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将成为“万病之源”,干细胞助力遏制病情恶化!

细胞王国 细胞王国 2022-01-07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 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器官组织损伤, 成为“万病之源”,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 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可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

近些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根据数据,2017年20到79岁之间的人中,大约有400万死于糖尿病。由于需要终生服药,糖尿病也是最大的用药领域之一。我国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1.6%,位居世界第一。最而新一次中国糖尿病横断面调查显示,截至 2013 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及治疗率只有1/3,而控制率不足50%,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单位:百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多样,简而言之就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胰岛β细胞出现了罢工或怠工,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从而丧失了对血糖的有效控制。传统的胰岛素补充说白了治标不治本,对并发症的控制力也不足,因此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不仅有望使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摆脱频繁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还将成为糖尿病根源治疗的一大进步。

如何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呢?要么抢救原有细胞,要么直接更新细胞。干细胞技术的发展,让后者成为了可能。

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寻找胰岛β细胞替代物的新资源。随着技术发展,可从许多组织或器官中成功地分离出干细胞,例如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得它成为各类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首选靶细胞 。



截止目前,在“http://clinicaltrials.gov”官方网站上显示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达近百项,其中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6个,已经以论文形式发表的研究成果有13篇,研究结果均显示干细胞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或(和)改善外周靶组织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1

干细胞治疗I型糖尿病 

2007年Voltarelli等发表在JAMA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15例不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小于6周)静脉输注定向造血干细胞后,14例患者停用外源性胰岛素,其中1例患者停用胰岛素时间为25个月,4例患者为21个月,7例患者为6个月,另外2例患者 分别为1个月和5个月;

静脉输注定向造血干细胞后6个月C肽曲线下面积较输注前明显增大,且在12周和24周后维持不变,提示定向造血干细胞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2012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试验结果显示,13例初诊(病程<1年,10例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患者,经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后11例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其中3例停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停用时间分别为7个月(后来复用胰岛素为半量)、3年和4年,作者认为该效应是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调节免疫活性细胞,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实现的。

同年,瑞金医院也报道自体造血干细胞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28例患者中的15例(53.6%) 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而且其中起病时不伴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临床缓解率高于起病时伴酮症酸中毒者。

2

干细胞治疗II型糖尿病 

2009年印度Bhansali等首次发表了使用骨髓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试验结果,10例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大于0.7U/(kg-d)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骨髓MSCs治疗后,7例患者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减少了75%(其中3例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达到该效应所需的时间为48天。

2014年该作者再次发表了骨髓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成果,治疗组11例患者中有9例胰岛素减量50%,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了66.7%(对照组减少32.1%),对照组没有患者达到胰岛素减量50%的主要终点;治疗组胰高糖素刺激的C肽明显升高,且刺激后C肽升高的水平与胰岛素的减量呈正相关。

2011-2014年中国的研究者也进行了大量探索,证实了不同来源的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且上述研究均认为干细胞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慢性炎症从而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


 专家专题报告          

干细胞移植与胰岛再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年10月第26卷第10期ChinJEndocrinolMetab,October2010。Vo1.26,No.10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0.10.028

作者:宁光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此文报道了Voltareli等治疗了15例初诊T1DM患者。至2007年4月,共有14例患者停用胰岛素,最长已达35个月。13名患者术后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滴度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在7%以下。这项技术为 1型糖尿病的治疗,乃至治愈带来了曙光,具有极大的先进性和临床研究意义。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0.10.029

作者:洪天配

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报道了2006年,D Amour等改良了5步法体外诱导定向分化方案:ES细胞一定型内胚层一肠管内胚层一胰腺内胚层和内分泌前体细胞一表达激素的内分泌细胞。

课题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均证实人类Es细胞可以诱导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并且发现GLP-1类似物可促进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

《山东医药》2015年 第55卷 第46期

作者:李红敏 黄萍萍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天津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6.043

此文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血管被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促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在促进损伤后的胰岛血管新生及外源性胰岛在血管化方面起重要作用

Vanikar等采用、AD-MSCs-IPCs联合造血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受试者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平均需求量明显下降,血清C肽水平明显升高


干细胞-糖尿病治疗新选择

《专家述评》Med J Chin PLA, Vol.40, No.7, July 1, 2015 515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年7月1日 第40卷 第7期

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15.07.01

该文报道了解放军总医院韩为东等2012年在Diabetes杂志上首次提出并证实了该假设: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第7、21天分别给糖尿病大鼠模型输注骨髓MSCs,7天后大鼠血糖较输注前显著下降,但2周后血糖再次升高,第21天再次输注后大鼠血糖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第一次输注,提示单次输注骨髓MSCs不能维持持续的血糖控制,需要多次输注才能长久维持血糖。(糖尿病患者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平时还是要注意控制血糖,不能有“万事大吉”的心理。


展望 

干细胞是近年来生物学上最有趣 、最复杂 、也最有吸引力的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干细胞潜能的挖掘及其增殖 、分化机理的研究,相信干细胞最终可以用于疾病的组织器官替代治疗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其病因复杂 ,但随着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相信人类最终会攻克糖尿病。





本文内容源自:细胞王国早期文章

*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获取授权

汇聚国内外最前沿干细胞资讯

咨询电话 :18410963897

©   投稿合作  微信:caihuaqingnian666


好文!我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干细胞微信群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