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访“仓埠遗址群”,考古报告初步认定……

新洲发布 2023-10-23

仓埠如其名——粮仓、商埠。它背靠大别山西麓,斜倚倒水,仓溪河贯通全境,陆路北上中原,水路南下长江,明清以来就是鄂东粮食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散布各村的明清至民国传统建筑星罗棋布,保存完好,一道宏伟的城墙基址则诉说着当年仓埠古镇的繁华。
长江日报11月3日报道了考古团队在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发现距今3000年前“西周环壕遗址群”的消息,这是目前长江中游发现的唯一一处“四城并立”的西周遗址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探访了“仓埠遗址群”,一睹遗址群“真容”。
荒土墩下发现大墓

一座3米高的土墩孤零零地“蹲”在井山村中央,四周环绕着村民小楼。土墩遍布蒿草荆棘,记者上下一趟,硬刺划过衣服,苍耳沾满裤腿。墩顶有一块平台,3棵细长的树直刺天空。据村中老人讲,早年村民在平台上舞过龙灯,后来就荒了。
“这就是一个荒土墩嘛!”带着疑问,记者请教了村里的一位80多岁的长者。据他回忆,当年村边一弯池塘如月,村里共有7个土墩环绕池边,称作“七星抱月”,后来其他6个土墩被平了,只剩这个最大的荒土墩。不过,这个土墩有个霸气的名字:龙王墩。
考古人都知道,“墩”“堆”常常就是古代墓葬封土、遗址的称呼,“七星墩”“唐朝墩”“三星堆”“马王堆”……许多个考古遗址都用“墩”“堆”取名,而这个“墩”叫“龙王”,也预示来头不小。正是因为这个名字引起了考古团队的注意。

考古团队联想起《周礼》中的墓葬规制,所谓“七星抱月”其实是一个墓葬群,应该有两个大的夫妻墓再加上一群小的陪葬墓,墓葬中甚至可能还有车马仪仗坑。
记者从仓埠街道文化站事后征集来的一张《夏氏族谱》里的插图中看到了老人描述的情景。那是一张清代翻刻的老地图,地图上清楚标明了村里两座大土墩和一排小土墩的位置,和考古专家的推测一模一样。
考古团队在龙王墩背面做了一个剖面探测,铲刮出1米多高的土壤自然断面,断面清晰地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土质层。指着几个月前发掘留下的这个断面,考古专家向记者一一细数:最上层是灰红色土,土质疏松,属于后代的人工堆积;下一层是黄灰色土,土质细腻,是当年的地上封土;再下一层是黄灰色夹灰白土,土质硬密,是当年的地下封土;最下层是黄褐色、灰黄色、红褐色等五花土,是墓道的填充土。断面显示,这是一个人工堆积的封土无疑,而墓葬至今保存完好。武汉市还没有发现过这么早这么大的古墓。

2022年7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许志斌所长、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陈官涛教授、新洲区博物馆胡晓斌馆长组织专家学者团队,对龙王墩、曾家墩、寨墩等土墩(岗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并形成了《仓埠街龙王墩、曾家墩、寨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在考古报告中,记者找到了他们获取的勘探数据和出土的一批文物信息:
龙王墩位于仓埠街道井山村龙王墩湾,其东距倒水河约100米,东北约6公里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山善湾东周墓群。现场测量,龙王墩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土墩,直径约23米,分布面积约440平方米。墩顶距地表垂直距离约3米。
通过进一步的钻探,考古队在距离现存墩顶5.5米处发掘出了青膏泥层,青膏泥厚0.6~0.8米,并发现了以沙石填埋作为墓葬的防潮、防盗层。
根据上述信息,考古团队推断龙王墩土墩为墓葬封土,其下埋藏着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墓葬东西向,墓葬坑口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5米,墓道在墓坑西侧中部,墓道宽1.78米,长约4米;原始封土直径35~38米,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
根据墓葬形制及既往考古资料,考古团队推测墓葬周围或有车马坑分布。
在建筑工地找到城墙

