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显成效!“广东经验”又上国家新闻发布会
10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有关情况。
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汪洪滨分享了广东在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开展、支援队伍选派标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两高一强”“三个精准对接”
广东选派高水平支援队伍
“医疗人才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一方面组织选派人才,截至目前已向西藏、新疆选派高水平人才3175名。另一方面,也在加大培养人才,累计为西藏、新疆等帮带医疗团队千余个、医务人员7678名。受援医院也有计划有步骤地派出了4357名医务人员到对应的支援医院进修培训。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当地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组团式”支援医疗人才选派标准,汪洪滨给出了“广东经验”。
汪洪滨介绍,广东省按照“中央要求、边疆所需、竭尽所能、选优派强”的总体原则,以“两高一强”作为选人标准,按照“三个精准对接”的流程,选派高水平的支援队伍。
在选派标准上,要求选派人员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统筹广东省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最靠前的医院实行“以院包科”,选优派强,优先选派高职称、高年资的年轻骨干专家;各医院选派人员必须是具有全局思维,在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全能型专家。
在选派流程上,精准对接边疆所需,根据当地急需人才、薄弱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等特点,做到因地制宜选派;精准对接医院所长,对各备选医院、各备选专科的技术水平、人才梯队进行调研和人选储备;精准对接组织程序,在选择优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并与林芝、喀什反复沟通酝酿,确定正式人选,培训后派出。
聚焦当地常见病、多发病
广东统筹最优最强资源组建团队
汪洪滨表示,一直以来,广东聚焦林芝、喀什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救治需求和医院发展需要,统筹最优最强资源组建专业对口、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支援团队,调集省直30余家高水平医院以及广州、深圳等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市,全力支持林芝和喀什医疗发展。
新疆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邹小广表示,通过援疆专家的坐诊、义诊、会诊、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总体实现了“大病不出自治区、一般病不出地州市、头疼脑热小病不出县乡区”的目标。他提及,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依托广东援疆建立了一批特色专科,同时实现了新疆首个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的突破,建立了首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首个自治区临床医疗研究中心以及首个ECMO也就是人工心肺救治的团队。
▲援疆医生为患者会诊
同时,广东还创新柔性支持,结合受援地的工作需要,加派短期帮扶人员,涵盖行政管理、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专家;高校精准增派,中山大学提出“院包学科群”的新支援方式,指定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喀什地区外出转诊较多的疾病,并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了30个专家工作室。截至目前,广东共选派210名“组团式”专家支援林芝,197名专家支援喀什。
此外,广东全力推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针对喀什、林芝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特点,援派医疗队精准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全面推进县乡医院帮扶,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实施县乡医院帮扶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帮扶方式,建立前后方医院及面向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协作关系,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培训。
“组团式”支援体系+“三个延伸”
广东创新支援措施
汪洪滨表示,广东构建了“组团式”支援体系,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首先是制订支援政策包,组织、人事、科技、卫生等相关部门“组团”出政策,包括专项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课题支持、落实援派人员的相关待遇,形成“组团式”支援政策体系。其次是高校联动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后方高校的教学、人才、科研和附属医院资源,推行“医教研管”“四位一体”的“组团式”支援模式。再者是组建帮扶联盟。广东援疆战略合作联盟、广东省援疆医师工作委员会、广东省援藏医师工作委员会已有近400名专家,推动广东省与新疆、西藏在临床诊疗、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交流与合作。
同时,广东还创新“三个延伸”,推进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将喀什、林芝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广东工作统筹考虑、一并部署。
一是高水平医院建设延伸。推动广东省多家高水平医院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林芝市人民医院签署血液、肿瘤、骨科等16个专科联盟合作协议,全方位助力受援医院各专科高水平发展。
二是高水平人才培养延伸。选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受援地医院院长,探索实施“专家名医——中青年骨干——青年优才”的人才引育金字塔模式。
三是高水平教育培训延伸。组织中山大学选派在读研究生随导师到受援地进行轮转学习,每年从喀什、林芝定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在受援地开设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编辑 | 张芷莹 责编 | 张秀丽
综合来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网、中国新闻网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