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尹少淳:让少儿美术教育回归本真


  少儿美术教育作为美育启发和人格塑造的初始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教育方向的正确与否会对孩子心理世界的形成、价值判断的确立、行为模式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而现实中的少儿美术教育生态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各种校内校外的少儿美术培训机构相继设立,争创效益;满怀期待的家长纷纷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美术培训班,力求将孩子尽快打造成“小画家”、“小书法家”;以专业美术技法和成人化眼光为评判标准的各类少儿美术竞赛不断上演;许多被誉为“获奖专业户”的孩子,长大以后在美术之路上创造平平,甚至对美术产生厌烦心理。种种现象都让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目前我们的少儿美术教育不是朝着一个开放性的、充分保护并培养儿童创造潜能的方向发展,反而呈现出一种封闭式、过于成人化的教育模式。因此,尊重儿童创造力的本真天性,符合儿童情感发育规律的引导方式是少儿美术教育应有的特质。本期[热点述评]还特别介绍了日本的少儿美术教育、国内早教动画的创作和古月美术活动基地三个现实案例,希望有助于我们对少儿美术教育的本真之路进行反思。(孟繁玮)


自然之本”与“教育之真”——少儿美术教育之管见


  “让少儿美术教育回归本真”是个很好的话题,讨论这一话题首先需要厘清什么是“本真”,唯其如此,才能使“少儿美术教育”的“回归”具有明确的指向。所谓“本真”在国学中和一些哲学流派中的理解并不一致。在国学中“本”指的是元气,是宇宙万物之根,属于先天的存在,“真”指的是真气,乃宇宙万物的生长,属于后天的发展,宇宙万物的衍变和发展取决于“本”和“真”的相互作用。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本真现象”哲学中,“本真”指的是“生存可能性的无蔽展开”,即在群体和趋同心理的压力下,依然保持自身的优势基因,体现个性,拒绝异化,追求真理的精神。而在一般的解释中,“本真”含有本源、真相的意思。在本文所讨论的话题中,“本真”应该具有“真实、自然”的含义,所谓回归本真,应该是帮助少儿美术教育回归到一种真实和自然的状态。




  “让少儿美术教育回归本真”的潜意为,当下少儿美术教育已经或正在失去本真。其表现是少儿美术带有明显的伪成人化特征,外在于少儿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如学习中国花鸟画时没有引导少儿实际观察真实的花鸟,画牡丹没有见过牡丹,画老鹰没有见过老鹰,只是从成人美术中照搬样式。(图1)有的老师将自己喜好的样式和风格强加给少儿,令其模仿和学习。更有甚者,一些老师为了谋取虚荣,让少儿摹画自己画好的作品,送去参展或比赛,还有的老师干脆捉刀代笔。


图1 这幅少儿水墨画没有套用成人作品的样式而显示出一种童真的美

  造成少儿美术教育非本真的原因可约略概括为:其一,突然加速发展的少儿美术教育。少儿美术教育迅速发展,原本应该是值得夸赞的现象,因为这表明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少儿艺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然而这种突如其来的加速发展也带来浮躁和虚妄。目前,除了公办儿童中心和少年宫的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之外,民办校外美术教育机构也遍及大江南北。校外美术教育机构规模不等,大的机构甚至开设连锁和加盟分支机构,动辄数百上千学生。这些机构之间竞争激烈,而赢得家长(而不是少儿)的青睐成了竞争的焦点。为此,一些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不惜以成人化的教学效果吸引家长,因为这些效果非常直观。其二,家长过高的期望。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家长普遍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许多少儿被送到校外教育机构学习美术并非自己所愿,而是由于家长从众心理和相互之间的攀比。而且,许多家长渴望在极短的时间里,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和“成果”。有些家长对少儿美术比赛尤其热衷,在一次全国的比赛活动中,我曾调侃:家长比参赛的孩子还要紧张,似乎参加比赛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图2)这种压力自然转嫁到了校外教育机构的老师身上,导致他们为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而做出违背少儿美术教育规律的事情。其三,泛滥而导向错误的少儿美术比赛。社会的需求必然导致相应活动的出现,由于家长和美术教育机构的需求,现在的少儿美术比赛非常之多。

(图3)其中有些比赛会因为主办者及其聘请的评委的专业素质不高或对少儿美术理解有误,扭曲少儿美术的自然(或曰本真)取向。其四,一些从业教师缺乏对少儿美术的正确认识。由于少儿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从业教师。这些教师来源复杂,其中一些没有经过职前的专业教育,上岗后又没有得到合适的培训,因而对少儿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用他们原有的“美术”和“设计”专业知识从事教学,从而导致少儿美术教育失去本真。

