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全媒体记者走进沿边小康村丨勐捧镇包包寨村: 边民贸易风生水起
又到街天,距8点开关时间不到,位于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的110街边民集贸市场已是一派热闹景象。货车、摩托车在路边有序停放,排成长龙的边民正等候通关入境。不一会儿,集贸市场上已是人头攒动、商贩云集。
(点击观看视频)
村民赵泽钢早早就摆好了摊位,前来购买商品的边民络绎不绝,让他忙得不亦乐乎。“知道市场投入运营后,我就租了一个摊位,专卖日常生活用品,每个街天能有上千元的收入。”赵泽钢对自己结束外出务工,专心回村发展的决定很是满意。
110街边民集贸市场因与中缅110界桩相连而得名,长期以来一直是中缅两国边民交往的重要通道。为牢牢把握贸易通道优势,包包寨村于2018年完成总投资1009万元的集贸市场建设,为两国边民的经济往来奠定坚实基础。
“集贸市场总面积1.74万平方米,自今年2月投入运营以来,全村346户1580人直接受益,每个街天人流量都在4000至8000,交易额在70万元左右,全年可达5千多万元。”包包寨村支书罗军说,该集贸市场辐射境外约2.6万边民,交易商品大到农具车辆、家用电器,小到毛巾、牙刷等日用品,各种百货应有尽有,是该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自边民集贸市场运营以来,收益已超过预期。
罗军介绍道,针对边民的商品交易特点,市场分为肉类、果蔬、杂货、服装、餐饮、特色农产品、禽类7个交易区共有138个摊位,每个交易日按每个摊位10至30元不等收费,同时对外招租30间铺面,每月租金可达1.2万元,集体经济可年入30多万元。
“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附近的忙丙村瞅准商机,也到这里建商铺,增加村集体收入。”罗军对集贸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包包寨村民在交易中以卖为主,边民贸易的兴盛不仅为群众增收,更促进了当地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勐捧镇沿边小康村建设工作队长李云飞表示,边民集贸市场让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为包包寨村率先全面建成沿边小康村提供了坚强保障。
村民李海生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年以来,他带领全家养鸡、种植瓜果蔬菜,每到街天就到市场上出售,产品供不应求。“东西根本就不愁卖,拿来多少卖多少,一年下来赚5、6万元很轻松。”李海生表示明年会扩大养殖规模。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村里成立了110边民集贸市场功能型党支部,在市场内划分党员责任区,把工作抓细抓小抓实。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专门负责做好卫生清洁、纠纷调解、政策法律咨询、产业技能提升等工作。
“我们都是义务来的,只想尽一份责任。”正在停车点维持秩序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员李太良感慨道,自家每年通过发展烤烟、香料烟、咖啡、茶叶等产业,加上子女外出务工,年收入早已超过10万元,住房有保障、医疗有保障、教育有保障,还有边民补贴,享受了太多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为村民做点事是应该的,希望边民集贸市场越来越红火,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有序,经营小吃店的村民杨国志感触最深。“以前一下雨到处是污水,摊位杂乱无序,做饮食最担心的卫生也没有保障。”杨国志说,边民集贸市场建好后,环境、秩序有了很大改善,生意特别好,每个月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现在外地的客商越来越多,群众收入也是节节高,今年村里人均收入预计能到11000元。边民集贸市场的优势还可以挖掘,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市场范围,带动产业发展升级,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罗军表示,借助边民集贸市场发展的热度,包包寨村一定能成为沿边小康村寨一道靓丽的风景。
记者/和勤 字学林 张正霖 张会军 杨涛 李建军
编辑/宫 明
审核/杨晶晶
投稿邮箱/lczbd123@163.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今日临沧”
更多新闻
●跨越发展在临沧丨临沧:吹响“绿色食品”集结号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丨张之政:提振精神,勇于担当,争做标杆榜样示范
●临沧全媒体记者走进沿边小康村丨孟定镇山头寨村:精心扮靓红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