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答学生问(一):我们该如何与父母亲相处?

朱应开 朱子微言 2022-06-09

击上方蓝字“朱子微言”关注我~

学生问:老师,过年时候,我跟父母闹矛盾了,然后一直都没有联系。前几天,我发了一条消息给妈妈,她没有回复,我心里有一个疙瘩,我很想处理矛盾,但不知道怎么开口。我的父母专断,从不会换位思考,感觉我就是他们的附属品,他们不对的,如果顶撞,他们就会回你:“读大学了,了不起了”。也就是那段时间,我与分分合合多次的男朋友分手了,但我并没有跟父母联系,因为我知道我的父母不会理解我,他们从没有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我该怎么办,怎么与他们相处?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崇尚“父严子孝,母慈子孝”的父母子女之道。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父母越来越开明,不再拘谨于“父亲大人”“母亲大人”的角色。子女也越来越有想法,不再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这些改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拉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一种平衡,可能造成更多的矛盾。

上大学前,你的思想体系如何建立,是由父母、老师的教育决定的。上大学后,父母再也管不到你了,你便开始享受自由的生活了。这时,你像刚从牢房解放的犯人一样,拼命做着早就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


也许有些人会抱怨,我的父母从来不给我自由,他们希望我百依百顺。我相信,许多大学生都希望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给予我们空间来为自己做决定。不过,我希望你了解,对父母来说,这个放手的过程也是很不容易的,你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容许它是一个过程,而非立即的改变。


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时代的我们,关注的已不再是吃饱穿暖,我们渴求的是心灵上的关爱,渴望的是温情的陪伴和父母对我们爱情、事业的支持与理解。互联网时代,你被“精英论”“精致生活论”“心灵毒鸡汤”等碎片化知识洗脑,迫切想要实现一番抱负,但在遭遇挫折之后,却将所有问题推给自己的原生家庭,怨恨自己没有一个明事理、有能力的父母。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火了,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分析苏氏一家人的文章,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有爱的原生家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见完美的、教科书式的父母家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我们也无法选择生在何种家庭,我们能做的是学会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与我们的父母相处。


想起多年前与朋友的一次聊天,朋友问我:“孝顺,是不是就是要听父母的话?”

在我看来,孝顺是一个词,也是两个字。因此,孝顺不应该全然是这样,孝和顺,要分开。正确的要听,不对的也别顶撞,但要做到心里有数。我们不能像电视剧《都挺好》里愚孝的苏明哲一样,而不是黑白颠倒,正邪不分,说什么,就干什么。那样的话,不是真孝,反而是干坏事。


任何事情,道理为先,父母亲也不是绝对完美的人。


事实上,父母有父母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中的认知,包括观念和见识。不是说他们认识的就绝对是对的。他们有他们的眼界和心胸,超出其外,是他们还不知道的。因此,长辈的教导,我们要顺从,但是心中得有数,对的做,不对的决不做,但是别去顶撞,为什么?


往大了说,人性应该是纯净的,父母的爱更是如此,是没有私我角度的,是纯真的,是善良的。那么不止对待你我他,包括亲人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人也好,甚至是小猫、小狗、小草,都是如此。


但是,人进入有情的阶段后,便会被七情六欲所掩埋,构成一个迷人的红尘世界。但是,这个“迷”可以让你感受情感世界,体悟生活,认识自己,回归自己,成就生命的大美好。如果没有父母人身的赋予,这段令你记忆深刻的感情你能得到么?更何况,从小到大的哺育、抚养、呵护和操心。所以,即使从做人的角度,我们也应该道义为先,仁义为本,善待父母,知恩图报,涌泉相报。

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会像小孩子一样,跟你耍赖。有时候,父母就是父母,他们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必须义正言辞。


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要明白父母都是为了子女着想,即使很多时候,他们的言行举止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但作为一名正接受新时代教育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多理解他们,多与他们沟通,多陪伴他们,多关爱他们,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之情,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一些事情的意见。


知易行难,让我们时时以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待于我;人无长进,我何以回报他们”来警醒自己吧。


ps: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你是怎么与父母亲相处的,欢迎在文末留言交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后立即删除

近期推荐阅读:

大学生该如何为学问道?

努力不一定能实现一切,但它可以告诉你,你最远到哪里?

做事是一个人成长最快捷的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