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好医生 | 李继锋:做有温度的急诊医生

宋炳军 陈湘婷 广东卫生在线
2024-11-23


拿到“广东好医生”荣誉时,李继锋已经在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12年急诊医生,并且早在2012年他就担任了急诊科主任,直到现在。


十几年里,他带领团队成功抢救急危重患者1万多人,参与创建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积极构筑科学、高效的急救服务体系,屡受褒奖,被评为“汕头好人”“汕头市优秀共产党员”,急诊科也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如果把医院比作人们同疾病搏击的战场,急诊科就是最前沿的阵地。这里打得最多的就是遭遇战,说得最多的就是“快,快,快”,从不缺乏惊心动魄的故事……“病人的生命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机会。”李继锋说,因为明白急诊患者的痛苦,他既追求速度,也强调温度。



一份令人骄傲的职业

走上行医之路,离不开父亲的潜移默化。


“我爸是一名外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让我觉得做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很受尊敬,形象很高大。”李继锋回忆,记忆里小时候他每次去找父亲,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外伤患者围着父亲,谈着病情,说着感谢。这种被人需要、受人尊敬的情景,让他感触很深,很早就有了从医的理想。


他也一直默默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一栏都选了医学。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基层工作,被分配到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一家创办于1958年的区属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表现突出,他就被始创于1863年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借调走,从此再未离开。


轮转了几个科室后,他最终留在了心内科,兢兢业业,一做多年。


2010年,医院决定建设ICU病房,亟需人才,已经成为副主任医师的李继锋,被选中派往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重症监护室(ICU)、心脏重症监护室(CCU)进修。省医ICU是华南最有影响力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之一,在这里他收获颇丰。

2012年5月,李继锋回到汕头,没有去ICU,而是去了急诊科。


急诊往往是一个医院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重症患者也相对集中的科室,且由于患者病情不确定性大,家属期望值比较高,需要很强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因为科室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人手一直比较紧缺。”李继锋说,面对医院需要,他没有丝毫犹豫,反而欣慰于能将所学用于服务患者。


彼时的他,一加入就放开手脚。为了不耽误患者病情,他吃饭、休息都手机不离身,甚至洗澡也把手机带在旁边,生怕漏接一个电话,“急诊科医生除了要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外,反应速度也要快。”


丰富的经验和浑身的干劲,让李继锋没有经过磨合期,就适应了急诊科的工作强度和节奏,无论心梗、卒中,还是消化道大出血等,他都能快速、科学处理,呼吸机、除颤、气管插管等无不游刃有余,很快就得到同事和患者的双重认可。


第二年,他被任命为急诊科主任,成了“领头羊”。此后,他一边参与一线抢救,一边狠抓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成熟的急诊团队,可以开展多学科诊疗,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患者等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幅降低。


“急诊科医生是份令人骄傲的职业。”李继锋说,随着医院发展需要,他又兼任了医务科相关职务,事情越来越多,但他仍旧坚持每天到急诊科。每次遇到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他都是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非紧急工作,组织并参与抢救。


有一天傍晚,他已经下班回家,突然接到消息,一辆大客车刹车失灵,从礐石大桥冲出桥外,多位乘客受伤,救护车已出发。他立刻驱车往医院赶,路上趁着等红灯的间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电话指挥科室做好抢救准备,通知外科二线和总值调派医护人员增援。


平时20分钟的车程,不到15分钟他就走进了急诊科。前脚刚进门,救护车就呼啸着抵达。他赶忙披上白大褂,冲进抢救室。等再次走出来,已近深夜,他和同事联手救治了12名患者,其中3名重伤,后来都顺利康复出院。


一颗传递希望的爱心

急诊科节奏快,突发事件多,这要求医护人员时刻保持冷静。


李继锋就有这一特质,不仅如此,在临危不乱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一位患者交口称赞的“暖医”——在采访过程中,他数次提及“服务”:“急诊科是折射一家医院服务的窗口,要让患者感到暖心。”


这个“服务”的内涵远超寻常的医疗救治。


有一次,一辆警车送来两个婴儿车,里面是一对被遗弃的唇腭裂双胞胎。虽然检查发现生命体征都比较平稳,但李继锋还是坚持把他们留在急诊科住了一个星期,并和医生护士轮流买牛奶给他们,直到联系好福利院才送走。


还有一次,临近中午下班,救护车呼啸而来,送来一个一直抽搐的患者。李继锋立刻组织抢救,半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


此时,他才有时间了解患者的身份信息,得知这是一名流浪乞讨人员,有癫痫病史,居无定所,属于典型的“三无患者”——没有家属陪伴、没有住址、没有治疗费用。李继锋没有犹豫,继续安排医生、护士照料,给患者提供免费餐食、用品。经过几天悉心照料,患者病情稳定后,他又联系警察将其送到救助站。


