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井润田、孙璇: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文章来源
作者:
井润田(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1年第3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当前在案例研究领域存在一些研究范式之争,对这些范式的准确认识和辨析是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不同案例研究方法与技巧的基础。本文首先回顾了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案例研究范式的认识论基础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基于对这些不同哲学认识论的辨析,进而分别阐述了两种范式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关键主张。然后,论文比较了这两种案例研究范式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化方面的异同,阐明了其中的主要争议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论文提出了如何在当前管理研究领域应用以上两种案例研究范式的一些建议以及如何加强两种范式对本土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案例研究 实证主义 诠释主义 研究范式 扎根理论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社会学领域,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的最初发端都受到自然科学领域实证方法(如实验、验证等)的影响。在认识论上,经典实证主义主张社会现象必须被经验所感知,研究过程应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研究者应秉持“价值中立”原则避免个人思想或偏好对研究过程的干扰。后期,这些实验、验证等方法也都应用到了实证主义案例研究范式中。
然而,正如威廉·狄尔泰的名言“我们要解释自然,却要理解人生”所反映的,与自然科学研究通过解释揭示物质世界固有的科学规律不同,社会学研究需要通过理解来探索人类世界的行为理论。因此,访谈、观察等一手资料的获取在定性研究中变得格外重要,这是研究者从局外人向局内人角色转换的保证,这样他们才能进入案例“此地此时”情境中的体验过程。此时,研究目的并不是预测或控制客观现实,而是在人我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过去与现在之间建构起理解的桥梁。自此,理解和体验在案例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与之相应的“主体间性”关系(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互为主体)成为诠释主义案例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以上是组织管理领域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案例研究范式建立的基础,两种范式的争议与融合也同样反映在管理案例研究领域中。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案例研究在解释本土管理现象、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对案例研究的重视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这点在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下尤其重要,由于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中国企业的很多管理问题并不是现有理论能够解释的,而这正是案例研究最适合的场景。当然,学习和掌握案例研究方法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不同范式和方法背后的根本属性和主张才能实现当前案例研究从“形似”阶段到“神似”阶段的跨越,进而更好地实现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二、主要内容
基于文献综述,本文重点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比较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这两种经典范式所遵循的哲学基础的异同,辨析两种研究范式在组织管理案例研究领域的产生背景、基本思想和实施原则。具体而言,我们的综述主要是围绕John Van Maanen、Dennis A. Gioia、Robert K. Yin、Kathleen M. Eisenhardt等学者的学术贡献而展开的。
作为社会学出身的组织研究学者,Van Maanen教授将传统民族志研究方法引入管理领域,所撰写的《Tales of the Field:On Writing Ethnography》一书成为诠释主义案例研究的经典著作。Van Maanen提出案例研究对多样化数据尤其是观察数据的要求、操作数据和表象数据的相互印证、显分析和潜分析的归纳过程等很多关键主张。在此基础上,Gioia则从操作方法上(如一阶概念与二阶概念的编码过程、图示)将诠释主义案例研究进行了推广。
Yin将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思想引入案例研究设计,对案例研究情景中的竞争性假设进行界定与控制,达成与自然科学领域实验方法具有同样科学性原则的研究目的。在此基础上,Eisenhardt确立了管理案例研究的实证主义经典范式,提出视案例为实验,通过复现逻辑在多案例之间反复寻找模式并建立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将其细化为8个研究步骤。这也成为当前国内外案例研究领域主导性的研究范式。
然而,如同整个定性研究领域,以上两种范式之间的争论也一直持续至今。通过对这些发展过程和争议的回顾,我们期望了解案例研究方法和技巧背后的一些根本属性,做到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如案例研究中的访谈为何重要?为什么仅有访谈数据是不够的?视案例为实验到底意味着什么?Gioia方法论在解决案例研究中的什么问题?等等)。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者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和想象来提升人们对某些现象和事物本质或意义的认识。无论遵循哪种范式,研究者作为局内人的感受和思考(而不是计算机软件或方法)都是支撑其理论化的基础,他们超越情境的想象是跨越归纳过程逻辑鸿沟的保证。两种研究范式存在很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基于理论抽样原则进行案例选择,通过在具有理论意义的类别里选择案例进而拓展关于构念或过程的理解;两者都希望能就某个特定现象收集多种来源的数据,如访谈、观察、问卷调查、二手资料以及微信留言等等,从而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研究问题;两者都遵循理论扎根于数据的诠释精神。
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的两种范式本质上各有其优缺点。实证主义范式借助类似实验设计的思想推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优点体现在:第一,研究过程比较规范,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相对易于掌握和学习,是目前主导性的研究范式。第二,通过多案例数据收集和分析,同一现象或事件的结果可以在不同案例间复现和拓展,提升研究发现的理论普适性。第三,采用客观视角收集数据并对关键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和度量,增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第四,研究过程结合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更容易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当然,该范式也存在局限性:首先,有些与人类意图、认知或思想有关的概念很难通过感官经验来获得数据,会使得测量和跨案例比较成为困难;其次,对案例情境普遍性的关注导致每个案例的独特环境难以得到反映。
诠释主义案例研究认为单个现象可能有多重解释,而不是通过统一的测量过程来明确现实真相。该范式的优点在于:第一,由于范式定义相对宽松,给与研究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空间,更有可能产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第二,研究者可以在研究对象所处的独特背景下对现象及其复杂性进行深入理解。第三,研究者可以采用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在实地的自然环境中从事研究,以便获得更多局内人的洞察。该范式的缺点体现在:首先,诠释研究缺乏相对统一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其次,研究结果更容易受到研究者自身学术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研究技巧要求较高。
基于以上综述,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建议:首先研究范式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同时,研究者需要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扮演看似矛盾的两种角色:作为局内人的“记者”和作为局外人的“研究者”。涉身案例研究的初学者要重视对理论和文献的掌握和理解,加强理论逻辑方面的思维能力训练。在当前本土研究中,诠释主义案例研究范式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该范式的关键主张对于未来研究也有很好的启示性。例如:重视实地观察和长时间跟踪研究在案例研究中的重要性,避免将访谈的表象数据误认为是操作数据;在数据分析方面,关注由表及里的“理解”在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性,即由表层到深层结构的认知转变过程。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倡导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当前国内管理学界高度关注的学术使命,这给案例研究者提供了最佳的研究机遇。国内学者在掌握案例研究方法上具有文化思维优势,对于两种案例研究范式的深刻理解是我们更好掌握乃至改进现有案例研究方法的关键,而严谨科学的方法也有助于我们贡献出更多高质量的本土化研究成果。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本文是在《管理世界》(第一期)大讲堂、IACMR公开学术讲座与参会师生讨论基础上形成的,作者感谢论文责任编辑与评审人、陈昭全教授、卢芳妹博士及其他所有给与这项研究启发和建议的同行学者。
文章刊发:
井润田、孙璇:《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管理世界》,2021年第3期,第198~216页。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管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