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来稿选粹】袁亚飞|秀延河上的枪声——写在清涧起义90周年

2017-10-11 袁亚飞 新锐散文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秀延河上的枪声 


——写在清涧起义90周年

文/袁亚飞       


今天的清涧县城

1927年,冬麦种毕,天已大凉。

10月12日,秀延河上一声洞彻云霄的枪响,为榆林城的井岳秀送去一晴天霹雳,笼罩在陕北大地的白色恐怖被打出了一个大窟窿。

这史称西北乃至北方第一枪的清涧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的第三次武装起义。

清涧,这个秀延河穿城而过的山城,是全秦要户,自古兵家必争。从秦蒙恬率三十万兵马俑模样的大军来到陕北高原,到汉武帝北击匈奴,唐太宗征灭吐谷浑,宋种世衡筑城御西夏,蒙古军铁蹄踏破清涧石,李自成改清涧城为天波府,清回民义军分扰清涧。中国历史的长河,清涧有时溅起的是小浪花,有时掀起的狂风巨浪。故此,饱经战火的宽州大地,从来不生疏革命与战争,只不过古时的革命是金戈铁马,大刀尖矛的反复血拼。这次起义是千百个血肉之躯迎着喷吐的枪弹火舌往前冲。

1927,因为秀延河上的枪声,清涧又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突兀而出。

西北第一枪,为何会在这里打响?

历史的车轮向前进,肯定有它的必然性。共产主义之花早于二十年代初就在清涧绽放。

白明善、白自立、周继丰、白作宾等优秀的清涧儿女于1924 至1925年间已成为共产党员。他们奉组织委派,分赴上海大学、黄埔陆军学校学习或工作。《向导》、《新青年》和《马克思主义浅说》等革命书刊由其传递,在清涧师生中秘密传阅。1926至1927年,清涧先后建立团支部和党支部。

历史的车轮提速前进,这或许又有偶然因素。石谦,“刀客”出身,有正义感,他的部队竟巧合地来到清涧驻防。

石谦对共产党人在部队活动的默许,使得石谦部队的革命十分活跃。黄埔军校是榜样,政治思想为基础,党的负责人亲自传道受业于士兵。党组织秘密发展,轮训班有序授课,进步刊物在这里传阅,马列主义在这里传播。党的支部建在了石谦旅的几个营中,连长谢子长、王有才、白润泽、李瑞成、韩子丰都是党员,两百名左右战士秘密加入党组织。革命思想在迅速扩散,革命队伍逐日壮大。共产党人实实在在地为劳苦大众革命,共产党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触及到了石谦旅长的灵魂深处,面对士兵,他掏心窝子地感慨:井大人哄了我几十年,现在我才灵醒了。

革命斗争蓬勃兴起,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前进。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井岳秀在陕北遥相呼应,大搞反共、反人民的“清党”活动。井岳秀高举的屠刀,砍下了一颗颗共产党人的头颅。农历八月十五日,井借为他祝寿之名,将石谦诱至榆林派人暗杀。井为防不测,急令李象九营从清涧开赴延安,谢子长连从安定开赴宜川接防,阴谋乘机分而歼之。

在这危急之刻,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反击。

陕西省委果断决定:我李谢部队不能坐等敌人消灭,应立即举行起义。

清涧成为了起义的心脏。陕北军事委员会成立,唐澍任书记,李象九、谢子长、白明善等为委员。在军事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起义的准备工作加紧进行。

农历九月十三日起,清涧城三、六、九逢集进城的牲口被扣起来作为驮运物资。九月十六日下午,派出警戒,割断电话线,不准城内人员外出,查封了三合店、恒盛店、集义店、兴泰店、永丰店,没收了高双成鸦片数万两。面对这阵势,被叫到营部楼上的伪县长和绅士战战兢兢,部队声明“借用钱物,不加伤害”,才令他们安心下来。