那么,如何让少儿美术教育回归本真呢?   首先,在对本真的认识上,应该做到全面而辩证。虽然我们认为本真应该有真实和自然的内涵,而且也极力主张少儿美术教育应该尽量体现这一内涵,但也应该看到,本真不是静态和绝对的。按理说,一个少儿在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而依据其天性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是最为本真的,但我们能够满足于这种本真吗?恐怕不能。因为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其一生的发展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发展对他作为社会人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对他所处的社会具有正面的意义。所以,教育必须保持特殊个体的自然本性,同时也要赋予其特殊的社会性。正如英国学者赫伯·里德所说,教育包含两个矛盾,“一是人应该接受教育以实现本来的他,另一是人应该接受教育以成为非本来的他。”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我们拒绝的不是教育,而是不合适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应该接受国学中对本真的阐释,让先天之“本”与后天之“真”相互促益,推进人的发展。   而要将“本”与“真”很好地结合,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体现在美术学习上的阶段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教育指的是,选择的内容的难度不应超过特殊少儿发展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选择的方法也要适合特殊少儿发展期的兴趣和需要。比如,过早地向一个低幼儿童引入成人的花鸟画样式,难免有揠苗助长之嫌,因为我们在用一种外在的方式让他们被动地接受和模仿,表面上似乎画得很成熟,可以博得成人的赞扬,但根本上违背了少儿的天性,逾越了少儿的自然发展,本真付之阙如。

图4 少儿美术作品《丢失井盖的街道》   其次,需要将教学与少儿的内在体验相结合。学习可以被外在强加,甚至也可以获得一些表面的效果,但由于没有少儿的感官和情感的参与而引发的内在体验,其认知和理解的结果毕竟有限。李白的《静夜思》,一个幼儿大概不出几分钟就能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他理解了吗?难说。假设在西部旅游了一个月的一群少儿在中秋节之夜坐在大漠望着一轮皎洁明月时,有人声情并茂地朗诵《静夜思》,会发生什么呢?就此我询问过少儿,他们说:我们会哭。此情此景,少儿才真正认知和理解了《静夜思》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才真正内在化了。在参加一次以“关爱”为主题的少儿美术创作评选活动中,我看到大量表现扶老人过马路和给妈妈洗脚的作品,显然这些内容大多是由辅导老师“构思”出来的,并不是少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的结果,与其情感体验也无关系。但我发现,也有一些少儿的确在描绘他们的亲眼所见,并且能够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情节和场景,如描绘丢失井盖的街道(图4)、表现城市务工者的午餐(图5)等等。回归少儿美术教育的本真,其实不仅涉及技法,而且涉及内容,也即需要回归到用“少儿的眼光”观看和用“少儿的内心”体验周遭的生活。(图6)

图5 少儿美术作品《城市务工人员的午餐

图6 少儿在观察和体验生活基础上画的水墨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需要认识少儿美术的真正价值。我们所理解的少儿美术,与少儿文学、少儿音乐、少儿舞蹈等概念的内涵并不类同。后面几个概念的内涵是“成人为少儿创作的文学、音乐和舞蹈,或供他们欣赏,或供他们体验和学习”,而少儿美术的内涵则是“少儿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运用美术方法的创作活动及其作品”。正因为自己创作与他人为其创作之分野,使得少儿美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意义,毕竟少儿终归要发展为成人。作为生物种属,唯一能代表人的智力、情感和体力高峰的是成人而非少儿。同理,能代表人类美术最高成就的是成人美术而非少儿美术。如果说,少儿美术代表着人类最高成就,那么试问:我们能够说出哪几位世界著名的少儿画家?我们又知道哪几件儿童美术的杰作呢?挺难。而凡是初具美术知识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列出一些著名成人美术家及其作品。其实,成人对少儿美术的偏爱和褒扬是因为能够从中感受到天真无邪的童趣和肆意无拘的想象。少儿美术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从少儿美术中,心理学家可以发现少儿的身心状态,艺术理论家可以找到艺术发生学的证据,美术家可以借以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空间,一些家长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这些价值都是外在的,少儿美术对少儿自身的价值又是什么呢?恐怕是促进少儿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研究已经证明,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少儿有效地发展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道德意识。所以,少儿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无论家长,还是学校、教师都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一件作品是否符合成人社会的标准或者得奖,而应该关注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少儿身心的发展状态。

  综上所述,所谓本真,不是让少儿永远停留在自然状态,也不是过于主观地让少儿超越自然状态,而应该让“本”和“真”相互携手,迈着稳健的步伐,沿着发展的道路,以适当的步幅和步频前行。这或许是“少儿美术教育回归本真”的应有之义。


尹少淳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13年第6期

【 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