中很少出现乳腺癌,但如果出现乳房异常发育,不可掉以轻心。
信号13:腹部可触及到包块,腹部膨胀,饮食情况变差,食后腹胀厉害等,应该警惕肝癌的发生,特别是肝炎患者。
信号14:男性睾丸出现异常增大、缩小、肿胀、结节等,都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年龄20~39岁者。
信号15: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长时间存在不消退,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稍有压痛,有增长趋势,则需要注意淋巴瘤的可能性。
信号16:不明原因的发烧,久治无效,发热情况持续存在,需要考虑癌性发热的可能。
信号17:手指呈棒杵样改变,虽然可能不痛、不痒,全身无特殊不适,但需要警惕肺癌的发生,应该及时就医。
编辑 | 尹蓁 责编 | 张秀丽
综合来源|新华社 中国日报网 健康时报 科普中国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