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2022年第6期目录、摘要
目录
经济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 / 高培勇 樊丽明 洪银兴 韩保江 吕炜 白重恩 洪永淼 蔡继明 寇宗来 黄群慧 刘元春 刘尚希 杨灿明 龚六堂 刘守英 陈斌开 郭凯明 金碚 李曦辉 刘秉镰 陆铭 洪俊杰 刘锡良 陈诗一(1) 建设中国经济学的科学生态体系——以教材体系为突破 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构建中国经济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 / 刘伟 陈彦斌(57)
公共管理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机制:成就、经验与价值 / 王禹澔(71) 中国情境下政策执行中的“松散关联式”协作——基于S河流域治理政策的案例研究 / 崔晶(85) 政策的漂移、转化和重叠——中国失业保险结余形成机制研究 / 刘军强(101)
工商管理
平台化如何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基于宗申集团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杜勇 曹磊 谭畅(117) 多元研发模式对企业价值影响动态演进研究——基于光学制造隐形冠军的案例 / 俞彬 等(139)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企业关联交易治理 / 刘慧龙 张玲玲 谢婧(158) 绿色债券发行的溢出效应、作用机理及绩效研究 / 吴育辉 等(176)
理论述评
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 / 王凤彬 张雪(191)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公司治理研究:范式创新与实践前沿
/ 陈德球 胡晴(213)
摘要
0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
现代财税体制与中国财政学的构建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财政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之思考 樊丽明(山东大学) 立足中国大地 建构中国发展经济学 洪银兴(南京大学) 建构中国特色经济学须先廓清其“政治”内涵 韩保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聚焦中国道路 贡献中国智慧——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吕炜(东北财经大学) 融通继承性和民族性,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 白重恩(清华大学) 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理论? 洪永淼(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个基于广义价值论的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框架 蔡继明(清华大学) 建构知行合一的“中国经济学”范式 寇宗来(复旦大学) 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关键 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 构建适应数字文明时代的新财政理论 刘尚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学科体系 杨灿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加强经济史方面的研究,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龚六堂(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发展奇迹与中国发展经济学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 关于推进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思考 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理论创新方向 郭凯明(中山大学) 从宏大叙事到域观探索——经济学范式和体系的演进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 域观范式下经济学中国体系构建 李曦辉(中央民族大学)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刘秉镰(南开大学) 中国需要转型发展的大国经济学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的学科范畴和理论内涵 洪俊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紧密结合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 刘锡良(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特色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探索 陈诗一(安徽大学、复旦大学)
02
建设中国经济学的科学生态体系——以教材体系为突破 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构建中国经济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
作者: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教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西方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历史基础和思想基础。要加快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原则、主体内容与实现途径等关键问题进行回答。就构建原则而言,中国经济学应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性三大原则。就主体内容而言,中国经济学要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和中国特色发展战略体系。就实现途径而言,中国经济学的构建要以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为核心抓手,并以《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作为配套建设工程,以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作为突破口,打造由教材体系系统呈现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成的完整学术生态体系。近年来教育部教材局和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以中国经济学教材为核心抓手,对中国经济学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未来要进一步汇聚力量,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集中攻关,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加快自主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用中国话语阐述中国发展,用中国发展强化中国话语,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 知识体系 教材体系 学术生态体系
03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机制:成就、经验与价值
作者:
王禹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
