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人物 | 武大李佃来:身在书斋立足实践构建“中国哲学”
李佃来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学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10多项科研项目,出版《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与现实》《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传统及其当代延展》等专著,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级学术奖励近20项。
白天工作晚上看书写作,
吃饭走路都在思考哲学问题
李佃来是武汉大学首届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学生,当时试验班有文史哲三个方向,他因缘巧合成为了哲学专业的学生,亲承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等名家的教诲。
2002年,李佃来留校任教,主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2007年赴美做访问学者,回国后,他的研究重心转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目前,他正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思想资源,思考当代中国本土政治哲学的构建。
生活中的李佃来符合普通人对哲学家的想象:治学严谨、逻辑严密、勤于思考。他坦承:“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也许比较呆板单调,主线就是教学、科研以及学院的行政事务。”
在李佃来的辞典中,几乎没有“娱乐”这个词,白天忙于工作,夜晚用来看书和写作,“甚至连吃饭和走路都在思考哲学问题。”
在许多学生眼中,“李老师比较辛苦”,但李佃来说,“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认认真真地做事情,作为老师要做好这个表率。”他要求自己的研究生每人必须要有一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在读懂马克思原著的基础上,再结合现实问题以及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于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关切,
“转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李佃来曾经为生病后的“师爷”陶德麟送过三年书信,近距离接触很多。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中国人民听得懂的话是陶德麟先生一生的追求,这对李佃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德麟先生非常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把握哲学问题,同时反对语言上的晦涩。”今年48岁的李佃来,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伟大而独特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带来价值领域全新的变化。“转向政治哲学的研究,正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关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恰恰都是政治哲学的范畴。李佃来认为,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确立“中国问题意识”,“跳出西方中心的理论窠臼,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道路、总结中国经验、思考中国问题,把文章写在中国的大地上,是学者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李佃来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构建要面向全社会的伦理和行为规范,从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价值的哲学参考。此外,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必须要回应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核心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包括教育资源分配等。
比如,中国社会存在着农村城市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要求我们去思考以什么样的公平正义理论去回应和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理念,共同富裕是重要目标,这就跟西方政治哲学鲜明区分开来了。在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做到精准扶贫和共同富裕,但在中国就可以。”
哲学并非高悬空中,
而是跟每个人密切相关
李佃来并不认为哲学是书斋里的学问,高悬在空中,与现实离得很远很远。
“像我研究的公平正义问题,其实就跟每个人密切相关。而且现实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人的生活需要多个维度,特别是十九大提出的‘美好生活’,就是一个突破了纯粹物质生活层面的图景。”
“如何创造美好生活,我们需要哲学的智慧,哲学能引领人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甚至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也希望能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哲学书,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什么是哲学、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他还在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密切关注人类共同利益,努力从哲学高度提出更具包容性的价值主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潜心学术研究之外,李佃来也努力承担着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组长,他推动了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推动和深度参与了武汉大学跨学科专业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创办,目的是培养对当代社会有深刻洞察力,能够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往期回顾
珞珈人物 | “5G青年”薛龙建:科学研究要不断突破、超越、做NO.1
珞珈人物 | 84年的他,已是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珞珈人物 | 武大李仲阳:探索以极,逐光而行
来源:长江日报
图片:青马先声PLUS
编辑:李卓 钟焯
审核:徐干城
审核发布: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