在急诊科,“三无患者”并不少见——部分是因为病情导致无法表达,每次遇到,李继锋都会一边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施救,一边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寻找其家属或单位,或通过公共救助机制、募捐等方式,帮助患者解决医疗费用难题,并确保救治后的妥善安置。


偶尔还会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患者临终,不想在家去世,家属就送到急诊科,李继锋也从不拒收,而是一边组织抢救,一边和家属沟通,给他们缓冲时间。


“我们提倡用爱心传递生命希望。”他说,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抢救患者除了耐心和细心,也需要关心和爱心,给予更多关怀,“作为急诊医生,第一反应必须是救人,不要怕承担责任。”


其实,刚出任急诊室主任时,李继锋就在急诊科的显眼位置,张贴了“爱心传递生命”的标识作为提醒。后来科室搬迁,他还特地把标识平移到新的办公点,让这一宗旨持续指导科室的所有医疗和护理工作。


2013年,李继锋组织科室创建青年文明号,通过“以创促建”的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性,他定制了一批“为您服务”红绶带,安排科室护士在急诊高峰期佩戴,为患者导诊服务。起初不少人感到害羞,后来都主动请缨,“为您服务”红绶带也由此成了科室的品牌。


他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到节假日就走出医院,深入街头巷尾,组织义诊、应急急救技能培训等学雷锋活动达100多次,参与人员达1万人次。其中,急救培训包括心肺复苏和中暑、溺水、煤气中毒、狗咬伤等的科学处理,场所遍及学校、机关、社区、工厂等,许多人因此受益。


有一天刚到医院,李继锋就听值班医生说,头一晚接收了一位30多岁的患者,他和同事聚餐时,食物进了气管导致气道梗阻。幸运的是,有一位工友参加过他们的培训,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一条命。


▲李继锋(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李继锋十分注重相关课题研究。


2015年度汕头市科技奖颁奖,他主持的《高压氧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临床研究》和参与的《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多学科协作救治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的临床研究》双双获评三等奖。2021年,他还被评为“汕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也擅长通过小细节的改变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以前医院运送患者的推车是不锈钢材质的,不能调整角度,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会异常难受。“患者本来就很虚弱,躺又躺不下,坐也坐不直,只能拿个棉被或凳子先靠着。”李继锋说。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后来就琢磨出了一个活动三脚架,插在平车两边,可以调节坡度,方便患者倚靠。


设计出来了,他先去五金店定做了一个样品试验,结果发现患者的脚没地方顶着,身体容易下滑,于是又增加了一个支撑装置。三脚架应用效果很好。后来在同事建议下,他成功申报了2项国家专利。


与此同时,李继锋心系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只要有需要,从无懈怠。


2017年下半年,医院筹建胸痛中心。急诊科更多的是配合心内科等做前期工作,但在大家都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李继锋站了出来:“我既有急诊经验,又在心内科工作过,可以多做点事。”


接下来,他承担了包括理顺科室协同工作机制、填写申报材料等大量工作,确保中心顺利通过评审。“这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有人主动去做,才能更快推动。”他说,后来医院建设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他都积极参与,贡献良多。


疫情期间,他的这一担当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面对患者就诊人数急剧增加和无法预测的病毒感染风险,李继锋坚持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加强院内信息沟通和医疗协作,科学制定医疗方案、优化诊治措施,共抢救危重病人300多例。


2022年底,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患者数量猛增、床位供不应求、工作量急剧上升的情况,李继锋带着团队坚守岗位,全力以赴。


“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扛下来。”他说,当时急诊科医护人员每天值班都在12小时以上。最紧张的时候,他请示院领导,组织医务科、护理部调派人手增援,全力保证急诊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多的时候有35个人。


“在岗的医务人员多,但为了确保不延误患者救治,我们变三班倒为两班倒,大家仍旧非常辛苦。”李继锋说。主治医师赵钟烈经常下班后继续顶副班,看守综合病房,处理应诊区病人需求;主治医师陈玉扬曾连续值班20小时,嗓子都说沙哑了;他自己也连续5天待在医院,最长一天工作了21个小时。


不管是疫情期间还是平时,李继锋始终坚持着一个理念:“以更好的医疗技术和质量服务患者,让他们就诊时感到暖心、贴心。”初心未变,他还是从前那个赤诚少年。


欢迎订阅2023年《人之初》杂志(点击下方图片)

▼▼▼





主笔 | 宋炳军 记者 | 陈湘婷

编辑 | 程橙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

用嘴帮女友吸“猫毒”,小伙被告知三级暴露


三部门发文,事关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卫生在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