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迅说起,“少女感”背后的阴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野璐子 Author 小野
以下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小野璐子
比起做少女,
周迅更擅长的是做自己啊!
昨天,电影《你好,之华》曝光了一系列海报。除了陈可辛(监制)+岩井俊二(导演)+周迅(主演)的超强阵容,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周迅在海报里的超好状态了。
《你好,之华》,2018
《李米的猜想》,2008
👆👆👆对比2008年的《李米的猜想》和2018年的《你好,之华》,相隔10年,类似的角度,周迅的眼神变得多了几分柔和、淡然,但清澈灵气依旧。
提起周迅,我总是会想起编剧史航说的那句话:“周迅有一张未婚妻的脸,不是说你这辈子没人要你才叫未婚妻的脸,是因为周迅永远是抱有期待的,期待明天,仿佛明天对她全无恶意。“
“未婚妻的脸”这个说法来源于短篇小说《塞万提斯的未婚妻》。故事里的小姐想嫁给《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但塞万提斯已经去世100年了,她要的爱情多么不切实际,她又如此高调,在小城里成为笑柄。但慢慢地她不是个玩笑了,因为她已经30岁了,慢慢地她又35岁了,一点一点老了。
每天黄昏的时候,小姐出来散步,只有一个老女仆陪她。夜深了该回去时,老女仆的责任就是跟小姐说一句话,她会说,“回去吧小姐,不要担心还有明天,因为你有一张未婚妻的脸。”
她也曾追求过不切实际的爱情,也曾遍体鳞伤,她却从未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甚至遭人非议。同时,在时间面前她也没有特权,和所有人一样会一点点变老,皮肤会皱,胶原蛋白会流失。
but,她眼睛里炸裂的星光却从来没丢过。她每一次出现,你都不得不感叹:
周迅还是周迅啊!
👆2018年的周迅
然而,史航那句“未婚妻的脸”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转述和演绎中慢慢变味,被简单粗暴地曲解成了所谓的“少女感”。
我们先不说周迅的魅力是不是仅仅用“少女感”三个字就能概括。先说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少女感”好像成了中文语境里赞美女性的最高级。
对于女明星来讲,不论你20、30还是40,不论你是单身还是已婚为人母,都一定要奋力keep住“少女”人设。
类似👆的鸡汤文or攻略文想必你一定看过吧,其实不说女明星,就是路人在35岁的时候被人赞为“元气少女”,或是当了妈妈以后被夸奖有“少女感”,都要在心里默默高兴好几天吧。
比如2018年的电视剧《谈判官》,32岁的“少女幂”大胆挑战了职业女强人的角色,似乎要开始转型。但看看宣传通稿,还是不敢丢掉“少女”人设。
在当代中国,不像少女仿佛是每一个女人的原罪。
其实这真的也不能全怪女明星,被框在“少女”人设里的她们,也正在陷入某种困境。一方面如果她们被媒体拍到状态不佳,立刻“美人迟暮”“尽显老态”“脸崩了”各种评论就来了。
另一方面在国内的主流影视作品里,35岁以上的女主角是长期缺席的。所以30-40岁年龄段的女明星是尴尬的,她们要么只能一路装嫩到底,永远扮演20岁左右的角色,要么就只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演主角的婆婆妈妈大姐大姨。
像美剧《傲骨之战》里Diane这样的女主角色在国内是没有的,60岁面临破产、失业、离婚、友人背弃,人生触底,跌回起点还在努力翻盘。除了跌宕起伏的事业,还有细腻微妙的感情。
试问,国内60岁的女演员在电视剧里能演什么?催婚催生的妈妈?为难儿媳妇的恶婆婆还是热衷参与儿女感情纠葛的薛珍珠?
“我想被允许变老......”
这句话是被称为“好莱坞永远的少女”薇诺娜·瑞德说的,在《剪刀手爱德华》中饰演少女Kim之后,她一直在尝试更多丰富的女性角色。一些超越“少女感”,而真正能证明她是谁的角色。
《剪刀手爱德华》1990/《黑天鹅》2010
说到底,“少女感”三个字就是试图让女人觉得变老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我想起前几天看到《人物》的一篇报道,摄影师汪滢滢把镜头对准了一群40岁的普通女性。
“看到她们身上的小肚腩和妊娠纹时,汪滢滢觉得那就是岁月留下的实实在在的痕迹,慢慢地衰老也不是多可怕的事情。”
汪滢滢作品
有些人质疑汪滢滢,说:“40岁怎么会是这样?太老了,你怎么不去拍那些40岁还天天健身,身材跟20岁一样的人?”
汪滢滢却这样说:“这些才是40岁女人的常态,才是岁月真正的样貌。”
是啊,什么时候自然的衰老变成了一种不忍直视的罪过?
美如赫本,也会有皱纹横生的一天。但这些衰老的痕迹真的会削减她丝毫的魅力吗?当然不会,反而让她成为优雅老去的范本。
再说回到周迅,她的演技早已无需赘述,演得出少女的懵懂爱意,更演得出沧桑浮世的复杂人性。
如果非要用“少女感”来形容她,那我只能说有人的“少女感”是用玻尿酸营造出的青春假象;而周迅的“少女感”是一种永远对未知抱有期待,不惧怕诚实面对世界和自己的莽撞和赤忱。
在44岁的时候,她仍然自由轻盈,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
说到底,比起做“少女”,周迅更擅长的是做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