摘要: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中,这一机制在区域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佳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机制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但是,学界关于对口支援的研究,却滞后于实践。本文系统梳理了对口支援的发展历程,发掘了对口支援机制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反贫困中的对口支援为样本,总结阐述了其成就、贡献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作为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对口支援无论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国家治理创新,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治理不均衡发展带来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对口支援 发展过程 理论内涵 历史经验
04
中国情境下政策执行中的“松散关联式”协作——基于S河流域治理政策的案例研究
作者:
崔晶(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S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案例,本研究分析了地方和基层政府如何在多重目标和多重政策任务叠加的不确定情境下采取松紧节奏变化的政策执行行为,继而在政策“执行—修改—适应—再修改—再适应”中与政策多方行动者形成“松散关联式”协作,最终促成了政策的有效执行。“松散关联式”协作是政策行动主体之间的非完全合作治理,体现为正式制度的“严丝合缝”与非正式协商的“松散关联”、政府部门间的“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基层政府与民众间的按程序办事与权宜之计等矛盾形式的共存。“松散关联式”协作作为不确定性的应对机制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和纠错性的功能特征。在中国情境下,公共政策过程能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中得以有效推进,有赖于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基层松紧节奏变化执行的配合,层级政府、企业、民众在公共价值上取得的共识,以及政策跨时空、跨域的“在地化”修订与整合。在此意义上,“松散关联式”协作为理解中国政策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了一种方式。
关键词:“松散关联式”协作 政策执行 流域治理
05
政策的漂移、转化和重叠——中国失业保险结余形成机制研究
作者:
刘军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失业保险基金为缓和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其结余率过高、领取率过低却属历史痼疾,说明其运行效率仍有改善空间。本文分析了基金结余形成机制:(1)政策漂移:支出范围限制以及过低的失业金标准导致资金流入多而流出少,基金难以充分转化为保障而是沉淀下来;(2)政策转化:失业保险参保率偏低且待遇发放环节因基金安全考虑而限制较多;(3)政策重叠:失业保险与财政就业补助资金、低保制度之间存在重叠,资金重复配置。根本上,失业保险与劳动力市场等宏观结构脱嵌导致“高险低保、高保低险”的错配。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政策的利用率和风险再分配机制,进而改善失业保险对失业者的保障作用和对抗经济周期的功能。
关键词:失业保险 基金结余 政策利用率 风险错配
06
平台化如何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基于宗申集团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作者:
杜勇(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曹磊(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谭畅(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时代激变下,我国制造企业正借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化战略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但已有文献对平台化助力机制缺乏充分的探讨。本文基于宗申集团的案例研究,发现:(1)平台化通过探索性桥接、资源蓄能、数据激活、空间扩容、包容演化和生态反哺等关键环节,形成“支撑—驱动”并行的数字创新助力机制,助力制造企业分别跨越“智能升级与产业融合障碍”和“生态系统架构障碍”两个层级的数字鸿沟,从而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2)制造企业平台化反映出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主张转变遵循着“蓄势—进阶—升级”的渐进式演化轨迹,即首先在旧有的商品主导逻辑下利用平台化开展数字化改造进而摆脱生产困境,以此为基础逐步加深平台的产业嵌入性,实现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进阶,接着增强平台的系统丰富性,促进向价值共创与价值占有共同主导的生态系统型服务主导逻辑的升级。本文揭示了平台化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中数字鸿沟的“支撑—驱动”机制,延伸了平台化中价值主张的相关讨论,拓展并丰富了数字鸿沟与数字创新理论,为指导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平台化 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数字鸿沟 数字创新 服务主导逻辑进阶
07
多元研发模式对企业价值影响动态演进研究——基于光学制造隐形冠军的案例
作者:
俞彬(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蔡凯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钱美芬(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王维安(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光学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案例,探讨了多元研发模式在中高端制造业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驱动因素、整合机制以及对企业价值增长的影响问题,通过驱动因素类和研发模式类理论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构建了反映多元化研发模式对企业价值影响机理的动态演进模型。研究发现企业主要经历了“初创期的产学研合作为主导、外部企业合作研发为补充、自主研发艰难起步→成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为基础、自主研发为主导、外部企业合作研发为补充→成熟期的产学研合作为先导、自主研发为主导、外部企业合作研发为补充”的动态多元研发模式,并据此将企业研发与价值增长的关系从静态讨论扩展为多阶段动态分析,丰富了企业研发驱动式价值增长的内涵,对我国中高端制造业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价值增长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 多元研发模式 企业价值增长 中高端制造业
08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企业关联交易治理
作者:
刘慧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张玲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谢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本文以我国分批实施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为研究场景,基于2009~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减少了关联交易,当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较高、股权制衡度较低及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较低时,金税三期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税三期可以同时减少企业作为买方和卖方的关联交易;其对境内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境外关联交易,对商品类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劳务类关联交易。本文的证据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可以提升税务机关对关联交易的治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在关联交易治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关联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关联交易行为的认识,为相关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治理关联交易提供了证据支持;对评估和预测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的经济后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税三期 税收征管 数字化 大数据技术 关联交易
09
绿色债券发行的溢出效应、作用机理及绩效研究
作者:
吴育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田亚男(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陈韫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徐倩(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以2009~2019年我国发债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行业溢出效应、作用机理以及产生的环境和财务绩效。首先,我们发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会显著降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其作用机理是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会带动同行业其他企业采取更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动。这些行为得到了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从而降低其融资成本。其次,异质性检验显示:生态友好型企业以及非污染型企业会强化这种行业溢出效应。同样,行业领导型企业和密切竞争型企业也会增强绿色债券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发现,同行业其他企业采取的绿色环保行为可以提升其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产生良好的行业溢出效应,有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关键词:绿色债券 信用利差 溢出效应 绿色发展
10
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
作者:
王凤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
张雪(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摘要:不论是以因素理论化为主导的定量研究,还是Eisenhardt推崇的多案例研究,或者诠释主义导向的扎根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即忽视了动态变化现象所蕴涵的时间性。这为过程研究范式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理论创新的机会。近来国外的过程研究已快速发展并成型化,形成了包括本体论假设、理论化内核、过程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在内的系列研究成果,为纵向案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型研究范式。国内的过程研究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在本体论立场、理论化深度、过程模型构建和方法适配性等方面尚存一些问题,总体呈现研究成果体系化不足和未能充分根植于本土厚实的过程思维传统等局限。为促进过程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过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范式内核、发展历程和动力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纵向案例研究论文从本体论、时间嵌入性、理论化等多个维度进行述评,在总结过程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啟古纳今路径的同时阐明中西对话前景。本文力图通过文献述评和范式总结提升研究者对过程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敏感性和反思力,为增扩过程理论化的深度和想象空间提供启迪,助力研究者更好地以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过程研究 理论化 过程本体论 时间性 研究范式转型
11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公司治理研究:
范式创新与实践前沿
作者:
陈德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司治理研究院)
胡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摘要:数字经济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深度变革微观企业的发展环境与互动方式,极大地挑战了以委托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为两大支柱的传统公司治理研究,对新经济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探索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数字经济推动公司治理观念与公司治理模式创新的需求为导向,立足数字经济时代不断涌现的公司治理创新实践,在系统梳理经典研究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边界突破的逻辑与路径,遵循“技术赋能—数据驱动—治理重构”的逻辑思路,提炼归纳新经济下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从股东中心向企业家中心转变,聚焦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的创始人及业务团队,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及技术资本的长效价值。在此逻辑体系下,本文从大数据赋能资本市场治理、大数据驱动产品竞争市场治理和大数据重构控制权市场治理等维度深入分析新时代下公司治理研究的新机制和新路径,推动新型治理生态模式构建,并结合当今公司治理的实践前沿,从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视角拓展和思路启发。最后,本文在展望研究前景的同时也正视转型阶段下的现实困难和研究挑战,鼓励学者充分利用实践素材,开展扎根本土、实证分析与案例探索并存的高质量研究,拓展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决策新范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实现路径,积极应对数字经济下公司治理价值重塑与研究范式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数字经济 公司治理 范式创新 实践前沿
欢迎订阅《管理世界》
官方网站
www.mwm.net.cn
微信公众号
学习强国号
喜马拉雅电台