有大墓必有大城,是考古界的经验。以“墩”为线索,考古团队又对周边村子里带“墩”的地名进行了重点勘查,很快得到回应:周边几公里范围内的五峰村有“寨墩”,宝店村有“曾家墩”,陶岗村有“庙墩”,林江村有“大墩”。这些墩和龙王墩不同之处在于都是沿仓溪河或其支流分布,形制巨大,周围有壕沟环绕,呈现明显的西周时代遗址特征。
记者随后来到了离龙王墩最近的林江村“大墩”。放飞无人机飞过上空,可以看到仓溪如带,大墩呈半圆形耸立于田野之中,郁郁葱葱,古壕沟虽已干涸,但形状清晰可见。仓溪在遗址南部由西北折向东南,形成一个巨大的拐弯,古人正是利用河道拐弯、水流放缓的地段,切开黄土台地,修环壕、筑高台,再引仓溪河之水入环壕,一座巍峨高耸的环壕古城便浑然天成。古人筑城选址中的“山—丘—水—城”生态智慧在此一览无余。
看完大墩,记者又来到宝店村的“曾家墩”。曾家墩遗址位于仓埠街宝店村慧恩禅寺内,北距东仓溪河约150米,东约200米为宝店村张家咀湾。一个现已停工的大型施工现场,曾经在开挖地基时翻出了埋藏地底的熟土,里面夹杂着大量夹砂红陶、灰陶、黑皮陶,还有泥质灰陶、红陶片。考古团队拼接这些陶片后,辨认出其中的器形有鬲、盂、盘、豆、罐等,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少量细绳纹上有附加堆纹。
更重要的是,土里有大量泛红烧土块,这是古城墙基的标志。顺着挖掘机挖过的地方,记者也看到了当年城墙基址的原貌。考古专家介绍,古人筑城奠基,一般用火烧方式强化硬度。“曾家墩城墙基址最少有3层夯土,每层土都用火烧硬。”他说,越厚实和精细加工的城基,也就越能承载高大的城墙。
据考古报告称,曾家墩遗址是一个高约6米的椭圆土台,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5米、面积达7500平方米,是4座遗址中最大的。城基有3层夯土:一层为黄褐色夹灰白土,土质细腻、坚硬,厚0.6~0.9米;一层为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厚0.1~0.15米,夹杂大量红烧土块及草木灰;一层为灰白色土,土质较致密,厚0~0.3米,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根据现场采集到的大量遗物分析,专家认为,曾家墩是一座西周时期的遗址。
两处遗址保存完好

考古报告中还记录了考古团队对寨墩和庙墩的调查信息。通过这份报告,记者得以了解到“仓埠遗址群”一些更详细的信息。
寨墩位于仓埠街五峰村何夹湾以南450米一近椭圆形岗地上,北临仓溪河,东距曾家墩遗址2.2公里,南北长约55米,东西宽约35米,分布面积约1900平方米。考古团队从岗地中心呈“十”字以5米1孔进行钻探,发现了厚度超2米以上的灰黑色土层。土层土质疏松,含少量夹砂红陶、黑皮陶片,可辨器形为罐、鼎足,鼎足呈柱状,有刀削痕迹。分析出土陶片、鼎足,专家推断该遗址年代为西周时期。考古团队在遗址边缘外围还发现了一宽4.5米、深2.7米的环壕遗址。
结合现场调查和钻探确认,考古团队认为寨墩遗址文化层堆积达5米以上,其与曾家墩遗址距离相近,且时代一致,推测两者之间或有一定联系。
庙墩遗址位于陶岗村东南,北临东仓溪河。遗址由环壕和土墩两部分组成。土墩原高5~6米,2011年当地为蓄东仓溪河之水,取庙墩之土修建降龙坝,将土墩降低近4米。专家从地形观察,其环壕宽15米左右,采集陶片有鬲足、灰陶罐口沿等。
庙墩、寨墩、曾家墩、大墩,形制相似,时代一致。也就是说,西周时代的先民在更早的人类聚居点基础上掀起了一个筑城的高潮,4座城池,互为掎角,守望相助。综合几处遗址所得到的信息,考古报告初步认定:“龙王墩为一东周时期墓葬,曾家墩及寨墩为西周时期遗址。此三处文物点均为新发现,对研究本地区周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展示利用等价值。”

-END-





精彩推荐














治水保土,绿满田园

记者节,把C位留给他们!

武汉楼市新规:物业这些行为将罚款!

来源:仓埠发布  谌达军 余坦坦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通讯员卢发生

编辑:苏   娟

责编:高   丽     编审:王建玲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投稿邮箱:xzwjw2016@163.com



     
感受新洲变化,传递新洲能量,

倾听新洲声音,领略新洲风采。

  ——记录新洲,权威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