200多驮的银、烟土筹集完毕,万事俱备。指挥部和四个连的起义部队已整装待发。

唐澍、李象九向战士们揭露了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罪行,痛斥井岳秀的种种罪恶。激情地讲述了南昌起义,号召全体官兵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倒陕北军阀井岳秀,为石旅长报仇。战士们义愤填膺,情绪如滚滚流淌的秀延河水般激奋。

10月12日黎明,战士们壮饮秀延水,开出清涧城,精神抖擞地行军在秀延河岸,高唱起义歌:“陕北有个害民贼,名叫井岳秀,甘做军阀奴。纵杨衮,杀名流,罪莫须有。先打高双成,活捉井岳秀,志愿不遂,目的不达,至死不回头。”

一把共产党在陕北锻打的宝剑终于出鞘——

剑锋所指,便所向披靡。部队一路南下,延川会合王有才连,截获高双成烟土,枪毙反动营长齐梅卿于河滩,齐属两连部队缴了械。兵临宜川城下,康子详仓皇而逃,起义部队与城内李瑞成胜利会师。国民党在陕北天空造出的阴云密布,被起义部队撕开一个大大的口子,起义部队发展到了1000余人,长短枪1000余支。

大获全胜之际,领导人唐澍、李象九之间有了分歧。唐澍和谢子长主张打起革命红旗,把非党的干部调出去由党员担任,部队主动进攻延安高双成部。李象九主张沿用石旅旧番号,暂守宜川,整顿改变队伍。

唐澍南下西安请示省委,李象九打出旧番号,守城防御。

革命历史拐了一个小小的弯。敌人6个营包围了宜川,起义军仓促应战。这支部队毕竟是我党锻打的第一把宝剑,必然会有极小的残钢废铁夹杂其中,官兵逃散,出现叛徒,在所难免。11月中旬,部队仅有的二三百人撤至黄龙山区,在韩城接受了杨虎城部队的改编。

唐澍归来,才知宜川失守。到了韩城,唐澍、白自强、阎揆要传达了省委指示,然而唐澍与李象九之间的分歧还未统一。12月30日,唐澍在部队早操时,拉出180多人,树起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的旗帜。遥望陕北,秀延河上的清涧是当时最好的归宿。对,打回去,回到秀延河打游击。他们计划经临镇、延长、延川回清涧、安定。

历史在此又拐了个弯。路遇脚夫,谣传宜川守敌空虚,部队强行军80多里攻城。

然而,城内驻守着高双成的一个师部和直属连。一次次的前赴后继,炸开的血肉、烧烂的征衣与阵地上的残火焦土混在一起。

敌强我弱,激战半天,我军一个个士兵倒下,而敌人援兵已到,只能向西北撤退。天寒地冻,给养困难,敌军紧追,且战且退。1928年1月,部队经安定,安塞,保安,到达甘肃合水县的豹子川时,只剩下20多人。唐澍、谢子长回省委,其余官兵三三两两分头上山钻进森林。至此,历经3个多月的清涧起义,失败了。

历史的车辙很快回到了旧轨上。然而,起义传播的革命火种在陕北高原已成燎原之势。从此树起的“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的旗帜,成为陕北革命的新起点。


作者简介:袁亚飞,陕西省清涧人,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在杂志编辑部,公安局,人社局工作,现供职于中共清涧县委改革办。系陕西省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期间,笔耕不辍,擅长散文写作,作品多以挖掘陕北历史文化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有了一定的读者群,单篇作品经《今日头条》转载,阅读量几日内达21万。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投稿邮箱:

hebeilli@163.com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主编:刘莉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顾问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士敏  王友明  李东辉   蔡汉顺  李锡文 马明高  丁尚明  高丽君  周  海   张道德  

责编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荆淑敏  马明高  吴云峰  李锡文  李佩红  胡安同   蔄红伟  苏小桃   黎  乐   高丽君  赵  阳  袁明秀   邓贵环  周  海    李慧丽    

新锐散文 一个纯净的公众号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苹果手机用户可按下面二维码打赏作者



扫码赞赏请留言注明作者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